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下理性对待文学教育的回归
2015-02-14王少锦
○王少锦
(扬州大学 文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0)
一、文学教育的回归
长期以来,我国的语文教育主要侧重于知识技能方面,把文章和文体教学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文学教育才重新登上了语文教育的舞台。发展到如今,文学教育已经成为语文教育中一块不可或缺的拼图,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新课标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教学建议、课程评价等一系列方面全面覆盖,为高中语文教育中的文学教育指明了方向。课标从“造就时代所需要的多方面人才”[1]1总目标出发,突出强调“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1]2,“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1]2,“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在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各个模块的设计方面均突出了文学教育的重要性。举个例子来说,在必修课程的“阅读与鉴赏”部分,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角度提出的目标是“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具备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1]8。这个教育目标体现的就是要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和学习,来熏陶感染心灵并提升人生境界,从而能够发展和完善学生健康的品格。花开花落,文学教育的命运和凋谢又绽放的花朵一样,从遗失到大肆宣扬再到理性回归,这是一条蜿蜒曲折的路程,沿路的发生的一切都在提醒着我们,要理性对待文学教育的回归,树立正确的语文教育观。
二、文学教育应当占据重要地位
新课标将文学教育摆在重要地位,无疑有它的道理的,虽然在一段时间内过分的宣扬文学教育,有点矫枉过正的意思,但是文学教育本身作为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的地位的明确对我国的语文教育还是有很大的引导和推动作用的。
1.它能够改善文字教育模式传统、枯燥的氛围。从历史因素来看,我国有着两千多年的封建教育历史,正式在这种浓重的传统教育的氛围之下,老师往往处于课堂的中心地位,在讲授语言文字知识时往往是古板,一成不变的。这就对学生的学习提出了考验,学生会觉得这样的课堂索然无味,提不起劲头,打不起精神,然而注入了文学教育之后,课堂的氛围会得到有意无意地改善,因为文学本身就具有高度的随意性,可发挥的空间较大,原本枯燥无味的课堂环境可以再文学教育的渗透下得到很好的提升。
2.它是情感和审美教育的重要渠道。张志公在文学教育方面有他自己,他曾经指出,“文学教育是一种精神教育,思想教育,美学教育。同时它又是一种非常有利于智力开发的教育。”[2]176文学不同于语言学,它更像是一门艺术,它既可以抒发对大自然景物的赞美,又能实现人自身的生命价值,这些都是作为一个人所必不可少的文化养分。古往今来无数的文学作品给学生们打开了一扇又一扇的门,带领学生领略人家百味,陶冶学生的情操,创设了良好的艺术环境来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方面的兴趣。比如我们学习戴望舒的《雨巷》时候,学生很容易就被诗歌里朦胧缥缈的意境所感染,跟着作者的脚步一起去感受那丁香一样的姑娘。文学教育就是以发展人的思想情感,丰富学生内在品质,建构学生的感情世界为目标的。
如此看来,文学教育对学生认识和感知生活,对学生情感和审美的教育都起着举重若轻的作用,很好地体现了语文课程人文性的重要内容。
3.它促进了学生语言和思维的发展。文学是依托文字展开的,文字是文学的载体。文学语言是一种感性的,生动鲜活的文字,它所蕴含的丰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是其他文体的文字所不具备的。学生在学习文质兼美文学作品的同时,能够欣赏到语言艺术中的精华,积累丰厚的语言感受和语言底蕴,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自己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
文字如果说是具象思维的话,那么文学反映的就是一种形象思维。那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有很多秀丽的河山或者个性鲜明的人物,这时学生就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讲文本中所描绘的形象的映射到自己的脑海之中,这对于学生形象思维的培养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所以,文学作品中的形象思维和艺术语言的滋养,不管对于学生还是老师来讲,都是一种宝贵的财富。
