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纪录片思维做新闻讲述嘉兴“治水好故事”
——嘉兴广电集团大型新闻行动《我是河长》的实践特色

2015-02-15文/徐

中国记者 2015年5期
关键词:广电集团总评五水共治

□ 文/徐 英

用纪录片思维做新闻讲述嘉兴“治水好故事”
——嘉兴广电集团大型新闻行动《我是河长》的实践特色

□ 文/徐 英

大型新闻行动《我是河长》,在由浙江省委宣传部开展的2014年度浙江省重大主题报道创新活动评选中荣获策划创新奖。节目之所以取得良好播出效果和社果效果,主要得益于选题找准结合点,方法富有创新性,行动体现建设性,三者缺一不可。

嘉兴广电 专题节目 创新 纪录片

水,是嘉兴的符号和财富,但不知从何时起,水成了水乡嘉兴的心头之痛。治水,也成为这座城市谋求转型发展必须要跨越的一道“坎”。

在浙江省委、省政府和嘉兴市委、市政府相继作出“五水共治”重大战略部署后,2014年3月,由嘉兴市委宣传部、嘉兴市“五水共治”办公室、嘉兴市广播电视集团主办,嘉兴广播电视集团新闻综合频道具体实施的大型新闻行动《我是河长》全面启动,通过跟踪报道全市五县四区9位河长,全心治理9条黑臭河道,旨在为全市的治水工作营造浓厚氛围。

大型系列报道《我是河长》,自2014年4月11日在嘉兴广播电视集团新闻频道“嘉兴新闻”栏目开播后,近一年时间里,共播出新闻报道180篇(次),并举办和播发年终特别节目《重绘江南水乡美丽画卷》《我是河长》总评会,引起广泛关注和热烈反响,各地各部门组织收看《我是河长》相关报道,学习河长治水经验和治水精神。

选题找准结合点

1.大背景下的巧结合

一个好的大型新闻行动,必然要跟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社会大众的实际需求相结合。2014年是浙江省委、省政府在全省范围全面启动“五水共治”行动元年;在嘉兴,“五水共治”也成为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同时,嘉兴的水质和水污染问题,向来备受百姓关注,群众要求政府治理污水的呼声非常强烈。因此,2014年初,嘉兴广播电视集团就将开展大型新闻行动的选题定在“治水”上。只是与以往相比,这次报道在进行舆论监督的同时,更加突出正面看举措、全面看变化,深处看治水的精神、决心和智慧。因为2014年随着“五水共治”的全面启动,“清三河”战役的全面打响,更需要媒体营造良好治水氛围,引导全社会投入治水工作。

2.小背景下的巧结合

确定治水大选题后,嘉兴广电集团最终将报道对象落在“河长”上,这也体现了小背景下的巧结合。因为“河长制”是嘉兴应对水环境问题,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实施的一项治水措施。自2012年确立发展至今,全市已有市、县、镇、村四级“河长”5000余名,他们承包了嘉兴境内12000条河道的治理。将“治水”大主题具化到“河长”上,通过人物讲故事,透过河长看“治水”,可以让报道更加有血有肉有情感,也更具有可看性。近一年《我是河长》新闻行动的实践证明:找准选题,赢得党委、政府的支持,获得各界最大程度的关注度非常重要。

方法富有创新性

嘉兴广电集团用了近一年时间,跟踪报道9位河长的治水历程,全景式展现9条河道的治理变化,这也成为集团近年来持续时间最长、报道篇数最多的大型新闻行动。通过报道,营造了强大的舆论声势和浓厚舆论氛围,切实推进了全市治水工作。非同寻常的报道效果,主要来自于富有创新性的报道手法。

