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探析

2015-02-15王佳佳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高职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陈 玉, 王佳佳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泰州 225300)



高职院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探析

陈玉, 王佳佳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泰州225300)

摘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筑牢立德树人之基,既是高职教育发展的方向,也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加快推进高职院校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精心选择好营造良好氛围促感化、加强课堂教育促内化、抓好载体阵地促外化、推动实践养成促实化、健全体制机制促优化等有效的路径,不断开辟全面系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境界。

关键词: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高职教育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写入党的教育方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必须坚持立德树人基本导向,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立德树人的重要性。立德树人,已成为包括高职教育在内的所有教育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根本遵循和基本导向。而在实际工作中,要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首要的就是把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下简称为核心价值观),培养具有中华文化底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放在更加显要、突出的位置。可以说,在高职院校中全面系统地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是抓好立德树人这个“根本”的“根本”,对于坚持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肩负起“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全面深化高职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以核心价值观筑牢立德树人之基是高职教育的根本使命

党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在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三个倡导”,宣告了对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概括。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指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是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文化根基与价值支撑,是所有教育的共同使命,也必然是高职教育的根本使命。以服务地方为办学宗旨和最重要的使命,始终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的高职院校,与地方的联系最为频繁密切,对地方的影响也最为深入广泛,担负着倡导、传播和引领各种新思想、新观念的重任,自然就应该是思想文化建设的高地,是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重镇。何况高职院校不仅是一个地区、一个区域内非常重要的思想文化集散地和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最前沿阵地,还是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更是人才培养工作的客观需要。[1]

习近平总书记在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批示中强调,“要树立正确人才观,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2]这不仅深刻揭示了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与发展职业教育之间的内在联系,也为高职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从人才成长的规律来看,德是做人的根本,是成才的保障,也是最重要的素质。只有按照德才兼备的标准去培养学生,才能培养出真正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而核心价值观是德的根本。习总书记在“五四”重要讲话中就作了很好的阐释:“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同时,师德是人才培养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内生动力,要培养出有德之人,教职员工必先有德。所以,高职院校必须牢固树立强烈的使命感,以此为基本导向和根本遵循,自觉把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作为根本使命和当前思想政治工作的重中之重,将其始终贯穿于事业发展的全过程,注重宣传教育、示范引领、实践养成相统一,注重顶层设计、政策保障、制度规范相衔接,切实使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自然而然地融入广大师生员工的学习、工作、生活和精神世界。

二、路径清晰是高职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

对于整个国家、整个社会来讲,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是一项庞大的、长期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全面统筹、协调一致、整体推进、协同创新,否则必然会出现捉襟见肘、相互制肘、举步维艰、难以为继的现象。而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各项工作也需要协调一致、整体推进,若是其中任何一个环节或某项工作出现“短板”,都将会影响到整体工作的进程和实效。[3]所以,要特别重视研究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流程和路径。只有对具体的工作流程作根本性的思考和设计,精心做好路径选择,并不断创新方式方法、探索有效形式、形成长效机制,才能使得这项系统工程的成本、质量、效率等要素全面得到大幅改善,才能在整体的工作绩效上实现质和量的飞跃。

但不管是培育和践行流程的设计,还是路径的选择,都必须严格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都要符合高职教育发展的内在客观规律。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才可能准确确立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总体目的和具体目标,才可能切实做到目的召唤、目标引领,才可能有清晰明确的实现路径。因此,首先要确立总体目的——“立德树人”。立德树人的提出,抓住了教育的本质要求,明确了教育的根本使命,是包括高职教育在内的所有教育的共同目标指向,也必然是高职院校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4]

