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近远期疗效观察
2015-02-13仇晓敏
仇晓敏
桐庐县中医院心内科,浙江 桐庐 311500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近远期疗效观察
仇晓敏
桐庐县中医院心内科,浙江 桐庐 31150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近远期疗效。方法:将108例慢性心力衰竭心肾阳虚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4例,2组均给予西医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自拟中药方进行治疗,比较2组1月、6月、1年的临床疗效及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1月、6月、1年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74.07%、83.33%、88.89%,对照组分别为57.41%、62.96%、68.52%,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2组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呈下降趋势,治疗1月、治疗6月、治疗1年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左室射血分数(EF)、每搏量(SV)呈上升趋势,治疗1月、治疗6月、治疗1年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近远期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心功能。
慢性心力衰竭;中西医结合疗法;心肾阳虚
心力衰竭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心肌损伤,心肌结构改变,并出现心室泵血、充盈功能下降等情况的心血管疾病临床综合征[1]。此病治疗难度大,具有较高的致残率与致死率,常见临床症状包括运动喘息、呼吸困难等,发病贯穿患者正常生活及工作,具有较大的潜在风险,本研究观察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近远期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4月—2013年5月治疗的10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男68例,女40例;年龄61~85岁,平均(73.50±5.31)岁;NYHA分级Ⅱ级39例、Ⅲ级46例、Ⅳ级23例;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4例,2组性别、年龄、NYHA分级等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选择 满足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制定的《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2]中相关诊断标准,临床症状表现为呼吸困难、胸闷喘憋、活动耐力差等,经过系统检查主症为气短乏力、动则喘息、四肢冰冷,次症为少尿、水肿、面色晦暗等,属心肾阳虚证。纳入标准:①满足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②临床症状符合心肾阳虚证;③NYHA心功能分级Ⅱ~Ⅳ级;④治疗前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伴严重感染性疾病患者,例如肺部感染、呼吸道感染患者;②孕妇及哺乳期患者;③更年期综合征或者神经官能症患者;④短期内手术史患者;⑤肿瘤、肝、肾疾病患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给予强心、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利尿等常规治疗,地高辛每天0.25 mg,口服;双氢克脲噻每次25 mg,每天2次,口服;依那普利每天5~10 mg,口服;倍他乐克每天50 mg,口服。
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西医治疗基础上,自拟中药方治疗,处方:人参、葶苈子、附子各10 g,黄芪、丹参各30 g,水煎取汁150 mL,每天2次,口服。
2组均持续治疗1年。
3 观察指标与统计学方法
3.1 观察指标 通过心脏彩超对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及每搏量(SV)进行检测。
3.2 统计学方法 选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进行χ2检验和t检验。
4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4.1 疗效标准 显效:心力衰竭症状基本消失,心功能改善2级以上;有效:症状有一定程度改善,心功能提高1级;无效:心功能改善不足1级,心功能未见好转。
4.2 2组近远期疗效比较 见表1。治疗1月、6月、1年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74.07%、83.33%、88.89%,对照组分别为57.41%、62.96%、68.52%,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组近远期疗效比较 例
4.3 2组心功能改善情况比较 见表2。经治疗,2组LVDD呈下降趋势,治疗1月、治疗6月、治疗1年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SV、LVEF呈上升趋势,治疗1月、治疗6月、治疗1年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2组心功能改善情况比较(±s)
表2 2组心功能改善情况比较(±s)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同时间点比较,②P<0.05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时间治疗前治疗1月治疗6月治疗1年治疗前治疗1月治疗6月治疗1年LV D D(mm) 59.57±6.21 55.36±5.76①②53.16±5.21①②51.20±5.06①②59.67±6.23 57.69±6.10①55.26±6.24①55.30±6.19①SV(mL) 35.12±6.03 49.24±5.21①②51.36±4.80①②53.77±4.63①②35.27±5.97 39.64±7.28①39.20±6.55①37.26±6.03①LV EF(%) 38.54±1.51 44.61±1.91①②51.34±1.97①②55.89±2.36①②39.01±1.64 42.36±1.52①45.20±1.67①51.26±2.03①
5 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属中医学心悸、喘证的范畴,是众多因素导致的心之气阴不足,阳气受损,血脉瘀滞,其主要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指患者心之阴阳气血匮乏[3],标实指血瘀、痰饮。心脏的正常功能需要心力充盈和心气鼓动,心血不足可能引发血流不畅,血气虚弱则可能导致血运瘀滞。
临床认为慢性心力衰竭治疗应以活血益气为主,本研究自拟药方包括附子、人参、丹参、黄芪、葶苈子等药,其中人参和黄芪为君药,人参补心气,黄芪扶阳利水,附子则补益阳气;丹参活血化瘀[4],葶苈子泻肺定喘,行水消肿,为臣药,上述诸药合用可显著提高药效,有活血化瘀、益气行水消肿的效果。黄芪有正性肌力作用,可抗心律失常、扩张冠状动脉,临床证实在抗心律失常、扩张冠状动脉等方面效果显著,大剂量黄芪还可利尿、缓解水钠潴留[5]。另外黄芪可提高cAMP水平,对Na+-K+-ATP酶活性有抑制作用[6~7]。黄芪还可保护心肌,降低缺氧代谢产物在组织中的聚集和提高心肌缺氧耐受力。丹参可化瘀利水、养血,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阻止纤维细胞生成,使冠状动脉得到扩张,并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黄芪、丹参均可增强患者机体免疫能力,消除血清炎症因子,还可改善内皮功能及心功能[8]。
本次研究将LVEF和LVDD作为近远期疗效的观察指标,LVEF是临床评价心功能的常用指标,可直接反映左心室的排血能力,同时可作为判断心力衰竭预后的观察指标。LVDD同为左心室舒张功能评价指标。本次研究中观察组LVDD水平显著下降,优于对照组,表示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远期疗效显著,SV及LVEF结果均可证实上述观点。
[1]刘如秀,汪艳丽,刘俊辉,等.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慢性心功能衰竭患者超声心动图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1,18(10):68-69.
[2]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12):1076-1095.
[3]周鹍,林谦,逯金金,等.慢性心力衰竭中西医结合生存质量量表与SF-36量表的效度对比研究[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13,32(2):30-34.
[4]伊璠,张艳.活血通脉方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组织MMP-2、TIMP-2、hs-CRP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4,54(17):30-31,34.
[5]姚成增,朱灵妍,王肖龙,等.也谈慢性心力衰竭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策略[J].医学与哲学,2014,35(4):80-82.
[6]逯金金,林谦,农一兵,等.慢性心力衰竭中西医结合生存质量量表与SF-36简明健康状况量表信度、反应度对比研究[J].中医杂志,2011,52(10):837-840.
[7]尹璐,康晓新,曲妍,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23):307-309.
[8]王彦.心肾双补强心方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血浆BNP及相关指标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13):301-304.
(责任编辑:骆欢欢,李海霞)
R541.6
A
0256-7415(2015)05-0042-02
10.13457/j.cnki.jncm.2015.05.020
2014-12-25
仇晓敏(1971-),男,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心血管内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