创新一:多视角组合,多侧面展现,集聚报道声势。

这次大型新闻行动,为了展现嘉兴各地不同污染成因的黑臭河道,以及不同年龄不同地域的各类河长,嘉兴广电集团在新闻行动启动前期,就通过电视、电话、微信、微博等渠道,发动群众推荐、河长自荐、组织(地方)推荐等形式,在全市9县市区当中,广泛征集9条黑臭河及其9位河长。最终选出的这9条黑臭河,充分体现了各地的落后产业特色,比如有被生猪养殖业污染的“黑河”,有被喷水织机污染的“牛奶河”,也有被废旧钢铁酸洗行业污染的“黄河”,还有被榨菜产业污染的“绿河”等等。通过聚焦这样的河道,我们也最终确定了9位河长人选,他们中既有“80”后,也有“60”后;既有男河长,也有女河长;既有镇村级的河长,也有个私企业老板主动认领当“河长”。9条河、9位河长,为整个新闻行动串联构建起报道的主骨架,也让整个新闻报道实现多视角、多侧面,集聚起了报道声势。

创新二:多时态呈现,多环节策划,掀起持续热潮。

自2014年3月初,嘉兴广电集团确定大型新闻行动《我是河长》选题后,立即展开相应策划。为了形成贯穿全年的宣传效应,采用了“征集线索+集中报道+年终总评会”的核心框架。在集中报道阶段,又分为:第一阶段(年初:集中展示9条河污染现状、河长情况、河长的前期治理);第二阶段(年中:集中展示9条河治理的现状、河长治水举措,以及面临的困难、遭遇的矛盾等);第三阶段(年末:集中展示9条河变化情况、居民对河长的评价、河长治水经等)。通过这样的策划,体现报道空间的持续性、时间上的延续性和内容上的行进性,可以让观众深入了解做一名河长的不易,治理一条河道的不易,从而激发大家爱护水环境,珍惜水环境的主体意识。

多时态呈现,多环节策划,不仅体现在单篇报道中,也体现在每个阶段的报道以及年终的总评会中。比如,在报道桐乡汇丰村被榨菜加工产业污染的“绿河”——后浜时,记者在年初、年中、年末等时候,曾多次前往该河道,发了24篇(次)新闻报道,将河长王建发带领村民集体清淤、异地取经科技治水技术、与村民签定“护河公约”等等细节,全部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同时,由于采取记者蹲点式报道,每一次前往蹲点,记者都会对本次报道的行程细化,作出小型策划,因此每次蹲点回来,都会采写两到三篇报道。每一篇报道结尾处,也会对第二天的后续报道进行预告,力争形成持续宣传效应。

年终,嘉兴广电集团还为此次大型新闻行动举办了年终特别节目——《重绘江南水乡美丽画卷》《我是河长》总评会。通过河长晒成绩、各方评河长等,在9位河长中评选出了治水明星,进一步肯定了河长的成绩。总评会并不是治水的结束,而是新一轮治水的开始。在总评会上,节目组通过设置河长亮“治水经”“河长发出治水倡议”等环节,向全市各界发出治水集结号:“全民大治水,你我共参与——今天,我们都是河长”。

创新三:充分运用高科技手段,让观众看到一组“三维”影像。

□ 图1、2为大型新闻行动《我是河长》在日常播出中的节目样态。

□ 图3为2014年初,记者在嘉兴港区岔路桥港采访。这条河,是当地最著名的垃圾河、黑臭河。

□ 图4为2014年初,记者在桐乡后浜采访、取水样。后浜,是一条被榨菜加工产业严重污染的河,在当地的被污染河道中,极具典型性。

□ 图5为2014年终,嘉广集团举办《重绘江南水乡美丽画卷》——大型新闻行动《我是河长》总评会,来自该市的沿河居民代表、两代表一委员、新闻评论员及网友等,对9位河长的治水表现进行年终考评。

为了充分发挥电视画面语言的优势,节目组对《我是河长》大型报道大量采用了六翼无人机航拍技术,从空中俯瞰需要整治的河道;并在全省11地市电视台中,首次将水下专业拍摄设备运用到新闻报道中,让观众直观形象地了解各条河道被污染的状况。空中俯拍、水上拍摄、水下实景,为整治前的河道留下了一组“三维”影像。而到了年末的最后一轮集中报道,我们又再次启用航拍技术和水下实景拍摄技术,留下了河道整治后的又一组“三维”影像。通过这样的新老画面对比,用事实来证明9条河在一年里是否发生了变化,9位河长是否在治水中下了功夫。也正是由于运用了这些高科技技术,让观众增强了对该系列报道的关注度,进一步感受到嘉兴水污染的严重程度和治水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行动体现建设性

