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名称英译范式研究*
2015-02-13史潘荣刘改琳
史潘荣,刘改琳
(西安工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西安710021)
严复在《〈天演论〉译例言》中称:“一名之立,旬月踟蹰”[1].严复所谓的“名”,指的就是译名问题.在国际交流日趋频繁的今天,中国高校译名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身份识别作用.然而,其名之“立”,却颇费译者心思.由于“中国的法规没有就高校或其他机构的英文名字作出任何的指引”[2],高校在翻译校名时,只是按各自的理解,选取了符合自身对外交流需要的词汇语义和拼写方式.这就可能出现英语译名与汉语原名不对应等等诸多问题.文献[3]总结了中国高校名称英译的混乱现象,指出校名英译标准化的重要性.文献[4]分析了1995-2011年国内发表的31篇相关文章,指出目前国内学术界关于高校名称英译的研究主要是宏观的综述和微观的细节处理,呈现研究总量相对偏小、研究内容有重复、总体研究水平相对偏低以及结论不一致等特点.从知网等资源搜索得知,国内2011年以来发表的论文,在数量和质量上,均有提高.文献[5]基于胡庚申提出的翻译适应选择论,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三个层面探索了中国高校校名英译的适应性选择.文献[6]基于维索尔伦(Jef Vers-chueren)提出的顺应论,认为中国高校校名应该采取异化翻译,以彰显目的语的异质性,顺应中国经济和时代的发展.文献[7]基于威因里希(Ureil Weinrich)提出的语言规划概念,描述了中国高校名称译法各自为政的局面,提出了一些语言规划建议.文献[8]分析了校名的标识语功能,并从标准化角度讨论翻译实践中反映出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可以认为,针对“中国高校名称英译”这个课题的研究已出现多角度趋势.在中国高校校名更改频繁和高校自身发展迅速的今天,高校英语名称的识别度也应该提高,才可以在对外交流中拥有更高的身份认同感.借鉴译界的研究成果,认为高校名称英译及其英译研究应该遵循一定的范式.文中从多视角、多层面对此展开探讨,试图探索出一个可以解决高校名称英译问题的基本理论框架.
1 中国高校名称现状分析和英译范式假设
据中国教育部网站2009-2014年公布的“全国高等学校名单”,截至2014年7月9日,中国高校(不含独立学院)共计2542所,其中普通高校2246所(包括民办普通高校444所).见表1.
表1 中国高校数量统计(2009-2014年)Tab.1 Statistics of Chinese universities(2009-2014 年)
从表1可知,近六年来中国普通高校大幅增加,成人高校略微减少,但高校总数呈增长态势,说明新建高校增多.据教育部的数据显示,全国公办本科院校共782所,公办高职高专院校1020所,民办高校444所,另有独立学院283所.由于高校林立,校名繁多,将校名按学科专业属性分类,不失为校名英译研究的前提.笔者选取740个校名,按名称相似性划分为:综合、师范、语言、艺术、政法、财经、理工、工程、农林、医药等10类.
目前专业院校中以“大学”命名的高校比重较大.回顾历史,1981年中国拥有704所高校,到2010年8月30日仅剩148所继续使用原名,这就意味着90%以上高校校名为新校名[9].可以做出这样的假定,即中国高校名称总体变化趋势分为三个阶段:院校增加期(1900-1951年);院校专业化增加期(1952-1990年);院校名称类别减少期(1990-2014年).因而校名在同一类别或区域可能趋于同质化和相似化,这样一来,某些校名就会逐步消失.例如,随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出现,气象学院之名消失;北京科技大学出现,钢铁学院之名消失;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出现,冶金学院之名消失.会计、统计、审计、经济、金融、物资、计量等名称正从校名里消失,取而代之的会是占比例更大的类别名称,如财经大学.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所产生的行业化高校经历几十年发展、合并和升格,实际上向着综合化迈进,学院更名为大学,一般性“学院”向“大学”靠拢,次类向更大类别靠拢,以保全自身在竞争中的不败地位,因此,以“大学”命名的高校增多.行业化校名的减少使得校名作为标识的识别度降低.
