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
2015-02-14郭微谨
郭微谨
民族音乐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
郭微谨
民族音乐作为我国的传统音乐,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部分。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地域特色对于研究中华民族文化内涵具有极大的价值。民族音乐也能体现出一个民族的灵魂,对于爱国主义教育起到积极的作用。本文针对民族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展开详细论述,以期进一步促进民族音乐在音乐教育中的发展。
民族音乐 音乐教育 民族文化
我国的民族音乐有着辉煌的发展历史,它是各民族文化精神的结晶,是各民族文化艺术精髓的提炼。在当下的音乐教育中应该将民族音乐教育提高到一个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有利于培养当代学生的审美品位、文化素养、思想道德、爱国主义精神等众多精神文化。民族音乐教育能够让学生对各民族文化有所了解,增强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融,为提高学生的民族精神大有裨益。
一、民族音乐的含义
从广义上分析,民族音乐就是在民族中或一定的文化和社会集团所共有的并被继承的音乐总体。从狭义上分析,民族音乐是指扎根于各民族生产生活中的具有该民族音乐形态特征的传统音乐。我国民族音乐通常被可以分为五类:民族歌曲、歌舞音乐、地方戏曲、说唱音乐、民族器乐。
二、民族音乐教育面临的挑战
1.崇洋媚外现象
我国的音乐教育从一开始就严重受到西方音乐文化和教育方式的影响,在教育中留有许多外来痕迹。许多音乐教材中充斥着西方国家的曲目以及教学方法,而忽略了本民族音乐的重要性,导致很多学生顺其自然的产生崇洋媚外的音乐追求,开始注重学习西方音乐、西方乐器,阻碍了民族音乐的发展。
2.流行音乐对民族音乐教育产生冲击
流行音乐正在以不可阻挡的趋势席卷全球,吸引着新一代人的耳朵。特别是网络时代的发展,让青少年更多的接触到流行音乐,并且涌现出诸如快乐男声、中国好声音等众多流行音乐大赛,出现大量的追星族。流行音乐的巨大发展已经对民族音乐教育造成极大的影响,广大青少年专注青睐流行音乐,缺乏对民族音乐的了解与热爱。为民族音乐教育带来挑战。
三、民族音乐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
1.民族音乐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
民族音乐能够充分展现出一个国家的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民族音乐能够准确传达人的情感,学生通过民族音乐教育,可以培养自身认知美的能力,提高审美品位。在对民族音乐的欣赏、学习以及实践的过程中,可以增强学生对音乐的感悟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感知音乐的更高层次价值的能力。
例如,以经典曲目《梁祝》为例,这是一章小提琴协奏曲。该作品曲风优美婉转,节奏疏密相间,旋律跌宕起伏,形象地表现了歌曲背景故事中主人公的心理波动和情绪变化。学生在学习和欣赏的过程中可以慢慢体会其中的美妙,从中提高审美修养。《梁祝》的乐曲中,在一开始表现的是梁山伯与祝英台同窗三载、互帮互助、彼此欣赏的情节,学生完全可以从乐曲中体会到和谐、美好的喜气洋洋的感受;随后伴随乐曲节奏逐渐变得紧密、激烈,其中所表现的是“英台抗婚”的紧张情绪,可以让学生充分领悟到曲调所表现的极为愤怒、不满的强烈碰撞的思想内容;最后乐曲升华主题,突出表现“梁祝化蝶”的神话境界,节奏在此由怒转喜,精彩的传达了极为微妙的情绪感受。学生跟随乐曲不断转换情绪,领悟音乐中表现的悲喜交加,让学生学会从音乐中理解善恶的表达,培养认知美的能力。
再比如欣赏唢呐曲《百鸟朝凤》、民歌《在希望的田野上》等充分反映农村题材的音乐作品时,学生就可以从中嗅到泥土的芬芳,感受到欢愉的乡土气息;而欣赏笛子独奏《喜相逢》时,则可以跟随跳跃的、活泼的音符想到亲人重逢时的情景;二胡独奏曲《良宵》是充满轻柔流畅感觉的曲目,能够顺畅的表达出亲友共度除夕的心情。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2.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保持经久不衰、繁荣发展的有力保障。民族精神即为本民族最优秀的品质。学生作为一个国家未来的希望,是传承民族精神的后备力量。所以,加强民族文化教育是保证民族精神得以延续的根本措施。民族音乐是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富有特色的形式赢得各民族的热爱,民族歌曲多被赋予浓重的民族文化色彩。基于以上种种,在音乐教育中加强民族音乐教育,对于促进学生的民族精神、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精神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近些年,受到众多国外文化侵蚀,我国的音乐教育中融入了大量资本主义色彩的音乐,对民族教育的开展形成不利的局势。为此,要求我国高校必须尽早重视民族音乐教育,为学生树立较强的民族主义认知感和认同感。通过增加民族音乐的教学内容强化学生的爱国思想。
例如,在教学中可以安排《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这样激励人心的歌曲,教师和学生一起追溯抗日战争时期的民族记忆,感悟这首歌曲在中华民族生死攸关的时刻的重要价值。通过这首歌曲的气势让学生领悟其中的感染力,感受中华民族全体人民团结一致抵抗外敌的爱国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激情,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继承民族精神做出保障。
3.促进学生理解民族文化的内涵,陶冶民族艺术情操
