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助教学模式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5-02-13吴明慧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7期
关键词:教学效果计算机目标

吴明慧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河南信阳464000)

互助教学模式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吴明慧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河南信阳464000)

互助教学模式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实现对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有效确立,在帮助学生树立良好计算机学习态度与习惯的基础上,为高校计算机的教学效果带来提升。文章以高教计算机教学为基点,先对互助教学模式及其作用进行了阐述,之后讨论了互动教学模式的开展原则,最后对互动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进行探讨。

高校计算机教学;互助教学模式;应用

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时代,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做好计算机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还可以实现对高校教学水平的有效提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为了保证计算机课程教学效果,互助教学模式得以应用。从计算机教育的技能培养角度考虑,互助教学模式的应用为提升高校计算机教学水平带来了支持,只要教师能够对互助教学模式应用得当,那么其必然能够为高校计算机教学效果带来重要提升。

一、互助教学模式及其作用分析

1.互助教学模式

互助教学模式是现代教育模式当中的重要方法,其通过教师创设的特殊教学环境,来创造出一个互助学习氛围,然后以学生互助或师生互助模式展开学习,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计算机作为高校教育的主要学科,如何将互助教学模式融入其中,始终是教师所研究的重要问题。基于互助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来看,教师所创设的教学环境、教师所选择的互助模式以及教学过程中的引导,是影响互助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因此在开展互助教学时,教师要予以重视。

2.作用分析

从当前社会对掌握计算机技术人才的需求力度以及高校当前计算机教学水平角度来分析,开展互助教学模式能够实现对学生计算机学习效果的提升,进而满足社会需求。从学校教育角度分析,互助教学模式在计算机学科当中的应用,能够帮助高校实现以下几点教学目标:

(1)构建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

在素质教育改革背景下,如何构建起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一直是我国教育事业想要达到的目标,大学教育亦是如此。对于高校计算机教学来说,互助教学模式的开展,能够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基础,通过构建互助式学习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收获知识,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教育模式下教师教、学生学的计算机教学行为,取而代之的是学生之间为了完成学习任务而进行的相互帮助式的学习行为,这充分确立了高校计算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这种教学效果是传统教学行为所无法达到的。

(2)正确掌握学生的学习需求

大班授课制度是我国当前教育事业的主要教学模式,不可否认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尽量照顾到更多的学生,但其也忽视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尤其是当前教育环境下,学生的个性特点日益突出,这使得大班授课制度的有效性越来越低。互助教学模式作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模式,其需要教师在开展教学模式前,就必须要先做好对每一个学生学习基础、学习能力以及学习需求的掌握,并以此为基础展开互助教学环境的创设。这种以学生学习情况为基点的教学模式,能够确保学生的学习需求被教师所掌握,这为高校计算机教育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带来重要支持。

(3)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关系

在现代教育理念下,师生之间的关系已经进入到了“朋友时代”。教师想要确保自己的教学行为能够得到学生的认可,就必须先与学生构建起良好的情感关系,使学生能够放下心中芥蒂与教师进行沟通,并能够与教师一同去克服学习困难,完成学习任务。互助教学模式所特有的师生互助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与教师在学习时处于一个完全平等的地位,成为学习过程中的搭档,从而在帮助学生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与教师之间构建起良好的师生关系。

二、互助教学模式的开展原则

从高校计算机教学行为基础以及互助教学模式本质角度分析,想要确保互助教学模式在高校计算机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教师在开展互助教学模式时,必须要坚持以下几方面原则:

1.学生主体原则

互动教学模式作为以学生互动为基础的教学行为,其必须要确保学生的主体性能够得以树立,才能保证互动教学模式的基础作用。在传统教育模式下,正是因为学生主体性的缺失,才导致教学效果始终难以达到人才培养目标。为此,教师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以此为基点展开互动教学行为,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在互动学习模式中的重要地位,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教学开放原则

互助教学模式需要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来展开,从其教学模式、教学目标角度分析,仅依靠课堂这一限制性教学环境来达到互动教学效果显然是不切实际的,因此教师必须要坚持互助教学模式的开放性原则。“开放性原则”是指学生在学习时学习环境的开放性,因为高校计算机教育是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教学行为,所以以开放的教学环境来开展互助教学模式能够更为切合高校计算机教学目标,同时还能够使学生更为全面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的应用环境,为学生计算机学习提供更为强大的动力。