纵观中国高校的过去和现在,由于校名变动,其身份认同很难确立,与之相随的是英语译名的不稳定性与身份的不确定性.但立足现在,展望未来,我们却欣慰地看到,校名由于同质化和相似化,反而趋于系统化和规范化,同类院校则更容易以占比例较大的学科名称来命名.这使得校名英译范式的建立有的放矢.就翻译对象而言,译者大可不必费尽周折去对译那些行业过窄的校名,只需要首先按类别研究占比例较大的学科名称的内涵,确定其身份识别,然后考虑其英译的方方面面.行业化校名的减少无疑简化了校名英译的过程,降低了汉英对译的困难.
2 中国高校名称英译研究范式
2.1 研究视角
目前在国内,中国高校名称英译研究呈现一定的学术理论性,具体涉及到语义组合、语言特征、语言规划、中西文化差异、翻译适应选择论、功能翻译理论、顺应理论、标准化、目的论、后殖民主义理论等10个研究视角.有些学者并没有选取视角,而是选取某个学科门类的英译进行研究,有些从宏观上对当前中国高校名称英译现状进行描述和分析.
2.2 英译研究对象范式
2.2.1 翻译本体
所谓翻译本体,本文中指高校名称.在英译的准备阶段,需要调查中国高校名称的归属、特点和内涵,研究英美等英语国家校名的现状及其历史,还要借鉴其他国家高校的英译名称.
就归属而言,高校名称究竟属于机构名称、术语、场所标识、文化符号,还是别的什么?这是值得探讨的问题.第一、众所周知,政府机构名称通常长而完整,包含“省”“市”“区”等行政区划名称;而高校名称较为简练,除日本、新加坡、中国台湾等地部分高校使用“国立”“省立”,美国高校使用“州立(State)”之外,中国高校名称中不出现“省”“市”“区”等字眼,可见其与政府机构名存在差异.第二、张顺生《从术语标准化视野谈“职业技术学院”的英译》一文的发表,试图将校名纳入术语范畴[10],而马俊波《论中国高校校名英译的标准化》发表在《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术语学与术语标准化”栏目,王银泉与崔燕《从语义组合看中国高校校名的英文翻译》发表在《中国科技术语》“术语与翻译”栏目,这些例子更是确认了“校名属于术语”的暗示或建议.第三、有学者认为校名具有标识语功能.文中认为高校校名应该算是一种文化符号,他不仅是实物称谓,也是抽象概念.认识校名的本质,对于英译校名和研究校名英译,意义非凡.比如,中国高校名称英译中一般不出现“province”或“provincial”等字眼,而city university也不宜回译为“市大学”,因为这样做似乎使得高校等同于政府机构.
2.2.2 翻译载体
高校名称以一定的词汇组合来表现,这些词汇属于符号,是校名的载体.于思湘对中国高校校名的语义结构类型进行了量化统计,得出9种组合类型,认为“高校校名属于专有名称,它往往有[由]几个词组成,而且,每个词都分属于不同语义范畴”[11].中国高校校名语义结构有三个要素:地名项、学科名项和院校性质类名项[12].据此,文中将中国高校名称划分为前位、中位和后位三个成分,前位为方位、国名、省名、市名、人名等,中位为学科或特殊寓意,后位为学校性质类名“大学”或“学院”.如西安工业大学的构成是“地名+学科名+性质类名”;而综合类校名没有中位成分,如:北京大学.这样,各类院校在前位和中位的成分上相似,但后位就不止存在“大学”和“学院”,还有“高等专科学校”,以及“职业技术学院”、“职业学院”、“成人教育学院”、“职工大学”、“广播电视大学”等特殊形式的高校.
