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上出语文味来
2015-02-15孙伟
孙伟
让课堂上出语文味来
孙伟
前不久,听一位老师讲授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其中一个环节设计是让学生采取各种形式的读:站着读;站成一排面向听课老师读;同位间互读。学生纷纷调整姿势去读,甚是热闹,但是静下心去想,读书的姿势和本节课有什么关系呢?语文课不是表演课,也不是体育课。
近几年各种课改此起彼伏,所以有些语文课堂也就变成了表演课,热闹课,有些环节的设计就是为了哗众取宠而设计,为了活跃课堂而设计,为了小组讨论而设计,比如,一些不必要的鼓掌,不必要的讨论,不必要的合作。那么语文课要怎样教才能教出语文味呢?我认为要切实结合语文的学科特点来设计教学环节。
一、要重视课堂上词语的积累和理解
词语是语文学习的基础,语文课要重视词语积累的环节。《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中学阶段积累的常用汉字达到3500个,这些汉字是分布在每一册书,每一篇课文中,在教学中,要注意这些汉字的积累,比如《李寄》一文有这样一句,“寄自潜行”,其中潜字的读音就是《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掌握的易读错的字,在教学中应重点强调,让学生去识记。
一些词语应结合语境去品味,才能品出文字的魅力,才能品出文字的没,才能品出语文味。
比如,《背影》中的“聪明”,怎样来结合语境来品味呢?本文在叙述父亲要亲自去送的时候,说“我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了”,在叙述父亲郑重嘱托车上的茶房时,说自己“心里暗笑他的於迂”,这些都有衬托的作用,可以看出始终把作者看作一个还需要保护的孩子,在父亲的眼里儿子永远是个孩子,所以随时随地给他周到的照顾。至于“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那时真是太聪明了”,那时作者事后的醒悟过来后责备自己的意思。“聪明过分”、“太聪明”,换句话说就是“一点也不聪明”,为什么一点也不聪明呢?因为当时只觉得父亲说的话不大漂亮,暗笑父亲迂,而不能够体贴父亲疼爱儿子的心情。这一个“聪明”,就包涵了愚蠢、愧疚、自责的意味。结合文本来积累品味字词,才能让学生体会到文字的魅力。还有孔乙己的排出九文大钱中的“排”,胡屠户给范进“扯几十次”褶皱的衣服,这些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动作,更是人物内心思想情感的流露。从课文中的词语入手,反复琢磨,适时加以拓展延伸,既吸引学生,又加深理解,更丰富内容。不要使课堂僵化、狭隘化,以致约束学生的思维空间,而应有更广阔的视野,更宽松的氛围,让学生从中感悟、采撷,进而为我所有,为我所用。
二、要重视优美文字的赏析
文中的一些精彩的语句,要让学生用心去品味,赏析语句所传达的情感美。例如梁实秋先生的《猫的故事》一文中,有这样的一个精彩比喻,写猫被厨师惩罚后逃之夭夭的情景,作者这样写道“像是新婚夫妇的汽车之离教堂去度蜜月”。这个比喻在一般的叙述和描写中,是不伦不类的,但是,从构成幽默趣味来说,却十分贴切。这里不仅有对猫的调侃,作者自己多多少少也流露出一种幸灾乐祸的情绪,读者无疑从中也可以体会到作者的自我调侃。幸灾乐祸,这是人类的心理特点之一。从这一点上来看,可以说是对人类的一种批判,然而又不是一般的严厉的批判,而是快乐的批判,是在会心而笑的过程中完成的批判。这样精彩的描写的语句段落,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品读。
三、要重视阅读与写作的结合
每一篇文本,不仅是阅读的文本,也是写作的文本,所以不仅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还应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欧·亨利小说《最后一片叶子》结尾是这样写的:“亲爱的,那是贝尔曼的杰作。最后一片叶子落下来的晚上,他在墙上又画了一片。”这正是欧·亨利式的结尾:突然把故事的谜底揭示了出来,故事有了新的意义,对人物的评价发生倒转。贝尔曼从一个穷愁潦倒的人物,变成了一个崇高的英雄,这不但具有戏剧性,而且非常深邃。这样的结尾,话说的这么少,却有巨大的潜力,这样的叙述就不是一般故事情节的交代,而是把想象的空间留给读者,促使人掩卷沉思。在讲解文本时,可以从写作的角度来剖析欧·亨利式的结尾的好处,引导学生在写作时主动运用这种结尾,这样有本可依,学生听起来就生动形象,兴趣就会浓厚。这样解析文本可以避免现在很多学生写作文结尾时,空发议论,无病呻吟的毛病。
在新课程改革日益深化的今天,语文教学百花齐放,各个流派层出不穷,无论哪个流派,不管怎样的提法,都必须坚持语文的本色,“把语文课教成真正的语文课”。
孙伟,教师,现居山东枣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