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分制下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模式改革与建构的SWOT矩阵分析

2015-02-13聂锐新赵兴武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12期
关键词:学分制建构教学模式

汪 雄 聂锐新 赵兴武

(玉溪师范学院 体育学院,云南 玉溪 653100)

学分制下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模式改革与建构的SWOT矩阵分析

汪 雄 聂锐新①通讯作者:聂锐新,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赵兴武

(玉溪师范学院 体育学院,云南 玉溪 653100)

学分制;公共体育教学;教学模式;SWOT矩阵分析

采用SWOT矩阵分析法,对学分制下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模式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诸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学分制下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建构应以“学生本位为中心”,通过实施同项目分级选课、4年制公共体育选修、建构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等措施对现有的公共体育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建构。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改革与继续落实推进,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更加凸显和重要,一切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模式层出不穷。为此,各高校分别结合自身教学实际,积极学习和引入了一些国外比较先进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和创新模式。其中,学分制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引入并实施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教育教学模式。然而,对于高校公共体育教学而言,如果不对学分制实施背景下的公共体育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和合理的构建,则许多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仍然会感到茫然和出现无从下手的窘状。为此,本文采用SWOT矩阵分析方法,对在学分制实施背景下,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模式改革实施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一些相应的学分制下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模式改革与建构的措施和建议。

一、SWOT矩阵分析

所谓SWOT矩阵分析,即基于内外部竞争环境和竞争条件下的态势分析,就是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的机会和威胁等,通过调查列举出来,并依照矩阵形式排列,然后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且结论通常带有一定的决策性。运用这种方法,可以对研究对象所处的情景进行全面、系统、准确的研究,从而根据研究结果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及对策。借助此研究模型和方法,对学分制下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模式改革与建构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进行综合研究,比较分析其优势、劣势以及机遇与挑战等,对于科学合理地构建和实施符合各高校实情的公共体育教学模式具有较好的参考作用。

1.优势(Superiority)分析

有利于实现学生学习观念转变——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在学分制背景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自身条件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项目,也可以选择同样项目但评价标准体系不同的科目进行选修。由于学生所选择的多半是符合自身发展需求和自身运动特点的运动项目,且其选课的过程是自主进行的,这就改变了过去体育课程单调和强迫式的学习方式,从而使学生的学习观念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因此,学分制的实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学习热情,使学生的学习潜能得到有效地开发,对学生成绩的提高和身体素质的改善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有利于教师队伍的优化和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学分制下,教师专门从事的多是自己所擅长的体育运动项目的教学,因此能为学生提供更加专业的体育运动技术和理论指导,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加之教师教学课程相对专一,使得教师能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来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从而促进专业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与此同时,学分制也使一部分没有学生选课和不能胜任当前教学的教师产生了巨大的压力,促使其想办法去学习新知识、新技能,重新找到适合自己教学的岗位,这无疑也增强教师的竞争意识并促进了其专业教学能力的提高。因而学分制的实施有利于教师队伍的优化和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并使得教师专业化结构等到更好的完善,从而为学分制下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建构提供了新的动力。

有利于真正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是我国学校体育教学中始终秉承的教育理念和思想。学分制下的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模式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主旨,学分制的实施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学习热情,使其学习潜能得到有效地开发,从而极大地促进其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的提高,使“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得到切实有效的贯彻落实。因而,学分制下的教学管理制度模式同时也是使“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得以具体体现与现实运行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

2.劣势(Weakness)分析

教师教学任务加重,教学难度增大 学分制下,体育教师除应对正常的教学任务外,还必须不断学习新的理论知识和运动技能,并不断的调整和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极大地增加了体育教师的教学工作量,致使部分体育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教学热情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此外,学分制下学生的选课、上课学习更加灵活自由,时间相对不固定,这也增加了体育教师的教学难度,需要体育教师做出相应的调整和进一步的完善其教学理论知识,加强自身技能学习,以适应新形势下学分制在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模式中的应用。

教学课程资源有限 高校传统的体育教学资源相对有限,并主要以竞赛体育资源为主。然而大学生对体育活动以及体育项目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并且需求的层次也不尽相同,这也是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实行学分面临的困难和劣势。因此,要保证学分制下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高效实施,必须不断挖掘和开发新的体育教学资源,并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开发出各种适合体育教学的新型体育教学资源。

教学场地器材不足 学分制下学生实行自主选课上课,势必会增设一些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然而学校现有的场地设施以及器材是有限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了学分制下学生自主选课学习的有效进行。而为满足学分制下学生对体育选修学习的需求,学校势必要加大相应经费的投入来补充和扩建相应的体育场地设施和运动器械,这无疑也给学分制下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模式的实施增加了难度。

3.机遇(Opportunity)分析

国家全民健身计划的进一步实施 2015年,新一轮《全民健身计划》的修订和完善工作已然开启,而随着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的深入实施,全民性开展体育活动的风气已深入人心。作为学校主体的学生,他们即是全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全民健身运动重要的引领者的生力军。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不仅可以为学校的体育教学发展带来新的机遇,而且也给学生造就一个更大的平台,这一平台上,他们可以找到适合的位置来促进自己身心健康发展,甚至可以发挥作用成为全民健身的有力推进者。因此,“全民健身计划”的修订完善和颁布实施也是学校公共体育教学实行学分制的一个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国家力量。

