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家庭道德教育的转型及现代建构
2015-02-15余世建王瑞兰
余世建,王瑞兰
安庆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安徽安庆,246003
中国传统家庭道德教育的转型及现代建构
余世建,王瑞兰
安庆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安徽安庆,246003
近代以来,随着中西方文化的交流、碰撞与吸纳,传统家庭道德教育的历史局限性逐渐显现,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必须进行现代转型。在阐明传统家庭道德教育主要内容与社会价值的基础上,论述了传统家庭道德教育现代转型的必要性与可能性,指出家庭道德教育的现代建构应继承中国传统家庭道德教育之精华,融入自由、平等、关爱等新内容,完成传统家庭道德教育的华丽转身。让家庭道德教育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为我国培养新一代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奠定坚实的基础。
家庭道德教育;传统;转型;现代建构
在几千年的中国封建社会里,中国家庭的传统道德教育以儒家道德经典为圭臬,以纲常伦理观念为内容,对子女进行道德、品性、人格等方面的熏陶和教育,这种教育承担着青少年个体人格的家庭培养,维系着家庭、家族的团结与稳定,进而维护了封建秩序和社会稳定,使封建专制制度得以延续。近代以来,随着社会的巨变和新思想的传播,促进了新的伦理观念的产生,家庭道德教育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这就要求传统的道德教育必须进行现代转型,以适应时代潮流和社会进步的需要。对此进行研究和反思,对于今天仍在进行中的家庭道德教育的现代转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 传统家庭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与社会价值
传统中国家庭承担了道德教育的主要工作,这源于家庭承担了大量的社会功能。传统中国社会建立在以家庭为单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基础上,社会制度是家族制度的扩大,牢固稳定的家庭和家族是社会的基本结构。建立在血缘基础之上的亲属关系是人们生活中要处理的核心关系,处理的原则就是血缘关系中的人伦之理,即传统家庭伦理。社会关系被认为是家庭血缘关系的延伸,社会伦理道德体系是家庭伦理道德体系的扩展。传统伦理道德体系是“家庭—社会”为一体,这种伦理道德体系下的理想人格是“内圣外王”,理想的人生之道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修身是中心环节,“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1]4,修身的主要内容就是以仁义为核心的个体德性,而这种德性主要靠后天的教化和培养。几千年来能进入地方官学、中央官学(始于汉代)、贵族学校与民间书院(始于唐代)读书的人极少,故社会的道德教育主要由家庭承担。
1.1 传统家庭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传统伦理体系以孝为本,以五伦为基础,三纲为核心。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为次第的家庭道德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孝亲敬长。孝悌是传统家庭伦理体系的核心,是支配传统中国社会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在儒家的伦理体系中,孝悌是道德修养的本始,孔子明确指出:“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在孟子看来,百善孝为先,孝不仅是仁德的本始,更是仁德的实质,即“仁之实,事亲是也”[1]287。《孝经》则把孝提到了“至德要道”的高度,统领诸德,成为人伦道德的至上者:“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是“民用和睦,上下无怨”的“至德要道”。做到“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孝经·开宗明义》),即孝开始于“事亲”“尊亲”“爱亲”,继而事君忠君,然后以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光宗耀祖作为终结。