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性元素在肖邦钢琴作品中的体现

2015-02-14史响隋欣

艺术研究 2015年2期
关键词:波罗舞曲民族性

史响 隋欣

民族性元素在肖邦钢琴作品中的体现

史响 隋欣

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1810年出生于波兰,杰出的钢琴家作曲家,被誉为钢琴诗人。肖邦一生的创作几乎只专注于钢琴一个领域。由于出生于特殊的年代,肖邦的音乐创作与19世纪上半叶的波兰有种千丝万缕的联系。19世纪的波兰是不安定动乱的,不同于其他音乐家的处境,肖邦的钢琴作品中凸显了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和独特的民族性。而肖邦钢琴作品的民族性也为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增添了艺术色彩,从肖邦创作的音乐开始,钢琴音乐不再只与高超的技巧相糅和,更加赋予了有如诗词般的诗意与激情以及浓郁的个人情感。

肖邦 民族性 钢琴诗人

人们常说家乡是港湾是一个人灵魂的归属、尤其是在外游子魂牵梦萦的地方!家乡给了人们无限多的回忆和眷恋,那里是人们生命的开始也是生命终结时所要归去的地方。远离他乡的人很多在一生都在追随着家的脚步,特别是在那些特殊的年代,他们不得不在外漂泊无家可归,或许在异国他乡的那些人们最惦记最想念的就是家乡的那一抷泥土、一碗乡泉。民族性元素在很多创作中都有体现,音乐中富含民族性更加有特色、更加充满情感。而这些民族性风格扎根于每一位创作者的心中,是自身内心情感的写照和寄托。

浪漫主义时期伟大的钢琴家钢琴诗人肖邦一生都饱含着浓厚的思乡之情爱国情怀在创作,他创作的玛祖卡和波罗乃兹体现着完美的艺术性和高超的技巧,向人们展现着它的独特和绝妙。肖邦的音乐,是一个时代的产物也是一个时代最强烈的反应,浪漫主义的音乐在肖邦音乐的渲染下有了更加丰富的色彩。他的钢琴音乐饱含着太多的情感与内容。浓厚的民族性展现着肖邦钢琴音乐强大的艺术生命力,是肖邦对于自己的民族、自己的国家在遭受战争后所体现出悲愤的情感和流亡于他国对于祖国波兰的思念之情。

一、肖邦音乐具有民族性元素的原因

肖邦出生在波兰,根据资料显示肖邦的父亲曾经参加过波兰的民族解放运动,独特的家庭教育风气为肖邦的爱国情怀提供了前提。幼时的肖邦曾就读于华沙音乐学院学校钢琴和音乐理论,并以优异的成绩于1892年毕业。别林斯基有一篇论文这么写到:“一个诗人不可能由于自己和靠表现自己而伟大起来。他的伟大既不是由于表现了自己的苦难,也不是由于表现了自己的幸福;任何一个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的苦难和幸福都是在社会和历史的土壤中深深扎了根的。”而这句可能正是肖邦钢琴音乐中富含浓厚民族性的原因。在波兰生活的那些年,可能是肖邦最难以忘记也是最不能割舍的时光,那些时光不一定是快乐的,但足够让他难以忘怀。肖邦出生的时间正是华沙忍受着灾难的年代,人们为了自由为自了自强在不断的做着斗争,那个时候的华沙是不安定的,长期处于被割据的状态。人们在不断争取自由和独立,而那样的情感深深的影响了肖邦,同时浪漫主义富有幻想和抒情的思潮给了肖邦无限的畅想,培养了肖邦浓厚的民族自豪感和强烈的爱国情怀、并用音乐来记录这一次次新的思潮。

1830年,肖邦饱含着爱国主义情怀和对音乐的畅想来到了音乐天堂维也纳,而此时的华沙爆发了战争,肖邦得知华沙人们为了得到自由展开反俄战争尤其振奋并创作了《b小调谐谑曲》,而在去巴黎的路上得知起义失败悲痛不已、在这一番跌宕起伏的情感下创作了《革命练习曲》和《前奏曲》。在不同的情感冲击下,肖邦的创作风格有了极大的改变,情感上的抒发、演奏技法以及歌曲所表达的内涵都有了变化,他的作品不再是热情洋溢富含希望充满着幻想,更多的是对祖国的处境抱着悲痛担心矛盾而又复杂的情感。在这一情感渲染下肖邦音乐的民族性因素逐渐体现出来,象征着肖邦音乐中浓厚民族性的“玛祖卡”和“波罗乃兹”诞生了。

