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研究
2015-02-15马冬雪朱明勇
马冬雪,江 芸, 朱明勇
基于GIS的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研究
马冬雪1,江 芸1, 朱明勇2
利用GIS空间分析法,分析了已列入国家级和省级名录的529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研究表明,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不均衡,呈组团状分布,主要组团分布区域为黄河中下游组团、长江中下游组团、少数民族地区组团;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形成了1个以京津翼为核心区的高密度核心圈,1个以浙江为核心区的次级核心圈和4个小核心圈(分别以贵州、吉林、新疆和青海为核心区);影响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有生态环境类型、申报制度和分类归属,其中,客观存在的生态环境决定了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量分布、类型和风格,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制度和分类归属是影响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的主观因素。提出了完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认定制度和分类体系,转换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形式与功能,补充高质量的田野调查等建议。
地理信息系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
1 前言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世界性的共识和行动。我国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缔约国,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2006年出台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加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实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别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保护好、利用好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弘扬民族精神,实现中国梦的需要。
梳理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研究发现,在研究观念上,一些研究强调关注项目的特殊性和差异性,提出只有深入到项目的田野中才能得到有效的适用模式和保护方法[9,22];在研究内容上,生态学、人类学、民俗学和传播学等多学科理论渗透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领域[13,17,18];在研究方法上,多学科研究方法和质的研究等逐步增加,如田野调查、口述史研究等。
相关文献表明,国内学者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自2003年以来逐步展开,学者们以“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为主题,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和外延[6,10];保护与传承的现状、困境及成因[1,15,21];保护与传承的方式和路径[3,5,11,16,19]等方面,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进行了讨论。但与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实践相比,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尚未做好充分的理论准备,研究观念相对滞后。该领域的研究方法主要为二元分立的逻辑推理,多数研究就项目本身进行考察,较少采用多学科的理论和切实适用的研究方法。
目前,GIS空间分析法已经广泛应用于不同的研究领域。查阅文献发现,当前,GIS技术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成果只有从全国[4]或省域[7]尺度,尚未有基于GIS空间分析法对各类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成果。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其所处的自然、社会和文化环境共生相伴。因此,为更好地了解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规律和特征,本研究采用地理信息科学的GIS空间分析法,研究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数目、种类、分布、空间特征以及影响因素,以使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更加明朗化,为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合理保护和管理提供参考。
2 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
2.1 研究方法
GIS空间分析法,地理信息科学研究常采用的研究方法,该方法以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和形态特征为基础,以空间数据运算、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综合运算为特征,提取和产生新的空间信息[8]。本研究运用ArcGIS 9.3对我国国家级和省级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目、类型、省域分布特征进行分析,测算其核密度,在此基础上,运用空间分析法,从全国范围、省际、南北、东西中部以及民族文化差异等方面研究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位置、空间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
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2.2.1 数据来源
本研究采用国际级、国家级和省级三级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进行分析,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公布的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包括扩展名录)和各省文化部门网站或各省人民政府政务门户网站公布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项目,截至2014年12月31日。数据经整理后,共收集到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686项(包含扩展项目),其中,国际级项目0项、国家级项目103项、省级项目583项。
2.2.2 数据处理
本研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了如下处理:1)去除来源数据库中杂技类项目,如戏法、马戏、魔术等;2)去除来源数据库中的中幡、高跷等体育属性不明显的项目;3)去除省级项目中后期被列入国家级的重复项目;4)对于联合申报的项目,本研究按照行政区划对其进行拆分。
数据经处理后,得到535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中,国家级94项、省级441项(表1)。
表1 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来源数据库一览表Table 1 Source Database of Sport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China
2.3 研究限制
由于研究者对数据来源与处理方法具有研究限制性,因此,本研究只相对地反映出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特征。
3 结果与分析
3.1 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结构特征
3.1.1 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级别结构
数据经处理,共得到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535项,其中,国际级0项、国家级94项、省级441项。从级别结构来看,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级分布呈现随着级别上升而逐级递减的趋势,即级别与数量呈负相关,从省级到国际级逐步递减。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级别结构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建立的逐级申报制度一致。各地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通过逐级申报,获得了公平、公正的申报机会,使那些价值高、极为濒危的项目得到有效的保护。
