贝多芬第十二号钢琴奏鸣曲演奏浅析
2015-02-15朱星
朱星
(烟台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山东 烟台 264005)
贝多芬第十二号钢琴奏鸣曲演奏浅析
朱星
(烟台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山东 烟台 264005)
贝多芬的创作构思广阔,形象宏伟,对比鲜明且感情深邃,作品揭示人的心灵,描绘大自然的壮观。他的钢琴奏鸣曲贯穿着和他在交响乐创作中相似的一切原则和思想。甚至于可以说他的钢琴奏鸣曲要比他的交响乐在形式创造上更自由和更多样化。贝多芬用主题变奏的形式写了第十二号奏鸣曲的第一乐章,是其创作32首奏鸣曲中最具独特的一首。本文通过对该曲的演奏、结构等方面的分析,对贝多芬的音乐、创作等方面有更全面的认识,以期能更好的演绎该作品。
贝多芬;第十二号钢琴奏鸣曲
一、创作背景
这首奏鸣曲是贝多芬中期钢琴奏鸣曲创作的第一首,也是一首结构较为特殊的奏鸣曲:它的四个乐章都没有采用奏鸣曲式。此曲显示了贝多芬作曲风格变得更为圆熟、更为奔放,它放弃了曲式第一的观念,在音乐中融入了崭新的内容与生命。
草稿本上这首奏鸣曲写于1800年1月,1802年3月3日由维也纳卡比社(Cappi)发行出版的时候,它被标记为“为大键琴或钢琴的大奏鸣曲”(GrandSonatapouirleClavecinouPianoforte),受呈献者是卡尔·冯·李希诺夫斯基亲王。贝多芬在这段时间的生活费都由这位亲王供应,亲王还赠送贝多芬弦乐四重奏用的乐器。在同一年里,贝多芬还写作了两首“幻想奏鸣曲”Op.28,《第二交响曲》的第一乐章以及为舞剧《普罗米修斯的创造》所写的序曲等。我们也同样可以从中得知,本奏鸣曲与舞剧《普罗米修斯的创造》之间有着密切或间接的关系。
从这首奏鸣曲中可以看出:这时期贝多芬所关心的并不仅是奏鸣曲的问题,而对变奏曲也显示了不寻常的热忱,注意了变奏曲的性格分化特质。虽然这首奏鸣曲由四个乐章组成,但没有一个是属于奏鸣曲形式的乐章。第一乐章是主题和变奏;第二乐章是复三部曲式的诙谐曲;第三乐章是极富魅力的《葬礼进行曲》;第四乐章是回旋奏鸣曲式。贝多芬在奏鸣曲中使用变奏曲与进行曲,是第一回的,是贝多芬对于奏鸣曲结构的划时代的试验,是他向新方向的大胆原始构想迈出的第一步。在这首奏鸣曲内的第三乐章,贝多芬特别标明为《悼念一位英雄之死的葬礼进行曲》。这个乐章无论在思想上、艺术上都是一个独特性的尝试,也可以把它当作《第三(英雄)交响曲》中“葬礼进行曲”的预备或者练习。
二、《降A大调第十二奏鸣曲》(作品26)
他作品的特色主是建立在两个对立、相反的主题与调性之间的对比与矛盾。而他对动机展开的特殊能力在奏鸣曲式里能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传统与创新的两种变奏曲写作手法的区别在作品26中显而易见。
这首曲子第一乐章变化很多,是一个有着小步舞曲或其他性格的乐曲,主题和5个变奏几乎都是由34个小节写成,只有第5变奏从205小节开始加进了一个尾声。主题可以分为四个乐句,可谓是‘起承转合’,第一乐句呈示主题是由8小节的两个乐节构成,小节数为1-8;第一小节为八分音符,第二小节由十六分音符和附点十六分音符构成,这个主题主要是由这两种音型构成;第四小节的sf是第一乐节的高点,第二乐节从第四小节的第三拍开始,第五小节第二拍是五六小节左手这一小句的高点,第六小节右手的第一拍是第二乐节的高点,所以第五和六小节左右手的高点是交替出现的。第二乐句从八小节第三拍开始,9-16是带有变奏性质的主题重复,第一小节的八分音符变成了十六分音符,音乐上更加流动甚至带点幻想,更不同的是15-16左右手音型同是下行,和声上解决到16小节第一拍的主和弦上。第三乐句,17-26是主题的发展,17-20左右手旋律往两个不同的方向发展,和声更换的频率越来越频繁,音乐越发紧张,情绪到了最高点,一直走到这个主题段落的最高音bA
