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岭南“南园五先生”成员考

2015-02-13李春华

关键词:南园诗社李德

谢 敏,李春华

(1.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文学院;2.华东交通大学 理学院, 江西 南昌 330013)

元末明初,在孙蕡、王佐的倡导下,一群志趣相投的文人聚于广州番禺南园,结成南园诗社,成为岭南最早出现的文人群落。南园诗人续承前代优良文学传统,“尚得古贤雄直气,所作诗歌境界雄伟,气势劲厉,音调高亢,世人以为‘跨晋唐而跞宋元’”,[1]476把岭南清丽、苍劲的文风发展到顶峰。叶石洞亦高度评价曰:“东广好词,缙绅先生解组归,不问家人生产,惟赋诗修岁。时之粤人故多高致乃尔。粤诗自五先生振起……”[2]355

岭南自古本是蛮荒之地,文化事业并不发达,自南园诗社兴起后,岭南文风开始兴盛,故后世史籍均对“南园诗社”成员及活动有所记载,如张廷玉《明史》、黄佐《广州人物传》、焦竑《献徵录》、屈大均《广东新语》等文籍均有著录。然笔者查阅多种史料后发现,史上对于“南园五先生”并无统一认识,本文即结合南园诗社的成社时间对其成员进行考证。

一、结社时间

南园诗社始结于何时历来没有定论,存在“元末说”与“明初说”两种观点。“元末说”如《明史·王佐传》云:王佐“元末侍父官南雄,经乱不能归,遂占籍南海。与蕡结诗社。”[3]7332《广州人物传》则记为:王佐“其先河东人,元末侍父官南雄,经乱不归,遂占籍南海,与孙蕡结诗社于南园,开抗风轩以延一时名士。”[4]513“明初说”如屈大均《广东新语·诗语》云:“广州南园诗社,始自国初五先生。”[2]355《万历广东通志》载:“南园,在城南一里,中有抗风轩,明初黄哲、李德、赵介、孙蕡、王佐五先生结诗社于此。”[5]431

南园诗社究竟成立于何时,只要详细阅读“南园诗社之首”孙蕡(号仲衍)的《西庵集》,根据诗集中一些描写诗社活动的诗句,就可得出南园诗社大约始于何时。孙蕡《琪琳夜宿联句一百韵·并序》记录了结社一事:

因思年十八九时,承先人遗泽,得驰负担,过从贵游之列,一时闻人相与友善。若洛阳李长史仲修(李德)、郁林黄别驾楚金、东平黄通守庸之(黄哲)、武夷王徵士希贡、维扬黄长史希文、古冈蔡广文养晦、番禺赵进士安中,及其弟通判澄、徵士讷,北平蒲架阁子文三山、黄进士原善,皆斯文表表者也。共结诗社南园之曲,豪吟剧饮,更唱迭和,翩然翥鸾凤,铿而奏金石。……而河东(指王佐)与余为同庚,情好尤笃。[1]566

由这段文字可见,诗社是在孙蕡十八九岁时成立的。又据《西庵集·乙卯除夕》诗云:“四十今已过二年,明日又复岁华迁”[1]528,乙卯年为洪武八年(1375),据此上推,孙蕡乃生于元顺帝元统二年(1334)。两则材料综合一起推算,那么南园诗社之始创当在元顺帝至正十一年(1351)或十二年(1352),从而可知,“明初说”是不确切的。

二、南园五先生

由“南园诗社之首”孙蕡联句诗的序言记载可以想见,南园诗社汇聚了岭南众多的文人雅士,他们对岭南文风的倡导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其中,尤以“南园五先生”的才情出众,冠于群雄之首。