级别结构上值得关注和反思的是,目前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级项目的缺位,而经查阅发现,截至目前,被列入世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具有明确的传统体育属性的项目有克尔克普那尔传统涂油摔跤节(2010)、法国传统马术(2011)、韩国传统武术跆跟(2011)[20]。
3.1.2 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结构
在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类型划分上,主要参考崔乐泉在首届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上所介绍的分类,分别是射箭、武艺武术、角力、练力与举重、田径活动、球类活动、保健养生、水上活动、冰雪活动、棋类活动、御术与马术、民俗游乐。以此为分类,几乎可以将所有类别各自归类,但研究发现,对于综合类竞赛项目(如内蒙古自治区的那达慕)归属不清。在此问题的处理上,本研究并没有增设新类型,而是将个别综合类竞赛项目归为民俗游乐类进行统一分析(表2)。
从表2中可以看出,我国国家级和省级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武艺武术类项目的数目最多(305项),约占总数的57.0%;其次为民俗游乐类(114项),约占总数的21.3%;棋类活动(33项)、角力(24项)、球类活动(22项)、御术马术(15项),各占总数的6.2%、4.5%、4.1%和2.8%;再次为射箭(9项)、练力与举重(5项)、保健养生(5项);水上活动、冰雪活动最少,各有1项。综上,当前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结构呈现武艺武术一枝独秀,民俗游乐占有一席之地,棋类活动、球类活动、角力、御术马术有一定的数量分布,而水上活动、冰雪活动项目稀缺。
表2 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类型一览表Table 2 Types of Sport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China
3.2 空间分布特征
3.2.1 区域分布特征
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区域分布上呈现出分布不均衡(表3),华北地区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居于首位,有162项,占总数量的30.3%;华东地区有138项,占25.8%;西南地区有68项,占12.7%;西北地区有58项,占10.8%;华中地区有51项,占9.5%;东北地区有38项,占7.1%;华南地区最少,有20项,占3.7%。
表3 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区域分布一览表
Table 3 Regional Distribution of Sport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China (项)
国家级省级合计武艺武术射箭角力练力与举重“田径”活动球类活动保健养生水上活动冰雪活动棋类活动御术马术民俗游乐华北3912316210231101820115316华东25113138101012021102028西南4646831350010004024西北85058152510200081114华中13385137011001001010东北335387110071003117华南218201200102000005合计9444153530592451225113315114
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区域分布特征可归纳为:1)从地域分布来看,华北、华东地区项目分布最多,华中、西南、西北地区次之,东北、华南地区项目稀少;2)从南、北方看,北、南方基本上各占一半,南方项目略少;3)从东、中、西部看,东、中部项目较多,西部项目偏少。
3.2.2 省域分布特征
在ArcGIS 9.3中利用Quantities进行可视化处理,得出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省域分布状况(图1)。在图1中,省域色块颜色越深表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分布越多,色块颜色越浅表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分布越稀少。可以看出,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各省的分布极不均衡,地域差异、民族差异显著,并呈组团状分布的特征。
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省域分布不均衡。河北、浙江省域的分布最为集中,河南、山东、内蒙古、北京、天津、贵州、新疆、福建和山西等省域也有一定数量的分布,而海南、宁夏、江苏、江西和广西等省域的分布最为稀少。
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差异显著,并呈组团分布。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组团分布:
1.黄河中下游组团。黄河是中国人的“母亲河”,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发源地,黄河中下游流域历史悠久,几十万年前,黄河中下游就有了人类的踪迹,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这里是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因此,该地区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
2.长江中下游组团。长江是中国另一条最具影响力的河流,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受长江流域特殊的自然、地理影响,这里孕育了异彩纷呈的长江文化,创造了璀璨夺目的长江文明,因此,该地区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
3.少数民族地区组团。少数民族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地域特色浓郁,是中华灿烂文化的瑰宝,我国有大量的少数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且各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各具特色。
图1 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省域分布图Figure 1. Provincial Distribution of Sport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China
3.2.3 空间分布聚集区域分析
通常采用分布密度来测算空间聚集区域。在ArcGIS软件中的空间分析工具Density中有核密度、点密度和线密度3种表示分布密度的方法,本研究采用核密度估计的方法。核密度估计法(kernel density estimation,KDE)的含义是地理事件可以发生在空间的任何位置上,但是,在不同位置上的概率是不一样的,点密集区域的事件发生概率高,点稀疏区域的事件发生概率低[14]。
根据概率理论,核密度估计的定义为:设点集x1,…,xn是从分布密度函数为f的总体中抽取的样本,估计f在某点x处的f(x)[12]。通常用Rosenblatt-Parzen核估计,其计算公式:
式中,k()称为核函数,h>0为宽带,(x-X1)表示估值点到事件处的距离。影响KDE的主要因素是核函数的数学形式和带宽的值。利用ArcGIS 9.3的Spatial Analyst中集成的Kernel Density工具进行核密度估计。通过多次试验,选择宽带(search radius)为400.0 km,生成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核密度分布格局(图2)。
图2 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布核密度示意图Figure 2. Kernel Density of the Sport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China
从图2可以看出,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形成了1个高密度核心圈,1个次级核心圈和4个小核心圈,其中,高密度核心圈是以京津翼为核心区,其辐射范围包括河南、山东、内蒙古和山西省域;次级密度核心圈以浙江省为核心区,辐射范围包括福建、安徽省域;4个小核心圈分别以贵州、吉林、新疆和青海省域为核心区。
4 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分析
4.1 生态环境类型
生态环境类型是影响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的最主要因素。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特殊的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其内容和形式受到自然、社会和文化等环境的制约。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东方大国,幅员辽阔、地势地貌复杂、气候类型多样,宗教信仰多元、风俗习惯不同,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存在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环境类型。客观存在的各种生态环境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可能和挑战,同时,也决定着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量分布、类型和风格。
