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朗读为抓手优化高中语文课堂
2015-02-14赵成名
赵成名
以朗读为抓手优化高中语文课堂
赵成名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面对“情境教学”“情感教学”“语感教学”等教学理念铺天盖地的推动感召,语文教师或盲从,或不屑,或难以取舍。究竟如何打造有助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语文课堂?我认为,语文姓“语”,就得在语言上狠下功夫,狠抓朗读教学,充分利用朗读这个语言的重要表现形式,来营造一个书声琅琅的语文学习氛围。为此,作以下三个方面的探讨。
一、自身修养要提高
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在教学中,语文教师自身就要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努力实现“话语飘香满堂彩”。
(一)练就具有很强的可感受性的授课语言
教师的上课语言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学生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感悟文章中一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内容。换言之,在教学中,当“启而不发”时,教师就不要过分注重自己语言的规范和准确,而应该不拘一格,甚至利用外语和方言,借助适当的体态语,从而使朗读的指导更加深入。像《荆轲刺秦王》中对“偏袒扼腕”一词的解释,教师完全可以用体态语和方言进行演示,从而弄清“偏袒”的古今异义现象。
(二)练就具有解题程序的可操作性的授课语言
在处理习题的过程中,一般教师往往只是把正确答案和解题过程记录下来,忽略了解题语言的准备。教师应把解题的步骤分成若干小问题,逐层深入的呈现思维过程,并着重考虑语音的形象性,把自己处理朗读的细节一一用慢镜头呈现出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语言材料的要旨。如《沁园春·长沙》中“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的处理,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注意视角由高到低,掌心由上到下的变化。
(三)练就具有示范作用的可模仿性的课文范读
尽管我们有先进的现代化教学手段,但课堂上教师范读的鲜活、温馨、直观、可亲,依然是不能被多媒体所取代的。
1.明确范读的目标
在教学中,通过恰当的有声语言,可以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准确地理解不同词语的正确读音、意义和用途,弄清和记住各种句式,懂得常见的修辞知识等;另一方面,教师应根据学情,也可以侧重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教师应从课文的内容、主旨、结构等方面理解课文,确定范读的目标,找出课文本身的教育意义和现实意义。通常情况下,教学诗歌类作品,范读时应侧重体现文本的韵味和意蕴,教学说明性较强的作品,应侧重其内在逻辑呈现,教学论说性较强的作品,应侧重表现作者鲜明的立场和态度。例如,我在教学《别了,不列颠尼亚》一文时,首先就进行了范读,只要是文本中描写中国人扬眉吐气的语句,像“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等句子,我都徐徐道出,以抒发作为中国人的自豪之情。
2.掌握范读的要求
教师要深入理解课文,先分析文学作品的内容和中心,着重抓住作者的态度情感来概括提炼。高中阶段的范读,要较少夸张成分,更多地注重真实、准确,努力让每一个真实的音符引导学生叩开知识的大门。教师应把自己对作品的朗读设计与学生分享,进而丰富学生的朗读技巧。在教学《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一文时,我利用多媒体展示了《箜篌引》《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全文以及《桃花扇》节选,并进行配乐示范朗读,结合课文进行讲解,这样,学生对梁启超先生的“热心肠”也就体会得更深了。
3.注重范读的策略
教师可在朗读指导时坚持“以点带面”的方法,甚至用一个词、一个句子、一个段落为例,“以一当十”,来具体诠释在朗读中是如何品味语言的。实际操作时尽量用“素读”的方式,在最传统的对话问答中,对文本中的关键的字、词、句作最朴素的解读,让朗读渐行渐深。譬如《包身工》的教学,我以课文开头写包身工“四点一刻”的起床情景为范读材料,仅仅抓住文本中的“生物”一词,与学生进行深度对话,学生不但顺势找到了“懒虫”“猪猡”等可以印证的词语,对剖析包身工的悲惨命运也起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二、科学指导要到位
