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2015-02-14范明辉
范明辉
探究式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范明辉
如何实施高中语文探究式教学呢?本人在此文中谈几点看法。
一、营造师生平等氛围
师生平等是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前提,因此,营造师生平等氛围,就会使学生初步具有探究意识并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要想让学生真正树立起探究意识,必须要消除学生的顾虑,敢于发表自己独立的见解,这一前提就是让学生融入师、生平等对话的情境中,也就是说教师要在探究教学的课堂中创设一种平等对话的氛围。首先,教师要树立师生平等的意识。平等意识缺位的教学会造成话语霸权充斥于课堂的“灌输式”教学现象:教师教,学生被教;教师思考,学生记录老师的思考;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是学习过程的主体,学生只纯粹是客体。这样的教学必定是封闭的、独断的、呆板的教学。而平等意识引导下的探究式教学,必然会发生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见解和智慧的不断地相遇、碰撞和交融,必然会使教学过程更富有活力和创新的可能。其次,师生双方要真诚倾听。李政涛先生说过:“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倾听受教育者的叙说是教师的道德责任。”这句话强调了真诚倾听意识需要师生双方,尤其是教师要时刻对学生怀有一种“期待视界”,尽可能地改变自己的思维定势,确信变化的眼光会改变一切,以一种欣赏和积极的态度,随时准备听取来自学生的观点和意见。
二、引导学生在“对话”中探究
首先,教师引导学生谈个人对文本的感受和质疑。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文本,要按照整体——局部——整体的顺序来进行,围绕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内容来探究。一般来说,探究的内容有: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体会语言表达效果;对阅读材料能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在这些方面的探究中,教师要发挥引导和点拨的作用,使每个学生都能把自己真实的情感体验和思考,以及受到的感染和启迪毫不保留地表达出来,和同学们交流、讨论。
其次,本层面也可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策略。小组合作策略是语文探究式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在个人独立探究基础上更深一步的探究。按照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学生都是按照自己的方式来建构对事物的理解,由于受已有经验和文化背景的影响,每个学生对事物的理解也会不同。通过小组合作,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从而使学生建构起新的和更高层次的理解。同时,也可以避免课堂上只有几个学生发言的情况,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个人见解。在组织形式上,以3-5人划分为一个学习小组为宜,小组长轮流担任,负责本组的学习探究,每个组员各负其责,安排记录员、发言代表,也是轮流担任。这样,学生以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发挥群体优势,通过组内交流组际竞争实现生生互动,使探究走向深入,更利于探究目标的完成。
第三,教师引导学生走向思考的深处。在课堂对话的过程中,往往有这种情况,围绕某一问题的探讨,学生的思维尽管很活跃,但这种活跃的同时又处于一种自发的无序状态。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不足,也由于思维发展的不成熟,他们的思考与探究常常停留在浅表层次。这就需要教师进行“思维搭桥”,通过适度的点拨,把探究引向深入,也把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教师常用的引导点拨方式是提问。有人会问:“针对过去问题往往是教师提出而学生往往被剥夺了发问权的情况,现在我们不是提倡问题从学生中来吗?”这无疑是对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就不能提问。作为平等对话的一员,教师也应该有提问的权利。教师的提问也是一种引导,有时正是在教师富有启发的提问中,学生思考的火花被点燃。
三、适当把握探究的度
教师在指导学生探究时,还有一点需要注意:学生对一个问题的探究不一定非要一次探究清楚,不必非要一次探究透彻,探究明白。由于受发展水平、思维能力、知识基础以及经验背景的限制,对于某个问题,学生可能无法一次探究完,教师不要急于给出答案,而是让学生存一点疑问,留待课下进一步学习与探究,逐步地搞清楚。
探究式教学模式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方法的重大革新。它是高中语文教学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运用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加强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能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在教学中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想方设法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氛围,激励学生积极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范明辉,教师,现居广东佛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