首先,生态环境类型决定着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量分布。河流是文明的发祥地,河流独特的生态环境促成了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成和发展,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密度核心区和次核心区主要分布在黄河和长江流域,这两个流域自然资源丰富、气候条件适宜,能够满足人们生存的基本需求,因此,河流区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众多,占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总数的70.0%以上。
其次,生态环境类型决定着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分布。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形式多样,各类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也表现出不均衡的特点,“北人擅骑、南人擅水”,北方地区的御术马术类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明显多于南方地区,而水上活动类多分布在南方地区。
最后,生态环境类型决定着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风格。内蒙古等游牧民族经过不断迁徙,其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充满了攻击性和挑战性,而中原等农耕经济区,其生产生活富足,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武艺武术为主,呈现出防守态势。
另外,同一类别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空间分布上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如我国北方地区地势空旷,一马平川,北方地区的武艺武术就形成了大开大合的特点;而南方地区山路崎岖,丛林密布,南方地区的武艺武术就形成了近身短打的特点。
4.2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申报制度
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建立实行分级递进申报制度,即从县级、市级、省级、国家级自下而上逐级申报。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级递进申报制度为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建立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能够保证在短时间内迅速建立起各级名录制度,使各地域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得公平、公正的申报机会。但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申报认定的标准和体系还不够完善,申报过程存在多元主体利益冲突,评定方式过于简单、主观等问题[2]。什么样的项目入选国家级、省级名录?什么样的项目只能进入市级、县级名录?等级判定虽有一套评审标准和内容体系,但等级判定的过程不可避免地受到主观人为因素的影响,如评审的主观倾向、各省(市)的利益分配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
4.3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类别归属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归属定性的混乱会影响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建立存在归属混乱的问题,主要表现为项目的错误归属与多类归属问题。查找国家级名录发现,国家级名录将舞狮类项目归为传统舞蹈类别,而这些项目很多都来自传统武术;传统武术的表现形式有拳、械、狮和阵,练狮必先练武,可以说,没有武术功底练不成狮,练不好狮,而这种将舞狮类项目归为传统舞蹈类违背了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真实性和整体性,其做法欠妥当。当前国家级名录中的民俗类项目存在一些具有体育属性的项目,其归为民俗类还是传统体育、杂技与游艺类有待进一步商讨,如民俗类的赛龙舟项目。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定性存在的问题在省级名录中表现更为突出,查找省级名录发现,类似项目划分标准不同,存在同类项目的多类归属问题,如同为龙舟类项目,分别有舞龙舟、龙舟习俗和赛龙舟,分列舞蹈类、民俗类和传统体育、杂技与游艺类。可见,当前我国体育非物遗产项目的定性上存在归属混乱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通过逐级申报制度,获得了公平、公正的申报机会,一些价值高、极为濒危的项目得到了有效的保护,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级别结构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逐级申报制度相一致。需要反思的是,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级别结构的国际级缺位。当前,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结构以武艺武术和民俗游乐为主,棋类活动、球类活动、角力、御术马术有一定的数量分布,较为稀缺的是水上活动、冰雪活动。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区域分布特征呈现出分布不均衡,地域差异、民族差异显著,并呈组团分布;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了1个高密度核心圈,1个次级核心圈和4个小核心圈。影响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有生态环境类型、申报认定制度和项目类别划分;生态环境类型决定着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量分布、类型和风格,是影响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的客观因素;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等级判定的过程不可避免地受到主观人为因素的影响,进而影响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别归属混乱,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
5.2 建议
1.保护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应与其所处的现代生活环境相结合。客观存在的生态环境是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永续生存的土壤,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一定要与其所处的生态环境相结合。考虑到当前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环境变迁,保护工作不仅应考察项目本身,更应考察其所处的社会生活环境。因此,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自身文化内涵的同时,应实现形式和功能的现代转换,以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2.建立健全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认定制度和分类体系。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认定制度确保了我国各级各类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短时高效建立,但当前申报的定级、定性标准还不够完善,应从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利益出发,切实遵守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真实性原则,从制度层面上尽可能地避免主观评审,细化评审标准和内容体系,严格规定操作程序,以确保有价值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得到最有效的保护。
3.紧急补充田野调查工作。全面、扎实的田野调查,是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认定、保护、传承和利用的坚实基础。为获得高质量的学术研究成果作为项目传承发展的有力支撑,当前,应紧急补充田野调查工作,进而获得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历史、文化、空间和实物等真实信息,为保护传承工作提供科学参考。
[1]程大力.传统武术:我们最大宗最珍贵的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J].体育文化导刊,2003,(4):17-20.
