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结合初探
2015-02-15韩丽晶
韩丽晶
文言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结合初探
韩丽晶
对于语文学习,学生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学生学语文,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文言文学起来枯燥无味,作文写起来绞尽脑汁,学生学习的最终感受只有两个字:痛苦。但文言文知识积累和写作能力训练均是初中语文学习的重头戏,这两块内容掌握得好坏,不仅决定着学生文化素养和写作水平的提高,更影响着学生的中考成绩。如何让学生乐于学习文言文、不再惧怕写作文呢?作为语文教师,如果能在课堂教学中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特点,选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古文今写,上述难题将会迎刃而解。
这个专题研究是广东省教育科研规划课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特点的策略探究》的子课题研究项目,本人作为参与研究的小组长,经过一年的实践与探索,收获颇丰。古文今写,顾名思义,就是在文言文阅读学习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改写、扩写或续写,从而锻炼学生写作能力,提高写作水平,增添学习趣味性。下面,从初中阶段文言文篇目分类、改写内容、改写要求、改写评价方式等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初中阶段文言文篇目分类
目前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收录了40余篇文言文,按内容可分为9大类。
1.借事说理类。如《伤仲永》《孙权劝学》等。这些作品往往通过具体生动的事例,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在今天对我们尤其是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如《伤仲永》叙述方仲永从五岁到二十岁之间才能的变化,由天才转为普通人的事例,说明后天教育、自身努力对成才的重要性。
2.托物说理类。如《陋室铭》《马说》等。古代文人在表述自己的志向和情操时,往往由于社会环境等因素不采用直白的方式,而是以含蓄的方式来表达思想感情、意志情趣。《陋室铭》刘禹锡借陋室抒发高洁傲岸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3.写景记实类。如《三峡》《观潮》等。古代的文学家们,往往喜欢游历山川,在自然中感受自然的奇妙,寻求心灵的宁静。《三峡》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四季的壮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观潮》描写了南宋时期钱塘江潮涌的壮观景象和观潮盛况,既写风景,又写民俗,令读者叹为观止。
5.寄予理想类。如《五柳先生传》《大道之行也》等。作者常常借文学作品表达自己的个人愿望和政治理想。如《五柳先生传》中五柳先生的安贫乐道,实际上正是陶渊明自身的影射及理想追求。
6.民间技艺类。如《口技》《核舟记》等。这类文章主要是鼓励学生开阔视野,接触各种各样的文化艺术形式,丰富文化素养,对祖国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并形成自己的认识。
7.寓言神话类。如《夸父逐日》《愚公移山》等。这类文章篇幅短小、寓意深刻。虽然距离我们的时代久远,但对学生的思想亦有启发作用。
8.历史著作类。如《陈涉世家》《唐雎不辱使命》等。这类文章以记人为主,把人物放在一定的环境中塑造形象,通过正侧面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和品质。《唐雎不辱使命》中唐雎的机智勇敢,不畏强暴,表现在他临危受命、与秦王尖锐的矛盾冲突当中。
9.议论说理类。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等。这些文章是古代的小议论文,文中论点鲜明,论证过程完整严密,对初三学生议论文学习有很大帮助。
这些文章,根据学生的年龄、学习规律和写作内容、教学目标的不同,分布在不同年级。其中第1、6、7类多见于七年级,第2、3、4、5类多见于八年级,第8、9类多见于九年级。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文言文改写时,应注意结合文本类型特点进行。
二.初中阶段文言文改写内容
对于初中阶段文言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训练的内容,教师可根据文章类型和学生学习规律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
教学目标可定为七年级———写事,八年级——描人绘景,九年级——整合、发表见解。
此公式说明了变压器的一次绕组、二次绕组电压有效值与一次绕组的匝数形成正比。可将比例K称之为变压比。将其作为降压变压器时,其中K的数值会大于1。
1.七年级文言文写作训练目标——写好一件事。七年级学生刚刚从小学升入初中,对文言文的理解还比较困难,记叙文作文写作训练仍需加强。这时教师的训练重点应该是通过一些简单的文言文,教会学生写好一件事。即在作文中交代清楚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写出事情的前因后果。在七年级的教材中,《〈世说新语〉两则》和《孙权劝学》都是很好的训练篇目。如在教授《孙权劝学》时,教师可以进行如下写作训练:结合原文,叙述吕蒙是如何学有长进的。要求交代清楚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并适当加入人物描写,可长可短。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既加深了对文言文学习的认识,又练了笔,所谓一箭双雕。