【谱例1】
之后在第24小节的sf又带来了一次情绪的高点,其解决到25小节的属和声上。第四乐句,27-34再一次重复主题,31-32右手变成了八度,左手加入了中声部,丰满了和声。
第一变奏主题旋律从低音区开始,将主题的主要音型十六分音符变成了三十二分音符的优美动机,使音乐富有了幻想性的气氛,音乐更流动更“活”了;左手深沉的附点四分长音符保留了主题的和声,使音乐依然高贵而庄重;37-38,主题的旋律音转到了中声部,41-42第一乐句第二乐节的把主题旋律又一次扩展到了低音区,音乐更加深沉和真诚。
【谱例2】
第二乐句在48小节首次到了本乐章的最高音(后面也会多次出现小字3组的f音)。第三乐句(51-60)情绪开始紧张起来,在55-56小节右手不是简单的八分音符上行,而是三十二分音符的分解八度,使音乐更有了表现力,左手旋律在55小节中声部和56小节转到低声部;57-59加入了三十二分音符的上行跳奏,音乐似乎添了一份俏皮,3个sf和声里第一个最不和谐,紧张度最高,随后情绪逐渐缓和下来,回到了第一句的重复(第四句61-68),在第66小节左手增加了中声部的旋律。
第二变奏左手为十六分音符,右手是三十二分音符,并将主题移至低音部,而用右手进行伴奏,两只手快速的交替让乐章的情绪开始变的轻松和愉快起来;69-76第二拍为第一句,76第三拍-84第二拍为第二句,在第二句的79-80小节,右手中声部加入了一个短小的旋律;在第三句(84-94)右手增加了对位旋律。第四句加厚了伴奏声部的织体。
第三变奏就有了较新的变化。这里几乎找不到主题旋律的踪影,取而代之的主角是主题一开头的“上行四度”动机及其展开与变化。虽然乐章的重点此刻都放在了这个动机与其变化上,但主题的整体影子还是未被磨灭的,例如小节的数量、句子排列和主要的和声变化仍然保留了原型。第三变奏被转换为降a小调这一安排令其在众变奏中突出重围,右手以切分音将主题做沉重的变奏,到处设置的强音以增加悲怆的气氛。它犹如一段阴沉神秘的陈述,打断了第一乐章的宁静安详气氛,也正如第三乐章的《葬礼进行曲》(FuneralMarch)一样刺破了整部奏鸣曲亲切和蔼的气质。这是否贝多芬有意为之的一个象征性暗示?他仿佛要提醒人们,无论此刻世间拥有多少欢乐与纯真,不幸的命运终有一天会降临。第一乐句起初是一小节更换一个和声,到109小节和声变化密集成每拍换一个和声。第二句,右手的单音变成八度,左手增加了低音提琴拨奏似的低音线条。第三句里的119-122像是难过的长叹,123-128仿佛在忧郁悲伤的呻吟。第四句完全重复第二句。
第四变奏既稀疏又精致的写作织体营造了一种悬浮的、失去理性的特殊气氛,有谐谑曲的性格,在此部分也频繁地使用切分音。第一乐句全是由八分音符构成。145-152的第二乐句,左手的八分音符变成了更加诙谐的十六分音符跳奏。第三乐句(152-162)的和声使音乐变得紧张,更有动力,直到162左手均匀而轻巧的三十二分音符下行音阶出现,情绪才缓和下来。第四乐句又回到了PP,重复第二乐句。
最后一个变奏是将主题旋律埋在细微的音型里,造成极为冥想性的气氛,又重新采取了传统变奏曲朴实的写作手法,运用一连串富于表情和具旋律性的三连音清晰地编织出主题的轮廓。乐曲的感情回到了开始的情绪。一个新的乐思(第205小节)出现在美妙而短暂的尾声。它清新的旋律令人眼前一亮,仿佛终于从连串的变奏曲中的梦醒,然后更清晰和客观地回味这整个乐章。如果按“起承转合”来把第一乐章各段的情绪作分类,那么主题是“起”,第一变奏“承”,第二,三,四变奏“转”,第五变奏“合”。
