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乡结合部小学开发区域文化特色校本课程的优势与策略

2015-02-13辛雅静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结合部校本城乡

辛雅静

一、区域文化在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中的重要性及其内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结合当地社会和经济发展开发的校本课程不能无视本区域文化。因此,开发具有区域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途径之一,此类校本课程对建设课程文化、形成学校特色,培育学生热爱家乡、服务区域发展有着特殊的作用。

“区域文化是在某特定地域出现的文化”。[1]有人也把区域文化称为地域文化。“地域文化,是指一个地区由于自然地理条件和人们共同形成的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等人文因素而形成的带有地域特征的文化形态”。[2]

小学校本课程中的区域文化不泛指省际区域文化。因为省情教育离小学生生活较远,在小学如果以省情教育为主要内容则可能出现使此类课程学习变成空洞的知识学习的危险。而利用市域或社区范围内的区域文化资源开展校本课程,对增强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实践性和参与性,体现校本课程的自主性、特色化和实践性的特点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区域文化在小学校本课程中指的是市域或社区范围内的区域文化。

二、不同区域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现状的比较

为了更加真实、准确、详细、全面地获取区域文化特色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我们以石家庄地区为例,按行政管理范围把小学分为:市区小学、城乡结合部小学和农村小学,对这三类小学各选取5所作为样本进行调查,调查方法主要是访谈法,访谈对象是校长和学校中层管理者。

(一)对市区小学的调查

在对石家庄市区5所小学的调查中,开设校本课程的学校有3所,开设校本课程的小学校长和中层管理者们表示,在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首先考虑的是学生的需求,其次是学校开发校本课程的条件,较少考虑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本社区的文化传统及文化底蕴。开发的课程主要是国学、围棋、音乐素养等以国家课程为原型进行提升性再开发的校本课程。其中有1所学校曾经开设过体现石家庄市域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常山战鼓”,但因为是外聘师资,授课时间常常不能保证,本校教师理论和技能的培养短期内又难以完成,因此暂停了此课程。在开设校本课程的这3所小学中目前没有体现区域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

(二)对农村小学校本课程的调查

课题组对石家庄西北部某县5所农村小学进行了调查。这5所小学都有校本课程开发的课程纲要和实施方案,但均未开展校本课程。据对该区域小学校长们的访谈,未开展校本课程的原因是,师资严重缺乏,教师的工作量极大,教师人均一周任课课时在20节以上,国家课程中的艺体类课程尚不能保证,更无暇顾及开发校本课程。这几所农村小学的校本课程已成为“悬置的课程”,也就是课程在理论上被开发,但实际上并没有落实到学生的学习过程,而成为了为迎接相关部门的督导评估被放到课程表中的装饰品。其原因不是不重视校本课程,也并非没有意识到校本课程的价值和意义,而是课程组织、课程开发团队在客观上就没有条件建立。由此可见,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在师资、经费、物力等方面还需要加强投入。农村小学校本课程的全面开展任重而道远。

(三)对城乡结合部小学的调查

城乡结合部位于城郊,“是全部或大部分耕地被征用,农民转为居民后仍在原村落居住而演变成的居民区,亦称为‘都市里的村庄’”。[3]相对于城市小学,城乡结合部小学从硬件设施到师资水平相对处于弱势地位,类似跆拳道、围棋等素质拓展课程不便于在此区域开展,但城乡结合部人民保留了原村落的习俗,区域文化可作为显性或者隐性的课程资源加以利用。课题组调查的石家庄市城乡结合部5所小学中有4所自主开发了校本课程。在开发校本课程之前,除考虑学生的需求、学校的条件外,还考虑了本学校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以及所在区域历史传统、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从校本课程开发的类别看,有剪纸、布贴画、葫芦丝、书法等作为国家课程延伸的再生性校本课程,也有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开发的具有区域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如“国防教育”“我是新村小主人”“我爱 Q(原村落名称)”等,此类校本课程在调查的城市小学中是没有的。

在课题组的调查中,城市小学和城乡结合部小学校本课程开发情况总体优于农村小学,农村小学的校本课程还有待于开展。调查还发现,区域文化特色校本课程已在城乡结合部部分小学得以顺利开展,此类校本课程的开发使这些城乡结合部小学呈现了以国家课程为基础的改编和选编类校本课程与以地方性专题为基础的创编类校本课程和谐发展的良好态势,其校本课程自成系统又独具特色。