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行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强调以人为本,并将素质教育上升为国家战略。而学分制下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模式注重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式,可以充分调动学习的学习积极性和发挥学生的学生的学习潜能,因而这一模式为实现素质教育的真正落实提供了新的教学途径,同时素质教育相应政策的颁令实施也为学分制下公共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建构指明了方向并为其提供了难得的发展契机。

体育强国梦实现 体育强国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要实现体育强国梦,就必须要更加关注学校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发展,贯彻实施体育在素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为此,体育强国梦的提出也给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建构提供良好的发展机遇。

4.挑战(Threats)分析

教学监管力度难以执行 学分制下学生实行自主选课并主动学习,具有很大的自由度和灵活性,但这种自由度和灵活性也给各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带来了诸多不便,增加了教学管理的难度,教学监管力度难以执行且不易评价。

学生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良好的学习态度 学分制下公共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给予了学生许多自由的时间与空间,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良好的学习态度,这就使学生管理和指导工作变得尤为艰巨和重要,同时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也成为决定学分制下公共体育教学模式改革成败的关键要素。

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学分制下,不同项目之间进行考核评比以及同一项目的不同学习阶段以及不同学习周期的不同人群,该如何进行考核评比,如何核定合理的分数,这极大的增加了教学管理部门的考核难度,也增加了考核的工作量。因此,如何建立相应合理且科学的考核评比体系和相关制度也是学分制下公共体育教学模式实施的一个巨大挑战。

二、学分制下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建构

以学生为中心的公共体育教学模式 学分制下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建构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积极开展一系列有意义的体育教学活动和课外体育活动形式。为此,学校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成绩评定、学分制的制定和确立以及教学资源、教学场地器材的配置等方面均应本着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并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和建构。同时,学校也应该积极开展有一定群体意义的体育活动形式,营造良好的学校公共体育活动氛围,使学生自觉自愿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场馆设施以及简易的场地器材应以无偿或适当收取的形式向学生开放。体育教学部门也应成立相应的学生体育活动指导中心,为学生提供技术指导和理论学习方面的帮助。此外,教学时段的调整以及限选项和限时间内修完体育课程学分等方式的改变应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综合协调各种教学资源,努力为学生提供一个真正意义上地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公共体育教学模式。

同项目分级选课的公共体育教学模式 大多数高校的公共体育教学模式都限制学生选修相同的项目,其目的是想让学生多接触一些体育项目,多掌握一些体育技能。但每学期的都选修不同的体育项目,学生学习掌握的难度大,走马观花的学习也很难使学生对相关项目的理论知识和技术要领有深入的把握,还易使学生放弃一些其原本很感兴趣的项目,影响其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因此,大学公共体育选修课应在不同的年级开展不同层次的体育运动项目,在相同的运动项目里也要分级别进行选修和教学,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使学生通过不同级别的体育课程学习到不同程度的运动技能和理论知识。在同一项目中实施初级-中级-高级的教学选修模式,可使对某一项目感兴趣的学生能系统地学习到自己感兴趣且有所特专长的运动项目,长期坚持下来,可使学生形成一种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实施四年制公共体育选修的体育教学模式 传统的二年制公共体育选修的体育教学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课时有限,二是课程多,三是学生真正感兴趣的项目少,学生要在很短的时间内修完体育课程学习的学分,很难达到学习效果。实施四年制公共体育选修的体育教学模式,不仅可以很大程度地缓解上述二年制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同时可使学生得用四年时间来学习和掌握某一项运动技能,使其对体育的学习兴趣得以长期保持并养成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此外,实施四年制公共体育选修的体育教学模式也能很好的体现学生“健康第一”思想的,且有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与保持,因而应对其给予高度重视,并积极促成这一模式的实施。

课内外一体化的公共体育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且在课堂学习时学生往往是被动的,仅仅依靠课堂教学往往很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因此,在进行学分制下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过程中,应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使课内教学和课外教学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对此,一是应做好课堂学习的优化工作,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二是要搞好体育社团的组织和发展工作,并充分发挥体育社团的作用,多组织一些有一定规模的体育活动,可达到既能促进课堂学习知识的掌握,又丰富学生业余体育生活的目的。从分工上看,课堂教学大多是以教授技能和理论知识为主,而课外活动则主要以深化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到的技术和理论知识并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为主,同时其也有反哺课堂教学的作用。课内外一体化的公共体育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体育运动兴趣和爱好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因而实施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对于学分制下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1]毛振明.体育教学科学化探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65-73.

[2]周登嵩.体育教学模式的走向[J].体育教学,2005(1):35-39.

[3]郑旭东.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类型及其发展趋势[J].福建体育科技,2007,(5):41-45.

[4]雷继红,贾进社.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23-28.

[5]陈流.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模式探析[J].体育师友,2005,(5):37-42.

Reform and Construction of Public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Mode in University——Analysis of Model Based on SWOT

WANG Xiong NIE Ruixin ZHAO Xingwu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Yuxi Normal University,Yuxi,Yunnan 653100)

credit system;public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teaching mode;SWOT

After an analysis of the advantages,disadvantages,opportunites and challenges faced by the current teaching mode of public phys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ith SWOT matrix,the paper proposes a reform and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mode with students as the center of teaching by allowing students to select different grades within the same event in the four years and integrating activites inside and outside classes.

汪 雄,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社会学。

G807.4

A

1009-9506(2015)12-0055-04

2015年9月25日

猜你喜欢

学分制建构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学分制模式下的学生到课率
高职教育学分制实施策略研究
建构游戏玩不够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学分制与高校教学管理体制改革探析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