仅次于孝的是悌,指敬爱兄长。敬爱兄长、兄友弟恭也是爱亲的表现,是兄弟之间和睦相处的道德准则。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被外推,作为一种等差之爱,施之于血缘亲属关系之外的他人,表现为尊老爱幼,就是孟子所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1]209。因此说孝悌是传统家庭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
第三,忠君爱国。传统社会家长制与君主制具有“家——国”同构的特点,子之孝父母、臣之忠国君自然而然地联系在一起。“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其君”(《孝经·广扬名》)。传统家庭注重忠君爱国的教育,尽忠事君,立身扬名乃是孝之大者,忠孝不能两全的情况下往往取忠而舍孝。比如东晋成帝时苏峻叛乱,虞潭奉命平叛,其母劝诫说:“吾闻忠臣出孝子之门,汝当‘舍生取义’,勿以吾老为累也。”(《晋书·烈女传·虞潭母孙氏传》)劝诫他要忠君爱国,不要为老母所累,要舍生取义。又如晋隋时期越族冼夫人曾教导子孙:“汝等宜尽赤心向天子,我事三代主,唯用一好心。今赐物具存,此忠孝之报也,愿汝皆思念之。”(《隋书·列传第四十五·谯国夫人》)冼夫人以三朝赏赐之物来教导和激励子孙尽忠事主,以报国家。
第四,诚实守信。人无信不立,诚实守信是普遍的道德信条,在朋友交往中尤为重要。五伦之一就讲朋友有信,朋友关系是除了以上关系之外非常重要的人伦关系,儒家伦理把朋友关系看作是兄弟关系的延伸,朋友关系最重要的是讲信用。同时要慎重择友,这也是传统家庭道德教育一再强调的内容。如清代申涵光在其家训《荆园小语》中讲:“不孝不弟人,不可与为友”,要交友以德,还要待人以“诚”,“诚”即是“信”,“见人做不义事,须劝止。知而不劝,劝而不力,使友过遂成,亦我之咎也。”[3]朋友之间不仅要言而有信,还要以诚相待,明知其行不可而不劝阻就是不诚不信。
传统家庭道德教育以此为主要内容,同时包含社会生活各方面的道德要求,如勤劳节俭、清正廉洁、宽厚谦恭、谨言慎行、救难济贫、助人为乐等。
1.2 传统家庭道德教育的社会价值和局限
传统家庭道德教育既有正面的积极价值,也存在负面消极影响,对此必须辩证分析。就其积极价值而言,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第一,培养个体“内圣”外王统一的品质。传统家庭道德教育从洒扫、应对、进退之礼开始,继而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培养了儒家理想的道德人格,进而学以致用,立身行道,齐家、治国、平天下,以实现社会理想,从而达到人格理想和社会理想的统一。第二,维系了家庭与家族共同体的团结与稳定,保证了社会秩序的稳定延续。“家—国”一体的模式下,按儒家的伦理体系,“个人—家—国—天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层递关系,环环相扣。“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大学·治国章》),作为社会基石的家庭和家族的和睦团结有助于封建社会秩序的稳定。第三,传播了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推动了儒学与教育的发展。儒家的伦理体系之所以能大行于天下,一个重要方面就在于儒家伦理的生活化。作为个人和社会纽带的家庭是儒家伦理的实践基地,道德规范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在实践中学习,使得儒家伦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这种传统家庭道德教育,在教育不发达的古代中国,促进了儒学的传播和发展,推动了社会教育的发展。第四,培养了一批忠君爱国、秉公执法、清正廉洁的治国人才,保障了传统社会政治制度的正常运行。家国一体的社会结构使忠孝可以相互转型,家是国的缩小,国是家的放大,孝是忠的缩影,忠是孝的扩大,这种移孝作忠、忠孝一体的观念,保证了专制制度的运行。第五,改善了社会习俗与道德风尚,当忠孝仁义的教化施之于所有的家庭,必然会营造良好的社会习俗和道德风尚。
