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需要心理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2015-02-13梁纯雪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7期
关键词:现实生活校园文化心理

梁纯雪

(桂林理工大学,广西桂林541000)

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需要心理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梁纯雪

(桂林理工大学,广西桂林541000)

受新媒体环境的影响,大学生的需要心理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和特点。一方面新媒体为大学生发展提供了平台,另一方面也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大学生思想和观念,影响大学生多方面需要的满足。要在新媒体的环境下,针对大学生需要心理出现的新变化,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心理辅导,为其树立正确的需要导向,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新媒体;大学生;需要心理;对策研究

一、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需要心理产生的影响

受新媒体环境的影响,大学生的需要心理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和特点。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会产生生存发展需求、交往和归属的需求以及获得自尊和自我实现需求等多层面的需求。新媒体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需要心理的实现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无疑也在某些方面阻碍了大学生对于以上多种层次需求的满足,制约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一)新媒体影响大学生对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满足

人作为有自己独立思维和思想的个体,在对世界做出能动反映的同时也会产生各种需要。其中最基本的需要就是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在经济和科技都高度发达的当代社会,对信息和科技都有着高敏锐度的当代大学生,其生存和发展需求已经紧紧地和网络媒介相联系在一起。据调查显示,97.53%的大学生每天都会使用互联网,其中88.27%的大学生会使用手机上网。并且绝大多数的学生每天上网的时间超过两个小时,甚至有19.67%的学生长达6小时以上。以网络终端和移动终端为主要平台的新媒体,已经成为影响大学生生存和发展的又一大重要因素。

对当代大学生来说,网络是其重要的精神食粮,上网已然成为他们的一种生活习惯。但由于对网络的过度依赖,很多学生沉迷于此,每天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对新媒体的使用,必然会导致其自身身体机能的下降,出现诸如情绪低落、睡眠障碍、食欲不振、生物钟紊乱等症状。这将导致学生的身体健康受到威胁,间接影响了其对于获得良好生存需要的满足。其次,很多学生对于网络的依赖已经到了痴迷的阶段,如果一段时间不让他们接触电脑和手机等媒介去了解信息或进行交流,他们就会产生较大的情绪波动,安全感和存在感极度缺失,甚至感到精神上的压抑和痛苦,导致其对正常的学习生活失去兴趣和动力,不愿意进行和参加任何学习或社会活动。这将严重影响大学生对获得全面发展和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的需求的满足。

(二)新媒体影响大学生对交往和归属需要的满足

新媒体作为目前传播最广泛,也是最为当代大学生所接受并使用的传播载体,对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的影响不容小觑。很多大学生选择运用社交网络平台来进行自己的人际交往活动,在网络中寻求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关心和理解,获得自己在现实生活中难以体验的情感交流,满足其深藏于内心的对于爱和归属的需要,试图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寻找自己的归属和依靠。

然而,虽然新媒体为大学生的交往活动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和更广阔的平台,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虚拟的人际交往难以在现实生活中为大学生带来真正的关怀和实质上的帮助,难以完全满足大学生对于与人交流和交往的现实需求,无法帮助学生真正找到心灵上的归属和依靠。而把大量的情感和精力都投入到虚拟的网络人际交往中,必然会导致其无暇顾及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活动,致使其出现沟通障碍、性格孤僻,继而对现实生活产生厌倦和逃避,出现心理障碍和交往危机,影响其现实生活中对交往和归属需要的满足。

(三)新媒体影响大学生对自尊和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

自尊是包括自我尊重以及获得他人和社会尊重的一种心理状态。大学生因为接受高素质教育,有着较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体验感,所以其对于自尊有着更为迫切和强烈的需要。这种对自尊的需要促使其对自己形成正确的认识,了解自己的价值和地位。而在了解了自我价值并试图体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中,大学生又会产生自我实现的需要,渴望在团体或社会中发挥自身潜能,得到重视和重用,增强自我效能感,体现自己的存在价值和存在意义。

然而,很多学生由于外在条件并不出众、性格内向不善言辞、家庭条件贫困等等多方面的原因,很难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别人的关注和尊重。而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现实生活的种种不如意都得以被掩藏,大学生甚至可以隐匿或虚构身份,对自我形象进行美化或重塑,满足其在现实生活中难以获得的对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例如,有些学生通过打游戏或在社交网站上晒照片,甚至炫富来满足获得他人尊重的需要,以此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和价值,体现自己的存在感。很多大学生也因此沉迷于自己构建的虚拟世界中,不愿正视和面对现实的人生。然而,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巨大反差则必然会造成他们心理上的无所适从,甚至对自己周围的世界产生怀疑和否定,悲观绝望。如果不加以正确的引导,这种基于虚拟世界下的不真实的需求感将会被不断夸大和异化,最终导致大学生需要心理的紊乱和扭曲。

