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SR报告中的评价性级差范畴化研究

2015-02-13王冬梅

关键词:语势领先者级差

王冬梅

(大连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3)

一、引 言

评价系统是语言人际意义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于20世纪90年代由Martin 等学者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框架下发展起来。级差(graduation)与态度(attitude)和介入(engagement)共同组成了评价意义下的三个子系统。级差在这其中起到了核心作用,语势(force)和语聚(focus)可用来衡量态度和介入的程度[1]136。位于语篇语义层面的评价意义系统最终体现的是社会符号层面,即语域(register)层面的基调(key)[1]164。因为基调是话语主体根据情境变量而做出的高度机构化的意义整合[2],因此本文选择企业社会责任(CSR)报告这一类具有特定修辞动机的机构话语作为分析对象,以其基调类型作为切入点,尝试对这一类语篇的级差评价意义资源以及体现这一评价意义的词汇句法结构进行范畴化研究,从而丰富评价理论中有关形式范畴化的研究[3]。

二、CSR 报告中的基调

“企业社会责任”这个概念是由Howard R.Bowen 在其1953年撰写的《商人的社会责任》一书中提出的。这个概念发展至今仍没有一个一致认可的定义。但毋庸置疑的是,今天的企业是在公众的监督之下运行的企业。企业利益相关者(股东、雇员、消费者、社区等)无一例外地认为企业有义务解释其经营行为所产生的所有社会和环境问题[4]。面临着来自利益相关者不断提升的敏感度,企业必须提供足够的有关自己经营行为所造成影响的信息披露。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这一语类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应运而生,并逐渐成为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中的一种标准化操作行为。构成这一语类的情景语境变量包括:(1)企业将其履行社会责任的理念、战略、方式方法,其经营活动对经济、环境、社会等领域造成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以及取得的成绩及不足等信息,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总结,并向利益相关方进行披露(话语范围);(2)CSR 的撰写编制工作由公司不同部门成员协作完成,但可以视为公司最高管理层的声音,同时CSR 拥有广泛的受众,既包括对CSR 比较了解的群体,例如企业部门领导、投资方、合作伙伴、政府机构、行业协会、专业的评价机构、媒体等,又包括对CSR 缺乏认知的群体,例如普通员工、普通消费者等,文体正式(话语基调);(3)书写体,配以一定的图表或图片(话语方式)。

在关于CSR 信息披露的大量文献中有两种研究视角:一种是商业视角(business perspective),另一种是机构视角(institutional perspective)。O’Connor 等[5]分析了21 家世界500 强石油化工企业发布的CSR 报告,结果验证了这两种视角的存在,并将与之对应的语言分别命名为竞争优势话语(competitive advantage language)和机构话语(institutional language)。CSR 报告中的竞争优势话语主要用于构建企业在产品质量、市场份额、技术创新等领域在同行业内部的领先优势,而机构话语的功能主要强调企业是政府法律法规、石化行业准则、社会文化认知等方面的认同者。本文在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CSR 报告这一语类的基调包括行业领先者声音和行业认同者声音,并尝试对实现这两种基调的级差意义资源进行范畴化研究。

三、CSR 报告中的评价性级差范畴化

从O’Connor 等学者所分析的21 家世界500强石油化工企业中抽取英国BP 石油公司作为本研究的案例分析对象,并以这家公司2011年的CSR 报告作为文本建立小型CSR 报告语料库。这份报告来自该公司官方网站。笔者收录了CSR报告通常会包含的部分:报告简介(What is inside)、首席执行官的一封信(A letter from our group chief executive)、能源开发(Energy)、安全(Safety)、人力资源(People energy)、环境(Environment)等。此外,BP 公司在2011年的报告中大篇幅地增加了另一个板块:墨西哥湾(Gulf of Mexico)。此CSR 报告篇长45 页,形符22 525。在对文本进行清理之后,笔者使用计算机辅助赋码工具对文本中的级差评价部分以及话语基调(行业领先者/行业认同者)进行赋码。本文尝试通过语料分析修正评价理论中的级差框架,将CSR 报告中的级差评价意义范畴化。

