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情境因素对城市女性公共环境行为的影响
2015-02-13黄粹,鹿群,赵闯
黄 粹, 鹿 群, 赵 闯
(1.大连理工大学 公共管理与法学学院,辽宁 大连116024;2.大连海事大学 公共管理与人文学院,辽宁 大连116026)
环境问题具有全局性。因女性是家庭的教育者、消费的主要决策者和资源的管理者,环境保护更需要女性的广泛参与。西方学者的研究表明,女性在环境运动中非常活跃[1]。女性在环境保护中的价值已被西方学术界肯定并在国际社会逐步得到认可。联合国环境署的调查也显示出,女性是传统的环境保护者。在我国,有关女性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研究环境保护中女性的参与现状及影响因素,对于扩大女性公共参与及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一、文献回顾和研究假设
1.文献回顾
环境行为的定义目前尚无统一说法,但其基本内涵是一致的,就是公众采取有利于改善环境的行动,这种行为有利于保护环境,提高环境质量。环境行为有不同的分类,我国学者孙岩采用汉斯对环境行为的界定,将环境行为分为说服行动、消费行动、法律行动、政治行动和生态管理行为[2]。本文在研究中使用这一划分,将法律行动和政治行动合为公民行为,即公共领域的环境行为包括说服行为和公民行为;私人领域的环境行为包括消费行为和生态管理行为。实证研究已经表明女性私人领域的环境行为比较积极,而公共领域的环境行为不积极,因此本文所要研究的是外部因素对城市女性公共环境行为的影响,即找出影响女性公共环境行为的外部因素,从而为提高女性的公共参与水平提供相应的决策支持。
环境行为受到外部情境因素的影响已被相关学者研究。对于外部情境因素,斯特恩认为主要包括技术的可用性、内部存在的对于环境的影响、法律和规则制度要求、成本与收益、便利性以及社会规范与期望等[3]。环境态度和环境行为之间的关系可能会受到超出个体所控的外部因素的影响。由此,情境因素如“经济限制,社会压力和机会”也许会干扰到某人的态度。古德诺、斯特恩和迪亚兹提出了预测垃圾回收利用行为的ABC理论,该理论认为环保行为B(behavior)是个人对环境行为所持的态度A(attitude)和外在因素C(external conditions)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一理论肯定了情境因素对环境行为的影响。汉斯、斯特恩选取了外部情境因素中的社会地位、法律法规、科技手段、政策支持等要素,验证了这些要素对于环境行为的作用[4][5]。我国学者彭远春分析了影响环境行为的结构性因素,研究发现阶层地位、城市差异、环境信息获取对环境行为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6]。
2.研究假设及变量选取
本研究在肯定了学者们所得出的积极的环境态度会导致环境行为的结论基础上,进一步检验了外部情境因素对环境态度与环境行为之间的关系是否具有调节作用。城市女性环境行为的形成有一个过程,由于现实中各种制度的约束,城市女性即便具备了改善环境的积极态度也不足以产生参与环境保护的行动,城市女性的环境行为和行为决策往往是对影响其的外部情境因素以及基于自身的个体特征进行利弊权衡之后才做出是否参与及如何参与的决策。总而言之,影响城市女性环境行为的影响因素是多层次、多样化的,虽然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测量标准,但是通过借鉴国外经典的ABC理论即“态度(A)——外部因素(C)——行为(B)”理论,本研究选取了心理因素和外部情境因素两类变量。心理因素变量包括环境关心和环境敏感度两个方面。
环境关心:本研究主要采用了应用最为普遍的NEP量表来测量环境关心,环境关心通常被定义为个人对自然环境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普遍看法。多数研究已经表明,环境关心与环境行为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环境敏感度:本研究把环境敏感度界定为个体对环境所持的欣赏、关注、同情等的情感,Kaiser等认为,环境敏感度有助于提高环境态度对环境行为的预测能力[7]。
具体研究架构如图1所示。
图1 研究架构
根据研究架构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假设1:情境因素对环境关心与说服行为之间关系存在调节作用。
假设2:情境因素对环境关心与公民行为之间关系存在调节作用。
假设3:情境因素对环境敏感度与说服行为之间关系存在调节作用。
假设4:情境因素对环境敏感度与公民行为之间关系存在调节作用。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设计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对女性居民访谈的方法获取研究数据和信息。为确保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在借鉴以往的研究基础上设计了研究量表,同时通过与女性的访谈和小样本预试,对题项进行了修订,最终得到正式的量表。城市女性环境行为量表的题项设计参考了泰纳、卡斯特和洪大用的问卷[8][9],并结合女性自身的参与特点进行了设计,包括说服行为和公民行为,共9个题项。环境态度包括环境关心和环境敏感度2个变量,环境关心量表主要参考了邓兰普的“新生态范式(new ecological paradigm,简称NEP)”量表[10],共4个题项。环境敏感度参照汉修、罗斯的研究[11],设计了3个选项。