传统家庭道德教育也存在明显的局限性。第一,对自由和人性的压制。就家庭道德教育内容而言,存在许多不合人性、僵化的内容,压制了人性和个体的发展。这种压制主要来自两方面,即在理论预设方面表现为“天理”对“人欲”的压制。特别是宋明理学家将天理置于人欲之上,甚至要存天理灭人欲,抹杀正常人的合理需求,否定了人是感性和理性的统一,显然是违背人性的。在伦理生活中表现为君、父、夫对臣、子、妻的压制,以及由此形成在伦理体系中优势地位者对弱势位者的压制。这使人们无法或难以自主地选择道德行为,追求意志自由,而沦为天理和专制权威的奴隶。第二,道德主体不平等。五伦关系本是相互的,即父慈子孝、君仁臣忠、夫义妇德、兄友弟恭、朋友有信。然而发展到“三纲”确立之后,彼此关系演变为一方对另一方片面的义务,进而僵化为保护封建专制主义的躯壳。在纲常名教的伦理体系中,不同地位的个体在道德人格上是不平等的。这表现为伦理权利和义务的分裂,一部分人享有权利,如君、父、夫,而另一部分人只尽义务,如臣、子、妻。伦理权利和义务不能在每个个体身上平等地实现辩证统一。第三,传统的爱国主要是忠君,而非今天的爱民族国家。因为传统的人民是君王的子民,而不是平等的国家公民。第四,重私德而轻公德。传统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限制了人们的交往活动,所以传统的伦理更注重个人对家庭的伦理义务和个人修养,而较少关心社会国家层面的社会公德。
2 传统家庭道德教育现代转型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近代,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和文化经历了几千年来前所未有的变革,家庭的结构和功能随之发生深刻变化。传统家庭道德教育的合理性与局限性伴随着家庭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在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促使其必然进行现代转型。
2.1 传统家庭道德教育现代转型的必要性
回顾鸦片战争以来的社会变革和思想启蒙,可知在西方文化的冲击和比照之下,传统道德及其教育的局限性逐渐显露,正是这种局限性促使传统家庭道德教育必然进行现代性转换。鸦片战争失败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此时中国社会的经济基础、家庭组织、社会制度并未出现明显的变革,故而外敌的入侵在伦理道德的层面仅仅刺激了有识之士的爱国热情,并把这种爱国精神凸显于家庭道德教育中。比如林则徐在给其妻的家信中说:“夫余生逢盛世,明知禁烟妨碍英夷大利,必有困难,而毅然决然,不敢稍存畏葸之心者,大概以身许国,但求富国利民,与民除害,自身死且尚付诸度外,毁誉更不计及也。”[4]表达了他为扫除烟害,以图富国利民而舍生取义的爱国之情,把它写于家信之中,教育之意自不待言。
随着危机的加深,为了谋求救亡图存,富国强兵,有识之士开展了洋务运动。洋务运动促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加速了自然然经济解体,导致封建大家庭制度逐渐解体,小家庭代之而起。“中国艰难地开始了由‘农业社会’向‘工商社会’的转型,开始由‘人的依赖关系’的社会形态向‘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社会形态过渡。”[5]兄弟乃至父子分财别居已成为普遍现象,大家族大家庭的衰落解体,使得建立在血缘宗法基础上的伦理道德对家庭成员的教化和约束作用逐渐削弱。同时洋务派的领袖们也对传统伦理进行反思,并向西方学习。李鸿章在家信中就对传统伦理的纲常名教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认为传统的“五伦”在近代中国已不周全,新时期的伦理应该包括“对于己、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邦国、对于世界,亦五大纲,而以个人与邦国之关系为最重。”[6]社会经济和组织的变革,加之西方文化的冲击,中国的传统伦理体系已不能很好的适应新的社会现实,而在悄然变化。
辛亥革命彻底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虽然真正的共和制度还没有完全建立,但民主共和的思想已经深入民心,“朕即国家”的时代已成为历史,中国由一个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闭关锁国、王权体系十分牢固的传统社会,转向以民主共和制度为主体的现代社会轨道。从而带来了中国人精神世界的深刻变化,使思想解放的大潮奔腾东流。民主精神的苏醒,平等意识的生长,令中国人的脑袋与双膝不再为磕头而准备。思想自由、言论自由、出版自由,一时之间,自由成了新风尚。一批具有觉醒意识的热血青年如陆皓东、方声洞、林觉民等用青春、热血和生命争取自由平等,树立了爱国主义的丰碑,促进了人民精神的觉醒。