二、民族性元素在“玛祖卡舞曲”中的体现

肖邦钢琴音乐创作中波兰民间乡土气息最浓厚的便是玛祖卡舞曲了。肖邦一生共创作了57首玛祖卡,而其中9首是在肖邦去世后才被相继发现并出版。玛祖卡舞曲是波兰两种民间舞曲玛祖卡和马祖列克流传到法国后的统称,源于16世纪。并且玛祖卡舞曲的舞蹈舞步并不是固定,因为波兰人尤其喜欢马,所以玛祖卡的舞蹈就如同一只骏马在奔驰,自由而又奔放,也如同波兰人自己对于自由的向往。舞蹈是多是男女对舞或者齐舞。舞蹈时很自由不拘束,但因为如同骏马般起舞,所以要求舞者在跳舞时一定要昂首挺胸。肖邦创作的玛祖卡舞曲是以玛祖尔、奥别列克以及库亚维亚克三种乡间舞曲为基础。玛祖卡舞曲的节奏是中速的三拍风格,但与普通的三拍重音位置不同,重音多在第三拍上,偶然也会出现在第二拍上。玛祖卡舞曲的重音并不固定,肖邦在了解了这三种性格各不相同的波兰乡村舞曲风格后,利用独特的重音手法和速度快慢的调节将玛祖卡舞曲更加艺术化。

肖邦所创作的玛祖卡舞曲虽然是以民间舞曲为创作基础,但是肖邦在他自己创作的玛祖卡中并没有直接的引用乡间舞曲的曲调,而是在创作时给予音乐作品自己的理解、让钢琴音乐作品在钢琴上展示时能够拥有自己的灵魂和情感,体现着自己本身独特的神韵。而这也是肖邦钢琴音乐最独特地方,玛祖卡舞曲原是欢快的舞曲性歌曲,但在肖邦自身情感的熏陶和投入下,肖邦创作的玛祖卡不再单单是一种舞曲,更是赋予了浓烈民族情感,或是欢快或是平稳的旋律和节奏中体现着人们在激烈的起义下不断的努力挣脱枷锁、恢复自由,向往着纯粹的生活!那样的生活是作为波兰人的肖邦和他的民族一直都在为之奋斗与向往的。而这些也正是肖邦钢琴音乐的独特之处。它不仅仅是肖邦创作的作品,更是肖邦自己本身的灵魂寄托,寄托他浓烈的爱国主义情怀,浓烈深厚的民族主义。

肖邦的玛祖卡舞曲一共有五种类型,分别是抒情性的玛祖卡、舞蹈性的玛祖卡、风俗性玛祖卡、歌曲性的玛祖卡还有一种比较适合音乐会演奏的玛祖卡。这些风格各不同的玛祖卡体现着肖邦各种迥异的个人情感。胡内克曾经描述过肖邦,他是这么说的,他说肖邦的音乐既有能够感受到悲伤,但是也能从中体现着极大的快乐,有甜的也有酸,既充满着讽刺可能也包含着清醒却又空幻的曲调。他所创作的歌曲可能正如他那情感所要抒发的恰到好处地诠释了人们对于肖邦的形容,肖邦的心灵是那么的哀伤与寂寞,可是他的精神却是快乐着的。作品《玛祖卡33号》就体现了肖邦这复杂而又矛盾的情感,这是作品肖邦是根据库亚维亚克民间舞曲的形式而改编而成的,这首作品就是肖邦个人情感的全部体现,他的情绪他的思乡他浓厚的感情意识都在这部作品中。第一首的旋律是以悲伤为主,第二首是这部作品中最为人所知的,运用3/4拍的复三部曲式结构,欢快的节奏跳跃性极强,重音在第三拍,给人以惬意舒适的感觉。第三首是对田园的向往,最后一首是矛盾诙谐的主题,也是肖邦个人的写照。

三、民族性元素在“波罗乃兹”中的体现

如果说玛祖卡是最具波兰民间气息的体裁,那么波罗乃兹便是肖邦民族意识和他情愫体现最为强烈的体裁。波罗乃兹也叫波兰舞曲,是一种节奏徐缓庄重,具有浓烈贵族气息的三拍子舞曲,于16世纪传入宫廷,18世纪时成为独立的器乐。虽然说波罗乃兹与玛祖卡同样是三拍子的舞曲,但玛祖卡的是纯朴地道的乡村舞曲,而波罗乃兹全是高贵的贵族音乐,波罗乃兹来源与波兰贵族沙龙中用于伴舞的音乐,是贵族们举行舞会时的开场舞。肖邦将这一贵族体裁运用到钢琴音乐的创作上,使它成为音乐会的主角而不是伴舞时的歌曲。

