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学生爱上写作乐于写作

2015-02-13延吉市第四中学吉林延吉133000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作文语文教师

陆 萍(延吉市第四中学,吉林 延吉 133000)

让学生爱上写作乐于写作

陆 萍
(延吉市第四中学,吉林 延吉 133000)

语文教师要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就必须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惧感,让学生从“要我写”变成“我要写”,这既是写作教学的追求,也是写作教学的最高境界。要想达到这个追求或者境界,就必须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使学生爱上写作,乐于写作。

中学语文;写作教学;写作兴趣培养;策略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普遍存在着写作畏难情绪,视作文为“苦事”。写作课上,很多学生困惑不堪,难以下笔,有的搜肠刮肚,即使勉强写出来了,也是枯燥无味,平淡无奇,言不由衷,没有真情实感。这是学生畏惧写作的真实写照。

学生畏惧作文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年龄较小,缺乏作文兴趣。语文教师要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就必须消除学生对写作的畏惧感,让学生从“要我写”变成“我要写”,这既是写作教学的追求,也是写作教学的最高境界。要想达到这个追求或者境界,就必须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使学生爱上写作,乐于写作。

一、乐读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离开阅读,学生对事物的表达将是无序而枯燥的。假如没有大量的阅读,就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读和写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对学生来讲,书籍就应该是他们的乐土,是他们的希冀。《新课程标准》也指出:“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这就要求学生要大量阅读,在读中静心,在静心中享受,在享受中培养丰富的情感。要求学生在读书时做到把自己的心真正放到文章里面,使自己的情感流露与作者的情感表达产生强烈的共鸣。让学生用古典的心情去阅读去积累:吟唐诗,歌宋词,唱元曲,读小说,走进童话,飞入科幻。在做好正常教学工作的基础上,为给学生创造一个静心读书的机会,每周专门拿出两节课让学生静心读书。诵读即对古诗词、中华经典名篇、现代优秀诗文的诵读;有计划地指导学生阅读一些古今中外的名著,和大师进行对话;阅读时事新闻、报刊杂志、网络等。使学生争读书、爱读书的氛围蔚然成风。

语文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学生人生路上的可依楷模。从教育的人文角度看,任何学科的教师都有责任和义务在传授学科知识的同时,水乳交融的渗透高尚情感的教育,这就是所谓“管导”与“管教”的关系。但从语文学科强烈的工具性的特征来看,它体现的人文关怀表现得更为突出,对教师的要求也更高:教师的身教甚于言传,它像一本无字的教科书,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会潜移默化的受其影响,形成习惯。无数事实证明:语文教师对作业批改认真,学生的作业也随之质量更高、人数更齐;语文教师注重人格修养,学生的气质行为也更高尚。作为语文教师,必须在行为上以身作则,彰显自身的人格魅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铺平道路。

二、畅说

欲望是人为某种需要而产生的心理向往,它既是开启思维闸门的钥匙,又是思维的指南针。所以,教师应当为学生创建一个驰骋的舞台,真正调动学生内在的言语表达欲望。“文学贵为有感而发,缘事而发。”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文为心声的道理。有许多学生写作时感到无话可说,无事可写。他们总认为要写有意义的事,要写轰轰烈烈、惊天动地、影响颇大的大事,而对于鸡毛蒜皮、琐碎小事则感到没必要写,没有内容写。从一个方面说明了学生对生活缺乏体验,心中缺少对生活真切的感受。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到“日忆”,即对当天发生的事情进行一次回忆,想想有什么事可以成为作文素材。为了带动学生积极主动进行日忆,每节课前5分钟分小组进行交流,并经常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比赛,看看谁说得数量多,质量高。比赛时,教师可以以身作则,跟学生一起参赛,说一说今天有哪些事可以写成作文。学生们会心悦诚服,大受启发,并纷纷举手,争相发言。也有的学生觉得事情不少,可惜没有意义,不能写成作文。因为他对“有意义”理解很狭隘,以为只有好人好事才算有意义。其实不然,凡是对自己或他人具有教育作用,对事物的熟悉程度有所提高的事情都是有意义的。比如:因为“我上课讲笑话,插嘴,不遵守纪律,被老师批评了,这是坏事,但是有意义,他使“我”意识到我做错了;班里的两名同学闹矛盾,这是坏事,但是他使“我”懂得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要求学生把这些事情记叙下来,积极动脑,写成一篇篇有血有肉,棱角分明的佳作。打破这些框框,学生纷纷开始熟悉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件事都变得有意义起来,这就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说的积极性,为此,我们还可以定期开展读书交流会活动,同学们积极参与,踊跃发言,既能促进课外阅读,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又能锻炼胆略,培养写作兴趣,也为作文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材料宝库,为学生的写作铺平了道路。

