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特征 以生定教
——对人教版必修课小说教学内容确定的体会
2015-02-13安徽省蚌埠第一中学崔北湖
☉安徽省蚌埠第一中学 崔北湖
对小说教学内容的确定,学界已有很多真知灼见。人教版必修课共安排了2个小说教学单元,分别是必修3第1单元3篇课文(《林黛玉进贾府》《祝福》《老人与海》)和必修5第1单元3篇课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装在套子里的人》《边城》)。笔者对这两个单元小说教学内容确定的体会是:化繁为简,紧扣特征,以生定教。试简述如下:
一、紧扣文体特征:把握丰满的人物形象
老舍曾说:“创造人物是小说家的第一项任务。把一件复杂热闹的事写得很清楚,而没有创造出人来,那至多也不过是一篇优秀的报告,并不能成为小说。”可见,塑造丰满的人物形象是小说这种文学形式的基本特征,这也是小说区别于诗歌、散文和戏剧等文学形式的基本特征。作家也是通过具有丰富性和多面性的人物形象来表现自己的思想情感、价值取向和对社会人生的思考。小说中生动的情节和环境描写,都是为了表现人物形象的。因此,我紧扣小说的共性特征,把准确把握人物形象作为教学基本内容。
在教学时对人物形象的把握,我不是先入为主地简单地贴标签,而是首先“入乎其内”。让学生在通过生动形象的文学语言,进入小说营造的情境中来进行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感受鲜活丰满的人物形象和逼真感人的生活场景,进而真切感知人物性格。例如:我让学生以林黛玉的身份进贾府,来体会她的敏感、谨慎、纤细的内心世界,以她的眼光来感受王熙凤的精明能干和贾宝玉的英俊多情;让学生把自己当作圣地亚哥和林冲,体验老人在茫茫大海上与鲨鱼搏斗的动力源泉和林冲从忍让苟安到被逼上绝路的痛苦;让学生把祥林嫂、别里科夫、翠翠当作自己的邻居,感受他们来自心底的喜怒哀乐。
然后“出乎其外”。引导学生用审美的眼光来鉴赏人物形象的刻画,理解高度个性化、典型性的艺术美。让学生从外貌、语言、行为、心理等直接描写的方面来把握林黛玉、祥林嫂、林冲等人的个性。结合文中丰富曲折的情节、“风雪”“祝福”等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描写来把握林冲和祥林嫂的形象。通过相互衬托来把握贾府中各具特色的人物。还要借助小说中的人物之口对主人公进行评价或作者直接表达的对主人公的好恶,来把握贾宝玉、祥林嫂、“套中人”的形象。
同时,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培养他们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从而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紧扣编者意图:突出教材的单元重点
每一套教材都体现了编者的意图,都要通过具体的文本编排体现循序渐进的教学体系,每个学段、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都有相互联系而又各有侧重的重点,我在教学中就要突出这个重点,使教学内容聚焦在这个重点上。
如必修3小说单元的教学内容确定为“着重欣赏人物形象,品味小说的语言”。必修五小说单元的教学内容确定为:“把握小说的主题和情节”。这样的编排对我们的教学内容有了明确的规定:一要突出重点,高一阶段学习必修3小说的人物形象和语言,高二阶段学习必修5小说的主题和情节。二要讲求全面,教学内容要涉及“人物”“情节”“主旨”“语言”等小说的基本要素。三要培养能力,在每个单元的“说明”中,对如何把握相应的教学要点,培养学生形成相应的能力,作了具体的指导。如“欣赏人物形象,要注意情节、环境与人物的关系,把握人物性格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等。
按照这样的编写意图去确定教学内容,就不会不分主次地眉毛胡子一把抓。找准每一单元的教学重点,就能最大限度地避免教学内容的随意性和重复性,全面、有序地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和能力。例如,我在教学《林黛玉进贾府》时,紧扣“理解人物个性特征和体味语言得体的魅力”。在教学必修5《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就紧紧扣住“主题和情节”这个教学内容,带领学生欣赏情节的波澜起伏、铺垫照应之美和主题官逼民反的深刻。尽管也要欣赏林冲形象和对自然环境“风雪”的精彩描写,但那不是教学内容的重点,都是为了教学“主题和情节”服务的。这样,教学有“纲”,纲举目张。
三、紧扣文本特征:欣赏鲜明的艺术风格
入选课本的每一篇小说,几乎都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都有其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因此,我紧扣每一篇小说独特的个性特征,选择它们最有特色而又对学生最有启发的东西作为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欣赏作品别具风格的艺术魅力。让学生不仅知道文章好在哪里,还要知道为什么好,以此来培养学生“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
经典篇目《林黛玉进贾府》中蕴含着丰富有教学价值的内容,但它最鲜明的艺术特色是对人物的繁复而精妙刻画。在曹雪芹或虚或实,或正或侧,或以衣饰精雕细刻,或以语言个性表现等变化多端的手法中,贾府几个主要人物各具情态,各有性格,栩栩如生。于是,我就把它作为教学内容的重点,引领学生不仅要把握人物个性,更重要的是欣赏并学习描写人物的技巧。
