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山:不一样的重建
2015-02-15雷怡安
·本刊记者 雷怡安
一个城市的发展和一个人成长的路径是相似的。当基本的口粮和住房解决好后,就会思考更多发展的可能性。
芦山这座城,从2013 年的那场劫难距离今天已有两年的光景。当绝大多数老百姓都搬进了灾后重建新居,这座城的持续发展成为了当务之急。
生态修复的几重意义
飞仙关镇是联通外界到芦山县城的门户,镇下设飞仙村、凤凰村、朝阳村等5 个村子,正因为地理位置的特殊,飞仙关镇成了“4·20”后重点打造地。
53 岁的谢会华和43 岁的武清芳都是飞仙村的村民,她们在这片土地上结婚生子,对这里的感情是深厚的。谢会华对村里的情况显得更为熟稔,她告诉记者,在这之前,紧靠飞仙河的岸边有许多村民的房子,由于没有规划,河道旁的村屋横七竖八地散落着,地面也泥泞不堪,更有村民向河道倾倒垃圾。这里的环境很恶劣,当时他们连“生态”两个字都没听说过。
四五年前,谢会华听说要整治河道了,她心中很期待,虽然是土生土长的农村妇女,但她对美丽依然憧憬着。然而也只是听说,之后就“没动静”,谢会华只能打消了这个念头。
“4·20”芦山地震后,当地政府一面安置受灾老百姓,一面开始灾后重建的思考。这时,生态修复工程成了灾后重建的一个重要内容,在万般艰难中,这个积压多年的工程竟然获得了重生的机会。
据芦山县发改局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 年,芦山县生态环境修复总安排资金达到了5.1 亿元。而在这场大工程里,飞仙关生态修复投资有2000 万元,至此,谢会华在四五年前就听说的飞仙环湖生态修复项目正式启动了。
按照芦山县生态修复计划,2014年2 月,飞仙环湖生态修复项目施工就应该进场,当时对此项目投标成功的重庆建工大野园林的负责人黄显平信心满满,在他看来这个工程是比较简单的,半年时间就能够完成。没想到,进场后不久,项目就搁置了,这一搁置就是半年时间。最主要的原因是沿岸的一部分村民不愿意搬迁,他们认为自己在这里居住得好好的,为什么政府要让他们离开这里?
一面是芦山县紧锣密鼓的重建计划,一面是迟迟不愿搬迁的老百姓,如何权衡好两方的利益,难题摆在了项目负责人的头上。
终于在2014 年10 月后,当初不理解的村民都得到了妥善安置,并搬进政府为他们修建的新居里,生态修复工程正式开启。听说工程启动,谢会华和武清芳报名参加了工程建设,像他们这样的当地老百姓,施工方给他们的酬劳是150 元每天,如果活儿重,酬劳甚至可以达到200 元每天。不错的酬劳、就近务工,既可以赚钱又能够照顾家里的小孩和老人,许多村民都乐意到这里来打工。当然其中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是,这里是他们的家乡,谁不愿家乡美?
还有一个月,工程就能够完工,完工后,这里将打造为集休闲、旅游、度假为一体的生态园,不仅造福了当地百姓,也让作为门户的飞仙关镇有了更多吸引外来人驻足的资本。
在过去,发展生态对这样一个经济发展还欠缺的小城市来说,想都不敢想。如今却投入5 个亿的资本来打造生态,发展绿色经济,这样一个资源大县还不能变成产业强县吗?