评价理论中的级差意义资源包括语势与语聚两个维度,可用来衡量态度和介入的程度。语势表现的是评价对象的强度(intensification)和数量(quantification),而语聚表现的是评价对象在范畴内的典型程度(prototypicality)和完成度(fulfillment)。而这里谈到的强度、数量、典型程度和完成度等都可以从提升(up-scale)/锐化(sharpen)或降低(down-scale)/柔化(soften)等两个方面进行衡量。文本分析表明,在行业领先者和行业认同者两个基调下,话语主体运用了以下词汇语法手段体现级差评价意义。

1.话语主体定义话语中某概念的语势强度

(1)性状类语势强度(quality intensification):具有态度意义的形容词比较级增加性状强度。例1 和例2 摘自BP 公司2011年CSR 报告“首席执行官的一封信”这一部分。性状类语势强度通过充当前置修饰语的形容词比较级形式得到体现。级差渗透于态度评价语之中,并以铭刻的方式明示话语主体的鉴赏意义(inscribed appreciation)。通过stronger、safer、better 等评价性描述话语主体构建了BP 公司力争行业之先的决心,表明石油泄漏灾难过后,BP 公司会从中吸取教训,成为一个比从前更强大的企业。在后面的“能源开发”和“安全”部分,stronger 和safer 这两个概念不断被重复,全文出现共计8 次。重复(repetition)本身也是一种增加语势强度的手段。在例2 中,级差融合鉴赏表达式(better products and services)所出现的上下文语境还同时传递了行业认同者基调:石化行业所承担的责任是满足整个社会不断变化的对能源的需求。

例1 Our employees worked hard to make BP a stronger,safer company. (行业领先者)

例2 At BP we define sustainability as the capacity to endure as a group:by creating and delivering better products and services that meet the evolving needs of society. (行业领先者/行业认同者)

(2)过程类语势强度(process intensification):具有态度意义的副词或动词增加过程强度。例3和例4 摘自BP 公司2011年CSR 报告“环境”部分。例3 中副词closely 本身具有积极的评判意义,从而大大地强化由动词work 体现的物质过程。作为一家负责任的企业,BP 公司在石油泄漏事故之后正紧密地与当地社区以及相关政府部门通力合作恢复环境。而例4 中动词pioneer 本身就传递了话语主体对本企业在行业内技术领先这一地位的主观评判。

例3 BP has been working closely with local communities and government agencies on the restoration of the Gulf Coast. (行业认同者)

例4 We are also pioneering new technologies-such as digital imaging of reservoirs. (行业领先者)

(3)高量值词汇加强语势强度(lexicalised realisations of degree of intensity)。在例5 中,形容词key 首先是具有积极鉴赏意义的词汇,同时也属于高量值词汇,相当于very important,强化了“重要的”这一性状的语势。高量值词汇属于注入式(infusion)表达,即级差评价意义渗透在词汇的概念意义之中。同样的情形还包括例6 中的形容词excellent。例7 中的高量值动词enhance 语义上相当于make... better,因此使过程语势得到强化。

甲洛洛很希望能抓到凶手,但也很不情愿去怀疑登子,因为登子平时是个三棒子打不出一个闷屁的人,而且只要有需要,他总是默默地帮他打磨斧头,修理门窗,打制锁门和拴狗的链子,不仅不收一分钱,还时常给他陪着笑脸,人前人后也从不叫他甲洛洛。

例5 We are promoting natural gas as a key part of the energy future. (行业领先者)

例6 My goal is that BP should not only be a leader in what we do – by achieving excellent financial and operational results...(行业领先者)

例7 In this Sustainability Review,we look at how we are working to enhance safety and risk management. (行业领先者)

(4)比喻性(figurative)表达加强语势强度。例8 中的tailpipe 和smokestack 以隐喻的方式分别降低和提升了从不同渠道产生的碳排放量,表明BP 对有关碳排放税这一行业法规的期待,也间接显示BP 将会是这个规则的遵守者。

例8 We want to see a price put on carbon emissions,which treats all carbon as equal whether from the tailpipe or smokestack. (行业认同者)

