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浸满红色的汉诺威——INTERSCHUTZ 2015侧记

2015-02-14

专用车与零部件 2015年7期
关键词:斯堪尼亚消防车驾驶室

文_本刊记者_庄 严

浸满红色的汉诺威
——INTERSCHUTZ 2015侧记

文_本刊记者_庄 严

2015年6月8—13日,INTERSCHUTZ 2015在德国汉诺威举行。作为消防领域全球最著名的展会,INTERSCHUTZ盛况空前,而且在展品上体现当下及未来消防应急救援领域的产品发展趋势。中国元素也在INTERSCHUTZ上有所体现。

INTERSCHUTZ 2015(2015 国际消防应急救援装备展)于2015年6月 8—13日在德国汉诺威举行。笔者有幸亲身参与到这5年才举行一次的展会之中,并根据自己的切身感受撰写此文。

规模:盛况空前

在此之前,国内大大小小的专业展会笔者也参加不少,虽然领域不同,但都有比较明显的共同特点,就是展会规模有限,即参展企业数量有限、企业展位面积有限、参展产品水准有限、观展人数档次有限。即使是人气较好一些的展会,如石油设备展、医疗救护展、消防设备展等其表现好也十分有限,毕竟这类展会的专业性很强,并非大众喜闻乐见。涉及这些领域的并能在展会上露面的专用汽车产品就少之又少了。

当笔者走进INTERSCHUTZ 2015现场之后,以往在国内形成的专业展会的传统印象瞬间烟消云散,人头攒动地可以比肩乘用车展会。一方面可以看出INTERSCHUTZ本身所具备的深厚底蕴,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INTERSCHUTZ主办方的精心准备,为参展商和观展人提供各种便利,同时,更可以看出德国人本身对于机械制造的兴趣。

据INTERSCHUTZ官方发布消息称,本届展会共吸引了来自51个国家的约1 500家企业参展,展示面积超过了10万6 000 m2。这些参展商共展出了数百款与消防应急救援相关的专用车辆。总体而言,INTERSCHUTZ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在影响力上,都可以说是全球消防应急领域最为盛大的展示平台之一,同时其也展出了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最为先进的消防应急救援装备。这样的吸引力吸引了全球15万7 000余名参观者,比上届展会多出了3万2 000人,增幅超过了30%。展现了INTERSCHUTZ本身的强大魅力。

德国消防救护协会主席Dirk Aschenbrenner表示:2015年的展会完全超出了预期,这点不仅体现在统计数字上,而且还从参展企业的非凡气质中散发出来,这种对于消防安全的重视无疑让INTERSCHUTZ 2015创造历史成为最佳。

趋势:双排四门+功能集成+类型细分+稳中求快

这么盛大的规模,其展出的消防车辆也必是精品,同时也代表了当下消防车辆的最高水平和发展趋势。根据笔者观察与总结,在INTERSCHUTZ 2015上展出的数百辆各类消防车辆中,大体展示出了4种需求和趋势。

(1)双排四门

采用双排四门驾驶室的消防车辆在INTERSCHUTZ 2015上展出众多,看得出在兼顾消防救援的同时,更加强调单车对于乘员数量的承载,毕竟任何任务都需要人这个基本单位来完成。而且据国内该领域资深人士介绍,5年前的INTERSCHUTZ还没有这么多的双排四门驾驶室消防车,这种趋势应该是近年来才兴起的。

从现场观察来看,展出的双排驾驶室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底盘原装的双排驾驶室,另一类是后期改装的双排驾驶室。两类驾驶室各有利弊,底盘原装的驾驶室主要由底盘供应商直接提供,整体视觉效果更好,驾驶室的密封性更好,室内人员之间交流便利,但承载人数受空间有限所制约,座位总数在6~8人间。而后期改装的双排驾驶室,由消防车辆制造企业后期改装完成,在驾驶室空间的操控上可根据实际需要改装,操作余地较大,能承载的人员数量也更宽泛,不过这样也带来了密封性和人员间交流便利性略差的弱点。

两类驾驶室在展场上的数量大体相当,并没有因自身明显的优点而受青睐或是因为缺点而遭白眼,由此看来何种形式完全有实际需求所决定,就如“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耗子就是好猫一样”。而且笔者还了解到,目前这种双排四门驾驶室的消防车辆在国内也开始被重视,逐步成为行业内的热门产品。

