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部动情用心的力作
——评回良玉散文随笔集《七情集》

2015-02-14向云驹

艺术广角 2015年5期
关键词:残疾人民族

向云驹

一部动情用心的力作
——评回良玉散文随笔集《七情集》

向云驹

向云驹:高级编辑,现任中国文联《中国艺术报》社社长兼中国文联文艺资源中心主任。曾获国家级新闻奖、文学评论奖、文艺理论奖、杂文奖、学术著作奖。出版个人学术专著十余种。

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同志新近出版了他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后陆续写作发表的散文随笔结集《七情集》。因为此前曾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岗位工作,又因这次写作是回忆、回味、回想自己多年的工作经历及其沉甸下来的思想、思绪、思情,故而使这本随笔集呈现出独一无二的情致,具有别开生面的内容,成为一部令人瞩目的文学新著。

《七情集》收录了七篇作品:《我的黄山情怀》《我的残疾人情感》《我的“三农”情缘》《我的家乡情结》《我所体悟的民族情谊》《我所认知的水乡情韵》《我所感怀的人文情理》。每一篇都饱含深情,充满哲思,彰显了一个共产党人博大的胸怀、高尚的人格和感人至深的情爱。

统观作者七篇深情之作,我以为作者实质上从三个方面抒发了自己对生长生活生命的三种大感情,即大地情怀、祖国情思、人文情理。

在《我的家乡情结》《我所认知的水乡情韵》《我的黄山情怀》三篇随笔中,作者用大散文的叙述,对自己曾经生长工作过的吉林、江苏、安徽三个地域或省份进行了深情回望和深刻描写。其笔触深深扎入这些土地的根基,思绪直抵土地上人们的心灵和灵魂,情感通天达地贯彻肺腑。

《我的家乡情结》写了“感怀乡思”“眷恋乡景”“仰望乡土”“追寻乡思”等篇章。回溯自己在乡土度过的46个春秋,浓烈的思乡之情使作者由衷感叹:“无论时光和年轮怎样变幻,长白山的瑰丽雄伟依然矗立在我的脑海,松花江的滚滚波涛依然澎湃在我的心中,黑土地的肥美辽阔依然闪现在我的眼帘,乡土乐曲的欢快悠扬依然萦绕在我的耳边。”作者在农村生长,深受乡土滋养;作者在这里成长为农村工作干部,深知民心民情民生;作者在这里成长为农业专家,深悟这块土地的神奇和苦难。对吉林这方家乡水土的理解和了解,还没有任何一位文学家如此去描摹它的宏观构造、四季风土、微观个性。它的东部林海、中部沃野、西部草原,它的生态绿肺、冬季捕鱼的奇妙壮丽,它的三江并流、四季分明。作者写景,景色迷人。“春天是生命萌动之美”,“夏季是浓妆艳抹之美”,“秋天是万物成熟之美”,“冬天是恬静洁白之美”。由自然联想到人生和生命的历程,“春种夏长需要阳光雨露,展现勃勃生机和遒劲活力;秋收冬藏需要温暖关怀,展现成熟硕果和红叶风采”。这种感悟和感情,既来自于大自然的启示,也来自于对家乡人民深情厚谊的感念。作者记录回忆了生命中若干感人经历,如充满爱心的老师、严慈的父母、助人为乐的乡邻、公道厚道的人大代表们,等等。“粮食”二字是这篇散文的诗眼和神韵。“不知道什么时候,宝贵的‘粮’字成为家乡的一个符号和印记。”作者把吉林从缺粮之地变成天下粮仓写得荡气回肠、感天动地。他写了这里的粮食贡献:“如果把吉林为国家提供的商品粮装满火车皮连接起来,可以围着地球赤道绕两圈多。”他写了这里的人民对粮食的感情:“农民兄弟喜爱‘粮’的名字,‘金囤’‘满仓’‘丰登’是先辈们给予子孙的称呼和希望。”他写了农技员和田把式对土地和庄稼的精心:“种田像绣花。农机农艺共同编织着绿色田野。”他写农村干部重农抓粮:“说起种地头头是道”,“把农业抓住、把地种好,可以说这在家乡已是一种‘干部文化’。”与此同时,他也提出严峻的现实问题:“我也一直为粮食大县是财政穷县而忧心和思虑。”民以食为天,地以粮为本,国以农为基。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为国家粮食生产做出巨大的贡献的农民却并不能富裕起来,这是一个严重的悖论!作者提出这个问题,表明党和国家也在思考和研究这个问题。作者由此叙述了国家和政府为此采取的一系列惠农政策,力图破解这道难题,并且取得了一系列成效。从家乡、土地、粮食,到国家三农政策,作者以点带面、以小见大、见微知著,不矫情、不修饰、不回避,既有希望,也有困难;既有信心,也有挑战;既有光明,也有艰难。如此通透而彻底的土地叙事和述怀是文学的破冰和新创。