这些精神已然在改变着中国传统的家庭道德教育。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更加激进的方式把批判的矛头直指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传统伦理体系。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就是要全面否定传统的道德体系,认为传统的纲常名教是奴隶的道德,是吃人的。李大钊指出:“看那二千余年来支配中国人精神的孔门伦理,所谓纲常,所谓名教,所谓道德,所谓礼仪,哪一样不是损卑下以奉尊长?哪一样不是牺牲被治者的个性以事治者?哪一样不是本着大家族制下子弟对于亲长的精神?”[7]通过批判传统伦理而追求个性解放、个性自由和独立平等的人格。陈独秀也说:“独立自主人格以上,一切操行,一切权利,一切信仰,唯有听命各自固有之智能,断无盲从隶属他人之理。非然者,忠孝节义,奴隶之道德也……以其是非荣辱,听命他人,不以自身独立为本位,则个人独立平等之人格,消灭无存,其一切善恶行为,势不能诉之自身意志而课以功过,谓之奴隶,谁曰不宜!”[8]这种对自由、民主、平等思想的启蒙,彻底揭露了传统伦理的封建本质,促使传统家庭道德教育必须进行彻底的现代转型。
2.2 传统家庭道德教育现代转型的可能性
传统家庭道德教育虽已不能适应现代形势的要求,但绝不意味着没有任何继续存在的价值。传统和现代之间并非完全割裂,互不相容。“所谓‘现代’即是‘传统’的‘现代化’;离开了‘传统’这一主体,‘现代化’根本无所附丽”[9],传统家庭道德教育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普遍的、合理的价值,以及儒学伦理体系自身出现的启蒙思潮,使得传统道德教育的现代转型成为可能。
首先,传统家庭道德教育的普遍价值是其实现现代转型的内在根据。时代启蒙思潮激烈反对的是纲常教育,而激进的批判思潮有将婴儿和洗澡水一股脑倒掉的嫌疑。贺麟就反对这种全盘否定的做法,而理性地重新估价“五伦”的价值,对人们很有启示。五伦中除了君臣应转型为对国家和个人的关系外,其余四伦仍然是社会正常永久的关系;“五伦”作为“五常德”,即仁、义、礼、智、信有普遍的价值。将人对人的关系,转变为人对理、人对位、人对常德的绝对关系,这些理念仍是做人的理想标准;传统五伦观念包含有等差之爱,这种坚持爱有等差的观念是普通的心理事实,是很合理,很近人情的,只是还需要类似西方普爱精神的补充。同时,就家庭道德教育的方式方法而言,言传身教,使得教育内容不仅仅表现为口头或书面的语言,更重要的是有鲜活的典范和情境,能很好地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使得道德教育生活化。知行合一的教育方式,能很好地培养个体的德性。传统家庭道德教育内容和方式,在今天仍有合理价值和普遍意义。所以,家庭道德教育不可能在割裂传统的情况下重新创造,只能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现代转型。
其次,传统儒家伦理内部出现的个体觉醒、自然人性、民主探索等启蒙思想,接引了西方文明,成为中国伦理思想近代启蒙的原初动力,也为家庭道德教育的现代转型准备了内源性的根据。明代中叶以后,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和平民阶层的兴起,一种新的自我意识逐渐萌生,由此产生了背离以程朱理学为代表维护封建名教的各种观念。而明清之际的社会动荡,更引发了思想家们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深刻反思与批判,终于汇成了一股伦理启蒙的思潮。早期伦理启蒙思潮发端于阳明心学的分化,其后学者企求一步步挣脱正统封建伦理的束缚,“性情”成为“非名教所能羁络”的“异端”,而他们所引发的以明末清初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为代表的思想家们对“三纲”不同程度的批判,更从根本上冲击了封建伦理的基础,最典型的当属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这些思想对19世纪末的思想启蒙产生过较大影响。梁启超就是最好的例子,他对《明夷待访录》有很高的评价:“从今日青年眼光看去,虽像平平无奇,但三百年前——卢骚《民约论》出世前之数十年,有这等议论,不能不算人类文化之一高贵产品。”并直言其同龄一代青年时期曾深受其思想的激发,认为其中的《原君》《原法》《学校》的一些思想“的确含有民主主义的精神——虽然很幼稚——对于三千年专制政治思想为极大胆的反抗。在十三年前,我们当学生的时代,实为刺激青年最为有力之兴奋剂”[10]。可见,当中西方文化碰撞之后,这些思想中的启蒙因子很快吸引了有识之士,从而在新的时代环境下,能较快地把中国传统伦理引向现代转型的道路。