3.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是我国各阶段教学行为的最基本原则。对于高校学生来说,他们的心智水平、逻辑思维能力已经成型,职业目标也已经初步定位,在这种基础下,如何将学生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是教师的主要教育目标。因材施教原则能够坚持以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为基础,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学习需求来展开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最大限度完成对每一个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这对于计算机互助教学模式来说具有重要支持力,是帮助教师更好实现互助教学模式效果的重要途径。

4.方法多变原则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很难一直对一项学习行为保持高度的集中,如果在计算机教学时学生对互助教学模式产生了厌倦感,那么其很难再发挥出教育作用。因此,教师必须要保证学生对互动教学模式的兴趣,多变的教学方法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在互动教学模式过程中,多变的教学方法能够让计算机教学始终给学生新鲜感,能够让学生在学习时,感受到来自于计算机学习的乐趣,从而帮助学生保持对计算机学习的兴趣,为互动教学模式下的计算机教学行为的持续开展提供支持。

三、互助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

为了更好地理解互动教学模式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作用,指导互动教学模式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开展,做好对互动教学模式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1.互助教学准备

在开展互助教学模式之前,为了确保互助教学模式的有效性,教师必须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首先,要做好对学生实际学习能力的掌握。因为互助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行为,因此教师在教学前必须充分掌握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水平、学习兴趣、学习能力以及思维水平等多方面内容。因为只有如此,才能确保互助教学模式开展的有效性。其次,要做好对计算机课程教学目标的分析。计算机课程作为高校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其教学目标是教师一切教学行为的宗旨,因此教师必须要做好对教学目标的分析,确保能够全面、深入地了解教学目标,为互助教学模式的开展创造条件。最后,要做好对学生实际情况与课程教学目标的有效融合,并在此基础上创设出符合学生实际学习需求的计算机互动学习环境,为互动教学行为的有效开展打下基础。

2.互助教学开展

互动教学的开展是互动教学模式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直接体现,互动教学模式的成功与否与其开展效果有着直接关系。在确保教学准备行为有效性的基础上,教师要在互动教学开展环节做好教学流程的掌握,确保互动教学模式能够有序开展。为此,教师必须要发挥出自己的教学指导作用,在与学生进行互助学习模式的过程中,以互助模式来完成教学指导任务,使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师的教学指导,为互助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提供支持。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作为教学行为主导者,除了要做好教学指导外,还必须发挥出自己的教学监督作用,确保学生的互动学习模式能够在教师科学、正确的教学设计下进行,从而更好地实现计算机教学目标,为互动教学模式的作用发挥提供支持。

3.互助教学总结

任何一项教学行为都不是完美的,因此教师必须在互助教学结束后对其进行总结,实现对有效教学经验的吸收和教学不足的反思,发挥一位合格教师的先进作用。基于互动教学模式的特点,教师可以在班级内开展教学总结,通过学生自评、互评以及教师总评的模式来进行教学总结与评价。这样不仅可以帮助教师在教学上实现提升,还能够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的学习行为,找到自己学习中的不足,为学习进步提供内在动力支持。

综上所述,从高校计算机教学目标角度考虑,互助教学模式所为其带来的教学主体、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效果上的提升,能够帮助高校计算机教学摆脱教学滞后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发挥互助教学模式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作用,教师一定要做好对学生计算机基础技能与学习兴趣的分析,确保互助教学模式符合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并以他们为基础实现对计算机教学行为的拓展,在提升学生学习效果的同时,也为高校计算机教学水平的进步提供基础动力支持。

[1]范银平.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统计与管理,2013(6):160-161.

[2]罗利尔.计算机网络教学中教学模式的研究[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3(11):76,74.

[3]彭珍连,张少波.浅析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J].现代计算机,2013(30):35-37.

[4]徐信叶.刍议高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J].科技风,2013(21):166.

[5]汪京.浅析学生创新能力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作用[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教学研究),2013(7):47-48.

[6]陆军.普通高校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分层式立体化教学模式分析[J].现代妇女(下旬),2013(11):101-102.

[7]于莹.高校计算机教学思路及方法探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23):223-224.

[8]李晓华.任务驱动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21):222,224.

G642

A

1673-0046(2015)7-0129-02

猜你喜欢

教学效果计算机目标
计算机操作系统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抓好课的结束部分 深化体育教学效果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