如果说《我的家乡情结》是北方人写北地事,那么,《我所认知的山水情韵》则写了北方人对南方风物水土所留下的深刻印象。就像当年鲁迅先生记述他作为一个南方人居京后对北方和南北两地差异的深刻印象一样,异地观察,南、北换位,往往会产生别样而生动的状写。回良玉同志虽然一开篇就说:“我是一个地道的北方人。”但是他的叙事抒怀不仅仅是一般的北人南悟,而是一种长时段的观察与思考。他说:“无论是在江苏工作期间还是离开之后,我都一直在思考,江苏省情的最大特点是什么,江苏文化的鲜明特色是什么,江苏人的显著特质是什么?”他的答案,既有人们普遍知晓的内容,也有他自己独特的结论。作者的核心结论是一个“水”字,“江苏多水,江苏的水形态各异,江苏的水有着独特的情韵,这是我对江苏省情特点最突出的一点认知。”作者对这个认知注入了情感的色彩,于是得出了进一步的认识:“长江的万丈豪情、黄河故道的历史悲情、黄海的澎湃激情、运河的千古幽情、太湖的秀美风情、秦淮河的婉约诗情。”水乡、江山、湖泊、水田、水城、桥梁、津渡、码头、鱼米、水产、饮食,辖江临海、扼淮控湖、京杭运河、沧海桑田、江南江北、治水水利,“东方威尼斯”、小桥流水人家、“胸中有丘壑”的园林、“米点山水”的酬唱、“苏湖熟天下足”的变迁、“衣被天下”的织造府、“水磨腔”般的千古风流文章,作者娓娓道来。借助写水的性格、性情、性质,作者写出了江苏人如水一般的集水百德、汇水百美的精神气质。作者运用比兴、比赋的修辞,状写“上善若水”的真谛,描摹水的“七善”“五德”,揭示水为寒冰、流水、蒸汽的“三态”。从现象到本质,从表象到哲理,从情态到思想,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象到意,由形至道。写透了水性,也就写深了人性。历史如此,现实亦然。作者从亲历亲见中书写了当代江苏人在改革开放大潮中,上下一条心,万众齐努力,敢为人先、海纳百川,水滴石穿、坚韧开拓,低调务实、水平如镜的求生存、求发展、求富裕的创业史。此中,江苏省在治理水污染,架9桥以通南北,撤并乡镇整合发展,苏南、苏中、苏北三大经济区域的版图调整,城镇农村一体化发展规划,呈现出一幅波澜壮阔的发展图景。在这里,一个“水性”,写深了江苏地域的根、本、魂;一个“水情”,写活了江苏风情的意、蕴、脉;一个“水善”,写透了江苏人文的精、气、神。

《我的黄山情怀》是全书的开篇之作,也是全书的重要篇章。在古今无数文人墨客都遍写黄山情况下,回良玉同志的《我的黄山情怀》不落窠臼,依然写出了自家的气象和自己的境界,堪称情有独钟、文有独美、思有独到,其文不输古人和他人。