琪雅服装有限公司现代化的生产车间。图/廉钢
芦山县火炬村新貌。图/廉钢
成为一个后花园的梦想
离芦山县城最近的村叫火炬村,2007 年时任县委书记在全体会议上提出希望将火炬村打造为芦山县的后花园。此话一出,整个火炬村都为之沸腾,连一向老实巴交的村支书赵正本竟然也说出了一腔豪言壮语:“我们有1000 多名勤劳善良的村民,我们有信心完成领导交付的任务。”
将火炬村打造为后花园其实是有先天优势的,离县城最近、山峦相间、空气清新、资源丰富。而且从20 世纪70 年代开始,村里就践行着“要想富先修路”的真理,从最初的机耕道到路面加宽5 米,再到完成全部的路面修建,他们花了30 多年的时间。
陈老板从都江堰来到火炬村已经有五六年,在这之前他在都江堰做服装生意。2009 年,通过熟人介绍,陈老板来到火炬村和赵支书商量承包山林种植猕猴桃。
通过土地流转的形式,部分村民们搬离了山上,但对于一个外地人要来承包一片山种植猕猴桃的事,他们并不看好,整个村上的干部们都承担着很大的风险。
2011 年陈老板种植的猕猴桃大卖,一斤就卖到了15 元,这让村上的老百姓终于相信种猕猴桃可以致富。于是,村上组织合作社到外地去集中购买猕猴桃种子回来,按照一亩补助150 元的政策卖给老百姓,再请陈老板,甚至川农大的教授来给老百姓讲解和指导种植猕猴桃的方式方法。
在这一年,村上300 多户就有160多户开始种植猕猴桃。2013 年地震,村上老百姓的房子震损了不少,老百姓一面修新房,一面更加积极地种植猕猴桃。2014 年的收成结算,火炬村一户一年最高种植猕猴桃收益8 万元,最低也有3 万元。“如果换成种农作物,估计20 年也达不到这个收益”。赵支书很欣喜种植猕猴桃给村里老百姓带来的巨大变化。
而变化在一个外地人看来更是明显,陈老板告诉记者有两点变化让他感触最深,第一是这里的基础设施在近两年里改观特别明显,除了村上的大路全部建好,连通往果园的小路都全部硬化,对于家家都有摩托车的村民来讲,路修好了,什么都方便了;第二是地震后,全村集中种植猕猴桃,村民的温饱解决了,开始从温饱向小康迈进。“最明显的还是这里的妇女,原来很土气,现在都会打扮,而且村民们都用上了智能手机”。城里有的,这里都有;城里没有的,这里依然有。
成为后花园似乎并不是梦想,现在火炬村不仅通过规划,将山林重新打造,发展猕猴桃种植业,还在地震后引进了三家大型农家乐,这更是吸引了不少本地和外地游客的到来,“景色美,瓜果新鲜,饭菜香。”这是雅安游客王女士对这里的评价。
通过基础设施的配套发展,来转山的人也越来越多了,站在山腰旁,转山人的歌声、笑声在山间回荡。
引进来的产业
城市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托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在一个城市的起步发展阶段,经济的支撑显得尤为重要。像芦山这样的一个小县城要发展必须得依靠产业,但在地震前,这里的产业发展相当薄弱。地震后,国务院和四川省分别作出了规划,芦山县产业集中区必须重建起来。
说是重建,但对于芦山县来讲可谓是新建,如何让本身没有产业优势的芦山吸引企业到这里投资建厂?
作为第一家进驻产业集中区的四川琪达集团琪雅服装有限公司给出的理由似乎代表了来这里投资的企业的真实想法:有对芦山受灾人民的同情,有落实政府号召的任务,也为了扩大自身企业的影响力,基于这三点企业选择到芦山投资。
2014 年7 月15 日,琪雅公司正式投产了。企业总占地50 多亩地,4 层高的大厂房全是由芦山政府新建,据芦山产业园区管委会介绍,对这些来芦山投资的企业,政府在前3 年免掉厂房的租金,在基础设施配套方面也给予相应的补贴和优惠。
拉动当地老百姓就业是许多进入灾区的企业发挥的最大作用。30 岁的朱江涛2015 年1 月的工资是4878.97元,对于自己这份工资她特别满意。在大半年前,她还是辗转在上海、江西等地的打工妹,虽然也做着类似的服装行业,但离家远、环境差、收入也不高。今年回乡后,她看到了这个企业的招工通知,于是决定来试一试,试下来的结果则坚定了她就在这里干的决心。
朱江涛的主要工作是上领,由于她技术熟练,通常一天就能给300 多件衣服上领,这种多劳多得的薪酬计算方式,让手脚麻利的朱江涛获得了不小的收益。第一个月她就拿到了全厂最高的工资。
“工人们愿意在这里上班,是因为她们拿的工资都是净工资,厂里面包吃包住,不花她们一分钱。”厂长房晓明说。
带动当地老百姓就业不仅是政府和企业共同的希望,也是带动一个地方快速走出低谷的好办法。像芦山这样一个面积不大、人口不多的县城,要招到足够数量的工人却是一件难事。于是当地政府经常和企业的负责人一起下到各个村上去招工,但招到的工人数量远远达不到一个企业的要求。像琪雅公司预计的工人数量是800~1000 人,但现在偌大的厂房里只有100 多人在上班。对于现状,房晓明也很理解,之前芦山经济发展欠缺,所以大多数人都到外地打工了,现在国家都在支持芦山发展,又有了当地政府的支持,倦鸟都会归巢,在条件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回乡就业。
目前,产业集中园区已有12 家企业入驻,当地政府表示力争在三年内园区产值达到50 亿元,就地就近解决居民就业近1 万人。(责编:李妍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