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包囊肿并发多浆膜腔积液1例

2015-02-13王艳飞陆军贾新未陈丽萍赵文萍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河北保定07000焉耆县医院心内科新疆巴州84000

医学研究与教育 2015年1期
关键词:浆膜心包胸闷

王艳飞,陆军,贾新未,陈丽萍,赵文萍(. 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 河北 保定 07000;. 焉耆县医院心内科,新疆 巴州 84000)

·短篇与个案 ·

心包囊肿并发多浆膜腔积液1例

王艳飞1,陆军2,贾新未1,陈丽萍2,赵文萍1
(1. 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 河北 保定 071000;2. 焉耆县医院心内科,新疆 巴州 841000)

浆膜腔;积液;心包;囊肿

本文引用:王艳飞, 陆军, 贾新未, 等. 心包囊肿并发多浆膜腔积液1例[J].医学研究与教育, 2015, 32(1): 105-107.

1 病历报告

患者,女性,31岁,身高159 cm,体质量58 kg。主因间断胸闷、胸痛、咳嗽,伴胸腔积液2个月余于2013年5月17日入院。既往曾行“阑尾切除术”。月经史正常,生育1子,无早婚、早育史,无流产、早产、生育大出血史。否认吸烟、饮酒史。无理化毒物及放射物接触史。家族中无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史及遗传病史。患者于2013年3月10日突发胸痛,伴肩背部放射痛,逐渐缓解,门诊查心肌酶、D二聚体、心电图正常,查胸部CT示纵隔占位。口服“芬必得”治疗后未再发作胸痛。4月初患者出现咽痛,无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症状,未行处理。10 d后再次出现胸痛症状,性质同前,伴胸闷、气短,并出现低热,自行输入抗生素治疗3 d无好转,入当地医院查T37.5 ℃,P 118次/分,BP 95/65 mmHg,化验查血常规正常,CRP 72 mg/L,血沉70 mm/H,ASO 778 U/mL,结核菌素试验阴性,淋巴细胞培养及干扰素测定正常,胸部CT示右中下肺及左上肺炎症表现,双侧胸腔积液、心包积液。腹、盆腔CT示少量积液。入院后给予左侧胸腔穿刺置管引流术,引流500 mL黄色微混液体,胸水化验回报:WBC 200×106/L,TP 33g/L,LDH 193 U/L,ADA 6 U/L。并行心包穿刺,抽出400 mL血性液体,可见絮状物,3 d共引流200 mL,心包积液化验回报:WBC 1 300×106/L,多核比例 80%,TP 60.6 g/L,LDH 939 U/L。2 d后行右侧胸腔穿刺置管引流术,引流600 mL桔色浑浊液体,胸水化验回报:WBC 1 150×106/L,多核 70%,TP 37.7 g/L,LDH 122 U/L。以上积液均未找到瘤细胞。经治疗后,患者胸闷好转,但体温升高,最高38.9 ℃。考虑“溶血性链球菌性急性风湿性心包炎”,给予“青霉素、泼尼松等”药物治疗,体温逐渐恢复正常。12 d后再次出现胸痛、胸闷,深吸气加重。复查胸部CT示:炎症基本吸收、少量胸腔积液、心包积液,心包膜明显增厚,纵隔占位。行纵隔占位穿刺术:有突破感,抽出白色黏稠液体0.1 mL,抗酸染色阴性,病理见角化的鳞状上皮细胞。泼尼松减量后体温出现上升,继续“抗生素、泼尼松等”治疗。10 d后,口服泼尼松10 mg每日一次维持,当地医院不除外“结核”,给予抗结核治疗,7 d后患者自行停抗结核药物。

初次发病2个月后,患者入院就诊,入院诊断:多浆膜腔积液、纵隔占位待查?入院后查胸部增强CT示心包略增厚,右侧心膈角区后壁囊状低密度影(请结合临床除外炎性改变合并包裹性积液);心包少量积液;纵隔多发小淋巴结。腹盆腔增强CT示肝脏多发小囊肿,右附件区囊性密度灶,盆腔少量积液。双下肢血管超声未见血栓。心脏彩超示少量心包积液,心包增厚。24 h动态心电图:阵发性窦性心动过速 继发性ST-T改变。血尿便常规、抗链O、类风湿因子、血沉、肾功、肝功、凝血全项、感染四项、D二聚体、肿瘤标记物、胃泌素释放肽前体、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TORCH(10项)、PCT、淋巴细胞培养及干扰素、抗核抗体谱、系统性血管炎相关自身抗体谱、TB细胞亚群八项未见明显异常。血沉 50 mm/h。转入心外科行心包囊肿切除术,术中见:剑突后方囊性肿物,与腹膜粘连,与下壁心包分界不清,局部心包增厚,脏壁层相连;囊肿破溃,溢出白色皮脂样物质,连同心包一起切除,见心包为囊壁一部分,考虑心包囊肿。病理回报:囊肿壁由纤维组织构成,内衬间皮细胞,可见炎性细胞及红细胞,病理诊断为间皮囊肿。综合病史及诊治经过,考虑为心包囊肿较大,压迫心肺导致胸闷、胸痛症状,突然破裂继发感染、出血,逐渐导致双侧胸腔积液、心包积液,继发肺部感染,全身炎症反应导致腹腔、盆腔少量积液。