英语校名也基本上有三个要素,但其组合方式与汉语校名不尽相同.具体而言,体现在词性上,汉语校名只有名词一种,而英语校名有名词university或college,institute等,冠词the,介词of,for,at,in等,连词and,部分表示方位词和学科词可以在名词和形容词之间选择.两种语言文字的修饰关系在句法结构上具有不同的体现,汉语校名中居于后位的“大学”被前位和中位词修饰,而英语校名中的“university”的修饰词如果是形容词就放在前面,如果是名词要么直接置于前面,要么置于其后面,并有一个介词连结,从词形来看是两个名词顺序颠倒且中间被隔断,而这后一种情况便造成汉语校名英译中语序及修饰逻辑问题.何自然,麦胜文援引徐广联《大学英语语法》179页“前置定语形容词同中心词结构紧密,表示该中心词的较永久的特征,而后置定语形容词多表示暂时的特征”[13]的说法,指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英文校名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中的 University是名词中心词,Guangdong是其前置修饰语,Foreign Studies是其后置修饰语,由介词of带出,并 据 此 认 为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和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可能代表同一所大学Guangdong University及其两个院系;但又根据 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New Edition,2003)中institute一词的注释“an organization that has a particular purpose such as scientific or educational work,or the building where this organization is based.”(p.843),认为使用“地区名+institute+of+专业名称”不会有歧义概因institute的专业性含义.何文激发一些学者的异议,然而其论点发人深省,值得我们建立英译对应模型时借鉴.
2.2.3 翻译客体
当高校名称以词汇来呈现时,词汇以其组合结构表达一定的意义.于思湘发现,中国高校校名具有以下语言特征:①音节偶化现象突出;②句法结构单一化;③学科的多样性;④性质类名运用的不平衡性.其中音节偶化这一特征可以解释一些校名和学科名的异质同构现象.譬如,一个表示学科的汉字加上“学”和“学院”二字搭配为“某学学院”,略去一个“学”缩合成“某学院”,如“文学院”、“理学院”、“工学院”中的“学”字承载“学科”和“学院”两个内涵.有些学院还可以两个专业名合成双音节词语,如“文学院”和“理学院”合成“文理学院”(目前尚无“文理大学”),“理学院”和“工学院”合成“理工学院”,“法学院”和“政治学院”合成“政法学院”.但在学院升格为大学时均不便称作“某大学”,如不能称“文大学”“理大学”“工大学”“商大学”,而只能通过添加表示“行业”的后缀“-业”和表示“学科”的后缀“-科”,或者寻找相近或相关的行业名、学科名来构成双音节,如“商学院”变成“商业大学”或“工商大学”,“医学院”变成“医科大学”.
除极少数学科名,如“外国语”和“中医药”有三个音节外,其余学科名只能用偶数音节,主要是双音节,它们是师范、音乐、美术、政法、民族、财经、商业、工商、经贸、理工、工业、科技、工程、电子科技、电力、邮电、建筑、石油、交通、海洋、海事、航空航天、农业、林业、农林、医科、药科等,这些学科名在院校由“学院”升格为“大学”时可以直接置于“大学”一词前,如“师范学院”变成“师范大学”.上文中提到的city university在翻译时便偶化处理为“城市大学”,而这又引起“城市学院”的出现.院校的简称也尽量采取偶化,如:北大、北外等.
相比之下,英美等英语国家的英语校名中却较少出现以上这些专业性极强的学科名.这又是翻译的一大困惑:究竟是否应该按照汉语的词汇语义来直译成英语呢.
2.2.4 翻译主体
高校名称的译者是翻译主体,在整个翻译及翻译研究中处于中心位置,拥有相当大的话语权.在多数情况下,校名英译任务由委托人(学校决策者)交给一位受托人(常常是英语教师),由于受托人威望和委托人信任,受托人即译者决定了校名英译的最终呈现方式.译者的语言敏感度、跨文化交际水平和历史责任感都会直接影响校名英译质量.如果说英译校名五花八门,甚至出现重大偏误,译者难脱其咎.例如,有学者将Sun Yat-sen University(中山大学)拼成“Sung Yet-sung University”.有学者认为师范译为teachers university/college更为恰当,还特别指出“normal”并无“师范”(teacher training)这一含义.查陆谷孙《英汉大词典》(1993年版)第1231页,可见到normal一词的第四条注释是:师范的[14].再如诸多学者指出,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校名Peking和Tsinghua为威妥玛式拼音.实际上,Peking和Tsinghua均为一种邮政式拼音,可以称为威氏邮政拼音.所谓威妥玛拼音是由英国人T.F.威妥玛和H.A.翟理斯发明的,后来翟理斯在其《华英字典》中,对其标音系统略加改良,形成了“威妥玛-翟理斯式”(Wade-Giles),后来被广泛用于邮政电信、海外图书馆中文藏书编目、外交护照上中文人名及地名的译音等等[15].这种返古倾向的拼写主要在凸显院校本身的历史感.