2.八年级文言文写作训练目标——会描人、可绘景。八年级的教材中,写人记事类文章笔墨较七年级明显增加,可选的练笔角度更加丰富。如在《送东阳马生序》的写作训练中,可细致描绘作者幼时抄书之艰、成年叩问之难、求师奔走之劳、住读生活之苦等片段,来丰满人物勤奋刻苦,学习信念坚定的形象。
在训练学生写人记事的同时,也应注意训练学生写景,通过写景对人物进行烘托。八年级记游或是记名胜类文章较多,这些文章抓住景物的特点,通过展示自然美,烘托作者情感。这时训练侧重点在于通过景物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如《桃花源记》可让学生结合文段描写渔人在桃花源所见到的美景。描写要求为:紧扣原文发挥想象,运用修辞进行修饰;注意描写顺序,从而感受桃花源优美的环境、淳朴的民风。又如《三峡》中的景物描写训练,除了遵循以上原则,还要求学生抓住各季节的典型景物描写。通过景物描写训练,学生的写作得心应手,语言也越来越美。
3.九年级文言文写作训练目标——能整合、有见解。到了九年级,学生的写作知识到了整合期。这个时期,应该注重将叙事、描写、抒情议论为一体整体表现。如在设计《唐雎不辱使命》作文课中可安排在叙事的过程中,在2—4段任一语言描写前(或后)恰当地加入描写,丰满人物形象。写作要求的提出,让学生明确写作目标。当然在写作的过程中穿插叙事和写景,会使文章更加完整和有文采。
除此之外,作为九年级的学生,经过初中三年的历练,对于人生观和学习态度都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所以教师在平时训练中也应注意这方面的训练。如《鱼我所欲也》写作课,可要求学生结合文章谈谈自己对生与义的看法。这样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还能提升学生对人生的感悟和思考。
三.初中阶段文言文改写要求
文言文阅读教学中的写作训练并非放任自流、随意编改,而是根据文章类型、改写目标的不同,设定相关的要求和标准。
1.遵循背景、保持原意。改写并非随心所欲地写。每个作者所处的时代不同,他们的社会背景个人经历也有区别,这直接影响着创作意图和内容。所以,在写作训练前,作为教师必须先让学生了解写作背景和作者简介。学生在改写过程中才能避免犯常识性的错误。同时,还必须遵循原文,保持作者的写作意图,遵从作者的思想,文意不变。切忌改头换面,变成一篇新文章。
2.不变个性、不换中心。个性主要是指人物的性格特征。在改写的过程中,有时人物是改写的中心,在丰满人物形象的过程中切忌改变人物的性格,否则文章的主旨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应遵从作者刻画人物的初衷,从多个侧面、运用多种手法塑造人物,使人物立体可感从而起到突出主旨的作用。
3.合理想象、添加细节。初中《语文新课标》要求:“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加强平时练笔指导,改进作文命题方式,提倡学生自主选题”、“但要防止逐字逐句的过深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在训练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发挥合理的想象,添加细节性的描写,有自己的创意,丰富文章内容,以免千篇一律,毫无新意。
4.卷面整洁,字数达标。《广东省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中要求:符合如下条件之一,可酌情加1—3分(加至本题满分为止):立意深刻;构思独特;语言优美;富有个性;文面整洁,书写优美。
如有下列情况,可酌情扣分,其中一条是:文面脏乱,字迹潦草、难以辨认者扣1~3分。
事实证明,如果平时在文言文改写训练中能细化要求,养成良好的习惯,在考场上正常发挥,作文分数也会有所提高。
四.初中阶段语文文言文改写评价方式
初中《语文新课标》要求:“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要考察学生对作文内容、文字表达的修改,也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教师在训练的过程中,不仅要规范技巧、明确要求,还应注重练习反馈,即重视评价方式。在文言文改写训练时,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提出要求、细化分数。一般情况下,在字数较少时以满分10分为宜,小而精的分值,更易学生自评、互评,把握修改方向。
笔者经过一年多的教学实践,教学文言文比以往轻松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提高了,写作速度明显加快,作文整体水平得到有效提高。去年期末初一区统考中,两班中共有40余人课内文言文满分,2人课外文言文满分,30余人作文在40分以上(满分50分)。
综上,古文今写,是一种非常实用和有效的练笔方式。如果教师在平时讲授文言文的过程中能有针对性地以点带面训练学生,不仅能帮助学生了解祖国精深悠久的传统文化,从古典文学中汲取精华,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折得一枝香在手,留得余香春自来。这是语文教师共同的理想目标,也是语文教师共同的希望。我相信,在语文教师们孜孜不倦的努力下,定能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浓厚兴趣,迎来写作鲜花绽放的春天。
韩丽晶,教师,现居广东珠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