(2)功能集成

除了双排四门之外,单车车辆的功能集成化也算是本届展会的一大特点或趋势。在笔者的现场观察来看,几乎每个企业展出的车辆中都有这类车型,有些还不只一辆。

与以往功能相对单一的消防车辆相比,这种功能集成的产品更加强调其装配工具的多样性,即除了灭火所需介质如水、泡沫、干粉等和常用工具如水带、手持水炮等之外,又加装了其他用于应急救援等工具,如照明、发动机、破拆工具等。而之所以会诞生这样的产品也与实际需求密切相关。

据专业人士介绍,以往的消防车辆功能相对单一,在面对事故或火灾时需要不同功能车辆协同作战,但在遇到一些小型事故或火灾发生时,出动这些车辆就显得有些浪费了,很显然有1辆这种多功能消防车就可以解决问题,而且小型事故或火灾发生的概率要更高,自然也就意味着这种功能集成化的消防车辆需求更大。

要想实现车辆功能的多样化,对于各种工具的布局、安放,以及取拿也是一件非常有学问的事情。一般体积或质量的较大的工具放在下方的框架中,框架的进出都可通过滑道和旋转实现,非常省事;体积或质量较小的工具放在上方,很多小型且不易成型的工具如水带等都被安放在各种盒状框架之中,不易散乱。总之,各种工具的布置、摆放和取拿都充分地体现了人性化的设计,难能可贵。

不过,也有专业人士告诉笔者,原装进口这种结构设计和工具匹配的多功能消防车定会造价不菲,国内消防部门能否承受尚不可知,但如果进行本地化生产,选择适合国情的工具匹配,那将是另一种局面。总之,这种功能集成化消防车的发展趋势不可逆转。

(3)稳中求快

举高类和云梯类也是消防车辆中非常重要的两类,所以,在INTERSCHUTZ 2015上,这两类产品也成为多家企业的展示重点之一。

据曾参加过INTERSCHUTZ 2010的业内资深人士向笔者介绍,相比于上届展会,本届展会中的举高类和云梯类消防车辆没有一味地向高发展,而是更加注重现有高度顶端平台的稳定性。

顶部平台作为举高类或云梯类消防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直接参与灭火和救援的重要工具,如果不能保证其稳定性,这使得消防人员灭火或救援的有效性大打折扣,没有起到其应有的作用。所以,比较擅长这两类产品的企业,如马基路斯、卢森宝亚、博浪涛等都在其产品设计中添加了各类保证平台稳定的系统,并通过现场试乘让参观人员感受其产品的稳定性。

在保证了稳定性的基础上,几家企业也非常注重举高类或云梯类消防车作业的快速性,以保证这些消防车辆在到达事故现场后能够迅速进入到实际工作之中,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尤其是云梯消防车,其平台在云梯伸出高空作业时可以上下往复行走,其主要目的就是营救高层被困人员,如果既能保证稳定,又能提高平台上下行走的速度,势必可以加大救人的力度,创造更多的生存机会。这样的真实体验吸引了不少参观人员包括小孩儿在内的兴趣,即使排队人数众多,大家也都愿意耐心等待亲自一试。

(4)类型细分

作为辩证唯物主义的核心理论,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在单车功能集成化的发展趋势的同时,消防车辆也在呈现类别细分,应用更具针对性的特点。在INTERSCHUTZ 2015上,除了比较常见的消防车辆种类之外,也有一些并不常见的产品,如机场类和森林类消防车。

近年来,机场的消防安全得到了全世界范围内的认可,由于应用区域的特殊性,再加上应用过程的特殊,使得机场类消防车,尤其是机场类主战消防车与以往的城市类主战消防车有着很大的区别,更加强调车辆的动力性和加速性,边行走边作业的特殊性能,以及水炮射程远、覆盖面积大等特点,这也使得不少企业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该类产品的开发。所以在本届展会上,卢森宝亚、马基路斯、博浪涛、齐格勒、吉马科斯、兰特等在消防领域较有实力的企业都展示了其开发的机场类主战消防车,足见大家对该类车型的重视。

森林类消防车也是各家企业比较看重的一个细分领域,多家企业都展出了具体产品。森林消防由于其所处区域的复杂性和灭火操作的复杂性,所以,对车辆的越野性、通过性、动力性,以及在极限条件下的综合表现都有很高的要求,而且在灭火介质和工具的选择上也更具针对性,从而能够保证任务的顺利完成。