2.2.5 翻译赞助
赞助人在校名翻译这一看似简单的翻译行为和过程中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某种程度上还决定了翻译的质量和效力.赞助人可能(但未必一定)是委托人.由于校名虽小却在跨文化交际中意义非凡,笔者所谓赞助人主要指学校决策者兼委托人.译名之“确立”,不经过调查研究,不做出参译、回译、校译等努力,难说没有差错.除了校方,政府部门如教育部也可以是赞助人,如成立校名英译监管小组,审查校名英译情况,按照汉语名称来严格翻译成相应英语名称.
2.2.6 翻译环境
高校名称翻译所处的环境是指使用和涉及校名的社会环境、学术环境以及生态环境.校名在不同的环境下有不同的归属,如在社会环境下他属于机构名称;在学术环境下他属于术语;在生态环境下他属于场所标识.由于校名作为承载文化意义的符号,是一种文化符号,是高校教育理念、学科体系和文化底蕴的浓缩表达.在对外交流中,一些高校极力改名,以提升其文化内涵.例如,北京钢铁学院改名为北京科技大学之后,新校名使其公众形象焕然一新:汉语校名中赫然出现的“科技”二字使该校脱去了原来“钢铁”的形象,于是学校发展的路径由窄变宽;英语校名中“Science and Technology”的字样也为其进行国际合作与交流扩大了领域.
2.2.7 翻译途径
将高校名称进行翻译所采取的途径实际上是由翻译的本体、载体、客体、主体以及赞助和环境的综合考量所决定的.就本体而言,如果将校名视为不同于机构名称的文化符号,英译时必然想方设法增加其文化影响力和文字感染力;就载体而言,必然会确定前位、中位、后位成分因素与英语校名的对应关系,如翻译各种形式的高校,譬如将“职业技术学院”“职业学院”“成人教育学院”“职工大学”“老年大学”“广播电视大学”译为各自统一的文字形式;就客体而言,不仅直译,还考虑音译,不仅考虑逐词翻译,还考虑整体翻译,譬如将师范、音乐、美术、政法、民族、财经等学科专业名译成一个词语,如 Normal,Music,Arts,Law,Multi-nationalities,Finance等,表示“行业”的“业”和表示“学科”的“科”不用译成science;或将其与前面的地名或人名连在一起缩合为一个简称,用拼音表示,如北航、西电、北外等;就主体而言,译者不应只是孤军作战,还应该与委托、赞助、决策者协商,最终确定译名;就环境而言,英语译名应该传递汉语校名的意义,更应该传递高校的教育理念、学科体系和文化底蕴.
2.2.8 翻译批评
图1 高校名称英译研究对象系统Fig.1 Object system for English translation study of university names
当把高校名称英译纳入学术框架下进行衡量和检验时,不但体味其选词表意,而且揣摩其修辞效果和文化内涵.翻译批评可以包含描述、评价和建议,但校名不同于文学或文化作品,经不起三番五次地更改修订,对于一所高校来说译名一旦确立就应该长期使用,以确立高校的身份认同.因此,针对校名的翻译批评最好出现在译前和译中.英译研究对象的八个方面,它们构成较为完整的系统,如图1所示.这个系统表明了高校名称英译研究对象之间的关联,同时又为英译范式的研究指明路径.
3 中国高校名称英译范式的构建
3.1 学校属性英译
大学=university,在英译中国高校名称时,要考察中国“大学”的涵义与英语国家“university”的涵义有何交集和差异,考察“学院”与“college”“institute”“academy”等词的对应点,分析源语英语校名与译语英语校名组合方式的对应性,以此作为校名英译的合理范式.