2.话语主体定义自己和话语相关联的语势强度

介入意义中渗透进级差意义可以帮助话语主体定义自己和话语相关联的语势强度。在评价理论的框架下,介入是由那样一些词汇语法资源实现的,写作者/言说者可以利用它们与文本中涉及的其他观点立场进行主体间立场(inter-subjective positioning)的斡旋[6]。介入这一语言功能使得文本的对话潜能(dialogistic potential)得到充分的发挥。“对话”这一概念借自于巴赫金的对话哲学。巴赫金认为话语具有普遍的对话性。不管是在独白性的书面文本中,还是在多人参与的会话中,都可以在由不同的言语主体所展开的完整话语之间发现这种对话性。评价理论中语言的介入功能包括单言(monogloss)和杂言(heterogloss)两大子范畴,如图1所示。本文只探讨杂言部分,因为单言本身并不指向任何其他可选择的观点或立场。尽管如此,Martin 等仍然强调单言本身也具有对话性。[1]78在“Safety is fundamental to our as a company”这句单言的句子中,任何其他可选择的观点都没有被提及,可见安全对于BP 公司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这种不留任何对话空间的断言(bare assertion)本身也是一种对话。

图1 介入:单言与杂言

本文所分析的BP 公司2011年CSR 报告中的杂言从功能上可进一步细分为对话闭合(dialogic contraction)和对话开放(dialogic expansion)两大子范畴。前者或挑战或拒绝对立观点,而后者则承认或接受对立观点的存在。White[7]认为闭合与开放并不是一对二元对立的范畴,相反,可以把所有的介入成分看成是在一个级差意义上的连续统(a clinch of variation)上的成员,它们在不同程度地体现着对话的开放性和言语主体与话语关联的强度。如图2所示,在本研究的语料中,级差渗入于介入之中的评价意义多数体现BP 公司为石化行业认同者这一话语基调。例9 以弃言(否定:not)的形式为整个石化行业经营行为的合理性辩护,从而缓冲由于墨西哥湾原油泄漏而引发的公众对BP 公司的指责。例10 以弃言(意料之外:but)的形式向利益相关者表明企业对公众的期待非常明确,但公司已经在解决危机的同时大大提升了自己的竞争力。此句中believe 这一表心智活动的动词与第一人称代词we 搭配使用,动词believe 之后的命题内容主要是对未来公司发展前景或整个石油行业的发展前景美好的展望,但未来所能取得的成果有赖于复杂的利益相关方的协调与合作,所以为读者预留了质疑的空间。例11 和例12 以宣言的方式强调BP 公司自己的行为与公众的期待相吻合。强调企业行为和公众对其社会认知的吻合度也是行业认同者基调的表现形式之一。例13 以外言的形式减弱了言语主体与相关命题的关联强度。虽有数据分析表明受污染地区的旅游业正在复苏,但动词indicate为读者质疑的声音预留较大的空间。例14 也以较小的可能性(较弱证据:appear)这一介入方式既传递了BP 公司对自己所造成的环境危机的程度进行辩解,同时也为这种辩解预留了较大的质疑空间。

图2 BP 公司2011年CSR 报告中的介入成分语势强度连续统

3.语势量化

(1)形容词对评价对象进行不确定的量化。例15 中形容词比较级wider 对评价对象issues 进行不确定的空间跨度量化,突出强调BP 公司决心在有关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议题上遵从相关的企业外的标准。例16 中形容词commercial-scale 和small 分别从跨度和数量两方面向利益相关者传递了BP 公司在低碳排放等方面所做的努力,刻画了企业在行业内部技术领先的形象。

例15 Our code of conduct provides clear expectations on behavior and compliance. However,on wider issues where our influence extends into society more generally,we support relevant external benchmarks. (行业认同者)

例16 We are contributing towards a lowercarbon future in several ways:by building commercial-scale renewable energy businesses in biofuels and wind;and by supporting small,lower-carbon businesses as part of our venturing activity. (行业领先者)