三、言真

叶圣陶先生说:“要敢言天下真,这也是做人的根本。”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激发自己的情感,从而产生一种学写真话的冲动和激情,即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和创造新形象的美好愿望。在写作中教师要要求学生说心里话,抒真情。在一次写作中,一个学生写出了《老师啊,您啥时微笑一下》这一针对性很强的习作,大胆地指出了教师上课时总是阴沉着脸的真实感受。学生大胆地讲了真话,这不正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工作的真谛吗?读着他们的作文,这位教师禁不住泪流满面,为孩子们真挚深厚的感情,为他们字字温暖的话语。因此,教师只有让他们无拘无束地写,才可点亮心头的灯,释放心情。在教学实践中,让学生作文中说真话,表真情,绝不是说说就可以达到的,作为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一是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学生与老师关系密切了,甚至把教师当作知己了,那年么心理话的流露自然就不成问题了。二是模糊作文概念,讲究缘事而生,随感而发。应该认识到学生的作文无需有板有眼,把它当作一种内心的倾吐那是最好的。因此,对于周记这一形式,不要强求固定的时限,什么时候有灵感了,什么时候写,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充分张扬个性,展现自己的灵性。三是要善于捕捉时机,创设情景,让学生于动情处作文,于现场处作文。例如某次,学生对我的着装有异样的反应,我就顺势渲染气氛,随后要求学生现场作文——老师哪变了。学生们大胆地讲了真话。

心灵之窗打开了,你就可以用潜移默化的方式诱发学生对生活的感受,促进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并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是“双赢”的:一方面可以了解学生心理,接近学生,培养与学生之间的感情;同时学生会在积沉下来,在作文不时表露。,形成体验——积累——升华——再积累的良性循环,让学生感受正确的信息:

“作文就是说话,只要肯学,我一定能学好作文”,那么学作文的过程,必能胜任愉快。

语文教法的丰富多彩是学生人生路上的可靠保证。“自主、合作、探究”的全新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了语文课堂的主体,他们的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加上教师适时的引导,必将升华他们的思想情操。新型语文教法尤其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共存”,注重学生的独特体验,鼓励学生的创意看法,“你最欣赏的一句(段)话”,“谈谈你对某句(段)话的理解”成为了语文课堂的主旋律。精彩纷呈的语文课堂,让学生畅所欲言,畅想人生,大有裨益。

四、求异

“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这是画家齐白石告诉他的崇拜者和追随者的话。画家在观察大自然的时候,往往戴上他独特的心灵眼镜。同样。作文也应该避免“千人一面,千口一腔”,每个人都因自身的生活经历、智慧品质而有特定的思维,把这些特定的情感注入作文,才能体现学生作文的个性。

我们可以鼓励学生多角度、多方面反映个性化生活经历,表达自我观点,同时也要珍视学生在习作过程中的独特感受。如每到开学之初,我们就让学生拾撷起假期生活中一页页值得回忆的美好片断。把在假期中听到的、看到的、做过的事情在班里相互交流。相信每一位学生,都能讲述一个动人的故事:也许是一段真实的经历,也许是一段美丽的传说……在这种心与心的碰撞中,学生可以了解许多风土人情,会有许多的感人体验和收获。然后,用一段话把自己的小故事再写下来。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而且开阔了眼界,还达到了情感交流、资源共享。

语文教材的精巧设计是学生求异思维的行动指南。人教版语文全套教材的重新编写,更重视了文本不同的人文情结和审美关怀。就以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为例,这种教材的编排和设计意识表现的尤为突出:第9课《谈生命》,冰心用优美的语言、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的诠释了生命的深刻本质,那“一江东去的春水”和“经过四时的小树”让生命的质感顿现;第10课《那树》,除了礼赞老树顽强的生命力之外,还通过老树的生长与现代文明的冲突,让学生对生存与发展产生理性的思考;第11课《地下森林断想》,用黑黝黝的环境烘托出了地下森林顽强的生命力,让学生对“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阳光总在风雨后”的理解更为深刻;第12课《人生》,精彩的细节描写突现“硬汉精神”,让学生对人生路上必然遇到的困难作好了充分的准备。五篇课文,如同五幅气势恢弘的人生长轴,给学生的求异思维以引导和启迪。

让学生分享成功与快乐。教师要正视学生作文水平和作文能力的差异,全班自始至终一个尺度无疑是违背教学规律和教育科学的。对学生作文的起始状态教师要进行摸排、定位、建立档案。作文评价要重过程,看发展,不搞一刀切。在评价机制上,教师不搞一言堂,而是充分发扬民主,采取学生自评、互评、师生共评等多种形式。生生之间,师生之间要平等对话,没有高下之分,只有思想碰撞和逆耳忠言。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对一些比较差劲作文,教师要宽容,要尽量去发现其中的闪光点,因为我们的理念是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成功,享受作文的快乐。

要学好一种东西,兴趣是至关重要的。它是获得知识进行创造性创作的一种自觉动机,是鼓舞和推动学生创作的内在动力,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必须鼓励学生创作,培养他们创作的兴趣。并且只有首先努力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才能进一步引导他们热爱写作,让那些貌似“老大难”的作文都成为“小儿科”。

快乐地作文,又因作文而快乐,这是广大师生的永远追求。在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一线教师要尽快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勇于创新,努力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转变态度,培养习惯,视作文为乐事。惟有如此,才会有新鲜活泼、个性突出、思想丰富的作文涌现。

图分类号:G633.34A

1673-4564(2015)06-0099-03

2015—10—16

猜你喜欢

作文语文教师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圆我教师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