简短的谐谑曲乐章(Scherzo)充满了活力。主题由两个乐句构成(1-16),一个乐句分成两个乐节;第一乐节前两小节是二分附点长音符构成的两个和声,后两小节是每一拍换一个和声。第二乐句反复第一乐句,把第一乐句出现的二分音符变成四分音符跳奏,音乐上更加活泼。谐谑曲一开始的形象十分淘气而有动力,可是经由几处展现了突然而剧烈的愤怒感情之后,这个乐章就在整首奏鸣曲最激烈的一刻戛然终止。
【谱例3】
这个谐谑曲乐章的感情形象并非是尾随慢乐章(第一乐章)的一个快乐章,而更加像是为了铺垫和引出接下来为一位英雄之死而作的第三乐章《葬礼进行曲》。这种铺排再次凸显了这部奏鸣曲套曲与众不同的结构线条。虽然没有实证确定贝多芬是在为哪一位人物哀悼,但他想表达的那种无限沉痛之情却是确凿可感的。附点节奏的固定音型和在高声部中不断低声诉说的重复音型营造了一种被催眠般的效果。这些坚持不懈的重复音创造了奇异独特的强大效果,仿佛在描绘着命运无情的步伐。一个令人痛苦伤心的旋律片段(第17小节)和数个尖锐的和弦(第26至29小节)先后把这命运的步伐打断,后者更突然把这个进行曲飞跃到高音区。
【谱例4】
乐章中断所描述的是国葬中响起的鼓声和礼炮声。如天国之音般的简短尾声里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大调调性。然而这次调性转换并不代表充满希望的转机,反之表现的是筋疲力尽的绝望之心。1815年贝多芬把它改变成乐队曲,此版本在1827年本多分自己的葬礼上演奏过。
紧随《葬礼进行曲》之后贝多芬选择了一首简短温和、如回忆往事般意味的回旋曲乐章。其亲切得犹如细雨洒落在湿润的树叶上一样地不经意。本乐章主要有十六分音符和八分音符构成,回旋曲主题开始六小节后,马上以复对位法的转位来加以反复。副主题出现在降E大调,旋律是用断奏法演奏,非常明朗,伴奏则是从回旋曲主题演化而成。回旋曲主题忠实的再现后,立即以c小调出现了三声中部。回旋曲主题在主调第三次出现之后,副主题也用同样的调再现而进入尾声。这部奏鸣曲如此坦诚自然的结尾,使我们继续沉醉在降A大调的芬芳弥漫中。
三、关于变奏曲的发展与这首奏鸣曲的联系
贝多芬把交响性的发展原则也带进了变奏曲体裁,形成了一种新的富于动力性的变奏原则——性格变奏的原则。1782年贝多芬写出他第一首钢琴作品“Dressler进行曲”的九段变奏,到1826年以含有变奏曲式乐章,所写成的最后一首作品---弦乐四重奏Op135.在这相隔40多年的期间里,他一共写了六十多首变奏曲,包括纯粹的变奏曲作品,或包含变奏曲乐章的其他作品形式及交响曲,如钢琴奏鸣曲Op.26,Op.109,Op.111,第九号交响曲Op.125。尤其是在晚期作品里,变奏曲式更占了重要地位。与这首奏鸣曲之前写过的不少变奏曲不同,在Op.26第一乐章中,出现了他对变奏曲所采取的新态度。他把各段变奏的性格强烈的分化了,然后给予大胆的对比,同时又努力使全曲获得强有力的统一感。这个只要和莫扎特的A大调奏鸣曲的变奏曲(该曲常被看做这首奏鸣曲的蓝本),或是稍早时写的G大调自作的主题变奏曲相比较,就会一目了然。
[1]张洪岛.欧洲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
[2]上海音乐学院研究所.外国音乐词典[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1988.
[3]郑兴三.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4.
J624.1
A
1005-5312(2015)05-006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