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丝绸史》序
2015-02-13李朝胜
文/李朝胜
《江苏丝绸史》序
文/李朝胜
《江苏丝绸史》就要出版了,这是丝绸业界的好事。应著者永平同志之邀写序,一时还真无从写起。因为,还没有细心看过此书,但在《江苏丝绸》杂志上看过永平同志的部分连载,感到资料翔实,论述得体,富有新意。结合过去长时间和他的交往,我深感永平同志是个有丝绸情怀、有责任感和有作为的学者和管理者(他还是位有众多学生的太极拳名家和太极文化研究学者)。在丝绸行业中这样的人还有一些,但是总是觉得太少。其实我一直有个纠结,在很多场合发誓或者激情不少,但是脚踏实地、执着不移、兢兢业业地做事,还真远远不够,而永平同志用行动给我们做出了榜样。
不久前和朋友聊起丝绸文化问题,大家都希望我能组织一下,集合一批力量,打造一个平台,去进一步发掘和弘扬中国丝绸文化价值。我也深感必要,但又感力不从心,因为这的确是个大课题。
我认为有此责任的理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场合讲到:在新的时代里,要进一步开拓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以建立新型国际合作关系和发展战略格局。在西方担心与质疑中,习总书记又进一步郑重向世界宣布,要以丝绸之路精神来推进建设“一路一带”。
什么是丝绸之路精神?习总书记指出:就是“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这“三互一共”的概括,浓缩着中华优秀文明和核心价值取向,正是当今世界潮流的集中体现,正是中国丝绸文化的精髓,正是中国共产党长期孜孜以求的发展道路。
纵观丝绸发展史,丝绸精神在整个中国乃至全世界,通过历史的积淀,在人们内心中形成为一种不变的追求,以其独特的角度,展现为人类文明进步服务的重要基础。
中国古代先民在实践中发现,蚕的一生重大转变在于结茧,而且能够破茧成蝶,生命能如此精彩改变,一定是蚕茧有着不同寻常的神奇能力。在一些地区还保留着用蚕茧包裹逝去的先人的习俗,以求灵魂不死,转世再生。嫘祖发明缫丝织绸的传说,表明五千多年前,在中原地区采桑、剥茧、抽丝、织绸已经达到相对兴旺成熟的时期。于此同时,衍生出许多与桑蚕丝绸劳作相关的图形与文字。就比如“桑”这个字,从甲骨文形成及演变过程看,可以说是所有树木文字的起点;再比如,许多与蚕桑丝绸有关的文字演化成为表达抽象含义的文字,说明古代先民由蚕桑丝绸生产实践中,实现对抽象概念及思维逻辑的形成与进步,从而造就中国人的认识方法和逻辑思维个性。
在中国历史中,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农桑,留下大量史籍专著,成为中国数千年治国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多少先贤哲人的理想追求中,国家治理与社会秩序,都离不开“礼”。正是因为中国有丝绸这种表现力强又有精美无比的服饰,才一代一代演进出凝聚中华文明标志性之一的中国服饰礼仪文化。
中国文学艺术与丝绸结下不解之缘。《诗经》风雅颂就已包含了大量采桑浣纱劳作的优美诗篇;敦煌壁画,大量反映出了数百年历史长河中,丝绸与佛教文化的紧密关系,表现出佛陀的庄严神圣,并创造出神女飞天、反弹琵琶等优美画卷;尤其中国章回小说的巅峰之作《红楼梦》,源于江宁织造曹家兴盛与衰败的历史刻画,其内容和人物描写与丝绸环环相扣、步步随行,几乎每个人物出场都是优美绝伦的丝绸服饰的精彩亮相。
丝绸不仅产品华美,而且全产业具有绿色、循环、可持续特点。在宋代就已经出现规模化的“桑基鱼塘”生产模式,一直传承至今。蚕宝宝的生物特性要求环境高度清洁,在实际经验中成为衡量生态环境优良的忠诚标志。
丝绸历史灿烂辉煌,一代代能工巧匠创造出巧夺天工、举世无双的精美技艺和成就,是我们中国为全人类进步贡献的伟大宝库。在一代代传承下,在江浙地区,尤其苏南一线,云锦、宋锦、苏绣、缂丝等高超技艺达到巅峰,形成丰厚而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孕育出代表中国灿烂文化和文明的博大精深的精神财富,其核心脉络,充分诠释出中华文明“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不朽理念。丝绸产业为人类创造出无比丰富和华丽的物质财富,与优秀的丝绸精神文明有机组成为整体,并不断影响和服务于人类进步,成为人类科学和谐发展的最有凝聚力、影响力的力量来源之一。所以我们有责任和义务继承并弘扬丝绸精神,不断传承并开发丝绸产业取之不尽、服务社会的宝贵财富。
知古鉴今,继往开来。
一个尊重历史的民族,一定是有责任和自信的民族;一个具有未来思维、勇于创新的民族,一定是有生命活力和前途的民族,丝绸精神恰恰给予我们这样的底气和能力。
