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提升高校教学秘书队伍专业化水平的路径

2015-04-10刘海涛

宿州学院学报 2015年12期
关键词:秘书专业化教学管理

李 芳,刘海涛

1.南京邮电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23;2.滁州学院学报编辑部,安徽滁州,237000



试论提升高校教学秘书队伍专业化水平的路径

李 芳1,刘海涛2

1.南京邮电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23;2.滁州学院学报编辑部,安徽滁州,237000

推进高校教学秘书队伍专业化是提高教学管理质量的关键所在,在论述高校教学秘书队伍专业化的内涵和作用的基础上,分析了高校教学秘书队伍专业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进而提出了提升高校教学秘书队伍专业化水平的路径:制定和实行教学秘书的准入制度是前提;通过多种途径提高教学秘书的专业水平是关键;制定和实施教学秘书的专业道德规范是保证;建立健全教学秘书的管理机制是保障。

高校;教学秘书;专业化;发展路径

教学管理是高校管理工作的核心,教学秘书作为院、系教学的基层管理者,是教学管理队伍的组成部分之一,在教学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推进高校教学秘书的专业化,既是加强教学秘书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提高教学管理质量的关键所在。

从高校的实际情况来看,教学秘书队伍的专业化进展缓慢、成效不高,在思想观念和管理机制等方面依然存在制约发展的瓶颈。为此,本文从教学秘书队伍专业化的内涵和作用、专业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专业化的发展路径等方面,探讨如何深入推进高校教学秘书的专业化建设,希图有助于促进教学秘书队伍的专业化发展。

1 高校教学秘书队伍专业化的内涵和作用

1.1 高校教学秘书队伍专业化的内涵

职业是个人在社会中所从事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1]1672,而专业是指专门从事某种工作或职业[1]1708。并非每一种职业都能成为专业,“某一职业要上升成为专业必须符合三个特征:一是专业必须具有不可或缺的社会功能;二是专业必须具有完善的理论和成熟的技能;三是专业具有高度的专业自主权和权威性的专业组织”[2]32。

教学管理工作不仅为教学活动规定方向和目标,而且为学生和教师完成教学活动提供物质条件,确保教学活动的有效运行、有序发展。教学秘书工作是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体现在教学的各个方面。从工作职能来说,教学秘书既是面向教学、面向师生的服务者,又是教学工作的基层管理者,在教学管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工作职责来说,教学秘书主要负责编排课表与调课、教材与教学资源、考试考务与学生成绩、学生学籍与学位、教学档案的收集与归档等管理工作。由此可见,教学秘书的工作具有专业性,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才能胜任。教学管理是“兼有学术管理和行政管理双重职能的一门科学”[3],需要长期学习和实践才能掌握。教学秘书作为履行教学管理职责的一种专业,需要专业认同和专业发展,这就要求积极推进教学秘书的专业化建设。

专业化是一个社会学概念,“是指一个普通的职业群体在一定时期内,逐渐符合专业标准、成为专门职业并获得相应专业地位的过程”[2]45。教学秘书专业化作为职业专业化的一种,同样是获得相应专业地位的过程。教学秘书专业化主要是指教学秘书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依托专业组织,通过专业培训与学习,具备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实施专业自主,体现专业道德,逐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全面有效地履行教学秘书职责的专业成长过程[4]。这一过程包含教学秘书个人的专业化和整个队伍的专业化两个层面。专业化就是普通职业发展成为专门职业的建设过程[5],对教学秘书而言,专业化的实质就是使教学秘书真正成为一个专门的职业,其核心目标和价值不仅在于提升教学秘书的专业水平,更在于提升教学管理的质量。教学秘书队伍专业化既为教学秘书的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又为教学秘书队伍的建设与管理提供了重要依据。