三、城乡结合部小学开发区域文化特色校本课程的优势

(一)师资、经费、物力的保证

校本课程的开发首先需要学校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和师资作为保证,农村小学虽然区域文化资源丰富,但师资、经费等客观条件的极度缺乏阻碍了其校本课程真正开展。随着城乡结合部经济的发展,教育投入的增加,城乡结合部小学和市区小学在师资、经费、物力等方面的差距越来越小。硬件和软件条件的提升使得城乡结合部小学高质量地开发校本课程成为可能。

(二)丰富的区域文化资源的具备

市区小学开发校本课程的物质条件最为优越,但城市中商业文化占主导,区域文化课程资源不足;随着人口流动性的增加、城市的扩大,市区内的区域文化、民俗传统以及社区文化特色由于市区人口地域来源的复杂,变得越来越不明晰。可以这样说,市区小学因地域文化的数量和质量影响了区域文化专题校本课程的开发。而城乡结合部原为村落,原村落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历史传说等都可以作为开发区域文化专题校本课程的重要课程资源。区域文化资源是否丰富,成为开发此类课程的关键性因素。

(三)区域文化意识的增强

市区小学更多受教育全球化浪潮的影响,校本课程开发前多考虑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满足学生父母对学生所谓素质拓展的期望,因此开设的校本课程,如音乐素养、轮滑、国学,多是拓展补充国家课程类的校本课程。市区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者在开发校本课程前,较少考虑本区域文化。

然而,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大,城乡结合部人民的生活从居住环境到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何让学生热爱家乡、不忘这片土地的历史、传承本地域文化,使学生成年后有意愿为本区域的发展发挥自己的力量已经进入了该区域教育工作者的视野。部分城乡结合部小学校本课程机构的组织成员开始有意识地把传承本区域文化传统,弘扬本区域文化精神等方面的内容纳入到校本课程的课题选择中。

综上,开发区域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区域文化意识是前提,师资、经费、物力是保证,丰富的区域文化资源是关键。城乡结合部小学在这三个方面不存在短板,三方面比较均衡,加之城乡结合部小学的学生多来自本区域,本土意识更强,更容易建立与区域文化之间的联系,在区域文化的传承上,学生在课外还可以得到来自学生父母的帮助和支持。因此,总体来讲,区域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较适合在城乡结合部小学开发。

四、区域文化特色校本课程在城乡结合部小学有效开发的策略

(一)在对区域文化资源的有效挖掘与利用的基础上,提升区域文化自觉,增强区域文化批判

城乡结合部小学的校本课程开发者们多数已经认识到区域文化资源的重要性,积极扩展和挖掘本区域文化资源,但在课程目标的制定和课程的实施中,区域文化批判是缺失的。如课题组调查的城乡结合部小学校本课程“我爱Q”,其校本课程纲要和实施方案设置的总体目标为:“(1)了解Q地区的过去、现在,知道Q辉煌历史和深厚的人文底蕴,体会身为Q地区人的自豪感,培养对Q地区的热爱之情。(2)认识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经济发展等,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高尚情感及自觉承担建设家乡的责任感。(3)转变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学习、探究,培养收集分析、整理信息、解决问题及欣赏、实践和创新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4)通过观察与思考,探究与质疑,调查与实践,在探究性学习中,继承民族文化、家乡文化中的良好传统,树立为家乡服务的伟大志向。

在该课程总目标的(1)(2)(4)项中,有传承区域优良文化传统、为家乡服务等目标,显示了该学校课程开发人员对区域文化的自觉意识。调查组通过研究该校本教材,发现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涵盖了学校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条件,以及该区域在工业、人民生活和教育方面取得的成就等。当我们在区域文化视阈下审视该课程就会发现,区域文化专题的校本课程除了应涉及表层的人文地理、历史遗存、经济结构、生产生活方式外,还应该涉及风俗习惯、本区域人们共同的思维方式等更为深层的层面。当对于本区域文化呈一味赞扬的态势、刻意回避本区域中人们的一些陈旧观念和陈规陋习时,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和个性品质从一个侧面上将难以建立,学生在今后是否有意识和能力从文化层面深层地推动家乡的发展也将是打折扣的。

