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罪犯道德信仰的重塑

2015-02-13杨佳贵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监区罪犯重塑

杨佳贵

(延安大学政法学院,陕西延安716000)

论罪犯道德信仰的重塑

杨佳贵

(延安大学政法学院,陕西延安716000)

本文首先通过对道德、信仰及道德信仰的论述,阐明道德信仰的内涵及意义,其次深入分析重塑罪犯道德信仰的阻力,最后提出重塑罪犯道德信仰的手段及方法,为如何重塑罪犯道德信仰教育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道德;信仰;道德信仰;罪犯

一、关于道德信仰的论述

(一)关于道德的论述

“道德”这个词大家比较熟悉,学术界对道德的定义很多,我认为比较全面的是“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是以善恶为评价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所维持的,调整人们之间以及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首先,道德是一种意识形态,它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马克思认为:“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辩证发展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而道德作为社会意识形态,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自然也与经济基础是辩证发展的,经济基础决定道德,道德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其次,道德是用来调整人们之间以及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道德与法律都是用来调节人们之间以及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但是二者产生的原因、调整的对象、调整的范围、表现的形式、调整的机制、评价的标准并不相同,是两种不同的社会调控手段。

再次,道德是以善恶为评价标准。道德为社会提供了一种价值标准,让人们明白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人们可以根据这种价值标准去评价别人的行为和约束自己的行为。

第四,道德是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所维持的。说明了道德维持的手段,社会舆论、传统习惯为人提供了遵守道德规范的外部条件,而内心信念为其提供了内部条件,媒体上报道过许多违反道德规范的人,其中不乏高级知识分子和高官,这些人不是不知道自己的行为违反道德规范,但是仍然反其道而行,所以道德的维持既要有外部因素即社会舆论和传统习惯,也要有内部因素内心信念。

(二)关于信仰的论述

谈到信仰人们往往会与宗教联系起来,其实宗教信仰仅仅是信仰的一种,信仰还包括科学信仰、权利地位信仰、金钱信仰等五花八门。信仰是心灵的产物,是指人的内心深处坚信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或者某个人,如果能在行动上付诸实施,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或者是只要自己内心对自己坚信的东西有一定的虔诚度,那么在一定程度上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这种得到更多侧重的是意识上的,有时甚至没有时间限制,比如共产主义信仰,或许我们这一代看不到共产主义的实现,甚至需要跨越几个世纪才可以看到,但我们仍然为之奋斗。

信仰作为意识形态有以下特点:

首先,有信仰的人和无信仰的人是截然不同的。信仰作为意识形态对人意义重大,它代表了一个人对人生意义和价值标准最深层次的看法和认识。信仰就像一台发动机,有信仰的人能够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进而形成自己的行为标准及对他人行为的评判标准,为信仰努力奋斗,相反,没有信仰的人必然迷惘彷徨,了无生趣,就像大海上一叶失去方向的孤舟无处着力。所以,常常会出现有信仰的人对无信仰的人的所作所为难以理解,无信仰的人对有信仰的人的坚持与执着同样感觉不可思议。

其次,每一个有信仰的人都有一个相对封闭的信仰系统和信仰逻辑,而这种信仰是他说服自己的结果。信仰是人内心深处最深层次的价值观,对个人而言,信仰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价值观系统,自己沉浸其中,坚定的认可这种价值观。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涌现出大批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把为人民服务为己任的人士,他们不畏强暴,不辞劳苦,有的甚至不惜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因为他们坚信共产主义,坚定为人民服务,而这种行为只有坚信了才能做到,只有说服了自己才能做到,刘胡兰面对敌人的铡刀,黄继光面对敌人的枪口、邱少云把自己烧尽也没发出一点响声。这种系统就是他们的小宇宙,超越了行动而支持了精神。