“南园五先生”当指哪五个人,文学史上迄无定论。明人王兆云认为南粤五先生当指孙蕡(字仲衍)、王佐(字彦举)、黄哲(字庸之)、李德(字仲修)、汪广洋(字朝宗)五人。其《皇明词林人物考》曰:“国初有吴中四杰,名最著高杨张徐是也。又有广中四杰,为孙仲衍蕡、王彦举佐、黄庸之哲、李仲修德,名不甚传。近视南粤刻有五先生集,乃以汪右丞曾宦其地,冠诸首。广洋,淮南高邮人也,似涉牵缀,当另梓汪集;而于孙、王四公,则汇为广中四杰集可也。”[6]656王兆云所叙的真实性有待考证。据《明史·孙蕡传》载称:“孙蕡,字仲衍,广东省顺德人。性警敏,于书无不窥,诗文援笔立就,词采烂然。负节概,不妄交游。何真据岭南,开府辟士,与王佐、赵介、李德、黄哲并受礼遇,称五先生。”[3]7331又据查继佐《罪惟录》载:“孙蕡,字仲衍,号西庵,广东南海人,负节概,不妄交游。元末结诗社南园,以延一时名士。王佐、赵介、李德、黄哲尤磊落狂斐,岭南称五先生云。”[7]2297此外,《广州四先生诗·临清诗选序》也记载赵介曾与孙蕡、王佐等结诗社南园,与四人并称为五先生。清儒朱彝尊对此亦有所评点:“其(赵介)集虽不传,然名在五先生之列。乃刊诗者去伯贞而冠汪忠勤於卷首,可为失笑也。”[8]77明代葛徵奇编《南园前五先生诗五卷·重正五先生诗选旧序》亦云:“五先生诗选,广有旧刻,岁久朽落,仅人家有藏本,而亦弗全。嘉靖丁巳,督府谭公、大参王公咸兴诗教,求五先生集於太史泰泉黄公处,仅得黄李孙王而失其一,乃以汪右丞集并刻藩署,足五先生数云。迨甲子岁,余承乏至广,得观是集而私讶焉。右丞固淮人也,不当列於广,况先生之称乃后进目其先哲之辞,右丞师广於五先生,有统摄之分,不当与乡大夫伍而并先生之称耳。……乙丑夏,少参峒峰曹公乃於梁中舍家得其祖父文康家藏书本,乃知黄李孙王外而有赵临清者。携其本以授余,余喜其疑之得释,命工刻之,以补五先生之阙。……窃怪赵临清之诗,刻历奇崛,何以失传。岂以孙王黄李皆国初缙绅,而赵布衣士。”[9]1由此可见,“南园五先生”当指孙蕡、王佐、黄哲、李德、赵介五人。王兆云仅凭据汪广洋曾在岭南做过官,就断定汪广洋是五先生之一,实过于武断。

若果信上述所载,“南园五先生”就是指孙蕡、王佐、黄哲、李德、赵介(字伯贞)五人,那么便会引发一个疑问:孙蕡《琪琳夜宿联句一百韵·并序》中所开列的入社诗人名单中,只有“五先生”中的四个,即孙蕡、黄哲、王佐和李德,而无赵介之名,“南园五先生”既然是一个文人圈子,五人关系当非常密切,那为何孙蕡在诗文中未提赵介之名呢?这就需探究五人是何以被并称为“南园五先生”的。

据《广州人物传·赵介传》载,赵介是番禺人,于洪武己巳年(1389)卒,年四十六岁。洪武己巳年乃洪武二十二年(1389),按享年四十六岁推算,赵介当生于至正四年(1344),比孙、王小十岁,当孙、王于1351—1352年结南园诗社时,赵介还是个八九岁的儿童,根本不可能参加什么诗社,所以孙蕡在《琪琳夜宿联句一百韵·并序》中未提及赵介之名。因此,五先生共结诗社于南园之说是不准确的。