《祝福》是鲁迅的代表作之一,它以深刻的思想性和丰富的艺术性见长。我把这作为教学内容的要点,围绕“祝福”什么,为什么要“祝福”,怎么样“祝福”,祥林嫂有没有“福”可“祝”等问题,探究祥林嫂在“祝福”中死去的真正原因,以此“牵一发而动全身”。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最鲜明的艺术特色是起伏跌宕、伏笔照应的情节。我以此为教学重点,把对林冲个性和自然环境风雪的鉴赏都和推动情节发展照应紧密结合起来,教学重点突出,让学生有实在的收获。
《装在套子里的人》的教学,就抓住这个极具夸张和讽刺意味的“套子”,来欣赏这个“套子”中的人和事,思考其产生的根源,探讨讽刺的意蕴,让学生印象深刻。
王荣生教授认为,语文教材里的选文,大致分类为四种功能类型:“定篇”“例文”“样本”和“用件”。不同功能的选文在教学中需要不同对待。据此,我把《老人与海》和《边城》归入了“用件”一类。因为“在这种类型里,学生其实不是去学文,而主要是用这一篇文里的东西,或者借选文所讲的东西、或者由选文所讲的那东西触发”(王荣生),教学内容仅仅分别确定为了解圣地亚哥的硬汉精神和边城合乎人性的生活,来开阔学生的视野,不做更高的要求。
四、紧扣学情特性:解决真正的学习难点
学情是教学内容确定最终依据。在教学前,通过对收集学生问题进行分类归纳来确定“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实际上需要教什么”。我发现,学生阅读小说遇到的问题大致可以归为三类:感受肤浅、理解偏差、鉴赏不够。例如:学生觉得《林黛玉进贾府》的描叙琐碎、无趣、婆婆妈妈;不喜欢林黛玉到自己外婆家还这么拘谨,小心眼,累不累呀;认为“高富帅”的贾宝玉不读书也没什么,为何被人认为“于国于家无望”。据此,我就着重引领学生探寻在看起来琐碎的细节中蕴含着的无限烟波,探究黛玉敏感细心的原因所在和欣赏她脱俗、自尊、清高的美,探讨在贾府中贾宝玉所承担的振兴家族的重任和被赋予的厚望。
《祝福》教学中,学生质疑:1.祥林嫂干吗非要“祝福”呢?鲁四老爷又不少你的工资?2.为何非要到鲁四老爷家打工呢?到别的地方不行吗?据此,我在教学内容从原来的“着重分析形象”转向了“着重分析主题”,让学生理解祥林嫂对尊严平等的追求和文化礼教摧残的无处不在,进而探究“祥林嫂怎样才能活下去”,学生收获很大。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学生只看林冲杀得痛快,不理解林冲这一痛杀的后果和被“逼”的无奈一切幻想都破灭了的痛苦。我在教学中就扣住林冲的安分善良与高衙内等人的无耻霸道的矛盾,来让他们理解“逼”字的深刻内涵。
在了解了学情的基础上,我还要想“通常可以用什么去教”“实际上最好用什么去教”的问题,要选择好教学的切入点,设置好中心问题和边缘问题,有中心问题统领边缘问题。中心问题辐射的空间要十分广阔,爆发力要强,能激起学生的情感和思维活动。由于时代和地域的差别,学生对《边城》中“田园牧歌”式的美不以为然。针对这种隔膜,我采用了比较阅读的方式,把翠翠周围人们醇厚、朴实、自然的人际关系和《祝福》《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冷漠、自私、敌视的关系相比,让学生实实在在地体会什么是“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进而理解沈从文的悲悯情怀。
针对学生对别里科夫只是厌恶而缺少同情的认知,我紧扣小说标题设置如下问题:谁是装在套子里的人?为什么要装在套子里?假如我是套中人,那会怎样?在学生讨论后,我又补充了契诃夫原文中别里科夫死后“表情安详,面带笑容”相关描写,让他们明白别里科夫自己也是“套子”的受害者,也是可怜的,值得同情的,从而深入理解主旨的深刻性。
五、紧扣文学特征:探究细节的深厚内涵
细节是文学作品中细腻描绘的最小环节,更是小说创作不可忽视的技巧。巴尔扎克说:“当一切的结局都已准备就绪,一切情节都已经过加工,这时,再前进一步,唯有细节组成作品的价值。”小说中一个一个经典的细节,犹如一道道亮丽的风景,让读者过目不忘,掩卷深思。因此,把探究细节的深厚内涵作为小说教学的内容,有助于对小说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理解。
例如,教学《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让学生探究林冲两次熄火的细节:林冲要沽酒来吃,离开草料场时,“将火炭盖了……把两扇草料场门拽上锁了”。以及买酒回来看见草厅被雪压倒之后,林冲“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便“探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这些细节描写就表现了林冲安分守己、办事谨慎的性格,同时也告诉读者,草料场起火的原因并不是由于林冲疏忽,而是有人陷害。
又如,在教学《祝福》时,对祥林嫂眼神描写的探究:由开始的“顺着眼”到“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到最后“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学生明白了,三次对眼神由浅入深的细节描写,揭露了凶残吃人的封建礼教和冷漠的社会一步步把祥林嫂逼向死路的过程。
米兰昆德拉说:“上帝存在于细节中。”探究细节还能提升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在教学《林黛玉进贾府》时,探究这样的细节,安排林黛玉住宿时,宝玉道:“好祖宗,我就在碧纱橱外的床上很妥当,何必又出来闹的老祖宗不得安静。”贾母想了一想说:“也罢了。”我点拨说:“你看这话说的,让贾母是不是心头一暖啊,真是没白疼这孙子,一点小事都处处考虑到祖母。其实宝玉是想和谁在一起啊?林黛玉。现在,你们觉得这些家常话有意思吗?能品出些滋味来吗?”
当然,精彩的细节很多。教学中要善于咬住精彩细节不放松,才能窥一孔而知全豹,领略小说的无穷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