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中生活实例引入有效性分析

2015-02-14李恩花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5年12期
关键词:实例语文课堂高中语文

李恩花

教学中生活实例引入有效性分析

李恩花

高中语文教学面临高考压力,很多教师注重对应试知识的讲解,往往忽视了新课改对教学目标提出的新要求,即培养学生课程学习意识,提高学生课程学习能力。笔者从高中语文教学实践出发,立足当前语文教学现状,剖析课堂气氛沉寂,枯燥乏味等现象,总结教学实践经验,将生活实例引入课堂教学,嫁接语文教学活动和生活实际,激发学生语文课堂活力,让学生利用生活元素体验和感悟语文内容,从生活走进语文课堂,从语文课堂提炼生活。

1.语文生活实例教学情境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创设语文生活实例教学情境,是高中语文生活实例引入教学的导入,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效率。在语文教学生活情境中,以高中生生活经历为实例说明作品,引导学生体验作品内涵,增加学生对语文作品的认知感悟,获得对语文作品的知识掌握,增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实感。

如,笔者在讲述《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时,笔者在多媒体计算机上给学生播放了近年来北京大学演讲视频,给学生创设贴近实际生活的演说场景,然后结合作品中蔡元培先生明确的教育性质,指出学生的关注点,要求学生注重提升自身素质,磨练自身德行,倡导学习中“学术自由”精神,主张积极创新教学方法。笔者通过给学生展示不同阶段,背景大学校长之演说,阐述各自主张和精神,揭示作品思想内涵,引导学生对比不同演说,深化学生对“学术”的认识,体会作品学术真谛,理解作者真正要表达的情感。同时,笔者结合作品中倡导的学术自由和教学改革,鼓励学生就语文课堂教学说出自己的建议,共同改革语文课堂教学活动。

2.语文生活实例教学资源

“生活即教育”一句很好的诠释了生活中各类资源都可以充分整合利用成为语文教学资源。在高中语文教学课堂中,整合学生生活资源作为教学素材,吸引学生兴趣和热情,不再是沉寂的语文课堂,改变过去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增加语文教学资源内容,既能反应实际生活,又能折射出语文作品中的内涵,这对教师提出更高的挑战,需要教师深入体会生活,在熟练掌握语文教材的基础上,整合生活资源将其作为语文教学素材。

如,笔者在讲述《沁园春·雪》时,知晓作品中毛泽东在上阕描写了伟大祖国北国雪景,抒写我国壮丽山河,在下阕则由壮丽感慨,牵引出历代英雄人物,表达了作者内心抱负和胸怀。为了让学生体会作品真谛,笔者将生活真实壮丽雪景,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展示给学生,引导学生进行联想,还原作品,理解作业,感悟作品。

3.语文生活实例教学内容

高中语文生活实例引入丰富拓展了语文教学内容,利用当地故事和生活资源,丰富和拓展语文教学内容,让学生感受生活的积淀,体验文化的深厚,增加学生对生活的热情,塑造学生积极生活的态度。生活中流传着很多的英雄故事和传奇故事,这些资源都是值得学生学习的,可以用来丰富教学内容。

如,笔者在讲述《记念刘和珍君》一文时,从文章写作背景出发,介绍当时我国水深火热、国土沦丧的状况,指出在那样的年代里,有很多英雄挺身而出,就像刘和珍一样,思想进步、热爱祖国,充满正义,作为祖国、民族的脊梁,为自由奋斗、流血、牺牲,激励着中华儿女,勇往直前、前仆后继。考虑到刘和珍距离学生年代较久,笔者结合文章写作背景,引入当地广为流传的英雄事迹,对比分析作品中内容的写法,丰富了教学内容,拓展了学生的学习视野,发挥生活实例效用,实现语文教学事半功倍的成效。

4.语文生活实例课外实践

高中语文生活实例课外实践,包括高中语文拓展阅读和课外作业两方面。其中,高中语文拓展阅读是一种辅助课堂教学内容的手段,笔者建议在拓展阅读中应联系语文所学和生活关系,选择补充语文课堂教学的素材作为阅读资料,生活即教育,将高中语文课外拓展阅读延伸至实际生活,将语文知识懂和会、学和用相融合教学,充分利用学生课余时间拓展课外阅读面,为学生语文学习提供广阔空间。第二,高中语文课外作业是语文教学活动的最后环节,要精心设计生活案例语文作业,打破教材作业局限,将生活中的案例整合后融入作业练习,做到语文教学与时俱进,将生活中丰富的信息整合后,作为语文学习素材延伸课外实践。

高中语文教学中引入生活实例需要教师立足教材,捕捉生活元素,整合生活素材,找准切入点,将语文教材作品中生活元素提炼出来,以生活实例形式呈现给学生,经过语文生活实例教学情境,语文生活实例教学资源,语文生活实例教学内容和语文生活实例课外实践四大环节,真正将生活实例引入高中语文教学活动,增强高中语文教学有效性,取得高中语文教学好成效。

李恩花,教师,现居山东寿光。

猜你喜欢

实例语文课堂高中语文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谈高中语文阅读理解课程的建构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
完形填空Ⅱ
完形填空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