外部情境因素包括合作参与、参与渠道、政策法规和信息公开4个题项,包括“周围没有人跟我一起参与公共环境保护,影响了我的参与意愿”、“我没有听过妇联、女性环境组织举办过环保活动,实在找不出一条合适的渠道能够参与环境行为”、“现有的环保规章制度不健全,影响了我的参与意愿”、“环境信息公开不透明,影响了我的参与意愿”。环境态度量表、环境行为意向量表、外部情境因素量表均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要求被访者回答非常不同意~非常同意,依次赋分为1~5分。
2.样本选取
本研究以山东省济南市城市女性为被访对象展开了问卷调查。调查对象是大于18岁并愿意参与调查的女性居民。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并通过同学、朋友、家人的关系,向济南市泉城广场、大明湖、大型商场等公共场所共发放了300份问卷,有效回收问卷为267份,有效回收率89%,样本基本特征如表1所示。
表1 样本特征
三、数据分析与讨论
1.信度和效度检验
采用信度分析和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考察所使用问卷的信度和效度。环境行为、环境态度两个量表的探索性因子分析KMO值均大于0.85,p<0.001。环境行为变量提取了环境说服行为和环境公民行为2个因子,累积贡献率为66.647%,因子载荷在0.567~0.816之间,克朗巴哈α系数分别为0.767和0.692,大于0.5;环境态度变量提取了环境关心和环境敏感度2个因子,累积贡献率为55.148%,变量提取的因子载荷在0.663~0.871之间,克朗巴哈α系数分别为0.679和0.835,大于0.5,说明环境行为和环境态度两个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2.分层回归分析
本文通过分层回归分析验证外部情境因素对环境态度与环境行为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调节作用也称为交互作用。交互作用A×B是指A对某种观测结果(C)的影响会随着B的加入而产生变化,如果A×B的引入改变了A对某种观测结果(C)的解释力,则说明B对A与C之间的关系存在调节作用[12]。利用分层回归分析验证外部情境因素对环境关心和环境敏感度两个心理变量与环境行为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为了考察两种环境态度对环境行为的影响所受到的外部情境因素的调节作用,对环境关心和环境敏感度分别进行了分析,结果如表2、表3所示。首先,将环境关心、环境敏感度作为自变量输入到回归方程;其次,四种外部情境因素一起进入回归方程;再次,将环境关心、环境敏感度和四种外部情境因素的交互变量一起进入回归模型。
表2 环境关心与外部情境因素的分层回归分析
从表2的数据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当环境关心变量单独带入方程时,环境关心对女性的说服行为和公民行为均存在显著影响;当加入外部情境因素时,环境关心对女性的说服行为和公民行为仍存在显著影响,外部情境因素中的“合作参与”、“参与渠道”和“政策法规”也对女性的说服行为和公民行为产生显著影响;当环境关心与外部情境因素的交互变量被带入方程时,外部情境因素对环境关心和环境行为之间的关系并不存在调节作用。可见,本文提出的假设1和假设2均没有通过。
表3 环境敏感度与外部情境因素的分层回归分析
从表3的数据分析结果可以看出,环境敏感度对女性说服行为的影响显著地受到外部因素“合作参与”、“参与渠道”和“政策法规”的调节作用,模型3具有统计意义(F=63.973,p<0.001),决定系数R2比模型1和模型2有了显著的提高。外部因素“合作参与”和“参与渠道”与环境敏感度的交互作用对女性说服行为有显著的、负向的影响(β值为-0.307和-0.225,p<0.01和p<0.05),“政策法规”与环境敏感度的交互作用对女性说服行为有显著的、正向的影响(β值为0.173,p<0.05)。这说明在周围有更多女性参与合作的情况下,环境敏感度与说服行为的影响会增强;提供更多合适的参与渠道,环境敏感度对说服行为的影响会增强;有环保法规政策的要求和限制的情况下,环境敏感度对说服行为的影响会增强。环境敏感度对女性公民行为的影响显著地受到外部因素“合作参与”、“参与渠道”和“政策法规”的调节作用,模型3具有统计意义(F=46.050,p<0.001),决定系数R2比模型1和模型2有了显著提高。外部因素“合作参与”和“参与渠道”与环境敏感度的交互作用对女性公民行为有显著的、负向的影响(β值为-0.387和-0.134,p<0.05和p<0.01),“政策法规”与环境敏感度的交互作用对女性公民行为有显著的、正向的影响(β值为0.122,p<0.05)。这说明在有更多女性参与合作的情况下,环境敏感度对女性公民行为的影响会增强;提供更多合适的参与渠道,环境敏感度对公民行为的影响会增强;有环保法规政策的要求和限制的情况下,环境敏感度对女性公民行为的影响会增强。此外,外部情境因素对环境关心与城市女性公民行为之间的关系不具有交互作用。假设3和假设4均得到验证。
四、结论与启示