此外,意大利的BAI公司还展出了1辆隧道应用的消防车辆,更加强调在高度有限的情况下作业。整车重心低,驾驶室矮成为其最明显的特点。

事物的两面性又有对立统一的规律,即在强调消防车辆应用于不同细分领域的同时,同样需具备功能集成化的特点,从而保证任务完成的绝对性。

底盘:三分天下

任何一个展会不仅是一个展示平台,同时也是一个竞技平台。在INTERSCHUTZ 2015这个平台上,比拼的不仅是各品牌整车,同时也包括底盘。

环顾INTERSCHUTZ 2015,出现的专用底盘有梅赛德斯-奔驰、曼恩、斯堪尼亚、沃尔沃、依维柯、雷诺等欧洲传统卡车品牌的各类产品,其中以梅赛德斯-奔驰、曼恩、斯堪尼亚3家数量最多,可以说是3分天下,不分伯仲,这种情况大体与国内消防专用底盘市场相符。而且,梅赛德斯-奔驰、曼恩和斯堪尼亚都在INTERSCHUTZ 2015设立了自己展台,专门展示了各自针对消防车领域的专用底盘产品,足见这3家企业对这一领域的看重。

作为东道主的梅赛德斯-奔驰展现了其在专用底盘领域强大实力,共展示了20余款各类车辆,其中既有采用Actros、Axor、Atego、Econic、Unimog等梅赛德斯-奔驰品牌卡车类底盘的消防车,也有旗下品牌三菱扶桑Canter底盘的产品,还有Sprinter、Vito、Citan等轻型车产品,甚至以Smart、AMG等为代表的乘用车产品也出现在展台上,几乎覆盖了消防车辆的所有领域。

同样作为东道主的德国曼,不仅展示了自己旗下应用于消防领域的TGS、TGM、TGL等重、中、轻型产品,同时还表明了自己是大众汽车集团的一部分,向广大观众展示了自己强大的综合实力。

斯堪尼亚选择了室外展场,置身于众多消防车辆制造企业之中,展出的产品数量不多,却包括云梯、举高、水罐、机场等消防车辆领域中的主要类别,可以说是精益求精。同时在展场中,不少企业展出的多轴类产品也以斯堪尼亚底盘为主,展现了斯堪尼亚这方面的优势。

此外,笔者还在INTERSCHUTZ 2 0 1 5上见到了久违的太脱拉(TATRA),多少有些感到意外,展出的产品为应付极限环境的特制消防车辆。看来,在常规底盘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太脱拉想另辟蹊径,以奇制胜。

中国:不可或缺

中国综合国力的强大,让中国企业有了走出去的实力,INTERSCHUTZ 2015也不例外。

在INTERSCHUTZ 2015的1 500家展商中,有121家企业来自中国,仅少于德国本土企业。不过在数量可观的背后,中国企业还并没有展现出让人感到骄傲的产品与技术,看来全凭自身努力,还需时日。

通过收购重组也是一个不错的办法。此次参展的齐格勒(Ziegler)就有中集集团的股份在其中,而且在其展台上的众多产品中专门展示一辆采用联合卡车底盘的消防车,算是中国制造在INTERSCHUTZ 2015上的最佳展示。而且据笔者观察,不少国外观众对这辆来自中国的产品产生了浓厚兴趣。另外带有中国元素的企业还有SIG,其为广东永强先后收购了国外两家消防企业重组后的新公司,虽然其展台的面积不大、展出的车辆也不多,但也算是国内消防民营企业走出去的杰出代表。

或许对中国市场的看重,卢森宝亚在其展台展出的一款消防车辆上贴上了“消防”2个汉字,让笔者感到格外惊喜。可惜,笔者未能找到工作人员了解这两个汉字背后的含义。

除了展示之外,来自中国的参观者也是INTERSCHUTZ 2015上的一大看点。INTERSCHUTZ每5年才举办一次,机会难得,所以国内大部分消防车企业都会派相关人员来观摩学习,希望能够将先进的理念和技术带回国内。不过在笔者看来,对于消防产品的观察程度,日本观众更加仔细一些。

值得一提的是,戴姆勒卡客车(中国)有限公司专门组织了一个参观团前往汉诺威观展,团内成员皆为国内多家主流消防车制造企业的相关负责人。为了能够让这些企业人员能够充分了解梅赛德斯-奔驰旗下各类适合消防改装底盘的特性,戴姆勒集团专门安排了技术人员进行了各类产品的详细讲解,并回答了国内消防企业在改装中遇到的问题。

猜你喜欢

斯堪尼亚消防车驾驶室
商用车驾驶室液压系统设计
浅析8D方法在解决H7车型驾驶室振动的应用
基于ABAQUS的某商用重载轻卡驾驶室力学性能仿真研究
消防车
斯堪尼亚销售(中国)有限公司
实施本地化战略,首辆国产斯堪尼亚卡车或将于2022 年下线
“迷你”消防车的启示
某轻型卡车驾驶室稳定性设计优化
消防车有哪些种类
斯堪尼亚举行印度客车工厂落成典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