《我的黄山情怀》写了“天地之美,美在黄山”“古今之奇,奇在徽州”“传承保护,永续大美”三个部分。全文围绕黄山的自然美,徽州的文化美,黄山人的传承美,把自然的黄山之美置于徽州的文化背景、人文地理、历史精神之中,融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为一炉,在一种整体的地域观、文化传统、人文地理环境中展示、描写、启示真善美的本质。作者写黄山松,说它是山石的灵气。他既描写黄山迎客松,更把浓墨重彩倾泻给团结松,极力颂扬后者象征的精神。“在安徽工作期间,我和同志们曾一起提炼出‘黄山松精神’——顶风傲雪的自强精神,坚韧不拔的拼搏精神,众木成材的团结精神,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广迎四海的开放精神,全心全意的奉献精神。”他认为,是有顺势而为特质的黄山松,以其丰富的思想象征昭示着人世、人生、人间、人事、人际、人心的大道。这为黄山松的历史书写,留下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政治象征的精彩华章。作者写黄山的文化摇篮徽文化,也写得奇崛新颖。既写了徽州的古今之奇,还写了徽派建筑的奇绝奇美,更写了徽州的人文美、发展美。在作者笔下,徽州尽显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天人合一、聚族而居,无徽不成镇、无徽不成商,贾而好儒、贾而诚信、贾而报国。他如数家珍,吃的、住的、看的、听的、读的、欣赏的、把玩的、治病的、读书的、经商的、为官的、治国、齐家、修身、立业、创业、廉政、邻里,等等,从物质到精神无不一一道来。因为,“在徽州,一言一行、一事一物、一亭一阁、一砖一瓦,都是有门道、有说道、有文化的”。作者不仅观察到徽州文化丰富的细节,他也发现了其中最深奥的精神密码。他指出徽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和合”二字。和合贯通徽文化,也来自于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文化的一脉相传。中国人最讲究“和合”,北京故宫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以太和意蕴人和自然天人合一,以中和寓言人与人中庸平和,以保和意指身心平顺安康。徽州的和合之意也是无所不在、无处不在。作者特别介绍了自己在徽州古祠堂里看见的四幅徽派木雕:“第一幅是荷花与一对螃蟹在一起叫‘和谐’,第二幅是荷花与一对鸳鸯画在一起叫‘和美’,第三幅是荷花与一对龙虾画在一起叫‘和顺’,第四幅是荷花与一对青蛙画在一起叫‘和鸣’。”作者如此细心的观察与发现,的确是深入到民俗民间民艺的精髓里了。荷花谐音“和”,其与虫鸟相配或谐音,或寓意,或赋形,或象声,体现着民间形象的机趣、情趣、兴趣。徽州的“和合”文化与中华文化传统不谋而合,“并且有别具一格、别具智慧的演绎,可谓概括了天、地、人之大道”。对“和合”文化的体悟与揭示,是作者状写徽州文化的深描之笔。

三篇关于大地的书写,作者贡献了自己对这些地方最深刻的领悟和最动情的意绪,“粮”“水”“和合”是三地自然、地理、人文的精灵,也是作者最有意义的大地情怀、人文发现和精神揭秘。

《我的残疾人情感》《我的“三农”情缘》《我所体悟的民族情谊》是作者在一个更加广阔的层面叙述、表达的祖国情思。这三篇作品取材独特、素材丰富、题材新颖,极大地开拓了读者的见识,也充分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责任意识、使命担当意识,传达了作者对人民的热爱、尊崇和自己的公仆意识。

自2003年3月担任国务院副总理以来,回良玉同志就兼任国务院残疾人工作委员会主任,此后10年,他参与和见证了我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和进步。《我的残疾人情感》是对这10年工作的所思所想所见所得的再记录再呈现,具有重要的文学和历史的价值。他写了可歌可泣的残疾人的精神、可圈可点的残疾人事业、可亲可敬的残疾人工作者,从这三个角度浓缩了一部中国残疾人事业史、讴歌了其中众多的伟大伟岸但又鲜为人知的时代英雄。他不以健全人心态轻看残疾人群体和残疾人事业,也不以领导者的身份俯视弱势群体或者流露出高高在上的同情、悲悯。他表达的是感激、是尊敬、是赞美和颂扬。他由衷地认为自己“从残疾人、残疾工作者那里收获的更多,受益的更多”。“从事残疾人事业,使我受到了太多的感动和震撼,汲取了太多的营养和力量,也对他们有着太多的钦佩和感激,这是可以终享一生的宝贵财富。”这是作者发自肺腑的心声。他列数了一个又一个残疾人英雄般的传奇,介绍了我国残疾人事业的总体进步,深情赞美那些比常人付出了更多汗水、泪水、血水的残疾人工作者。

