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条线记者如何“掘金”书面信息

2015-02-15刘长风束继泉

中国记者 2015年5期
关键词:通稿掘金公章

□ 文/刘长风 束继泉

条线记者如何“掘金”书面信息

□ 文/刘长风 束继泉

记者尤其是条线记者离不开有关单位和通讯员提供的书面信息,但这些书面信息要成为见报新闻稿件,离不开进一步的核实、鉴别与取舍,这需要记者增强鉴别和把关能力。本文作者从多年经验出发,总结了鉴别、核实书面信息的方式方法。

通讯员 书面信息 条线记者 自我保护

当记者要经常与通讯员打交道,尤其是跑条线的记者,经常接触专职外宣干部、政工干部、信息工作者以及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新闻实践中,通讯员提供的大多数信息是准确的,但也有些信息并不准确,有的甚至是虚假的。作为记者,就应该在通讯员的基础上,多些鉴别判断和把握能力。

一、书面信息的类别及其权威程度

1.公文。往往有文件字、号,有的还加盖了公章,多见于政策传达、工作部署、请示批复、处分表彰及司法行政机关的法律文书等。这种材料一般较具权威性。

2.简报、讲话或工作材料,包括工作总结、年度计划等。工作简报反映单位工作动态,以及一些需要思考或解决的信息。这是最普遍也是最常见的新闻源。这种书面信息,绝大多数没有加盖公章,但由于是上传下达的信息,有一定的权威性。

3.新闻通稿。这种书面信息往往由单位或活动主办方统一起草,同时传给多家媒体。如果是重大突发事件或重大政策调整,参与采访的新闻媒体从中央到地方都有。受访单位为统一宣传口径,节省受访时间,往往会给记者一份新闻通稿,或者召开一个新闻发布会。这种通稿尽管是由权威部门提供,但由于当事方可能含有一些目的,有时其权威性会打折扣。

此外,驻站记者可能会经常接到通讯员的书面来稿,谈不上什么权威性,这就需要记者去多方核实,立体论证,来一次全方位的补充采访。

二、书面信息的谨慎鉴别和合理利用

书面信息的权威程度不同,提供信息的机关不同,媒体性质不同,以及记者取材角度的不同,由信息转化成新闻稿件的方式和方法也有不同。那么,一名对自己、对媒体、对报道对象以及对受众负责的文字记者,需要采取哪些鉴别措施呢?

1.注意时间的有效性。一般工作性文件,有文件头、发文机关且属于公开发文的,可以根据需要引用,原则上不用核实,但需要注意其时效。如某机关出台文件后,马上又因某种情况重新发文废止或纠正,这种情况虽不多,但记者一定要留个心眼。来源于国家司法行政机关的公务文书,如判决书等,应仔细检查是否加盖了公章。法院判决有一审、终审、再审之分,记者写稿时,一定要注意其有效时间。如果一个案件终审结果都出来了,还在依据一审判决结果写稿件见报,那就可能出问题。

2.考虑是否能公开。有些信息,虽然很权威,但属于不能见报的机密,记者就要慎之又慎。对于记者想办法“弄”来的标有“绝密”等字样的文件,或一些不宜公开见报的书面文件,应只能作为参考,而不能作为新闻依据盲目发稿。

3.不要过分依赖。有时,记者依据国家机关公务文书写的新闻,也可能因为其本身属于错误信息而出错甚至失实。对于其他书面材料,更要仔细核实,弄不好就可能出错。几年前,湖北石首市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交警部门通讯员给记者传来一份加有公章的通稿,称:摩托车上的一男一女中,男的当场死亡,女的受重伤。见报后,男的很快打来电话提出抗议,原来死者是女的,男的只是受了伤。报道之所以出错,就是记者过于相信和依赖盖有公章的通稿导致。

4.“为我所用”要高度准确。新闻实践中,往往出现记者把文件上的时间、地点、人名等抄错的情况,见报后影响很不好;也有些记者,在摘抄材料时,看漏看错看挪位,导致差错出现;有的面对一大堆书面材料,没仔细研究就断章取义做成新闻,甚至给读者错误的信息。某报一记者,写一篇关于企业养老金标准上调的报道,结果将会议材料中原来最初的标准看成了上调后标准,见报后许多企业老干部扯皮。