大型新闻行动《我是河长》通过新闻的力量,大力推动嘉兴全市五水共治工作。

比如,在第一阶段集中报道中,虽然节目组展现了嘉兴各地形形色色被污染的各种黑臭河,如“牛奶河”“黄河”“绿河”“猪粪河”等等,触及到了嘉兴各地低小散的落后产业,但节目组并不是一味只顾曝光,夺人眼球,而是紧跟着马上推出9位河长。这些基层河长,都有着一定程度的治水经验。记者通过跟踪报道,持续性、全景式地展现了他们在劝退养殖户、拆除违章建筑、排查污染企业违法行为、规划新产业园区等工作上,攻坚破难的决心和务实为民的作风。

比如,记者在报道嘉兴港区的垃圾河——岔路桥港时,河长张良为了动员沿岸违章建筑企业主动拆除房子,多次上门做工作,多次遭遇企业主的冷面孔和无端谩骂,张良耐着性子,硬是做好劝说工作。通过对河长张良细致入微的报道,无形中为基层干部如何做好群众工作树立了榜样。在一轮紧跟一轮的报道中,记者还对持积极心态的河长加以表扬,对持消极心态的河长加以鞭策。比如,在年中阶段的新一轮报道中,记者会在每篇文稿结尾处让沿河村民对河长当下的治水表现进行评介,通过电视这个平台,让河长们在治水舞台上形成你追我赶的氛围。

同时,节目组在该系列报道中更是反复突出“治水不仅是治水里,更是治岸上治根源。通过治水,倒逼经济转型升级”这一理念。因此,无论是在报道策划阶段,还是在具体跟踪每位河长治水的过程中,记者都把报道的重点放在经过河长治理后,每条河岸上的污染源有没有根除?沿岸的低小散产业有没有发生改变?河长的治水经,有没有在全市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推广性?而这,才是嘉兴广电集团新闻综合频道推出这一大型新闻行动的主旨所在。可以说,随着大型系列报道《我是河长》的播出,每组报道内容扎实、立意深远,为政府部门的治水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也为当下如何做好大型新闻行动提供有益范例。

反响热烈社会效果好

《我是河长》大型系列报道播出后,受到了各方广泛关注和热烈反响。嘉兴市委书记鲁俊在多个公开场合表扬这个报道立意好,在全市范围内为“五水共治”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各县市区对各辖区内被报道的河都给予了高度关注,对于河长遭遇到的困难也都给予了帮助。环保、农经、水办以及各地河长等300人,通过参加《我是河长》总评会后,将从“河长制”到“长治河”的治水理念植根于心。

报道视频在华数电视、嘉兴在线、嘉兴人网以及嘉兴广电集团新闻频道官方微信上播出后,每篇报道都有上千人次点击收看。不少网友(微友)说,看了《我是河长》报道后,很感慨当一名河长的不易。河长的治水精神,值得学习,嘉兴的治水,也需要每个人的参与。“尽管嘉兴河道被污染的历史原因有多种多样,但在当代,我们必须正视问题所在,像河长一样努力治河。只有大家齐心协力,嘉兴才能水清岸绿”。

在选看了《我是河长》部分报道后,有业内人士评价说,该大型新闻行动实现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报道新模式,真正体现了报道初衷,即“用新闻记录变化、用行动推动进步”。

(嘉兴市广播电视集团)

编 辑 文璐 wenlu@xinhuanet.com

猜你喜欢

广电集团总评五水共治
以融合推动电视内容创新和营销升级——以浙江广电集团钱江台&钱江视频融媒探索为例
“五水共治”视阈下高校生态德育建设研究
掀起盖头识面目,明确导向巧备考——2018年高考“语言文字与运用”试题总评
发挥媒体作用 助力“五水共治”——《绍兴日报》推进河长制报道的实践探索
老年观众群电视节目研究——对深圳广电集团为本地老年观众提供喜爱的电视内容的经验分析
以媒介融合创新最美浙江人传播——以浙江广电集团新蓝网为例
美好的早晨
安徽广电集团2014营收32亿
杭州“五水共治”公众参与调查与对策探究
顺势而为 勇担责任 发挥优势 学校召开“五水共治”专题工作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