作者在说人讲事中也深刻发掘了残疾人事业在衡量人类文明、社会进步、人道水平上的意义。说到成就,他自豪地指出:“中国有两件事情在国际上最没有争议,即使那些最挑剔的人也未能置喙,就是残疾人工作和扶贫工作。残疾人事业的成就,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我们国家赢得了荣誉、增添了光彩。”说到感动和启示,他表达了自己体悟到的“朴素又深刻的道理”:“看上去最柔弱的人往往最坚强,没有多少财富的人往往精神很富有,得到不多的人往往能够知恩感恩,无言的人往往无声胜有声,眼睛看不到光明的人往往心灵明亮,行动不便的人往往可以让思想走向远方。”这就是残疾人的精神!没有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的善心大爱,就不可能捕捉到这些闪光的思想和精神。当然,作者也严肃地指出了我国残疾人事业面临的一系列困难、不足、挑战、问题。他大声呼吁要多听一听残疾人的呼声和要求,对残疾人、残疾人事业要高看一眼、厚爱一分。作者的大情大爱渗透在字里行间。

《我的“三农”情缘》与《我的家乡情结》一样,再一次大开大阖、大刀阔斧地把笔触伸向广袤的农村、壮阔的农业、伟大的农民。农耕文明是中华文明的核心表达,农业是政首邦本,不了解中国的农民就无从识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精神性格。回良玉同志生在农村、干在农村、成长在农村。长期从事“三农”工作,使他对“三农”一往情深。“离开‘三农’,就没有我的成长经历;离开‘三农’也不是我的真实人生。”他深深地意识到“三农”问题对国家、民族、人民具有什么样的重要性。“在中国,‘三农’问题始终不是一个轻松的话题。”“农业政首邦本和繁重艰巨的任务、农村广袤秀美的神韵和滞后艰深的状况,农民朴实奉献的品质和劳苦艰辛的现实”,这些让他时时在兹念兹,才下眉头又上心头。

作者把自己对农民的认识和理解在文中和盘托出,见心、见情、见智。他是一位深刻理解农民情感、欲求、性格、能量、智慧的人。他常年和农民在一起,他知道他们文化不多,道德不低;流汗虽多,欢愉不少;收入不高,幸福不低。他们看似木讷,实则智慧;看似谦恭,实则自尊;看似温和,实则坚强;看似卑微,实则高贵。他们没有华丽的语言,却有一颗真诚的心;没有亮丽的外表,却有一团火热的情。他们创造了用很少的耕地养活了众多的人口的伟大奇迹。作者还将自己独特的见闻告诉给读者:最困难的时候,农民舍己待人;大灾难的时候,农民抱有最坚定的信心;承受巨大市场风险,农民坚忍不拔,愈挫愈奋;进城务工打工,成为产业工人主体,从事着艰苦繁重的工作,没有享受平等待遇,农民任劳任怨,他们在骨子里有着牢固的国家观念。这是真正的理解,是知心、交心、通心而得的真知灼见。无怪乎作者如此写道:“我们与农民血脉相通,我们与农业血肉相连,我们与农村血缘相亲。农业是我们的生存基础,农民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农村是我们的精神家园。”