(2)通过语法隐喻实现对抽象概念的量化。在功能语法体系下,语法隐喻指的是一个概念在词汇语法层不同的体现方式。在例17 中,“一致式”中作为性状的形容词available 在“隐喻式”中抽象化为一种现象,从而可以被表不确定数量的形容词abundant 所修饰。相似的例子还包括例18 中用来修饰会谈协商的表不定数量的形容词many,例19 中修饰企业不断进步的表时间跨度的形容词continuous。

例17 We are promoting natural gas as a key part of the energy future because of its abundant availability. (行业领先者)

例18 During 2011,I visited 16 countries in addition to the UK,and had many frank discussions about BP’s role and responsibilities. (行业认同者)

例19 We know we don’t have all the answers,but we will keep learning and striving for continuous improvement. (行业领先者)

(3)通过高量值词汇实现语势量化。例20中的increasing 和例21 中的expansion 作为高量值词汇本身表达了becoming more 的含义。例20通过这一高量值词汇表达了公众对于碳排放的关切程度,也说明了BP 公司对此问题的社会认知与公众吻合。例21 以企业的口吻传递了能源结构改革(广泛地利用风能)中企业与政府通力合作的重要性。

例20 While we feel a strong responsibility to help meet this growing demand,we also share increasing concerns about the rising global CO2emission levels that it implies. (行业认同者)

例21 Government support is crucial in ensuring the expansion of wind power. (行业认同者)

4.语聚

(1)形容词/副词体现语聚程度。语聚体现的是某一经验概念被言语主体描写为具有一定级别的主观概念,它们或是贴近范畴原型状态,或是处于范畴的边缘。在例22 中,言语主体用副词particularly 修饰helpful,使其语义聚焦程度提高,表明技术在安全管理中的重要性。这个句子同时传达了两种声音:行业认同者声音(石油行业是个高危行业)和行业领先者声音(我们先进的技术可以很好地规避风险)。

例22 Since our work always involves some risk,technology has a particularly helpful role to play in the saf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nergy resources. (行业认同者/行业领先者)

(2)意动相动词词组体现完成程度。在谈及企业技术创新这一领域时,文本中大量出现了意动相(conation-phase)动词词组,如例23、例24 两句中的aim to 和plan to。及物性中的过程以意动相动词词组呈现表明了该过程的完成程度。这种计划完成的状态处于“完成度”这一连续统的较低层级,因而也可以看做是语聚完成度弱化的表达。

例23 BP aims to manage its operational GHG emissions through operational energy efficiency,reductions in flaring and venting,and by factoring a carbon cost into our investment appraisals and the engineering design of new projects. (行业领先者)

例24 In all oil sands projects,whether operator or not,BP plans to use steam-assisted gravity drainage (SAGD)technology to recover the resource. (行业领先者)

以上分析勾勒出CSR 报告中所呈现的级差评价系统的范畴化结果,如图3所示。

四、CSR 报告中评价性级差的语篇分布

图3 CSR 报告中所呈现的级差评价系统的范畴化

笔者认为,CSR 报告的主要话语动机是在话语实践过程中与其利益相关方斡旋各种利益关系,帮助实施组织的合法性策略。由于2010年4月发生了墨西哥湾石油泄漏事件,随后发布的CSR 报告承担了比以往更多的信息披露责任,以期弥补组织本身与大社会系统之间的价值鸿沟。包括级差在内的评价意义正是实现这一策略,将组织话语行为基调自然化(naturalization)的语言资源之一。在BP 公司2011年的CSR 报告中,笔者选取“首席执行官的一封信”这一部分来分析级差与话语基调的语篇分布模式。在系统功能语言学框架下,Halliday 曾定义三种结构,分别体现语篇的概念意义、人际意义和语篇意义。其中可以实现人际意义的结构被称为韵律结构(prosodic structure)。Halliday 认为,人际意义体现的是话语主体在特定言语环境中对自己的观察视角、扮演角色等方面的表达。人际意义不能被切割为分散的粒子,人际意义的表达延伸到语篇的各个角落,它们具有累积效应(effect of cumulative),应从语篇整体把握。[8]在“首席执行官的一封信”这一部分,以级差实现态度的韵律式分布从“引言”部分开始,并与信件结尾处的“展望未来”部分遥相呼应。这两部分主要突出的是行业领先者基调(如例25 所示)。高值级差表达式比较集中,凸显在石油泄漏灾难过后,BP 公司会从中吸取教训,成为一个比从前更强大的企业。在随后的“墨西哥湾治理”、“提升安全管理,重拾信任”和“创造价值,满足需求”等三大部分仍大量使用高值级差表达式,但体现的主要基调变为行业认同者(如例26 所示)。企业利用这种基调凸显自己对法律法规、行业准则和公众对石化行业的社会认知等几大方面的认同感。当然,在使用以提升、褒扬为主基调的高值级差表达式的同时,言语主体也适当使用弱化的级差评价手段,为读者预留质疑空间,保持话语人际意义的张力,构建更加协调的主体间关系。