再次,信仰对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可以说人与人最根本的不同和信仰有莫大的关系,他影响一个人的人生目标、人际关系、面对生活的态度、行为等等。信仰能对人形成巨大的精神动力,他可以支撑人走向巨大成功,也可以让人走向罪恶的深渊。“活雷锋”郭明义“帮助别人,快乐自己”,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事业。原铁道部长刘志军贪图享乐、贪污受贿、滥用职权、徇私舞弊。

第四,相同信仰的人更容易结成最坚固的同志友谊。“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信仰,信仰相同的人,往往容易沟通,能形成感情上的共鸣,更容易形成最坚固的同志友谊。

(三)关于道德信仰的论述

道德信仰,“从理论逻辑上首先涉及‘道德’与‘信仰’两个具有自身规定性的范畴”,[1]但是“道德信仰”作为一个独立的范畴,不仅丰富了道德的意义,还增加了信仰的内涵。

道德信仰从字面意思理解是主体对道德的信仰,强调将道德作为主体信仰的内容,比较传统和流行的观点认为“把某种道德作为信仰的对象形成所谓道德信仰”。[2]我个人认为道德信仰是一个人对于道德有自己的理解和甄别,不能仅仅限于某种道德,而应该是有立体感的多种道德,因为一个人的道德信仰与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紧密相连,并且包含其中的,如果将道德信仰理解为对某种道德的信仰无疑缩小了其外延与内涵,所以道德信仰应理解为在主体耳濡目染或者实践过程中不断确立起来的,与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紧密联系的道德综合的坚决信奉。

道德信仰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道德信仰并不相同,即使在同一阶段,不同的个体所形成的道德信仰的内容不同,有相同道德信仰的人在程度上也有差别,所以道德信仰对于具体的个人应该是相对封闭的道德信仰系统和道德信仰逻辑,而这些道德信仰是他说服自己的结果。

1、道德与信仰的关系

当前,我国义务教育基本普及,所以人们有充足的道德知识及明辨是非的能力,那么这是不是说明社会整体的道德水平提高了?显然不是,就像出了车祸大家围观拍照而不报警帮助,老奶奶在马路上跌倒无人扶起,盗窃犯明知道盗窃他人物品违法或违反道德规定,但是他仍然犯罪。所以道德只有转化为实践才具有实际意义,道德只有通过信仰才能转化为实践。如果只有道德没有信仰,那么道德就是无根之草,道德要发挥作用必须有信仰的参与,因为信仰相当于人的意识,而人的行为由意识支配,对于道德而言,只有意识了才会支配人的道德行为,道德为信仰提供了方向和借鉴作用,因为信仰需要内容,没有内容的信仰是不存在的,有错误或邪恶信仰的人会对自己、他人和社会都会造成伤害,所以道德与信仰的关系是动机与效果的关系。

2、道德信仰对人的原则和底线的形成有巨大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物质生活有了极大的提高,但是随之而来的金钱信仰、享乐主义大行其道,人们为了金钱不择手段,连与人健康息息相关的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毒大米、毒西瓜、僵尸肉、注胶虾、超标农药蔬菜等等。而这些造假者大多数为基层老百姓,孔子曾说过“礼失求于野”,道德信仰在老百姓中滑坡是最可怕的。因为它使道德信仰失去了舆论基础和传统习惯。

失去任何人社会都能正常运转,个人力量就像一粒沙子投入海中,起不了任何涟漪,个人力量的渺小,让人们面对世界充满无奈,于是就会出现“破窗效应”,人们转向关注自身,追求个人的美好生活,心中的英雄情结逐渐丧失,人变得越来越浮躁。于是就会出现道德信仰不坚定,甚至没有道德信仰的现象。

没有道德信仰很可怕,它使人失去了做人的原则与底线,为了钱财、美女和所有邪恶的欲望不择手段更可怕,好的信仰与坏的信仰此消彼长,因为人的大脑一直在活动,欲望一刻也没离开过。只有好的信仰留在心中,坏的信仰才会被驱逐。只有建立了道德信仰,坚定了道德信仰,人才能恢复人性,社会才会和谐。