1.2 高校教学秘书队伍专业化的作用

马克斯·韦伯指出:“只有在严格的专业化条件下,一个人才能有可靠的意识,在科学领域中作出某种真正完美的贡献。”[6]推进教学秘书队伍专业化发展,提升教学秘书专业素质和能力,既是提高教育质量特别是教学管理工作科学化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教学秘书在教学管理领域中作出真正贡献的必然要求。教学秘书队伍专业化对教学管理工作以及教学秘书的专业水平和自身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第一,有利于推进教学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教学秘书队伍专业化要求对教学活动要进行科学、规范、专业的管理,这就需要教学秘书学习与研究教学管理理论,这不仅有利于教学秘书按照专业的管理要求和工作流程,实施教学管理工作,而且有利于教学秘书在教学管理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拓宽教学管理的新视野和新思路,坚持教学管理的改革和创新,不断提高教学管理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因此,教学秘书队伍专业化是教学管理从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变的有力支撑。

第二,有利于提高教学秘书的专业水平。专业化对教学秘书来说,既要求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和综合性的专业能力,又要求具有与教学管理工作相适应的专业精神和专业权力。这就明确了教学秘书的从业标准,有利于教学秘书的专业定位,提升教学秘书的社会地位和职业声望,激发教学秘书专业发展的自觉性,激励教学秘书积极主动地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专业能力、培养专业精神、善用专业权力,这不仅有助于培养教学秘书的专业气质和专业自信,而且有助于增强教学秘书的职业自豪感和职业归属感。

第三,有利于促进教学秘书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教学秘书队伍专业化,一方面有助于教学秘书的工作获得广大师生和社会的认可、理解和接纳,增强职业的社会认同,提升职业的吸引力,鼓励优秀人才加盟到教学秘书队伍中来,从而提升教学秘书队伍的整体水平;另一方面有助于教学秘书的自我承认、自我认同和自我尊重,培养教学秘书的积极特质,增强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内在动力,激励教学秘书在积极主动为教学服务、为师生服务中实现自我价值。

2 高校教学秘书队伍专业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2.1 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纵向来看,教学秘书职业的专业化要经历一个从兼职到专职,又从专职到专业的发展过程;从横向来看,不同类型、层次的高校之间以及院、系之间的教学秘书队伍专业化发展并不平衡。从高校的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院、系配备了专职的教学秘书,尚有少量院、系的教学秘书依然是兼职的。教学秘书的整体状况与专业化要求还有相当的差距,专业化的程度普遍不高,专业化的缺失较为严重,专业化发展缓慢,具体来说,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是专业素质偏低。从整体上看,教学秘书队伍的学历、职称、职务层次偏低,不可替代性较弱,在学校的地位较低,职业声望不高。不少教学秘书不仅专业知识陈旧、专业能力不强,而且专业精神不足、职业道德缺失,影响并制约教学秘书的教学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二是工作积极性不高。在教学秘书中职业倦怠现象较为突出,存在不同程度的消极倦怠的情绪和被动应付的心理,疲于处理大量日常性、显性的琐碎而繁杂的事务。不少教学秘书对自己的“职业前景”缺乏信心,抱有“不得不干”的想法,甚至只把教学秘书的工作视为暂时性、过渡性职业工作,没有足够的职业动能和专业压力,普遍缺少专业发展的主动性。由于职业归属感缺失,教学秘书队伍缺乏相对稳定性,流失现象较为严重。

三是专业性不强。教学秘书工作内容流于事务性的教学管理,工作的“专业含量较低”。仅是被动“做事”,而不是主动“管理”,依然停留在“事务型”“经验型”的管理阶段。面对教学管理过程中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教学秘书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思路和方法,难以适应教学管理向规范化、科学化、专业化方向发展的要求。