其次,要认真分析高职教育的具体特征、时代内涵和高职院校的客观实际,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高职院校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具体目标——远期目标、中期目标、近期目标、分项目标等。这里,尤其要关注高职教育的特殊性,也就是个性特征。高职教育的培养对象居于本科后的层次,处在高考失败和本科生之间的夹心层,个性独立,喜欢自主展示思想,很少对某种价值观盲目认同,趋同意识很淡,但是自控能力差,缺乏毅力,易沉迷网络,“低头族”较多。在他们身上,责任意识不浓,吃苦精神不足,抗挫能力不强,可以说是自卑与自傲并存。且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方式除了理论教学外,还有大量的实践实训教学。这些都与其它教育明显不同,在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需要特别面对。[5]只有紧密围绕总体目的、个性特征和这些具体目标,才能找准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最有效途径,才能真正做到整体推进、有序衔接,以点带面、突出重点,才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三、高职院校全面系统地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主要路径

当前,全社会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还处在初期阶段,要充分认清并立足于这个现实,紧紧围绕营造良好氛围、加强课堂教育、抓好载体阵地、推动实践养成、健全体制机制等重点方面和关键环节,切实抓好各项近期目标任务的完成,全面系统地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为中期目标和远期目标的实现打下扎实的基础,做好充分的准备。

(一)营造良好氛围促感化,用核心价值观凝魂聚气

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必须注重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增进广大师生员工的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一是要把核心价值观学习教育纳入学院、分院两级党组织中心组、师生学习计划,作为党员干部师生学习的重要内容,深入系统地组织好学习活动。二是要引导教师规范学术行为、坚持学术诚信、维护学术道德,以严谨治学的精神和认真负责的作风感染教化学生。三是要抓好新生入学教育和毕业生文明离校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经常化的学风建设活动,培养学生重信誉、守信用、讲诚信的良好品行。四是要广泛开展全员阅读活动,创建书香校园,开展传统文化、高雅艺术和廉政文化进校园等活动,并把核心价值观融入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中,充分发挥校园文化育人化人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

此外,还要把核心价值观贯穿到日常宣传、热点引导和舆论监督中,要通过校园网、学院报、广播站、墙面宣传牌、LED显示屏、校园橱窗、黑板报、微信、微博、手机客户端等载体广泛宣传,让大家抬头能见文明示范启示,低头可见文明提示语,耳濡目染,入脑入心,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与此同时,还要突出示范引领,深入宣传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典型榜样,积极开展文明礼仪标兵、美德善行人物的评选,努力建好立体化的美德善行榜,以形成浓郁的宣传氛围,有效提高广大师生员工践行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和自豪感。

(二)加强课堂教育促内化,使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

要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紧密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推动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要求,并把核心价值观细化为学生核心素养要求,融入到教育教学全过程,落实到教育教学各环节,努力形成思政课教学、专业课教学、第二课堂互相衔接、互相融通、互相支撑的课堂教学体系。[5]首先,要牢牢抓住思政课这个主渠道、主阵地。一方面,要把核心价值观作为思政课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认真做好基本内涵和深刻意义的阐释、讲解和宣传教育,加深广大青年学生的理解;另一方面,要重点结合大学生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强化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正面引导,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突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其次,要充分利用好专业课和第二课堂。要注重加强各专业课的课程设计和教学指导,大力发掘专业课程的文化内涵,注重专业知识与核心价值观的结合,使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到各类课程教学之中,融入到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自觉把核心价值观相关内容融入到教学过程之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产生强烈认同。还要注重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效对接,通过抓好道德讲堂、主题班会、社团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等第二课堂,不断强化教育与自我教育的高效结合,进一步巩固第一课堂的学习成果。

(三)抓好载体阵地促外化,让核心价值观外化于形

要注重用好各类载体和阵地,努力实现核心价值观的生活化、具体化,使其成为师生日常生活的基本遵循。要把践行核心价值观纳入党员、团员的考评当中,以考评为导引,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的示范引领作用。各级党团组织,要把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融入到入党入团仪式中,并积极组织开展以践行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党日、团日活动。各级党校、团校都要把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和团员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突出抓好理想信念和道德教育,努力使广大党员、团员自觉做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守护者、建设者。