二、如何在服刑人员中重塑道德信仰

(一)在罪犯中重塑道德信仰遇到的阻力

罪犯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是指“那些触犯了我国刑法,被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在监狱内接受惩罚与改造的受刑人”。[3]这些人生活在监狱内,基本与社会隔绝,所以要在罪犯中重塑道德信仰有其特殊性。

1、罪犯普遍文化程度较低,对道德信仰重塑有较大阻力

某监狱八监区有罪犯179名,其中文盲41人,小学未毕业48人,小学毕业19人,初中未毕业32人,初中毕业27人,高中未毕业5人,高中毕业2人,中专2人,大学未毕业1人,大学毕业1人,未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达到78.8%,罪犯整体文化程度较低。在当今社会,文化程度较低的人没有接受应有的德行教育,对中国传统文化了解较少,同时接受道德教育的能力较差,对道德信仰重塑有较大阻力。

2、罪犯原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道德信仰重塑有较大阻力

大多数罪犯利己主义较强,他们只关心自己的生活境遇和享受,缺乏责任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占据了整个大脑,在他们的思想里,甚至不知道何为换位思考,伤害了别人无动于衷。这么一群人集中生活在一起,相互交流着各种自私自利的观念,无形中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小社会,而这个小社会充满负能量,所以对罪犯道德信仰重塑有较大阻力。

部分罪犯在监狱呆的时间较长,心理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扭曲,对道德信仰的重塑有较大阻力

3、心理扭曲就失去了分辨善恶的能力,下面我举两个例子:

(1)某监狱一罪犯A家庭条件较差,另一罪犯B与他关系好,每月B都接济A一些生活用品,某一月B经济紧张没有接济A,A与B要生活用品,B告诉A自己这月经济紧张,下月再接济A,A听后破口大骂,要与B恩断义绝。

(2)某监狱罪犯在集体就餐期间,两名罪犯背对背坐着,其中一名罪犯放了一个响屁,另一个罪犯听到了就将自己手里的一碗饭扣到对方头上,二人因此大打出手。

有的罪犯看到其他罪犯违规违纪视而不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失去了最基本的正义感,有的甚至把包庇他人违规违纪或“帮助”他人违规违纪看成江湖义气,对干警阳奉阴违。有的罪犯残忍成性、心狠手辣,因为一点小事将对方打伤打残,这些无形中给监区道德信仰的重塑带来巨大价值观挑战。

4、部分罪犯没有上进心,不好学,甚至抱着破罐子破摔的态度,对道德信仰的重塑有较大阻力

在他们眼里,道德是无所谓的东西,更谈不上道德信仰了,有的甚至没有任何追求,尤其是那些妻子离婚,家里没有亲人的,整天没精打采,浑浑噩噩,如同行尸走肉,有的罪犯年龄偏大,对改造没有信心,也不愿意再劳心费神的积极改造,有个别罪犯甚至习惯了监狱生活,不愁吃不愁穿,睡的香,到了释放的时候还对监狱恋恋不舍,有的罪犯本身懒惰,不愿意改造,能不动就不动,能不想就不想,这些人对道德信仰重塑带来巨大负能量。

虽然重塑罪犯道德信仰难度较大,但是道德信仰的重塑对罪犯本身及社会意义重大,我们不能知难而退,要迎难而上,针对不同的罪犯要采取不同的手段和方法,要触及其思想和灵魂,从意识深处改变其原有错误的或不合时宜的道德观念,使其能够充分认罪悔罪,知善向好,自食其力,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添砖加瓦。

(二)如何重塑罪犯的道德信仰

1、扎实推进罪犯思想教育、文化教育、技术教育

思想教育、文化教育、技术教育三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在罪犯道德信仰重塑中不能偏废任何一项。

