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书的三重真实境界

2015-02-13陈自鹏

天津教育 2015年5期
关键词:培根读书人境界

■本刊特约评论员 陈自鹏

读书有不同的作用、不同的层次、不同的境界,对此,古今中外不少名家都有精辟的论述。最著名的当属英国哲学家培根的论述。他在其闻名遐迩的《论读书》一文中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在培根先生看来,怡情、傅彩、长才是读书的三个作用,其实也是读书的三个层次和三重境界。但培根论读书把怡情放在读书作用、层次或境界的第一位,很多人不明白。究竟是为什么呢?思来想去,我们似乎弄明白了:他谈的是贵族读书!一个人温饱后无忧无虑悠然自得地去读书,自然是怡情第一。作为哲学家,培根论读书有他的起点和逻辑,有他的见地和哲思,他比我们普通人站得高,看得远,悟得透。

王国维也曾经谈过读书的境界。他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须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王国维论读书很著名,很有影响力。每一个读书有所求、有所得、有所悟的人对此都会有某种感受和体会。

由此,笔者想到读书其实应该有更加具体的三重真实境界:求知、探理和悟道。

第一重真实境界:求知。读书首先是为了求知。什么是知识?直白地讲,知识从不同角度划分,有显性知识,也有隐性知识;有描述性知识,也有程序性知识;有理论性知识,也有应用性知识。我们认为如上知识都可通过读书获得和掌握。不可否认的是,“读书求知”所追求的不仅包含知识,还包含与知识相关的技能等。从人的发展角度看,“读书求知”无疑是第一作用,第一层次,第一境界,这应该是大家所公认的。

第二重真实境界:探理。探求真理是读书的另一个层次和境界。我们要探求的是什么真理?一个基本的认识是,在我们有了世间事物是与不是的基本判断(亦即知识)之后,我们需要对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原理、机制及其规律进行研究和探索,这是发展了的知识,扩展了的知识,这便是对真理的探索。人们认为,真理具有永恒不变的性质和特点,但有相对和绝对之分。我们知道,相对真理与绝对真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相对真理孕育于绝对真理之中。我们人类的社会实践和思考就是要发现相对真理并逐步接近绝对真理。我们提出,读书探寻真理,一要坚持探寻客观存在的真理,二要坚持真理一元论,要通过比较、推理、判断、概括、归纳、演绎等不同思维方式探求前人和今人实践中的真理所在并通过实践验证真理。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皓首穷经,孜孜以求的正是这种客观真理。以信仰追求真理,以生命捍卫真理,是读书人的又一境界和品格。

第三重真实境界:悟道。悟道是读书的最高境界,是读书人在生命之巅、理想之脊、“灯火阑珊处”的一种飞跃。悟道是读书人生命之绽放,精神之提升,灵魂之升华。其实,悟道原是佛家语,是指领会佛理,悟道成佛。读书人通过读书,要悟出自然发展之道,懂得顺应自然,改造自然;要悟出社会发展之道,懂得了解社会,适应社会,改造社会;要悟出人的发展之道,学会理解人生,升华人生,绽放人生。能读书又能悟道的人会成为自然精灵、社会精英、人中俊杰,季羡林先生如此,周有光先生如此,他们的读书进入了悟道境界,才成为哲人、大师、楷模,他们既有科学精神,也有人文精神。他们从心灵深处表现出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类的关切之情、悲悯之情、热爱之情。他们主张真善美,强调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要让学生在变化万端的世界中,在纷繁复杂的事物中,明辨是非,懂得善恶,知道美丑。读书能够如此悟道,才是一种大智慧,大成就,大境界。

总之,读书应有不同的境界。三重真实境界当是求知、探理、悟道。读书人真正达到了这三重境界,才可称是真正的读书人,才可称是真正智慧和成功的读书人。

猜你喜欢

培根读书人境界
三重“境界” 让宣讲回味无穷
蔬果们的七七八八
品“境界”
我是快乐读书人
做个快乐的读书人
读书人的事
读书人
火腿培根,吃还是不吃?
慎独的境界
开封后的培根该如何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