通常来说,优秀的民族文化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与珍贵的文化财富。民族音乐作为具有传播民族文化的主要方式,自然应该成为现代音乐教育中必不可少的成分。民族文化其实是非常抽象的概念,它需要在不断地思想交流和领悟中发展,只有经过频繁的代代传播方式才能让民族精神富有强大的生命力。中国是一个包含56个民族的、具有悠久历史的大国度。中华民族文化历经了五千年的成长,应经融汇了强大的精神力量。民族音乐伴随中国文化一路成长,通过不断地发展与更新已经在民族文化中占据了不可小觑的地位。在音乐教育中开展民族音乐课程,能够让学生充分学习掌握民族音乐的内涵,从而感悟到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民族音乐可以让学生理解民族文化对于国家和个人的未来具有多么重要的意义。学生可以在掌握民族音乐知识的同时增强自身对于传承民族文化精神的责任。例如,学习民族音乐的时候可以结合音乐背景的历史文化、地理区域、风土人情等来了解民族音乐背后的知识,吸收潜在的民族文化知识,陶冶民族艺术情操。
以我国有名的琵琶曲《十面埋伏》为例,可以让学生首先了解相关的历史背景,这段名曲有关我国古代楚汉相争的故事,其中的结构安排与节奏刚好与作战顺序和作战场面相吻合,应用高超的琵琶演奏技艺生动地塑造了当时的历史场景。学生在了解作品的民族文化背景以后,便可以更加深刻的理解和领悟艺术作品的意义。更能引导学生了解本民族的审美习惯、价值观念、风俗礼仪、表达形式、经验技艺及生活方式等文化内容,感受各民族艺术的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增强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和热爱,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另外在学习《苏武牧羊》的曲目时,教师可以提前对歌曲多次倾听,自我感受该曲目的意境,然后再将自己的最真实的感受结合苏武牧羊的历史故事向学生讲授,最后再让学生去倾听歌曲、学唱歌曲,从歌曲里感受苏武19年不屈的民族气节和顽强毅力。老师还可以通过让学生表演的形式引导学生对曲目加深理解,逐渐品味苏武高尚的品质、不屈的精神。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可以在民族音乐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看、听、唱、演”来更好的传达民族音乐知识。这样的形式可以让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内涵领悟的更加深刻,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
4.拓展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提高学生文化素养
音乐教育的最终目标不是仅仅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理论和演奏技巧,而是要懂得音乐教育的文化内涵,不断拓展音乐素养。优秀的民族音乐都是民族文化累积沉淀的结晶,颇具文化内涵。例如,在对《嘎达梅林》这类短小歌曲的学习方面,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
先结合歌曲背景,了解一下蒙古族的地理风俗、特色服饰及宗教信仰等民族文化,这样,学生就可以在接受民族音乐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学生的音乐知识,拓展了学生的文化视野,而且促进了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
在学习民族音乐的过程中,还可以让学生通过了解歌曲背后的所处时代、地理区域以及风土人情,开阔文化视野。例如,学习《黄河船夫曲》时,有必要让学生知道船夫所处的时代背景、生活环境以及船只的特点,甚至可以进一步加深了解天气、地质等特点,让学生想象船夫拼命和惊涛骇浪搏斗的情景,充分掌握歌曲背后的知识。学习歌剧《白毛女》时,可以针对当时的社会背景、时代特征和劳动人民所处的现状进行了解。此外,还可以引入众多有民族特色的音乐作品作为教学内容,例如:歌剧《红色娘子军》、合唱曲目《黄河大合唱》、二胡乐《二泉映月》、民族管弦乐《谣族长鼓舞》、器乐曲《草原英雄小姐妹》等等,民族音乐的魅力会在无形中感染学生,激励学生。
结束语
民族音乐是音乐艺术领域发展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富足的音乐形式,对我国音乐艺术的发展具有不可抹煞的促进作用。在高校开展民族音乐教育既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又能增强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还能有助于民族文化在学校的推广和传播,让学生意识到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民族音乐教育是促进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的时代任务,在我国当代音乐教育中急需予以极大地关注和重视。
[1]张君仁,王冰.中国高校传统音乐教育研究综述[J].音乐研究,2011(2).
[2] 刘茜.试论高校音乐专业民族音乐教育[J].商情(科学教育家),2012(2).
[3]梁璐.浅谈加强高校民族音乐教育的重要意义及措施[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
[4] 徐阳.浅谈加强我国音乐教育中的民族音乐教育[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10).
[5]纪建功.《民族音乐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重要性》[J].大舞台,2011(7).
[6]李欣.《民族音乐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的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1).
[7]杨惠兰.浅谈在现代教育中民族音乐的弘扬[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4).
作者单位: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