3.1.1 中西有关“大学”描述的词汇概念
根据中国教育体制,高校的具体办学模式为大学、学院及高等专科学校.中国的现行大学主要是在借鉴西方大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大学一词主要由英文university翻译而来,也曾译为学院,但大学一词就其内涵而言所能对应的英文不止这些,还有institute,college,academy,school,polytechnic,conservatory等词.汉英之间很难找到最为恰切的对等,因此两种语言要做到内涵上完全对等并非易事,需要做一番词汇语义上的研究,从而搭建起一个合理的语义对应模型.
3.1.2 汉语语境下“大学”等词的涵义
中国高校按办学层次分类为:① “大学”有以下8种:综合性老牌大学,如:北京大学;学院升格后的大学,如:北京外国语大学、西安工业大学等;现行学院规范前的大学,如:攀枝花大学等;职业大学(简称职大),如:扬州职业大学等;广播电视大学(简称电大),如:北京广播电视大学等;职工大学;老年大学;(社区学院层次的成人)大学;② “学院”有以下5种:综合性学院,如:湖北师范学院等;专科层次或升本的学院,如:安康学院(现在已升格为本科);职业(技术)学院,如:北京科技职业学院;独立学院,如:西安工业大学北方信息工程学院;大学的二级学院,如: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③“高等专科学校”有1种:高等专科学校,如:西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3.1.3 英语语境下“university”等词的涵义
英美等国高校按办学层次分类为:①university,指综合性大学,兼具研究和教学;②institute,指作为科研基地的研究所,或以工程技术学科和自然科学学科的系、专业为主,兼设管理、人文和社会科学学科的系或高等学校;③college,指设有多种学科的综合性独立高等学校或设置某一专门学科的独立高等学校,国内大学里的综合性、多科性学院,特别是以文理基础性学科为主的学院;④academy,指文艺团体、文艺学院或军事院校;⑤school,指大学里的研究生院和商学院、法学院、医学院等二级学院,以及综合性、多科性学院;⑥polytechnic,形容词指理工科,名词指理工学院;⑦conservatoire/conservatory指音乐学校或学院.
3.1.4 汉英词汇语义对比及语义对应模型
综上所述,将中国高校按办学类别重新划分后,得到以下的汉英义词对应模型见表2.
表2 院校属性汉英对应模型Tab.2 C-E correspondence model for school attributes
3.2 校名其他要素英译
3.2.1 地名、人名英译
省名、市名、人名采取音译,尽量使用现代汉语拼音,对于久负盛名的高校则使用威氏拼音法,而北京大学之Peking属于一种威氏邮政拼音,中山大学采用孙中山的号孙逸仙,用粤语发音英译.这些英译校名约定俗成,不必改动.
3.2.2 国名、方位名英译
国名、方位名最好直译,主要使用名词,也可以用形容词,但含义有区别.例如:Chinese一词因为有”汉语、中文“之义,故首选China;在美国,方位词用名词,如Northwest University,也用形容词,如 Northern Arizona University,故均可,但含义不同.东南大学为Southeast University,西北大学为Northwest University,西南大学为Southwest University,但东北大学译为Northeastern University,文中参考美国西北大学改译为Northeast U-niversity,以保持与同类别校名的一致.再者,表3中方位词概念易混,应该根据词义加以规定,以示区分.
表3 中国方位名Tab.3 Directions of China
现以易混的含“北”方位词为例,来说明如何在英译选词上做出区分,比如,将“北方”译为North或 Northern,“华北”译为 North China,“北华”(中国大陆旧时用法,近年重新使用)译为Northern China,“中北”译为 Mid-northern或Northcentral,便可以避免歧义.然而,高校英语译名现状并非如此.北方工业大学译为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回译是“华北理工大学”;北方民族大学译为Beifang University of Nationalities;华北电力大学译为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北华大学Beihua University,东华大学 Donghua University,西华大学 Xihua University均为音译,但南华大学译为 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回译是华南大学;中北大学译为North University of China,回译是“中国北方大学”,而中南大学译为Central South University,回译可能是南中大学,说明在译者的概念里,“中北”和“中南”与尚未使用的“中东”“中西”(这两个词在此拟表示中国方位)等词没有合法地位,没有明确的方位意义.“中华”“中央”只是形式上分别与北华和中北同构,其真正涵义分别为中国和中国中央,应译为China和China Central(中央),而不应该译为 Chinese(中文)和Central China(华中).