思想教育是一体,只有有良好的思想才能将所学到的文化和技术用到正路上来。监区可以以传统文化教育为主,通过给罪犯播放“百家讲坛”、“网易公开课”、有教育意义的电影、纪录片、邀请学校教师课堂讲授等手段,让罪犯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提高自身道德素养。

文化教育、技术教育是两翼,文化和技术可以加深思想认识。

监区可以开展扫盲教育、小学教育、初中教育,督促罪犯读书识字,可以成立学习兴趣小组,利用业余时间相互讨论、交流知识和认识,也可以让小组内文化程度较高的罪犯给其他罪犯讲课。总之要尽量利用时间和条件,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推动罪犯学习,因为现今的生活离不开文化知识,不识字连手机也没法操作,更不要说其他的了。

监狱可以与社会上一些专门的技术培训机构合作,每年定期开展罪犯技术培训,监狱也可以自己培养有技术能力的罪犯给其他罪犯教授,这样使罪犯有一技之长,释放后可以尽快适应社会生活,降低重新犯罪率。

2、开展各种专题活动,重塑罪犯道德信仰

监区可以开展各种专项活动提高罪犯道德水平,比如某监狱开展“一监区一特色”专项活动,有的监区开展以“善文化”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引导罪犯向好向善,有的监区开展以“读一本好书”为主题的活动,提高罪犯对学习重要性认识,有的监区组织监区警察开展赠书活动,成立监区图书馆,收集各种图书,供罪犯阅读。

3、坚决惩恶扬善,充分发挥榜样作用

教育应该宽严相济,既要表扬和善待罪犯,也对罪犯违规违纪的行为绝不姑息,要树立先进典型,对表现好的罪犯提高计分考核成绩,也可以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对表现差、屡教不改的罪犯要从严从重处罚。

4、个别谈话教育,对症下药

古人云:“曹操、诸葛亮,性格不一样”,在罪犯管理过程中,针对不同的罪犯要采取不同的管理手段,比如某监狱一罪犯42岁,无论是表扬、惩罚还是说服教育都不能奏效,后来干警了解到其父母去世,无兄弟姐妹,也没结婚,改造不积极主动,大错不犯小错不断,于是干警对他作出严厉训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你家到你这辈有可能断了香火,你如何对九泉之下的父母交代”,后来这个罪犯痛哭流涕,当场表示要痛改前非、洗心革面,积极改造,据了解直到出监他都未违规违纪。

罪犯道德信仰的重塑不仅对罪犯本人意义重大,对社会也意义重大,世界上少一个坏人就多一个好人,美好中国的创建需要每一个人献出自己应有的力量,和谐中国的建设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1]荆学民.道德信仰及其当代意义[J].求是学刊,2007,(1): 38-45.

[2]荆学民.道德信仰及其当代意义[J].求是学刊,2007,(1): 38-45.

[3]涂发中,郭明.监狱学基础理论[M].金城出版社,2008,09.

Moral Beliefs and How to Reshape the Criminal Moral Belief elief

Yang Jia
(Yan’an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Institute,Yan’an Shaanxi 716000)

This article expounds the connota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moral belief from the aspects of moral,beliefs and moral belief.Then the resistance of reshaping criminal’s moral belief is further analyzed.Finally,how to reshape the crim inal’s moral belief is put forward,which provides certain reference for reshaping the crim inal’s moral belief.

moral;faith;moral belief;criminal

B82-092

A

1674-6198(2015)05-0007-03

2015-08-16

杨佳贵(1986—),男,陕西榆林人,延安大学政法学院研究生。

猜你喜欢

监区罪犯重塑
重塑未来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李沧:再造与重塑
面对聪明的罪犯,监狱还关的住吗?
提升监狱基层监区领导执法管理能力初探
走进艾滋病监区
“监区”体验
重塑灵魂
聪明的罪犯
抓罪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