朗读教学既是艺术,也是科学,如果有了教师的适当适时的引导,学生便会心领神会,收事半功倍之效。
(一)认真推敲字句的意蕴
俗话说,“辨字句于毫发之间”。教师应引导学生紧扣文本的关键之处、细微之处进行解析,品味文本中那些或新颖别致、或韵味悠长、或含蓄蕴藉的词句,从而加深对文本的深度鉴赏。
例如,《鸿门宴》中范增有这样两句话,一句是他出去招项庄进帐舞剑,说:“因击沛公于座,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另一句是在刘邦逃脱后,他说:“吾属今为之虏矣!”教学中,学生往往会一读而过,教师则可以提醒学生,这两句话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才能体现范增的内心活动。通过比较,学生就能发现,后一句用了一个虚词“矣”。然后再组织讨论,学生就能明白:前一句表现的是范增对项庄的谆谆告诫,他老谋深算,知道刘邦是最大敌人,而现在是最佳时机,成败在此一举,所以他不惜以威吓的语气警告项庄,因此语气短促有力,体现了范增内心高度的紧张和极大的期望。可最后,敌人还是成功逃脱,而项羽却执迷不悟,范增只好长叹一声,“矣”字正好将他的失望、愤懑、遗憾等情感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然后再组织学生朗读,学生就能更深刻地体悟到作者“一字千钧”的分量。
(二)充分引导学生的感受
古人云,“感受”就是“感之于外,受之于心”,教师要坚持感受性原则,引导学生以他们自己的感觉、知觉、认识、情感等等去触摸作者的心灵,去充实和丰富文字语言。
1.帮助学生充分地感受文学作品中的形象
首先,教师要注意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去体验,引导学生建立清晰的内心视像,使朗读的过程像放映电影似的随着作品描绘的情景,一幕幕地展现在眼前;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感受文学作品中不同景别的丰富内涵以及运动变化,把握住作者情感转换的脉络,从而对作品的主旨自然就会有形象的感受和深刻的认识;第三,仍然要注意品味细节,让学生的联想和想象的翅膀翱翔起来,用个性化的感受,去丰富作者笔下的形象。
2.指导学生细致地梳理文学作品中的逻辑
作品的逻辑关系,主要是指全篇各层次、各段落、各语句之间的内在联系。这种内在联系就是文章呈现的逻辑之美,主要体现在以抽象思维为主要内容的说明性、论说性文章之中,常常体现为主从、对比、递进三种形式。在主从关系中,朗读时要把主要的观点读出气势和力量,在对比关系中,朗读时要注意体现轻重之间的反差,在递进关系中,朗读时要尽量体现步步逼近的发展态势。
三、学以致用见效果
据心理学的“最近发展区”相关概念,学生通过练习之后,如果体验到了成功感,就会在思维中固化某种有效的学习方法。
1.把朗读训练与学习语文的要求结合起来
在平时的训练中,教师要让学生明确,朗读是为了增强语感,为他们深厚的文学功底打下坚实的基础。由此,固化一套朗读符号,鼓励学生多读多背多鉴赏经典美文,尤其是古典诗文。我国古典诗文源远流长,其中不乏名篇佳作,通过多读多背,对批判地继承我国古代文化遗产、加强人文修养和道德情操,都有重要的意义。
2.把朗读教学和各种竞赛活动结合起来
教师要高度重视语文活动,鼓励学生参与不同形式的朗诵竞赛,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品尝合作与成功的喜悦。在实际操作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安排时间,或集中、或分散,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准备,从而保证每次朗读活动的质量。人民教育出版社《必修一》就在表达交流部分安排了朗读专题,这无疑体现了编者重视朗读的良苦用心,语文教师自然责无旁贷。
3.把朗读展示和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结合起来
在朗读教学中,音乐、绘画、舞蹈等学科,都无疑会给朗读注入新鲜的血液。像苏轼的《赤壁赋》,骈散相间,平仄调配自然而不失于单调,舒缓而不流于平板,犹如在欣赏一首清朗流畅的乐曲。教师在指导本文的朗读时,若配以民族古典音乐和多媒体动画等,定能收到奇效。
毋庸置疑,语文学科的本位就是对文本语言的品析与体味。如果我们以朗读教学为抓手,持之以恒地做下去,做到位,就一定能让学生感知到语言文字背后的价值取向和人文精神,生发出对母语的学习兴趣,从而使我们的语文课堂生机无限、精彩纷呈。
⑴《走进新课程》丛书编委会组织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
⑵《教师语言实践教程》,许迅主编,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12月第1版
⑶《朗读技巧》,王宇红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
赵成名,教师,现居四川绵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