3.2.3 特殊寓意名英译
特殊寓意名,如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均采取音译法,而不必按字面意思直译.而像交通大学也应采取音译.北京、上海、西安、西南交通大学的校名来源于《易经·泰卦·彖》“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不是现代意义上的“交通车辆”,因此不译为Transportation,而应该统一译为中文拼音Jiaotong.鉴于其他交通大学名中“交通”一词的原意和现代汉语“交流传通”近似,笔者建议译作Transportation &Communication,以实现意义的对接.
3.2.4 学科名英译
学科专业名大胆译为英语对应词,以彰显中国高校以汉语原名为主、以英语译名为辅的主体地位,尽管学科名在汉英对应过程中一直存在词汇语义的协商.譬如:理工、工业、科技、工程四个学科名由于英译问题便具有了一定相似之处.
美国名校MIT的全名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最初译为“麻省工学院”,“institute”表示研究所而与“学院”对应,“technology”表示“技术、工艺”而与“工”对应,随之在中国产生诸多“工学院”,而其英译名即为“institute of technology”.由于汉语音节偶化现象的作用,为突出理科,“工学院”在有些地方也叫“理工学院”和“工业学院”.严格说来,学科“理学”英语名称是“sciences”,“工学”是“engineering”,“理工”应与“science and engineering”对应,而“工业”本应是“industry”,因此,“理工”和“工业”均与“technology”不对应,而“工程”应与表示“工学”的“engineering”对应.但在中国高校名称英译上,“工学院”被阐释为“理工学院”、“工业学院”和“工程学院”三种.
词义稍远的“科技”一词本是“科学技术”的缩略,对应英语词组“science and technology”.由于“science”一词也有学科名“理科”之义,假如将“science and technology”译为“理工”表面上也是正确的,但“理工科”其实是“理科”和“工科”的缩合学科名,证明“理工”不能回译为“science and technology”.这样一来,科技大学和理工大学的英译名混淆,理工、工业、工程大学对译“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的混淆有了可行的解决办法:“科技”是“science and technology”,“工 程”是 “engineering”,均无疑问;理工、工业二词由于约定俗成的英译词“technology”及其形容词“technological”,我们不妨人为地以词性来加以区分:“理工学院/大学”译为“institute/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工业学院/大学”译为“technological/polytechnic institute/university”,或大胆译为“industrial institu-te/university”.
同理,师范、音乐、美术、政法、民族、财经、商业、工商、经贸、理工、工业、科技、工程、电子科技、电力、邮电、建筑、石油、交通、海洋、海事、航空航天、农业、林业、农林、医科、药科等其他学科名都应该在语义对应框架下有区别地翻译.
3.3 中国高校名称英译对应模型
学科专业名可以置于university前,或用介词置于university后,置前时用名词或形容词,置后时用名词,一般直译,但最好根据英语校名来对应翻译.参考国外高校英语名称,得到以下各种组合方式.为简便起见,用PName或P名表示地名、人名、方位名,用“Univ.”表示“大学”或“学院”.应该注意的是,外交学院的英文名采取在学科前加“中国”(China),即China Foreign Affairs University,电子科技大学采取在学科后加“中国的”(of China),即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其他以“学科 Univ”和“Univ of学科”命名的中国高校也几乎不直接翻译,但这种组合在英语校名中罕见.
“中国”一词放在首位译为China还是Chinese?答案是China,因为Chinese有“中文、汉语”之歧义.不放在首位时修饰大学还是专业?如中国石油大学,我们可以有几种译法:China Petroleum University,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Petroleum University of China,但不建议译为 University of China of Petroleum,因为回译后是石油中国大学,也不建议译为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China,因为China修饰了石油.虽然我们不建议译作University of Petroleum of China,但中国有多所高校就是采取的这种译法,如新成立的南方科技大学译为South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另外,学科 University和 University of学科的组合方式在英美很少见,但从汉语校名主体地位考虑,笔者建议用以翻译“学科+大学(学院)”,因为这种校名在中国也很少见,因而特色鲜明,身份识别度高.