根据实证结果,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外部情境因素对环境态度能否产生环境行为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检验外部情境因素这一客观条件在环境态度对环境行为的影响中是否有促进或阻碍作用,即城市女性是否会产生公共领域的环境行为主要取决于环境态度和外部情境因素,如果城市女性具备了很积极的环境态度,但是外部情境因素,如政策、法律不健全的话,女性积极的环境态度仍然不能导致具体的环境行为发生。(2)合作参与、参与渠道和政策法规在环境态度对环境行为的影响中具有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合作参与、参与渠道和政策法规三个外部情境因素对环境敏感度与环境行为之间的关系存在调节作用,而且共同参与的人越多,参与的渠道越畅通,政策法规越完善,环境敏感度对城市女性环境行为的促进作用会加强。
研究结论对引导我国城市女性参与公共领域的环境行为具有如下启示:创造有利于女性实施环境行为的外部情境因素。外部情境因素调节着环境态度对环境行为的影响力,因此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有助于女性把积极的环境态度落实到实际的环境行为上。由结论可知,合作参与、参与渠道和政策法规等外部因素在环境态度对环境行为的影响中起着调节作用。因此,首先要采取各种手段促进女性的共同合作,可以发挥妇联、社区和女性环境组织的作用,将广大女性组织起来共同参与环境保护,要促进女性的合作参与,就要建立具有权利主体意识的参与型公民文化[13];其次,畅通女性参与环境保护的途径,为女性提供有效的参与路径,如支持女性环境组织的发展;最后,健全环境参与方面的法律法规,在法规政策制定中考虑社会性别差异,在公共空间创造女性参与环境保护的舆论氛围。
[1]Keiko.Gender Difference in Recycling[EB/OL].http://wikigender.Org/index.php/Gender Difference in Recycling,2009-02-27.
[2]孙岩,宋金波,宋丹荣.城市居民环境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管理学报,2012,(1):144-150.
[3]STERN P C.Understanding individuals’environmentally significant behavior[J].Environmental Law Reporter News and Analysis,2005,35(11):785-790.
[4]HINES J M,HUNGERFORD H R,TOMERA A N.Analysis and synthesis of research on responsible environmental behavior:a meta-analysis[J].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1987,18(2):1-8.
[5]STERN P C.Toward a coherent theory of environmentally significantly behavior[J].Journal of Social Issues,2000,56(3):407-424.
[6]彭远春.试论我国公众环境行为及其培育[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48-52.
[7]KAISER F G,WOLFING S,FUHRER U.Environmental attitude and ecological behavior[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1999,(19):1-19.
[8]TANNER C,KAST S W.Promoting sustainable consumption:determinants of green purchases by swiss consumers[J].Psycholog&Marketing,2003,20(10):883-902.
[9]洪大用.环境关心的测量:NEP量表在中国的应用评估[J].社会,2006,26(5):71-92.
[10]DUNLAP R E,VAN LIERE K D,MERTIG A G.Measuring endorsement of the new ecological paradigm:a revised NEP scale[J].Journal of Social Issues,2000,56(3):425-442.
[11]HSU S J,ROTH R E.An assessment of environmental literacy and analysis of predictors of responsible environmental behavior held by secondary teachers in the Hualien area of Taiwan[J].Environmental Education Research,1998,4(3):229-249.
[12]胡良平.统计研究设计用语[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03,(3):14-15.
[13]黄粹.北欧妇女组织兴盛的制度环境分析[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3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