孙蕡、王佐、黄哲、李德四先生诗中常提到南园诗社或南园,或忆当时交游唱和之情景,这说明南园结社曾是四先生一生中的大事,故成为毕生最美好的回忆。虽然可以设想,孙、王等人在诗社解散后有可能重开南园诗社,而这时赵介也已成年,有可能参加诗社活动,但从五先生诗中,却无论如何也看不出有这种情形,后人也从未有过五先生重开南园诗社的记载。又在赵介《临清诗选》中也无任何涉及南园诗社、孙蕡、王佐、黄哲和李德的记载。综合上述种种材料可以得出结论:赵介没有参与元末南园结社一事,也从未成为南园诗社成员。

赵介虽然没有参与南园诗社活动,但是却不能依此就推定赵介与四先生素不相识,断言“南园五先生”之称毫无合理性。黄哲集中就存有一首他与赵介交好、唱和的诗《与伯贞彧华二友会》:“二妙联英标,眷言顾榛莽。良昭谐夙心,玄谈慰幽怆。江蘼澹新绿,谷莺闻远响。感此离索情,浩荡烟霞想。夷白抗浮云,临清延素赏。何因继芳躅,一丘同偃仰。”[10]8夷白乃南海人,与赵介交好。关于这首诗的写作背景,陈田亦有说明:“伯贞闭户读书,无仕进意。时有南海李韦华,字彧华,与伯贞齐名,彧华有集名《夷白》,伯贞集名《临清》。黄庸之赠二人诗云:‘夷白抗浮云,临清延素赏。何因继芳躅,一丘同偃仰。’深致推挹。《夷白集》不传,附见其姓字於此。”[11]220又明儒陈琏所写《临清集序》曰:“羊城赵先生伯贞气充十赡,发为诗歌,实肖其人。当元季吾郡有南园诗社,诸公赋咏盛於一时,长篇短章葩华光彩,至今犹晃耀。人目于时,先生实与之更倡迭和,往往度越流辈,非特人品高才华之俊,亦由气之盛也。……今先生子纯由名进士拜监察御史,卓有风裁,著声天朝,益以张大其门,然则天之报施有德,於是可见。纯与余笃斯文之好,间出先生所著临清诗一帙,属余序其后,故书之,以识平昔景慕之意。”[9]12此序是赵介之子赵纯托好友陈琏所作,材料的真实性殆无疑问。在陈琏序中也没有提及赵介曾参加过诗社,只是说赵介基于共同的诗文旨趣与南园诗人更唱迭和。可见,赵介虽始终未曾加入南园诗社,但他与四先生同齐名于岭南文坛,故后人把他与孙、王等四人并称为“南园五先生”。

可见,“南园五先生”之称名,并不是得之于五人都曾结诗社于南园,而是缘于五人的诗情才艺皆著称于岭南,代表了当时岭南文坛之风尚。由此亦可推知,“南园五先生”乃是一个地域文学概念,而非文学流派。至于孙诗《琪琳夜宿联句一百韵·并序》中提及的黄楚金、黄希文、赵安中等人,因史料无征,已无法考证他们的生平事迹,其诗文也早已散佚无存。

三、南园五子的诗文成就

作为一个自发而起的地域文学群体,南园五先生实开岭南风气之先,延引了岭南诗坛的繁荣,其影响也延至岭南之外的地域。五人有如此诗文成就是与他们的诗情才志分不开的。

据史籍记载,孙蕡少负节概,不妄交。元末,战事纷乱,他避居乡里,于诗无不读,常常“青灯黄卷日相随”[1]545,且作诗多不属草,提笔立成。王佐才情与孙蕡不相上下,与孙常有诗文往来。黄哲、李德亦是博览群籍,深于经学,明毛诗尚书。因才情闻名于岭南的赵介,博通六籍、医卜之说,浮屠老子之书靡所不究,气宇豪迈,与物无芥蒂,兴至即挥毫赋诗,人莫测其涯也。赵介一生未仕,追求乐道精神,以陶渊明自拟,在隐逸中得到乐趣,[12]57平时常以一囊自随,遇景即投诗其中。据《临清诗选·序》载:“介不喜结交达官贵人,缙绅恒病其狷狂。日往还西樵石涧中,独与八十岁老翁刘乐善相唱和以自娱。”[10]30