例25 行业领先者基调:The employees of BP are working with great (强化)determination(弱化)to make BP a stronger(强化),safer(强化)company. We have set three clear priorities(强化):safety must(弱化)be enhanced(强化),trust earned back,and greater(强化)value delivered to our shareholders. We know we don’t have all the answers,but we will keep learning and striving(弱化)for continuous improvement(强化). We will do our best(强化)to keep you informed.

例26 行业认同者基调:We expect the continuation of strong growth in the world’s most(强化)dynamic economies to drive even greater(强化)demand for energy. While we feel a strong responsibility to help meet this growing demand,we also share widespread(强化)concerns about the rising global CO2emission levels that it implies. BP supports government action to limit emissions and deliver a sustainable energy mix. We are contributing towards a lower-carbon future in several ways:by producing natural gas at scale as a cleaner(强化)alternative in power generation;by providing fuels and lubricants that improve(强化)vehicle efficiency.The search for energy resources will not get any easier. It is also essential to acknowledge(强化)that our work will always(强化)involve some risk,and that we must(弱化)keep focused on managing the risks inherent in our business.

五、结 语

本文通过分析企业在环境事故之后所发布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探究企业如何通过话语行为协调言语主体与读者的人际意义张力,斡旋各利益相关方的权益,并保持和提升其组织合法性。Martin 等学者提出的评价理论为我们提供了系统的理论框架。通过分析BP 公司2011年CSR 报告中的级差评价方式,笔者完成了针对这一特定机构话语的评价性级差范畴化工作,不足之处为样本数量较小,未来可开展更大样本的或中外同类行业CSR 报告英汉双语语料的对比研究。

[1]MARTIN J,WHITE P. The language of evaluation:Appraisal in English[M]. London:Palgrave Macmillan,2005.

[2]岳颖.评价理论中“级差”的语篇功能研究概述[J].外语学刊,2012(1):87.

[3]张德禄. 形式与意义的范畴化——兼评《评价语言——英语的评价系统》[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6):427.

[4]DEEGAN C,RANKIN M,VOGHT P. Firms’disclosure reactions to major social incidents:Australian evidence[J]. Accounting Forum,2000,24(1):101.

[5]O’CONNOR A,GRONEWOLD K L. Black gold,green earth:An analysis of the petroleum industry’s CSR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discourse [J]. Management Communication Quarterly,2012(2):210-236.

[6]WHITE P. Beyond modality and hedging:A dialogic view of the language of intersubjective stance[J]. Text:Interdisciplinary Journal for the Study of Discourse,2003,23(2):259-284.

[7]WHITE P. An introductory tour through appraisal theory(word processor version)[EB/OL].[2015-03-18].http://www.grammatics.com/appraisal.

[8]HALLIDAY M A K. Modes of meaning and modes of expression:Types of grammatical structure,and their determination by different semantic functions[C]//ALLERTON D J,CARNEY E,HOLDCROFT D. Functional and context in linguistics analysis:Essays offers to William Haas.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9:66.

猜你喜欢

语势领先者级差
语势的妖娆
政论文中排比句的巧妙使用
雅言诵经典之路浅析
二类油层三元复合驱开发层系优化组合合理渗透率级差数值模拟研究
专业录取规则介绍:级差制
中国导电纤维的领先者
中国导电纤维的领先者
农网10kV配电线路分段开关级差保护优化研究
领先者勇追随者智
英文电影字幕翻译中的语意与语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