肖邦的一生创作了17首波罗乃兹舞曲,曲式结构是 ABA,由于波罗乃兹是贵族男子们跳的舞曲,所以肖邦创作的17首波罗乃兹都充满着强烈的阳刚之气,体现着当时波兰男性的一种英雄气概。旋律热情奔放充满活力。波罗乃兹在肖邦的创作之下无论是形式上还是内涵上都有了前所未有的提高,织体浑厚坚实、和声密集有序、严谨的结构是的这种体裁性质更加宏伟辉煌。如肖邦最受欢迎之一的《将 A 大调波罗乃兹舞曲》,结合当时的历史来看,1842年的波兰依然在沙皇俄国的统治下不得翻身,在这首作品中旋律气势磅礴、节奏铿锵有力,如同一个男子在用他刚正不阿的肩膀撑起着承重的困难,这一切都是肖邦对于祖国苦难时刻的悲伤,他那份期盼祖国早日解放的心在这一刻爆发,是肖邦所有波罗乃兹舞曲中最为坚毅的一首乐曲。为了更加深刻的刻画雄伟而又庄严的气势,在音乐反复是提高了八度,犹如波兰士兵在战斗时的情绪达到了顶峰,富有浓厚的英雄气概。

肖邦的波罗乃兹舞曲中有着浪漫主义的进步性,在或是激情澎湃或是悲伤不已的旋律中,我们能够感受到肖邦那份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怀,或许身在异国他乡的一位伟大的音乐家不能在祖国的解放战斗中奋斗于前线,但是他用一个人艺术家的方式用音乐传递着自己那份强烈的渴望,音乐的魅力在于它是有灵性的,它被赋予了艺术家自身最丰富的情感,每一个音符一个休止都是音乐家的灵魂。至今众多肖邦音乐爱好者依然任务波罗乃兹舞曲是肖邦最具有灵感美的作品,是肖邦个人情感世界的真实流露。波罗乃兹贯穿了肖邦一生各个重要的创作时期,是作为一个虽体弱多病内心却坚强无比的男人音乐在高亢呐喊。

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是西方古典音乐中一个重要的时期,而肖邦又是名副其实的钢琴诗人,他或许没有写过诗词没有写过歌剧,但在他的音乐中,更多的是能感受到那份对于祖国的思念,那份民族的情感意识。肖邦的音乐是他短暂一生的精华,他丰富的情感经历和人生历程为他的艺术之花提供了丰富的土壤,拥有了顽强的生命力。肖邦钢琴音乐的民族性并不只在于创作技法上的不同,更多的是在于他自身复杂而又矛盾的情感。肖邦的钢琴创作体现了一位作曲家在人生创作的道路上不断的吸收欧洲古典音乐精华,并且不断去突破了传统、勇于创新,这是肖邦做平创作的珍贵历程。民族的永远是国家的传统,是文脉绵绵不绝的传承基础,肖邦将音乐创作立足于本国的民族音乐,既是民族的传承,也将民族音乐推向了世界大舞台。他的创作为西方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作出了重要贡献,对19世纪后半叶欧洲民族乐派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M].上海音乐出版社,2013.

[2]杨潇.试析肖邦玛祖卡舞曲、波罗乃兹舞曲中的民族主义精神[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7(5).

[3]王晶.肖邦的情感世界与其钢琴作品的抒情性探析[J].内蒙古大学学报,2013(4).

[4]孙晓晖.论肖邦玛祖卡舞曲的民族性[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9(5).

[5]克列姆辽夫.肖邦评传[M].北京音乐出版社,1955.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注:本文系2014年度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课题立项,课题名称:交叉学科理论的古典音乐发展研究,立项编号2014B054。

猜你喜欢

波罗舞曲民族性
论高等音乐教育中民族性的彰显
冬的舞曲
瑶族舞曲
小熊波罗不想睡觉(二)
小熊波罗不想睡觉(一)
烂漫舞曲
2013年波罗车充电指示灯异常点亮
论工笔重彩画的民族性
论传统雕塑的民族性
论城市雕塑语言的民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