三、谨防语言教育的边缘化
上文已经论述了文学教育回归的历程和其可取之处,下文笔者着重探讨在高举文学教育旗帜和文学教育回归复兴的大背景下,切不可忽视语文课程的语言教育。
文学教育的弘扬是有它的道理的,但是如果过分的强调文学的教育,语言教育甚至沦为文学教育的附庸,这显然是不可取的。语文是一门工具性较强的学科。学习语文首先应该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学习了多年语文后如果发现连这些基本的技能都没有掌握,是很难在社会上生存和发展下去的。所以在如今大力倡导语文人文性的同时不能忽视了语文的工具性,两者应该相结合起来。相对来说,语文的工具性是更基础性的,人文性则是在其基础上的渗透和融合。
我们现在讲素质教育,语文首当其冲要承担扛起素质教育的大旗,但是语文教育不能等同于素质教育。语文包括语言学和文学两个部分,语言学比较接近科学,是工具性的。而后者则是艺术,是偏向人文性的。对于现在大部分的学生来说,首先应该掌握的是语文工具性方面的东西,比如听说读写,先要能看懂文字,学会表达,然后才能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熏陶和感染。拿一个家庭来打比方,首先肯定是要先满足基本的衣食住行,而后才会考虑到一些比较奢侈的享受生活的东西。[3]38但是这么说不意味着两者有很明确的界限,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教育在实际的教育实践中应该是融合在一起的。学生在学习听说读写等一系列的技能的同时,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东西应该随之自然而然的融合和渗透进去。很多人觉得语文是万能的,既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又要能扮演历史课,地理课,生物课等一系列其他课程的角色,所以现在很多的语文课会容易上成政治课,上成历史课。语文教育和其他的科目一样也是一门学科,有其自身学习和教育的规律。不能把语文的功能扩大化,觉得语文好像是万能的,到头来很可能模糊了语文的概念和定位,在过去的教育史中我们已经发生过很多次类似的教训,所以我们必须把握好语文教育的定位和价值取向。
所以,我觉得我们的语文课应该“减负“我说的减负并不仅仅是减轻学生的负担,更主要的还是减轻语文学科本身所承载的内容。我们把语文看成万能的,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等一系列的问题都寄希望于通过语文这门学科来承载和熏陶,语文课的负担太重了,老师会把握不好上课的内容,学生也会对语文学科的科学性产生忽视,觉得好像几节语文课不上没什么问题,这样的情况显然是要改变的。
四、文学教育和语言教育的实施途径
文学教育和语言教育是语文教育的左膀右臂,两者互补互渗,不是独立的存在的。既然明确了这一点,那么就有必要来说一说两种教育的实施的途径。
文学教育的实施途径。文学教育目标的实现主要依托选入教材优秀的文学作品,师生对文本进行互动研读,品味其中丰富的意味,以此来构建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进行这种文学性上的教育的是如果脱离了语言教育,文学教育就会显得有些单薄。例如,上海一位教师在教散文《江南的古镇》时,[4]借助古筝创设情境,大力营造了古镇的文化氛围,虽然成功地将学生的情绪调动了起来,但是没能组织学生品读文本,没有能够完整的完成教育任务。
语言教育的实施途径。目前为止,语言教育最快捷有效的途径就是阅读范文。通过对范文的品读,学生可以学习到文质兼美的语言,所以不仅仅是中国,各国的语文教材几乎都是采用的文选的形态,这不可能是偶然现象。学生在语文课上,学习这些范文,吸收语言,既可以积累语言材料,也可以培养听说读写的能力。不用多说,语言的教育业必须要有文学教育的渗透。因为我们不可能撇开文章中的思想情感,人文关怀来冷冰冰的学习其中的文字,只有将两者融合起来,学生才能更加直观,从一个丰满的视角来学习语文。
五、理性看待文学教育的回归
新课改下文学教育的回归无疑是好的,但是我们必须理性对待。我认为语文课改不能矫枉过正,我们应该要走一条中正的改革之路,要明确语文的定位。不能一会提出要重视语文的工具性,就一股脑的注重听说读写,字词句篇。一会又高举人文性的旗帜,于是就掀起了文学性教育的高潮。这样类似钟摆的反复运动也只能向如同钟表一样左右摇晃,要想直线的往前走,就必须兼顾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谈人文性,就要在一定的工具性的基础上谈,否则都是空谈。谈工具性,不能就只着眼于听说读写,字词句篇,要能把人文性的诉求在工具性的教学中穿插渗透起来,做到两者的融会贯通,水乳交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迈开语文课程改革坚实的步伐,一步一个脚印地沿着一条向前的路,步步为营,渐行渐远。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张志公.张志公语文教育论集[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3]温儒敏.温儒敏论语文教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4]张德胜.不要丢失语文课的语文味[J].语文学习,2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