[2]陈华文.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级申报制度[J].民俗研究,2010,(3):66-69.
[3]陈小蓉.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数据库建设[J].体育文化导刊,2013,(8):105-108.
[4]程乾,凌素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地理科学,2013,33(10):1166-1170.
[5]赖斌.四川省少数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2,(7):110-113.
[6]李凤梅.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原则与内涵[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11,26(2):24-26.
[7]李蕊,赵伟,陈静.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结构及地理空间分布特征[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33(6):97-102.
[8]黎夏,刘凯.GIS与空间分析——原理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6-7.
[9]廖明君,周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日本经验[J].民族艺术,2007,(1):26-35.
[10]刘洋.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路径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1:19-20.
[11]牛爱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的民族传统体育发展[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42(1):90-92.
[12]欧阳正宇.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RMP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2,(12):203-208.
[13]彭雪芳.人类学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以台江苗族妹节为例[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学版),2014,31(5):36-41.
[14]PHILIPP K J.数据之魅:基于开源工具的数据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19.
[15]石伟,何强.川西北地区羌族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5):605-606.
[16]宋天华,罗萍.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峨眉武术产业发展的困境与出路[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3):63-66.
[17]唐建军.文化生态学:风筝文化研究的新视角[J].民俗研究,2007,(4):265-272.
[18]田素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民俗学作为——基于石宝山歌会的田野调查[J].文化遗产,2015,(1):11-18.
[19]王林,陆海.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路径[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1,(8):85-90.
[20]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388-420.
[21]吴文峰.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难点及关键性问题研究[J].运动,2011,(11):134-140
[22]谢菲.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研究述评[J].贵州民俗研究,2011,32(3):93-98.
Study on the Distribution of Sport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China Based on GIS
MA Dong-xue1,JIANG Yun1,ZHU Ming-yong2
By using the method of GIS spatial analysis,this paper analyzes the 529 sports intangible culture heritage projects that have been already included in national and provincal list.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Chinese sprot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s uneven,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luster form.The main distribution area is in the Yellow River,Yangtze River,and minority region.Chinese sport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resources forms one Beijing Tianjin and Heibei as the core area of the high density core area,with one Zhejiang as the core area of the secondary core circle and four small inner circle (Guizhou,Jilin,Xinjiang and Qinghai as the core area).The main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Chinese sport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hav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ypes,classification and reporting system.Among them,the objective existence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determines the quantity,type and style of sport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reporting and classification system of sports intangiblecultural heritage are the main subjective factors influencing spatial distribution.It suggests that we should improve the sport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declaration and recognition system,change the form and function of sport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ject and supply high quality field investigation suggestions.
GIS;sports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spatialdistribution
1000-677X(2015)06-0019-06
10.16469/j.css.201506003
2015-03-25;
2015-05-07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3&ZD140)。
马冬雪(1983-),女,黑龙江佳木斯人,讲师,在读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育人类学,E-mail:brightmdx@126.com;江芸(1964-),女,福建福州人,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传统文化与体育礼仪;朱明勇(1977-),男,湖北人,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GIS应用。
1.福建师范大学 体育科学学院,福建 福州 350117;2.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陕西 杨凌 712100 1.Fujian Normal University,Fuzhou 350007,China;2.Institute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CAS & MWR,Yanling 712100,China.
G85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