在当今飞速发展的时代,讲好中国故事,直面挑战,深化改革,聚贤释能,充分运用信息化技术和高科技促使丝绸产业开拓创新、加速发展,有极大潜力和广阔前景。我曾在多次场合谈到:中国丝绸产业面临四大战略机遇:一是传统产业结合科技进步,实现丝绸面料功能性开发与运用;二是蚕桑丝绸通过高科技研发,跨界合作创新,实现生物质深化利用的资源产业;三是面对环境变化,蚕桑基础产业已经并且进一步成为生态保护和综合循环经济的重要选择;四是丝绸文化必将以其深厚的内涵和独特魅力,为现代服务业和社会进步注入巨大的活力。一些地方结合自身特点和规划,建设丝绸文化园、文化博物馆、信息资料馆和丝绸档案馆就是十分有益、充满前途的文化创举。
国家茧丝办成立近二十年了,我也从事茧丝绸行业管理工作近二十年了。期间,即为丝绸行业老工人、老专家、老教授、老技师、老管理者的敬业精神所感动,也为丝绸产业的起起伏伏、叫好不上座的状况所揪心。从采取各种措施制止“蚕茧大战”始,到大力推进“茧丝绸贸工农一体化”机制性改革;从厂丝贮备制度建立和实施,到积极顺应产业发展趋势,推进“东桑西移”战略的实施,就是希望通过大家齐心协力、克服困难、扎实工作,能够为行业打下一个比较平稳又能持续发展的基础。这些方面应该说得到丝绸业界大力配合与支持,做得稳健而富有成效。
为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实现市场在配置资源中起到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的引导与服务作用,国家茧丝绸办在全行业积极支持下,在商务部领导指导下,经国务院同意,2013年底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茧丝绸行业健康发展的意见》,这是今后一段时期指导茧丝绸产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对于政府部门政策整合,形成合力,十分重要;对于指导地方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有所突破,十分重要;对于科技进步,提高丝绸产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十分重要;对于开拓创新,探索新型商业模式,更好适应市场需求,健康发展,十分重要。
在“十二五”时期,我们面对行业新形势、新压力、新趋势,积极应对,从宏观角度重点开展了机制性建设工作。一是在公开广泛参与配合下,建设茧丝绸公共服务平台,进行产业基础分析和梳理,编制产业发展科技路线图,建立科技进步重点项目数据库,组建国家级专家智库,增强行业资源整合服务能力;二是进一步总结产业结构调整规律,推进产业规划落地实施,科学指导安排茧丝绸发展资金项目,并强化事前、事中、事后监督评估,促进一批先进技术成果转化;三是大力推进丝绸文化建设,积极促进联合,扶持有地域特色的丝绸文化商圈的形成与发展,创新营销模式,为品牌建设打基础;四是以高档丝绸标志和生丝电子检测国际标准推进工作为契机,研究整合与规范茧丝绸全行业标准体系服务平台;五是成功组织《锦绣中华》、《锦绣撷英》国际丝绸形象宣传公益系列活动,在世界重要场所,着力宣传丝绸“中国创造,世界共享”的文化理念。这些工作都得到全行业的普遍认可和有力支持,取得阶段性的成效。这些工作同样在江苏丝绸业界获得极有力的参与和有效地推进。
江苏丝绸业界因为有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有行业协会的勤恳工作,有罗永平、沙卫平、卢克松、储呈平、韩兴旺、陈国强、李龙等以及苏州大学、苏州丝绸博物馆、中国丝绸档案馆、江苏科技大学、苏豪、鑫缘、鼎盛、华佳、绣娘、太湖雪、大地蓝等单位,有这些有识之士、科研院所、大学和企业的长期耕耘、积极探索、默默奉献和不懈努力,致力于传承与开拓,致力于研究与普及,为国家丝绸产业布局和进步作出贡献,作为今天江苏丝绸行业的新历史,值得我们进一步总结和记录。可以说,所有这些努力,都是顺应蚕茧丝绸行业的共同追求,通过这些扎实工作,就能奠定新的基础,进一步树立起信心,为实现“中国梦”所赋予的“丝绸梦”迈出坚实有力的步伐。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再美好的目标也是要靠更多的丝绸工作者共同努力,一步一步地去实践、去开拓、去奋斗,才能达到。为世界、为来者,讲好中国丝绸故事是我们的使命与光荣,面对新挑战和新机遇,做好每一项工作是我们唯一的选择。只有兢兢业业地推进丝绸产业各项领域较好较快较强地发展,用行动和成果赶上时代的步伐,才能够在世界上让丝绸之路精神深入人心,让“一路一带”经济发展战略,具有文化软实力的灵魂和经济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支撑。
永平同志的这本专著,填补了江苏丝绸历史研究一项空白,是江苏丝绸文化建设一颗硕果,也是讲好江苏丝绸故事一部好书,应该点赞。希望大家读了这本书,更加熟悉并热爱丝绸故事,珍惜来之不易的丝绸文化精神理念,更加增强丝绸文化自信、发展道路自信。
是为序。
二○一五年一月二十八日
(作者原系国家茧丝绸协调办公室副主任,现为商务部驻昆明特派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