作者亲历了10年来中国农业的巨大进步和重大事件。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历史罕见的连续十年增产;全面取消“农业四税”,结束了2600多年农民按地亩缴纳“皇粮国税”的历史;实行“农业四补贴”,开创政府直接补贴农民的先河;实施林业、草原等生态效益补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等全面建立;实现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中央连续十数年发出以“三农”为主题的一号文件;等等。作为一名长期分管农业工作的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同志没有用这些伟大的历史进步为自己、为国务院、为政府评功摆好。他总是强调“基层蕴藏着解决‘三农’问题的真知灼见”。“基层萌动着推进农村改革的燎原之火”“基层蓄积着破除城乡藩篱的巨大能量”“基层涌流着农业科技进步的不竭源泉”。有这样虚怀若谷、亲民敬民又高瞻远瞩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有这样的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又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呢?又何愁创造力不能迸发呢?作者告诉我们,中国农民彻底告别缴纳农业税的历史,这一创举正是听取了农民的呼声,在基层取得试点成功后全面施行的。所以,尽管“‘三农’工作之重、之难、之繁、之苦,是有目共睹的”,尽管作者也叙述了“三农”面临的一系列困难,但作者指出,只要我们“对农民群众抱有感恩之心,带着谦恭之诚,满怀关爱之情,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真心实意帮他们解忧”,就能够实现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共同分享祖国现代化的成果。作者的“三农”情缘表达,实际上为读者深刻解读了祖国的含义和中国的国情。大国情中有大感情,大叙事中有大情爱。

《我所体悟的民族情谊》是对中国国情的另一角度的解读、叙事、述说和抒怀。

人口众多、民族众多、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地域辽阔、生态多样,这些一直是我们中国的显著特征。民族团结进步的程度是祖国统一、富强、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回良玉同志的这一篇章,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祖国多民族历史、命运、现状的新窗口,使我们看到了祖国新的气象和精神风貌。他以自己回族的身份,以自己的亲身感受,以自己10年的民族工作经历经验,款款深情地讲述了他所体悟到的民族情谊。

各民族之间的平等、团结、友爱、情谊,首先基于彼此的了解、理解、信任、尊重、关心。当今世界风云变幻,“多姿多彩的民族现象令人印象深刻,错综复杂的民族问题令人感慨万千,激烈血腥的民族冲突令人震惊深思”。作者从全球问题大视野反观中国民族关系和民族问题,从中国历史民族团结传统、民族文化交流交融成果的纵深层次把握现实民族关系和民族问题,正确准确地解读了党和政府的民族政策,满怀激情地表达了作者自己的民族初心和民族情谊。“我心始终是民族心。”“我所体悟的民族情谊,也凝结着党和政府对各族群众的关爱之情,对民族工作的关切之情,对民族地区发展的关注之情。”

作者用自己10年国务院民族工作期间学习民族知识、深入民族地区、接触民族群众的深切体会,描述了我国新型的民族关系和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的形成,“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中国各民族诞育、发展、交融的历史,一部共同缔造和捍卫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一部共同推动祖国历史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历史”。这样的表述掷地有声,铿锵有力。作者从历史、疆域、经济、文化等方面细数民族友好交往的广度和深度,并“为中华民族交融一体、繁荣一体而深深赞叹”“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强大纽带、团结和睦而深深感叹”。新中国涌现出的许多先进典型事迹无不表明民族团结是一座大爱的丰碑。

中国多民族特征中有一个重要现象,就是55个少数民族中还有不少是少数中的少数,即“人口较少民族”。怎样对待“人口较少民族”是检验党的民族政策的一把重要尺子。回良玉同志特别叙写了党和政府在这个问题上采取的措施和达到的成效。人口较少民族,人口不算多,数量不算少,共有28个民族,却分布在新疆等从北到南的十几个省区里,许多小民族在解放前正处于相当后进原始的社会阶段。“小少民族的发展问题,牵动着许多人的心,也受到中央的高度重视。”实行了“小民族大政策”“小民族大扶持”“小民族大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8年来,共投资百亿元,使小少民族大步迈向小康。解放前只剩下300来人的赫哲族,现在已经发展到4600多人。他们的幸福生活也让境外赫哲族羡慕不已。“小民族、大政策,传递的是一个大党的大情怀,树立的是一个大国的大形象,展示的是当代中华民族团结进步的大风采。”这不仅是对那些“小题大做”质疑的回答,也是真正把脉了民族平等要义的正确决策。“28个民族人口只占全国总人口的千分之一,但是这28个民族却占到我国56个民族的50%。解决了170万人口的小少民族的发展问题,就意味着中国一半民族实现了繁荣发展。”“这样的工作值得我们多做。”小少民族问题是这样,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工作、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工作都是这样,在国家发展和巩固边防的强国战略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少数民族发展状况还存在着“老少边穷”四位一体或一族多位现象,各民族大分散、小聚集,广分四方,四布各地,生态业态多样,文化语言不同。仅仅贫困、特困民族地区就有无数“桃花源”式的封闭、贫穷、落后,作者对此表示了锥心之痛。啃“硬骨头”式的扶贫攻坚战就此拉开序幕。这的确让我们体悟到党和国家的博大胸怀。从草原到边疆,“三牧”(牧业牧区牧民)政策实施,40多个边疆民族发展一一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兴边富民”行动实施。随着对民族关系、地理位置、各族人民祖国情怀愈来愈深刻的认识,政策扶持的力度也愈来愈大。这里面见证着历史的巨大进步和深刻变革,折射的是我国当前民族关系的历史主流和伟大成就。

