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探究

2015-02-14林婷婷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5年12期
关键词:活动课中职评价

林婷婷

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探究

林婷婷

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成为了独具职教特色的语文教学活动,也成为当前中职语文课程改革的亮点。但是,针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课型,仍有老师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内涵的认知还是片面的,对其教学特性的理解是模糊的,存在活动开展误区。如何握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特性、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的恰当运用显得尤为重要。

一、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性

1.教学活动课程化。综合实践活动是每一个学生必须掌握的、独具中职语文教学特色的、能拓展学生综合能力的课程内容。教材对“综合实践活动”这一块的编写遵循着“由知识到能力、由能力到运用”的原则,在知识与能力方面是有序的、系统的。

2.教学内容项目化。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目的就是让学生把自己掌握的语文知识与技能投射到社会实践中,并在实践应用中举一反三增加新知、提高能力。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项目,活动要突出语文“听、说、读、写”应用功能,提高自身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3.教学情境多元化。从活动资源开发角度而言,课题选择不应局限各单元后的几个语文综合实践题,活动课内容可根据校园生活,社会生活和职业生活,兼顾学生专业特点,确定活动项目,体现就业导向。在多元化的教学情景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与素养。

二、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1.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在初始阶段要安排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的实践活动,比如:安排学生做“自我介绍”等比较容易操作的实践活动。随着时间的推进,在学生都敢参与活动、都能参与活动的情况下,逐步加深活动难度,在课堂上开展比赛活动。后期应该着眼于就业、创业方面的训练,尤其职业学校学生普遍自卑,看不到职业光辉前景。

2.准确定位,不能忽视工具性。教师要认真研究教学内容,确定适合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项目,把握语文元素,制定恰当的教学目标,并为学生做出准确的定位。当前的中职语文教学往往只重视人文性而忽略工具性,忽略语言形式的熏陶与训练。这样就会出现一大批有口难言的中职生。因此,钻研教学内容(教材)要特别重视其工具性价值,强调语言形式的训练。

3.有效运作,不能急于求成。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项长期的而又系统性强的活动工程,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所谓的“综合”,是既把语文知识和能力融合起来运用的综合,又将学科知识与社会能力的综合。就拿笔者所举办的以“模拟职场应聘”为主题的活动来说,活动设计有组织问卷调查,开展大讨论,收集资料,撰写应聘书,制作个人简历,评选优秀作品等六大环节,才能达到效果的最优化。

三、巧教学评价,巩固教学效果

1.反思性评价。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针对学生气质、性格、能力等内隐性因素,设计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自我评价表,强化评价的个体认识,要求每位学生每次综合实践活动后写一篇日记,教师根据学生活动中的表现和活动成果,指出学生在活动中的闪光点和有瑕疵的地方,使学生能够全面的了解自己的能力。

2.过程性评价。过程性评价要点是考察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教师要关注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学生是否运用语文基础能力解决时效性问题,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与听说读写基础能力的同时,发展个体的运用能力与创新意识。要关注学生是否有个性化思考、运用团队智慧、独立操作、独立设计等认知过程。

3.综合性评价。综合性评价针对主要过程与效果而言,包括参与状态、沟通状态、情感状态;探索能力、操作能力、协作能力。可采用多主体的形式,例如:同学之间、家长、参与人员等进行综合评价。教师应尽可能多的发掘学生的优点,肯定他们的创新意识,从而有效地开展和规范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综合实践能力的目标。

总之,“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就是要让学生通过“活动”来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做到知行合一、手脑并用,真正具有“育人”价值的综合实践活动,产生“有所知”、“有所得”、“有所悟”效应。

林婷婷,教师,现居江苏沭阳。

猜你喜欢

活动课中职评价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的实践探索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活动课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高中生物活动课的实践探索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