3 家庭道德教育的现代建构
在中西方文化、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下,传统家庭道德教育吸收近代自由、平等、民主、关爱等思想,已初步实现了传统家庭道德教育的现代转型,为完善新时期家庭道德教育,应注意以下几点:
3.1 继承和发扬传统家庭道德教育中的合理成分
合理价值主要体现在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两方面。就教育内容而言,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夫妻关系、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朋友关系仍然是家庭道德教育要处理的主要人伦关系。虽然今天中国人的社会关系远远超出了自然经济时代的五伦关系,出现了对我们生活影响较大的新型关系,比如同事关系、同学关系、上下级关系等等,但是传统的五伦关系,除了君臣关系已不合历史潮流,而可以转化为上下级关系外,其他四伦仍是现代人最基本的社会关系。而仁、义、礼、智、信,即“五常德”仍然是处理这些关系的基本道德准则。这些基本的道德准则,不仅是其他道德规范的始基,而且可以借鉴来处理其他社会关系。此外,勤劳节俭、宽厚谦恭、尊老爱幼、助人为乐作为传统美德也应为现代庭道德教育所继承。这些传统伦理的合理价值和普遍意义是接纳近代道德文明的基石,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在今天的家庭道德教育中理应占据核心地位。就教育方式而言,传统家庭道德教育中知行合一、言传身教等生活化的教育方式仍然具有独特的价值。从洒扫、应对、进退之礼最基本的家庭伦理生活中培养人的道德品质,进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以修身,再到教育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社会生活层面的德性。人们最先接触和学会处理的关系是家庭血缘关系,在家庭生活中,通过诸端茶送水、互帮互让等生活小节,最先培养和具备的也必然是孝亲、爱亲、兄妹和睦等伦理德性,因此家庭才被看作是伦理的策源地。这样的道德教育方式,超越了抽象的道德说教,而在具体的伦理实体和伦理情境下,实现个体与群体、单一性和普遍性的统一,如此培养的德性才不是主观的德性,而是客观的伦理德性。在长时间家庭伦理生活中,家庭道德教育的内容就在伦理生活中成了习惯,进而成为个人性格中的稳定品质。传统家庭道德教育内容和方法的合理价值,在今天的家庭道德教育中依然重要,必须继承和发扬。
3.2 融入自由、平等、关爱等新内容
正是自由、平等、关爱等近代西方价值观念冲破了中国封建道德的专制束缚和僵化躯壳,成为时代精神的标志。所以,现代中国家庭道德教育必须体现这些时代精神。首先,新时代的家庭道德教育必须注重个性自由和解放,培养具有独立人格的道德主体。在中国古代整个思想传统中,意志自由一直是被压制的。以“人的依赖关系”为特征的“家族本位主义”的价值原则和宗法家族制度,是压抑个性自由的主要力量。自由主义的传入促进了中国近代的“伦理革命”和“人的解放”。所谓“人的解放”,实指人的个性自由,它不等同于法权意义上的人身自由,而是指人格健全、意志自由,表现为人格独立、人格平等、人格尊严。个体不再是“家族本位主义”的价值原则的附属品,而是有自我意志、追求个性解放、个性自由的道德主体,家长也不再是价值合理性的来源和道德行为的仲裁者。虽然他们有对子女进行道德教育的责任,但父母与子女在道德主体方面是平等的。比如传统的婚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听从父母之命就是孝。而新时代的个人具有自由恋爱的权利,父母在教育中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婚恋观,而不再以家长的权威自居,指腹为婚的传统已成历史。同时婚恋自由,夫妻之间享有平等的权利义务,互敬互爱,相互尊重。也不再有从一而终、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强制性的道德要求。现代家庭道德教育特别重视对孩子的独立人格、个性自由的培养。其次,自由的价值也必然引出对平等权利的追求。纲常名教之所以被看作吃人的礼教,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使得本来交互的义务关系变成了单向片面的绝对义务,特别是“三纲”思想观念下的君臣、父子、夫妻之间,双方在人格上是不平等的,在伦理的权利和义务上也是不平等的,权利义务对个人来说是不统一的,而是一方享受绝对的权利,另一方履行义务。