在重大自然灾害中及时对受灾的少数民族地区、群众进行抗震救灾抢险,也是这几年民族工作的一个突出特色。“天崩地裂显大爱,众人拾柴火焰高。”受中央、国务院委派,回良玉同志多次在灾难发生的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组织抢险救灾。他对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及取得的救灾史上的奇迹和灾后重建史上的奇迹的赞颂,表现在无数生活的细节中;他对各民族守望相助、生死相依的深情厚谊的赞美,表现在无数感人的情节中。他进而深深思索一个问题:为什么历经磨难,我们中华民族总能重新挺立、奋勇前行,中华文明总能绵延不断、永葆生机?由抗震救灾中各民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自强不息、感恩奋进,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精神中,他找到了答案。作者对我国民族关系的现实把握和战略思考也得到了新的升华。这种思考不仅阐释着党的民族工作的光辉思想理论,也向广大读者普及了当下我国民族关系最本质的核心价值和深远意义。

从庞大的不容忽视的弱势群体中开掘出强健的精神伟力,从无时不在的复杂艰巨的“三农”问题中透析土地、民生、家园的厚重,从不可或缺的少数民族的伟大历史、现实巨变、精神风骨中书写中华风采,这里有作者饱含大情大爱的家国情怀,也有中国国情的深刻揭橥,开启了一条独特的中国之思和精神旅程。

用大地情怀和祖国情思写完以上六章后,作者又完成了最后的收章工作《我所感怀的人文情理》,以之为“七情”。古人云,七情六欲,人之本也,性之质也。然情有大小之分,欲有善恶之别。所以,辨析情、理、礼,分清情、爱、义,是谈情言爱、说欲讲理的大事。

这是通“情”达“理”充满哲思的性情之作。作者在这里总结了自己此一系列写作的情缘、情绪、情怀,也把人世和人文情理本身上升到形而上进行反思,开启又一段哲思之旅。他讲了情的种类、性质,指出“情的互动性”是一切情由所生、情有所达的根基、根本、根性。他从个人修养、社会发展、国家民族三个维度阐述了情的力量和力度。他疏理情的历史传统和传承,申明“一个充满情义的民族,才是大有希望的民族”。他辩证情理关系、情礼法则,阐明天理人情的统合为一。他讲情真义切,述真情奥秘,表情义无价。其思想之灵动,思考之深切,思辩之机敏,思虑之忧深,思维之缜密,思忖之细腻,思理之宏阔,思索之深刻都达到了高远、高超、高尚的境界,启人心智,开人心扉。

总之,回良玉的这本散文随笔集,叙述上有大视野、大胸怀、大境界,其文气浩荡,时而荡气回肠,时而深水静流;时而汪洋恣肆,时而娓娓动听;时而深奥繁复,时而趣味丛生;时而沉思如智者,时而激情如诗人。全书语言朴素平实而又精致准确,情感浓烈又饱含哲理,修辞丰富、知识多样、思想睿智、话语温暖,的确是一部动情用心的力作。

猜你喜欢

残疾人民族
我们的民族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民族之花
多元民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我骄傲
传承 民族 文化
为残疾人筑一个“中国梦”
西湖区:力促残疾人意外险“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