2 讨论

心包囊肿是一种少见的心脏疾病,在1927年由Edwards首次发现,其发生率低于十万分之一[1],亦称为间皮囊肿、胸膜心包囊肿、心包旁囊肿,多起源于胚胎期,胚胎头端及两侧中胚层侧板出现隐窝未融合而发育成心包囊肿,如与心包相通则称为心包憩室[2]。其最常见部位好发于右心膈角,也可见于左心膈角、上纵隔、前中纵隔等部位,误诊率可达80.0%[3],60%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囊肿较大可出现胸闷、胸痛、咳嗽、呼吸困难症状,有时出现继发出血、感染情况,甚至出现破裂可以继发胸腔内感染。临床治疗需与皮样囊肿、胸膜囊肿、食管囊肿、支气管囊肿及心包脂肪垫等疾病相鉴别[4]。支气管囊肿继发感染与心包囊肿继发感染在胸片表现鉴别有一定困难,但支气管囊肿继发感染患者常有咳浓臭痰液症状,是为主要鉴别点。表皮样囊肿好发于前纵隔,当与支气管相通时,可咳出皮脂样物,诊断性穿刺可穿出棕褐色、土黄色或白色透明等皮脂样物。心包囊肿确诊后最佳治疗为手术治疗[5]。临床CT检查优于X线检查,CT能明确囊肿的位置及大小。多层螺旋CT对于心包囊肿的鉴别意义更加重要[6]。心脏彩超检查能明确心包囊肿的大小、位置、内部回声、毗邻关系,分辨囊肿与心包腔关系及是否相通,并可与心包实性肿瘤、假性动脉瘤等鉴别。CT或超声波检查,可有助于对心包脂肪垫、胸膜囊肿、食管囊肿、胸腺瘤、膈肌肿瘤等疾病相鉴别。心血管造影可以除外心脏膨胀瘤或动脉瘤。尽管临床关于心包囊肿的病例常有报道,但是心包囊肿并发多浆膜腔积液的病例罕见报道。

本例年轻女性患者临床发展较为特殊,起病以胸痛、胸闷为主,后出现肺部感染症状、胸腔积液、心包积液等,尽管早期胸部CT示纵隔占位,但未引起经治医生注意,误诊为结核、肺部感染、肺部肿瘤的可能,症状减轻后再次行胸部CT纵隔占位不明显,经各种治疗约2个月后入院后查胸部增强CT示:心包略增厚,右侧心膈角区后壁囊状低密度影。综合分析患者临床表现及诊治过程,考虑巨大心包囊肿破裂后继发感染导致上述症状,后局部破溃口粘连闭合再次于胸部CT上表现为心包囊肿。最终行心包囊肿切除并综合治疗后治愈。

综上所述,心包囊肿为临床少见疾病,极易漏诊及误诊,因此对于临床资料应详细分析,不因错过可疑临床线索即转入经验性治疗而耽误病情,给患者造成更大的生理及心理危害。

[1] 赵峰, 陆传新, 蒋逸风, 等. 心包囊肿116例临床特征分析[J]. 人民军医, 2010, 53(7): 529.

[2] 冉兵, 晁玥, 安县朝. 超声心动图诊断心包囊肿1例[J].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4, 24(8): 1361, 1365.

[3] 王明岩, 高长青, 周乃康, 等. 心包囊肿的外科治疗及微创技术的应用[J]. 医学研究杂志, 2011, 40(12): 49-51.

[4] 吴立萍, 李大连, 赵立新. 1例巨大心包囊肿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3, 19(22): 2727-2728.

[5] LOGGOS S, MITROPOULOS F, KONDRAFOURIS K, et al. Large pericardial cyst in an asymptomatic child: a case report[J]. World J Pediatr Congenit Heart Surg, 2013, 4(3): 315-317.

[6] MLYNARSKI R, GARDAS R, MLYNARSKA A, et al. Role of multi-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 in the recognition of pericardial cyst[J]. Cardio J, 2011, 18(1): 90-91.

(责任编辑:裘永强)

10.3969/j.issn.1674-490X.2015.01.024

R5

B

1674-490X(2015)01-0105-03

王艳飞(1976—),男,河北保定人,副主任医师,硕士,主要从事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研究。

贾新未(1967—),男,河北保定人,主任医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及相关研究。E-mail: jxw1967@126.com

猜你喜欢

浆膜心包胸闷
左下肢黏液型脂肪肉瘤术后复发并心包转移1例
胸闷气短就医前先做五项功课
以多浆膜腔积液和溶血危象为特征的儿童肝豆状核变性1例
鸭传染性浆膜炎的临床特征、实验室诊断及防治措施
胸闷气短就医前先做六项准备
胸闷 疾病发病前兆
胸闷,疾病发病前兆
胸闷、气短可能是心包积液惹的祸
改良抗酸染色法在结核性浆膜炎临床诊断中的价值
母牛分枝杆菌菌苗辅助治疗结核性多浆膜腔积液47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