2.2 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

从思想观念上,对高校来说,教学秘书是一项职业没有太多疑议,但对教学秘书工作的专业性的认识存有偏差,从而对教学秘书队伍专业化的接纳和认同不足。一方面把教学秘书的工作仅仅看作是简单而又琐碎的事务性工作,存在“教学秘书仅是干活的、甚至是打杂的”偏见,缺失对教学秘书工作专业性的认识、接纳、认同和尊重;另一方面并没有把教学秘书视为专业人才,认为教学秘书的可替代性较强,“谁都能干,谁都可以干”,甚至认为只有低水平、没有教学和科研能力的人才去从事教学秘书工作。从教学秘书自身来说,不仅专业化意识较为淡薄,更鲜有以“专业要求”进行自我管理。由于专业进取精神不足,不少教学秘书疏于学习专业知识和培养专业能力,只限于从事日常的“事务型”管理,与教学管理的科学化、专业化要求不相适应。

从管理机制上,高校缺乏科学、有效、完善的教学秘书的准入、培训、考核和激励机制,支持教学秘书队伍专业化发展的管理机制不健全。对教学秘书的专业标准、专业要求、专业职责的界定不清晰,准入的“门槛”较低,缺乏严格的专业要求。教学秘书在待遇、培养、晋升等方面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工作薪酬与工作绩效相比落差较大,造成教学秘书的职业待遇不高、职业地位偏低,从而抑制了教学秘书的工作积极性。高校既对教学秘书队伍专业化的系统培训与培养不够,又对教学秘书的工作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价,影响教学秘书的专业发展和专业成长。尤其是缺乏制度化的职称、职务晋升的激励机制,导致教学秘书个人发展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和不确定性,与教师和科研人员相比,缺乏清晰的职业发展方向和发展空间。尽管在观念上认为教学秘书不可或缺、作用不可替代,但在实际中教学秘书依然处于“用而不重”的尴尬境地,造成职业吸引力不高、职业归属感不强,存在教学秘书“难选、难调、难提、难留”的问题,这不仅造成教学秘书队伍的稳定性难以得到保证,而且使教学秘书的专业化难以得到持续发展。

3 提升高校教学秘书队伍专业化水平的路径

走出教学秘书队伍专业化发展的困境,高校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鼓励和支持教学秘书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制定推进教学秘书队伍专业化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工作计划,主要从准入制度、专业水平、专业道德规范、管理机制等方面,构筑教学秘书队伍专业化的发展路径。

3.1 制定和实行教学秘书的准入制度是前提

推进教学秘书的专业化首先要把好教学秘书的入口关。规范教学秘书的工作职能,厘清教学秘书的职责边界,在科学设置教学秘书的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的基础上,制定既科学、规范,又具体、可操作的教学秘书准入的考核标准和指标。高校要注重选拔和培养品学兼优的优秀人才进入各院、系教学秘书岗位,逐步优化教学秘书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建立公正、公平、公开的选拔机制,在个人自荐申报的基础上,经过资格审查、综合测试、面试答辩、专家评议、组织推荐和校内公示等程序,选拔和聘用教学秘书人员。

3.2 通过多种途径不断提高教学秘书的专业水平是关键

在专业发展的内容和方式上,坚持补偿性发展与提升性发展的统一、外塑性与内生性的统一[7]。一方面,通过系统的、常态化的岗前和在职培训培养制度,提升教学秘书的专业水准和专业素养;另一方面,通过激发教学秘书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使其成为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主体,主动积极地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

从专业知识的维度上,组织教学秘书系统学习管理学、高等教育学以及教学管理方面的专业理论,学习与教学管理相关的人文与社会知识、科技知识,熟悉所在院、系的学科和专业特点、人才培养模式、课程结构和体系、教学的各个环节以及教学资源情况,形成与工作岗位相适应的、较为合理的知识结构,筑牢专业化发展的基石。教学秘书既要注重知识更新,汲取先进的教育管理理念和方法,也要善于从教学管理实践中不断学习、反思和探究,不断充实和拓宽专业内涵,实现专业化的持续发展。

