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抓住细节读鲁迅

2015-02-14冯雪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5年9期
关键词:时代背景孔乙己主旨

冯雪

抓住细节读鲁迅

冯雪

鲁迅出名不仅因为其在文学上成就非凡,开创了近代文学,而且因为其参与了新文化运动,唤醒了麻木的民众。鲁迅是时代的巨人,名族的脊梁。但对于大多数初中学生却“谈鲁色变”。究其原因,学生认为鲁迅的文章大多晦涩难懂,因而学习起来难度不低。其实不然,初中学生学习鲁迅的文章,需抓住细节,才能掌握精髓,读懂学透。

一、了解作者曲折的成长历程

了解鲁迅的成才经历对理解他的文章必不可少,因为鲁迅笔下的很多场景,其实就是自己当年的真实写照。幼年跟随外祖母生活在农村,而后父亲又患重病,生活中遇到挫折,逐渐引起他对人生的思考。鲁迅的笔下,大多在批判,但不是批判一切。虽然之后的人生经历对鲁迅的影响巨大,但幼年的快乐回忆这段历程不能被忽略,否则容易理解偏差。

如,初中七年级下语文中《社戏》,其中很多场景的描写恰是鲁迅幼年时的真实写照。鲁迅幼年生活在农村,有一群快乐的玩伴,天性活泼的鲁迅因此有一个快乐的童年。文章中刻画的农村小少年快乐天真,精准描述了江南水乡的童趣生活。理解这篇文章,假如未对鲁迅的幼年成长经历有所了解,不知道鲁迅有一段快乐的童年时光,就体会不到文中想要表达的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情谊。老师在授课前,如能指引学生将鲁迅的成长历程预习一下,抓住这看似微不足道的小细节,却可以大大提高授课效率,便于学生理解文章。

二、联系当时昏暗的社会环境

读鲁迅的文章,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对理解文章的中心主旨至关重要。他用手中的笔,批判着腐朽没落的封建专制统治。鲁迅存在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外有列强侵略,内有军阀混战,匪患猖獗,民不聊生。教师在教授鲁迅的文章时,要将社会环境这一细节之处介绍给学生,以此加深对主旨的把握。

如,初中九年级下语文中《孔乙己》,主人公原本一介书生,却因为没能考取功名,又不会别的营生而穷苦潦倒;最终因偷窃东西,被打而死去。纵观其悲惨的一生,似乎只是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的牺牲品,折射出旧社会吃人的本质。在学生学习本文时,如果不结合社会环境,很容易将本文的主旨偏移到批判孔乙己上。但实际上,作者表达的是对旧制度,对封建社会的深恶痛绝,对翻天覆地巨变的渴望,对命运悲惨小人物的同情。能掌握到这种程度,那文章就学透了。鲁迅生在这样的年代,也只有这样的时代能造就鲁迅,否则鲁迅可能是小有名气的一代名医了。

文章与社会环境这一细节结合着学习,学生对主旨的把握就加深了。

三、把握鲁迅犀利的语言风格

语言犀利是鲁迅文章的特点,真可谓是鞭辟入里,入木三分呀。了解鲁迅犀利的语言风格,对精准了解文章内容,不可或缺。有些语言,恰到好处,让人拍手称赞。在语文教学中,老师如果使学生准确把握语言风格这一细节,就会发现文章众多点睛之笔,对初学者把握作者感情倾向十分关键。

如,孔乙己在被人耍笑偷了别人家的书,被人吊起来打时,脸憋得涨红,额上的条条青筋暴露,极力辩解说不能算偷,读书人拿别人东西最多算是“窃”。这段文字将当时的孔乙己被人耍笑的窘态十分形象的表达出来,一个“涨红”,一个“青筋暴露”,刻画人物的肖像描写十分传神,又到位。而把偷书描述成“窃”书,使一个厚颜无耻的赖皮,穷酸臭的读书人形象跃然纸上。又如文章最后一句:大约的确死了。这里作者故意使用了两个自相矛盾的词语。乍一看以为是作者出错了,其实正是高明之处。在此一语双关,“的确”说明了孔乙己死亡的必然性,吃人的社会,弱肉强食,他是社会的牺牲品。而“大约”,是指此人真正具体何时死亡可能较难考证。犀利的语言功底可见一斑。

在对其语言风格有所了解的前提下,学习文章变得游刃有余。

四、结合那时惨淡的时代背景

惨淡的时代背景赋予了鲁迅更多的责任,鲁迅肩负起肩上那份沉重的担子把手中的笔作为向黑暗势力战斗的武器,有力的冲击着腐朽统治的根基。学生如能结合时代背景,距离读懂鲁迅就更近了一步。

如,《孔乙己》中主人公生存的时代背景是辛亥革命以前,中国历史上没有比这个时期更黑暗的了,主人公的命运是与时代环境息息相关的,最终也取决于作者想要表达的主旨。惨淡的时代背景,决定了孔乙己的命运只能是悲惨的死去。

鲁迅后来从医留学日本,偶然间从电影中看到一群中国人为外国人屠杀中国同胞叫好。这个场景深深刺激了鲁迅,他断然决定放弃医学。因为中国之病,不在躯体,而在灵魂。

学生在深入了解时代背景这一细节基础上的学习,是理解课文是能有的放矢,少做许多无用功。

总之,在抓住了解作者曲折的成长历程、联系当时昏暗的社会环境、把握鲁迅犀利的语言风格、结合那时惨淡的时代背景的基础上,初中学生定能“读懂”鲁迅。

冯雪,教师,现居山东莱芜。

猜你喜欢

时代背景孔乙己主旨
第二课:共青团的创立之时代背景
《孔乙己》“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新时代背景下学校管理之我见
新时代背景下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几点思考
新时代背景下棊江区政协建设
主旨演讲
记叙文的选材与主旨
孔乙己(下)
孔乙己
《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主旨新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