城乡结合部有着丰富的区域文化资源,对于这些资源,课程开发者需要甄选优秀传统区域文化资源并有效挖掘与利用,同时,对于该区域居民某些落后的习惯、道德观念、价值观等应予以自觉审视和批判,并在课程内容上有所体现。

(二)适当采取“自下而上”的课程开发模式

校本课程形成的途径可以分为以下两类:“自下而上”的归纳模式——在科任教师自发的实践活动的推动下,学校管理者组织进行的校本课程规划与开发;“自上而下”的演绎模式——学校管理者来推动教师实施校本课程开发。[4]课题组调查发现,在目前的校本课程开发中,从学校到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的自发性和自主性不强,开发校本课程的小学也多是在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的安排下较被动地开发,极少有通过任课教师基于本区域的文化特色自发地开展课外活动实践后再将活动课程化的课程开发方式,由此失去了形成学校以及学校课程文化和特色的一条重要途径。

要避免类似情况,建议城乡结合部小学解放思想,适当采取“自下而上”的课程开发模式,以物质奖励、精神鼓励等方式促进任课教师基于本区域文化特色进行校本课程的自主实践,从课外活动的开展入手,结合本校课程发展规划,通过自主探索以及校外专家指导,选择合适的区域资源形态,逐步将具有区域文化特色的活动课程化。

(三)增加校本教材中活动性内容,通过灵活的教学使学生学会认识本区域文化的方法

区域文化专题的校本课程是具有原创性的校本课程,需要自主开发课程资源,因此不少学校选择了自编教材。课题组调查发现,多数区域文化特色校本课程的教材内容等同于本地历史、文化、当前区域发展状况等知识的罗列与堆砌,可操作性不强。如我们调查的Q小学的校本课程“我爱Q”的教材第一部分是“我爱Q”,总体介绍Q区域的地理位置,历史由来和现状的总体介绍。之后从“工业篇”“生活篇”“教育篇”三个章节介绍改革开发以来Q区域在工业、生活和教育方面取得的成就。这是乡土教材编写的普遍现象。我们建议课程开发者编写教材时,在有效搜集和整合区域文化的课程资源的基础上,结合儿童在本区域生活的经验,变知识的简单堆砌为有利于实施的活动性内容,增加活动计划的编制,教材可以以简案或者活动计划的编制加以呈现。

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认识本区域文化、懂得自己生活的社群,而且要通过学生参与的学习活动,学会认识本区域文化的方法和了解本区域社群的方法;通过鼓励学生自主发现和探究,使其思考如何建设自己生活的区域,并尝试在课外参与到本区域文化建设中。

(四)增加校际交流,避免重复开发

对于区域的限定,课程开发者们有着不同的界定和认识:有的把区域界定为市域范围,有的把区域界定为社区范围。如果若干小学同期开发区域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并且都以市域范围的文化为课程开发出发点,且该文化资源有限,那么此类校本课程在不同的小学中就存在课程内容重复的可能性。因此,我们建议,各市、区教育局组织校本课程开发者、执教者定期展开交流,避免不同课程开发者之间相似课程的重复开发。如遇不同小学开发的校本课程存在相似课程,建议各小学之间,特别是此类校本课程任课教师之间加强课程目标、课程方案编制、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取长补短,推动该课程整体开发水平的提升。

总之,城乡结合部小学应注意发挥自己的优势,采取有效策略,因地制宜地扩展课程资源,展现学校地域特色、传承当地文化,推动城乡结合部小学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开展!

[1]李勤德.中国区域文化[M].太原: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5:2.

[2]包晓玲,姚克波.论沈从文与湘西地域文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2006(2):155.

[3]李珊.城市化“ 陷阱”种种[J].当代贵州,2011( 8):19.

[4]胡继飞.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若干建议[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9( 01-A):12.

猜你喜欢

结合部校本城乡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工电道岔结合部联合管理机制的探讨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CTCS-3级列控系统RBC与ATP结合部异常信息处理
城乡涌动创业潮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近端胃切除和全胃切除术治疗食管胃结合部癌的临床对照研究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