新时期的个人不再为父母、上级之命是从,而是自己独立思考和判断。男女平等、夫妻平等也为绝大多数的家庭和个人所接受。人人平等、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平等观念也成为家庭道德教育普及的内容。再者,关爱也应该是家庭道德教育的新内容。家庭道德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家庭伦理层面,还应包括社会伦理层面,要求家庭道德教育不仅培养子女的孝亲、爱亲的德性,还要培养他们关爱其他社会成员的伦理精神。在此基础上,培养他们的爱国精神。只有把这些时代精神植入传统家庭道德教育,才能使家庭道德教育本身更合理。
4 结 语
家庭道德教育无论在传统社会还是现代社会,都对社会成员的道德人格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传统家庭道德教育历史悠久,内容博大精深,影响深远。在现代社会背景下,我们应该本着批判继承的态度,以近代自由、民主、平等等价值作为参照,具体分析传统家庭道德教育的优点和局限。既要充分认识其狭隘、专制和束缚人性的局限,又要坚定不移地推动传统家庭道德教育的现代转型,切不可固步自封,更不可复古。在辩证分析、认真甄别的基础上,继承并发扬其积极的、有价值的内容,比如孝亲敬长、诚信友善、爱国爱家等,这在任何社会都是道德、人性的根基。今天家庭道德教育的建构,必须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传统家庭道德教育只有在不断批判和创新的过程中才能发展,而新的家庭道德教育体系也只有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完善,否则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剔除传统家庭教育“仁、义、礼、智、信”中的瑕疵,并融入近代自由、平等、关爱等新内容,使其焕发新的生命,更具合理性和普遍性的新意。只有融合传统和现代的优秀价值成分,才能防止在家庭道德教育下出现单向度的人,甚至异化的人。不断探索家庭道德教育的科学规律,合理建构适应当代社会发展进步需要的家庭道德教育新模式,为我国家庭道德教育的发展指明正确的价值方向,让家庭道德教育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为我国培养新一代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的基础。
[1]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宋若莘.女论语·守节[M].徐少锦,陈延斌.中国家训史.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333
[3]申涵光.荆园小语[M].北京:中华书局1985:9
[4]林则徐.致夫人书[M].李茂旭.中华传世家训.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76
[5]朱贻庭.中国伦理思想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03:509
[6]李鸿章.谕玉侄.近代中国史料丛刊[C]//台湾文海出版社,1966:144
[7]李大钊.由经济上解释中国近代思想变动的原因[J].新青年,1920,7(2)
[8]陈独秀.敬告青年[J].青年杂志,1915,1(1)
[9]余英时.现代儒学的回顾与展望[M].北京:三联书店,2004:8
[10]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60-62
(责任编辑:刘小阳)
2015-09-20
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教学研究项目“高职学生职业精神培育的体系构建研究”(2014jyxm534);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项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4gxk114)。
余世建(1983-),安徽滁州人,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家庭伦理。
C913.4
:A
:1673-2006(2015)12-0057-05
10.3969/j.issn.1673-2006.2015.1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