三、书面信息的补充与核实

1.需反复重点核实的地方。由书面信息形成的稿件,须向有关部门核实。有些“重点部位”,需要反复核实。比如人名、地名、时间及有关数据,有可能别人提供的信息文字里本身有错,反复核实,就会减少风险。对于一些单位的简称,必须规范,不能想当然。武汉某媒体一名记者,写了一个关于金融蛀虫挪用2000多万元客户存款做生意被判刑的特稿。结果,自己想当然将中国人民银行简称为“中行”,见报后给中国银行(简称为“中行”)造成不好影响。

2.要剔除过期材料,注意数据信息的变化与更新。有时记者到一些单位去,对方有可能将近期许多材料都给你。有一些材料可能有新闻价值,但不是最新的,记者就要留心。有一些数据,材料上面的数据不一定是最新的,记者报道有关数据信息时,一定要注意其权威性和准确性。

▲ 今年45岁的张恩来是河北省固安县邮政局马庄镇支局的一名乡村邮递员。由于爱好写作,张恩来在工作之余还撰写了大量农村题材的新闻稿件,作品频频见诸报端,他先后成为《廊坊日报》《河北科技报》等多家报刊的通讯员。(鲁鹏/摄)

3.顺线追踪,挖掘新闻。这一点,记者的新闻敏感性很关键。有时材料上一些闪烁其辞或一笔带过的话,里面却隐藏着重要信息,有的甚至是“一条大鱼”。有一次,笔者在参加湖北荆州市关于安全生产的新闻发布会时,发现发布会稿件上有一句“这起特大交通事故中,2名交警分别受到行政和刑事处罚”。会后,记者通过进一步采访安监部门负责人,拿到内部通报材料,写出独家新闻,受到领导表扬。

4.发稿前的最后核实。记者一般都会遇到这样的尴尬事,稿件交出去后,稿件中涉及到的相关情况临时发生变化,如果见报就会闹笑话。为防止类似情况发生,记者发稿前一定要做好最后的核实。

2007年9月8日,荆州市防汛部门通讯员向媒体发出通稿,称1999年以来的最大洪峰9日上午过荆江。笔者发稿前,考虑到荆江段洪峰应受上游葛洲坝船闸控制,于是给葛洲坝打了个电话,得知洪峰推迟一日到荆江。9日,许多媒体都按通稿报道“洪峰今日抵荆”,只有笔者刊发了准确的消息。

四、书面信息变为新闻稿件的综合考虑

1.固定证据,为自己留条后路。有些信息,通讯员提供后,并没传播开来,而通过媒体披露后,如果出现差错,那责任就是记者和媒体的,因而,记者固定证据十分必要。对于文件,没有原件的,可复印后要求提供信息的单位在复印件上加公章或请单位负责人签字注明。对于一些涉及舆论监督的信息,最好要求掌握证据,或者要求有关单位提供的信息加盖公章。一旦报道有问题,有源头可查。

2.防被人利用、考虑后果。记者是

一个特殊职业,因为有媒体作支撑,记者的作用在人们眼中往往是“不可估量”的。因此,也难免有些个人或者单位,利用新闻记者帮其“摇旗呐喊”甚至报复出气。有的是甲部门和乙部门,为部门利益之争,给记者提供带有一定偏向和目的的书面材料,通过新闻舆论引导读者,造成不好的后果。这就需要记者知识面宽广,及时了解有关政策变化,熟悉有关法律法规,不被人左右。

3.充分考虑见报后的负面影响。跑政法条线的记者,得知一些案件的进展情况,应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但如依据有关文书提前报道司法机关的有关案件,有可能给抓捕犯罪嫌疑人或案件的进一步审理带来阻力。这就要记者“耐得住寂寞”,多一份责任感。

4.尊重被报道对象。有时记者参加一些会议,有些东西是不宜公开见报的,有的是一定范围的通报,有的甚至是涉密工作的安排。去年,记者曾参加某市举行的审计公报通气会,里面应该说有很多读者感兴趣的信息,但会议主持人向记者打招呼“具体内容不宜公开见报”,也只好放弃。这既是媒体对有关方面的尊重,也是综合考虑报道见报后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作者单位: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编 辑 梁益畅 46266875 @qq.com

猜你喜欢

通稿掘金公章
一枚智能公章破解“两难”
谦虚
新闻通稿:写法、用法和看法
一个公章管到底
新华社通稿离“爆款”的距离只有一个好标题
掘金生殖健康
掘金健康大数据
颠覆传统模式 揭秘钣喷掘金之谜
通稿何必“通搞”
一起涉嫌伪造公章冒名诉讼案件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