从专业能力的维度上,由于教学秘书的工作不仅琐碎、头绪多、任务重,而且对准确性、时效性要求高,这就要求教学秘书具备综合性的专业能力。要通过各种专业活动培养和提高教学秘书的思维与执行能力、沟通与协调能力、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探索与创新能力、学习与自我发展能力等。适应教学管理信息化的需要,教学秘书要不断提高网络在线教学管理的能力,以提升教学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和效能。

3.3 制定和实施教学秘书专业道德规范是保证

教学秘书的专业化,并非只是知识与能力取向的专业化,还在于道德取向的专业化。教学管理的核心是提供服务,而不是控制和支配,更不是指挥和服从。要坚持以人为本,制定和实施以服务为核心、以服务教学、尊重师生、爱岗敬业、奉献进取为主要内容的专业道德规范。为此,高校要加强对教学秘书的专业道德教育,激发教学秘书的道德需要,使其认清自身的专业角色和专业责任,从而提升教学秘书的专业道德素养,增强教学秘书服务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形成“责任、服务、奉献、高效”的专业精神,为教学秘书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提供内在动力和道德支撑。

3.4 建立健全教学秘书的管理机制是保障

推进教学秘书队伍专业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建立有利于优秀人才“进得来”的选拔与聘用机制,也要有让教学秘书“干得好”的培训与培养机制,更要提供让教学秘书“留得住”的考核与激励机制[8],为教学秘书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保障。为此,要从高校的实际出发,结合教学秘书队伍专业化的要求和特点,制定相应的聘用、考核、晋升、奖惩等办法,引导教学秘书向专业化发展。充分发挥绩效考核的激励作用,将教学秘书的工作绩效与自身的职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尊重教学秘书在教学管理方面的管理权限和专业权力。根据教学秘书工作的特点,制定薪酬分配管理办法,合理核算教学管理工作量并给予相应的工作量补贴。合理设置有助于教学秘书发展的岗位,建立制度化的职称、职务晋升机制,为教学秘书提供专业、管理双向畅通的职业发展通道和发展空间,为他们提供足够的职业发展激励,使他们“安其位、谋其政、敬其业”,从而使“教学秘书在岗位上能够稳定高效地发挥作用,成为保证学校教学质量的中坚力量”[9],实现教学管理质量与教学秘书队伍专业化的良性互动、共同发展。

4 结 语

高校教学秘书队伍的专业化发展既是一个动态的、非线性的过程,又是一个在更高层次上不断提升专业水平的过程,贯穿于教学秘书的整个职业生涯,不可能一蹴而就。教学秘书队伍专业化不仅是一种观念,更是一种机制。对高校来说,要高度重视和扎实推进教学秘书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建立和完善教学秘书准入、培训、考核和激励机制。对教学秘书来说,要增强专业化发展的自觉意识,不断提升专业水平、培养专业精神,在积极主动为教学服务、为师生服务中实现专业化的不断提升。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6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2]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戴亚虹.试论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6):69-71

[4]李芳,王瑛.推进高校教学管理队伍专业化建设初探[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106-107

[5]周烁.高校政治辅导员“专业化”刍议[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4(2):35-37

[6]韦伯.伦理之业[M].王容芬,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0

[7]吴凡,李小娃.我国大学教师发展的理念转变与组织建设的路径[J].大学教育科学,2015(4):59-63

[8]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如何提高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N].光明日报, 2014-09-02(11)

[9]夏绍能.地方高校教学秘书队伍现状及其建设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6(6):132-133

(责任编辑:刘小阳)

2015-10-09

李芳(1965-),女,安徽定远人,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高校教学管理。

G472.3

:A

:1673-2006(2015)12-0120-04

10.3969/j.issn.1673-2006.2015.12.032

猜你喜欢

秘书专业化教学管理
秘书不在 等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新时期高中教学管理改革与实践
对幼儿园听评课专业化的思考
谈教学管理的艺术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领导身边的秘书帮
论专业化老年媒体的发展之道
小学体育教学管理七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