4 结 语
大学校名是学校的招牌,是一所大学的“名片”,他关系着一所大学给予社会的第一印象,在一定程度上融汇了大学精神,体现了大学的品牌形象.中国高校名称英译是需要慎重进行的一项工作,不应只是译者兼译论家的任务,也需要政府部门的监管:一是加强汉语主体校名的规范化,二是广泛研究世界各地英文校名的组合格式,在尊重某些约定俗成的译名的同时,制定一套系统的方案,加强汉英两种校名的规范化.
[1] 罗新璋,陈应年.翻译论集(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LUO Xin-zhang,CHEN Ying-nian.Traduction(Revised Version)[M].Beijing:The Commercial Press,2009.(in Chinese)
[2] 何自然,麦胜文.中国高等院校英文校名问题刍议[J].外语教学,2005,26(3):7.HE Zi-ran,MAI Sheng-wen.O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Chinese University Names[J].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2005,26(3):7.(in Chinese)
[3] 马俊波.论中国高校校名英译的标准化[J].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2003(3):8.MA Jun-bo.Translation Standardization of the Names of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J].Terminology Standardization & Information Technology,2003(3):8.(in Chinese)
[4] 王银泉,崔燕.从语义组合看中国高校校名的英文翻译[J].中国科技术语,2011(6):25.WANG Yin-quan,CUI Yan.Translating the Names of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Discussion Based on the Semantic Structure of Name Combinations[J].China Terminology,2011(6):25.(in Chinese)
[5] 韩江洪,姚巧巧.从翻译适应选择论看中国高校校名英译[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5(2):100.HAN Jiang-hong,YAO Qiao-qiao.Analysis of Translating Chinese University Nam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Translation is as Adaptation and Selection”[J].Journal of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2011,25(2):100.(in Chinese)
[6] 杨超标.从顺应论看中国高校校名的异化翻译[J].高校管理,2011(2下):125.YANG Chao-biao.Foreignizing Translation of Chinese University Nam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daptation Theory[J].University Management,2011(2b):125.(in Chinese)
[7] 秦明星.语言规划视角下中国高校校名的英译问题研究[J].鸡西大学学报,2011,11(10):72.QIN Ming-xing.A Study of English Translation of Chinese University Nam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anguage Planning[J].Journal of Jixi University,2011,11(10):72.(in Chinese)
[8] 麦新转.论标识语视域下的高校校名英译[J].嘉兴学院学报,2012,24(4):100.MAI Xin-zhuan.On Translating Chinese University Nam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ublic Signs[J].Journal of Jiaxing University,2012,24(4):100.(in Chinese)
[9] 张学见.1981-2010年我国高等院校校名变动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3(8):26.ZHANG Xue-jian.Analysis on the Change of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Name in China[J].China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2013(8):26.(in Chinese)
[10] 张顺生.从术语标准化视野谈“职业技术学院”的英译[J].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2008(1):8.ZHANG Shun-sheng.Discussion of the School,A-cademy,College and Institut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erminology of Standardization[J].Terminology Standardization & Information Technology,2008(1):8.(in Chinese)
[11] 于思湘.中国高校校名语义结构特征探析[J].语言文字应用,2002(4):15.YU Si-xiang.A Probe into the Formative Causes of the Features of Semantic Structures of the Names of China's Universities[J].Applied Linguistics,2002(4):15.(in Chinese)
[12] 于思湘.中国高校校名语言特征研究[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9(1):64.YU Si-xiang.On the Linguistic Features of the Names of China’s Universities[J].Journ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2003,19(1):64.(in Chinese)
[13] 徐广联.大学英语语法[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XU Guang-lian.College English Grammar[M].Shanghai: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ess,1998.(in Chinese)
[14] 陆谷孙.英汉大词典[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LU Gu-sun.The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M].Shanghai:Shanghai Yiwen Press,1993.(in Chinese)
[15]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Chief Editorial Committee of Chinese Encyclopedia.Chinese Encyclopedia:(Language and Writing)[M].Beijing:Chinese Encyclopedia Press,1998.(in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