还要建立和规范若干富有内涵的礼仪制度,开展有庄严感的典礼,如升国旗仪式、成人仪式、入学仪式等。充分利用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民族传统节日,建党、建国、建军等重大节庆日,五四运动纪念日、一二九运动纪念日、抗战胜利纪念日、国家公祭日等重大纪念日、祭奠日,以及重要历史人物纪念日等开展有教育意义的纪念活动,激发师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爱党爱国爱校情怀,弘扬主流价值观,传递社会正能量。同时,注重加强校园网络信息内容建设,加强网上正面宣传和评论引导,开展健康的网络文化活动,推动文明上网、文明用网,唱响网上主旋律,大力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四)推动实践养成促实化,把核心价值观实化为行

还必须注重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养成,要坚持把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与推动学院的科学发展和学生的成人成才相结合,使核心价值观体现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每个环节、每个流程中。一是要紧紧围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引导和组织师生员工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提高自律意识,强化自我教育,自觉做到修身律己、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礼让宽容,成为全社会和高职院校文明和谐的倡导者和践行者。二是要积极倡导讲诚信、重信用、守承诺,引导广大师生树立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观念,真诚做人、守信做事,褒扬诚信、惩戒失信,营造诚实守信的校园氛围,促使广大师生员工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身体力行、实化为行。

同时,要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以相互关爱、服务社会为主题,积极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并明确每一名大学生参加各类志愿服务和其他道德实践的要求,引导广大学生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等道德实践中升华对核心价值观的认知理解,努力实现学雷锋活动的常态化,精心打造一批志愿服务品牌,以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风气。还要把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开展美德善行系列活动作为文明创建之魂,进一步强化目标导向,深入开展省市文明单位、高校和谐校园、文明院部、文明处室、文明班级、文明宿舍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通过创建活动把核心价值观融入学院的精神血脉,使之成为全院师生员工的共同理想和价值追求。

(五)健全体制机制促优化,将核心价值观固化以制

要确保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各项工作扎实有序、稳步推进、落到实处,必须建立和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努力形成党委主要领导带头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党委宣传、组织、学工、思政、人事等有关部门和各基层党组织协同配合,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专兼职队伍相结合、相关部门各负其责,各方面紧密配合、上下联动、部门互动、层层抓落实的工作体系。同时,要注重把核心价值观的相关要求细化为具体规定,认真研究制定考评考核体系,建立奖惩激励机制和各项规章制度,并通过言行规范、执行标准等形式将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具体化,努力使其固化以制,以形成共同推进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良好局面。

这里有一点必须要明确的是,各高职院校还要注重加强顶层设计、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谋划、高质量推进核心价值观建设。一是要及时制定并印发实施意见或方案,明确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基本遵循和途径措施。二是要结合高职院校的办学实际,找准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最重要的载体和抓手,坚持以核心价值观引领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师德师风建设和学生思政教育,自觉把核心价值观融入高职院校发展的始终、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师生的日常生活,切实用核心价值观武装各级领导干部,深入推进核心价值观社会实践活动、宣传教育工作和理论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1]董振华.以立德树立人为根本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1):38-40.

[2]张伟.必须坚持以立德树立人为根本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1):41-45.

[3]王小锡.系统工程视角下的我国公民道德建设[J].新华文摘,2014(15):26-29.

[4]杨志平.找准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N].光明日报,2013-02-23(11).

[5]旺立夏,李曦.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机制的创新[J].思想教育研究,2012(12):15-18.

(责任编辑:杨洁)

On the Path of Practicing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HEN Yu, WANG Jia-jia

(Taizhou Polytechnic College, Taizhou 225300, China)

Abstract:Building up a solid base of moral education with socialist core values, is not only the direc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but also the inevitable requirement of strengthening the Marxism guiding position in ideology and accelerating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This paper presents some effective ways to achieve the above goal, such as creating a good atmosphere, enhancing classroom education to promoting internalization and improving the system and mechanism to promote optimization, thus continuing to open up a new realm of cultivating and practicing socialist core values comprehensively and systematically.

Key words: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ocialist core valu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at colleges;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G 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536(2015)04-0043-04

基金项目: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年度党建研究课题(DJ2015006)。

作者简介:陈玉(1979—),男,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宣传部讲师。

收稿日期:2015-11-16

猜你喜欢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高职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微商思维在高职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基于网络舆论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微博舆情对高校思政工作的影响分析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政工作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