二、新媒体环境下引导大学生需要心理的健康发展

(一)改革新媒体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为大学生满足需要树立导向

新媒体作为当下大学生最为追崇和使用的媒介载体,虽然为大学生获取信息提供了一定的便利,但其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大学生的观念和思想,影响着大学生需要心理的满足。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了解学生心理、引导学生思想的主要渠道,必须要针对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需要出现的新变化和新特点,丰富和补充教育教学内容,改革教育模式和方法,引导大学生通过科学的方式满足自己的合理需要。

在课上进行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运用种类多样的多媒体手段对学生开展生动、感性的教学,通过图文声影集为一体的学习内容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思想教育,对学生进行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和教育,间接引导其需要心理向合理健康的方向发展。在课堂外的互动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新媒体社交工具作为与学生建立联系的桥梁,通过学生的朋友圈、空间、微博等平台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况。根据不同成长背景和性格特征的学生各自不同的心理需要特点来制定和改变相应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在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心理状态的情况下,引导其选择正确的实现心理需求的途径和方法。

(二)构建新媒体环境下的心理辅导阵地,为大学生满足需要拓展渠道

作为社会中的高素质群体,大学生所具有的创新意识和超前意识使他们更易于也更善于接受并广泛使用新媒体。但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过于对利益的追求,当前新媒体的发展良莠不齐。部分大学生对新媒体过分盲目崇拜,会导致其出现功利化的倾向,对物欲和享乐的要求会取代其原本的对于精神价值层面的需要和追求。所以,教育工作者要针对当前大学生需要心理出现的特点和问题,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对大学生进行健康有效的心理调节和心理辅导。

一方面,要拓宽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媒介渠道,教师可以通过新媒体的通讯和交互功能与学生进行必要的沟通和交流,诸如通过手机短信平台、QQ、微信语音等为学生提供单独的心理指导,以共情的心理关怀策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需要心理进行调节和帮助。在逐步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过程中,促进大学生自我意识的不断发展,使其能够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从而为自己确定正确合理的需要目标。另一方面,要通过新媒体平台开辟大学生心理辅导的网络虚拟空间,拓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领域。通过组织线上的网络心理咨询活动,开设心理疏导专栏等,运用多种有效载体推广宣传健康的需要心理和乐观向上的心态,给予大学生正确的方向引导,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影响和改变大学生不良的心理状态,让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面对校园生活,从而充实自己,为进入社会奠定良好的物质和思想基础。

(三)丰富新媒体环境下的校园文化内容,为大学生满足需要提供平台

校园文化是学校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的体现,健康的校园文化是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引导和教育的重要方式。只有丰富新媒体环境下的校园文化内容,加强校园媒介建设,才能够较好地满足新形势下大学生多层次的需要。

一方面,要充分重视校园媒体的作用,充分利用校园媒介高效动态的传播方式,主动、快速地传播正确积极的思想和理念,为大学生满足多层次需要提供广阔的、健康的平台,让学生们能够在安全绿色的网络环境和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中不断实现对自身需要的满足。另一方面,学校在加强校园新媒体环境建设的同时,也要丰富其他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学生创造在现实生活中满足自身需要的空间和舞台。首先,要通过多种形式促进校园文化的发展,诸如开设校园讲座、组织文艺晚会、开展体育竞赛、组织心理沙龙等等多方面的活动,为大学生进行健康有益的交流创造有利的物质条件和文化环境。其次,要鼓励和引导学生社团的不断建设和发展,丰富学生社团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让同学们能够在参加社团组织的实践活动中发展自己的爱好特长,展示自己的才华和魅力。将他们的关注点从“自我”移向“社会”,摆脱对“虚拟媒体”的依赖,把时间和精力更多地投放在现实生活中,在真实的社会生活和人际交往中满足自己的多方面需要,培养自己积极的心态,促进自己全面协调地发展。

[1]王爽.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创新[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14.

[2](美)马斯洛.马斯洛人本哲学[M].成明,编译.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

[3]仇梦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心理研究[D].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2.

[4]刘换霞.需要理论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政教育实效性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3.

[5]张宇.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策略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4(14).

[6]唐永朝.新媒介背景下“90后”大学生教育管理新思路[J].大学教育,2013(2).

G641

A

1673-0046(2015)7-0081-02

猜你喜欢

现实生活校园文化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对农村初中合作型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函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心理小测试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心理感受
大学生党支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及实现途径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假期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