南园五子不仅醉心于诗文创作,而且孙蕡、王佐、李德、黄哲四人后来被朝廷征辟起用后,不效北宋晚期士风,[13]76为官正直清廉,文如其人,其诗文更是得到明初其他文人的赞赏。

孙蕡洪武五年升任翰林典籍,其才学深受学士宋濂、承旨詹同等重视,且日侍皇帝左右,奏对敏捷,甚称旨。孙蕡六十岁时,因曾给蓝玉题画而受牵连,戍辽东,临刑前赋《临刑口占》:“鼍鼓三声急,西山日又斜。黄泉无客舍,今夜宿谁家。”[1]561《明兴杂记》云:“高皇诛蓝玉籍其家,凡有文字往来皆得罪,蕡因与玉题一画,故杀之,此诗乃绝命词也。高皇问监杀指挥:‘孙蕡死时何语?’指挥以此诗对,高皇怒云:‘彼有此好诗,汝乃不复奏而杀之,何也。’竟杀指挥。”[1]562由此可见孙蕡才情之高。黄哲入书阁侍太子读书时,尝与朝中典签涂颖、朱文昭交好。一风雪之日,黄哲泊舟秦淮,恰遇朱文昭、涂颖二人,三人握手吟咏,咕酒大唬,朱涂二人惜之曰:“君才如雪,吾虽知音,如寡和,何自是益有名于龙凤中。”[4]514王佐洪武六年被徵至京师,拜给事中,论思补阙恒称上意。故太祖外出游幸,或遇会心处,多命佐赋诗,同行皆惊其才,认为“其诗语高妙,是为名世之作。”[4]514

南园五子不仅才情高致,受到同僚赞赏,他们还不忘将自身所学付诸教育,劝谕民间子弟。如李德就湖广汉阳教谕时,“当兵革初,静璺舍翳蓬藿中生徒仅十数辈,皆野犷不可语,德尽心训迪之,言诸有司罗致民间子弟之俊颖者馆毂焉,自是弦诵诜诜,人知向学矣”[10]19,自此地方科贡渐盛。

可见,南园五先生一生嗜好诗文创作,所作诗歌颇具古风,绪承了岭南清劲质朴之传统;其影响扩至岭南内外,这正如陈云淙云:“太史公谓齐、鲁文学其天性,粤於诗则有然矣。我国家以淮甸为丰、镐,则粤应江、汉之纪,风之所为首《二南》也。五先生以胜国遗佚,与吴四杰、闽十子并起,皆南音。风雅之功,於今为烈。”[2]355

[1] 孙蕡.易庵诗选[G]//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2] 屈大均.广东新语[M].北京:中华书局,1985.

[3] 张廷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4] 黄佐.广州人物传[G]//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济南:齐鲁书社,1996.

[5] 郭裴(纂修).万历广东通志[G]//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济南:齐鲁书社,1996.

[6] 王兆云.皇明词林人物考[G]//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济南:齐鲁书社,1996.

[7] 查继佐.罪惟录[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

[8] 朱彝尊.静志君诗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

[9] 葛徵奇.南园前五先生诗五卷[G]//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济南:齐鲁书社,1996.

[10]黄哲,李德,等.广州四先生诗[G]//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11]陈田.明诗纪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12]张骏翚.试论隐逸文化中的“乐道”传统[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13]张邦炜.论北宋晚期的士风[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

猜你喜欢

南园诗社李德
荡秋千
Mobility matrix of a weakly coupled parallel multi-DIM isolator based on axial force solution①
唐诗赏读——南园之一
唐诗赏读——南园之三
生机盎然
诗社撷英
A Research on Performance Management of Civil Serva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otivation
诗社撷英
诗社撷英
诗社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