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论新中国成立后图书馆史料汇编

2015-02-13原小平河南师范大学图书馆事业与文化发展研究中心河南新乡453007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5年2期
关键词:当代史料整理

●原小平(河南师范大学图书馆事业与文化发展研究中心,河南 新乡 453007)

简论新中国成立后图书馆史料汇编

●原小平(河南师范大学图书馆事业与文化发展研究中心,河南新乡453007)

[关键词]图书馆史;史料;汇编;整理;当代

[摘要]新中国成立后70余年,中国的图书馆史料汇编,代表了当代国内图书馆史料整理的主要成就,也反映了国内图书馆史的研究状况。大体而言,我国当代的图书馆史料汇编经历了“文革”前的初步发展、“文革”时期和80年代的顿挫与恢复、1990年以来的较大发展三个阶段。中国图书馆史料整理与图书馆史研究,仍然相当薄弱,应该引起学界重视,推进其进一步发展。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图书馆史料汇编,其中的一些经验值得借鉴。

在图书馆史学研究中,史料是基础,史料整理既颇见功力,又对史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图书馆史料的挖掘、考订、整理本身,也暗含一种研究整理者的主观选择与隐性阐释。因此,史料整理本身,可视为图书馆史研究的一种特殊形式,也属于图书馆史研究的一部分。新中国成立后的图书馆史相关学者们,有意识进行了一定的搜寻和整理,他们在取得了相当可观成绩的同时,也留下了不少经验教训,其中的成败得失,值得我们总结、探究与反思。

1 1949 -1966 年的图书馆史资料汇编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950年代,国内学术界对图书馆学和图书馆史能否作为一门学科,还存在一定的争议。[1]因此,有意识地、系统地进行图书馆史料搜集汇编,也就无从谈起。

但如果从广义的图书馆学视角来看,将书刊出版史料视为图书馆史料的组成部分,那么,1953~1959年期间,张静庐陆续辑注出版的7部(8册)《中国近代出版史料》等有关中国近现代出版史料的著作,就可以看作是一个新中国成立初期图书馆史料方面的巨大收获。这套书搜集、整理了从1862年清朝设立同文馆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约90年的出版史料,反映了近现代出版、印刷事业的沿革。“取材范围以与图书、期刊的编译、出版、印刷有直接关系的为主”,[2]包括各种图书、报刊以及印刷技术、出版法令等,同时还有编者附加的各种书影、图片,几乎都是珍贵的第一手资料,极具史料价值。这7部史料是研究中国近现代图书文化史、中国近现代图书馆史等必备参考书,其成就至今无人超越。“其中《中国近代出版史料(初编)》和《中国近代出版史料(二编)》收录了比较多的有关晚清图书馆和图书馆学术史的史料,虽然这些史料著作并非专门的晚清图书馆学术史史料著作,但是它们是新中国成立后收集整理晚清图书馆学术史的先导。”[3]

同时,1957年,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重印了包括(清)孙庆增著《藏书记要》、叶德辉著《藏书十约》等9部中国古代藏书史方面的重要文献。这些著作的结集出版,在当时图书馆史料不受重视的学术环境下,有着不可忽视的学术启示意义。

严格意义上来讲,1950年的资料汇编还不能算是纯粹的图书馆史资料,它们的性质更多的属于图书馆学史料(或者说属于广义的图书馆史料)。

50年代末,李希泌在国家图书馆(时称北京图书馆)联合目录组就负责编写了《解放前全国中文期刊联合目录(1833-1949)》,共著录旧期刊一万条种,此书1961年出版,是我国第一部大型的期刊检索工具书,同时也具有广义的图书馆史料价值,不过仍不属于典型的图书馆史料著作。

60年代,李希泌、张椒华二人合编的《中国古代藏书与近代图书馆史料(春秋至五四前后)》一书,则就具有明确、典型的图书馆史料性质。李希泌在《编辑说明》里强调:该书“试图给研究和编写我国

图书馆事业发展史者提供一些史料和素材……图书馆史、目录学史和图书馆学史容易混淆,但三者之间是有区别的。本书仅收图书馆史的资料,其他二者,如郑樵的《校雠略》和章学诚的《校雠通义》等均未收录。”[4]

《中国古代藏书与近代图书馆史料(春秋至五四前后)》共40多万字,系统收录了春秋时期至五四两千多年的官私藏书重要史料。该书虽编于强调无产阶级意识的60年代,但其内容并不刻意避讳在当时有封建主义嫌疑的1919年以前成立的图书馆或藏书楼史料,并且对有关外国教会和外国殖民者在我国建立的图书馆和藏书楼的史料,在当时尽管有帝国主义资本主义嫌疑,也都客观收录。这些方面的努力,保证了作为史料的客观性与丰富性,加之其校刊精良,使它成为图书馆史料方面的典范之作。

2 “文革”至1989 年间的图书馆史料汇编

“文革”期间,中国的图书馆事业、图书馆研究陷入停顿,作为更基础的图书馆史料搜集更是鲜有人问津(其间,台湾商务印书馆1974年出版有张锦郎、黄渊泉编的《中国近六十年来图书馆事业大事纪》)。“文革”结束后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虽然有关图书馆学术史史料整理再次受到重视,但整体上没有超出五六十年代的水平。

20世纪70年代末乃至整个80年代,成就相对突出的近现代图书馆史料汇编,有1979年山西省图书馆和山西省图书馆学会编写并出版发行的《中国图书馆事业三十年纪事》(1949-1979)、北京大学出版社1979年出版的《中国图书馆事业三十年大事记》(1949-1979)(张树华,吴慰慈编)、1988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近现代图书馆事业大事记》(邹华享、施金炎编写),这些图书馆史料都采用了编年体形式。其中,《中国图书馆事业三十年纪事》在全国范围进行了较为扎实的资料搜集工作,资料较为丰富,具有较大价值。而几乎同时出版的北京大学编印的《中国图书馆事业三十年大事记》,是当时北大图书馆系编写的教学参考书,不少地方参考了《中国图书馆事业三十年纪事》,在编排上也没有前者精细,但作为北大图书馆系的参考教材,它的学术影响力却比前者要大些。邹华享、施金炎二人耗时六年方才编成的《中国近现代图书馆事业大事记》,特色在于体例完善,既有详细的收录范围说明,又有编写体例的说明。该书收录范围分为图书馆政策法规、各类图书馆沿革、图书馆组织、图书馆活动、图书馆教育、人物、著作、国际交往八大类,全面反映了图书馆事业发展状况,各类说明较具体明确,堪称国内第一部详细的近现代图书馆大事记,具有较大的学术价值。[5]此外,1989年,湖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图书馆事业十年》(张白影等主编),则是一本分类编排的图书馆史料,内容时间跨度从1978~1988年,大体反映了新时期十年国内图书馆的概况。

70年代末和80年代新时期,有关古代藏书、藏书家、藏书楼的图书馆史料汇编成册的书籍中,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1980年出版的《宋代藏书家考》(潘美月著)。明清不少人已经对宋代藏书家史料有过研究,清人范锴辑录《吴兴藏书录》,作为我国第一部专门论述藏书家事略的书,就对宋代藏书家史料有过整理研究。民国以来有袁同礼《宋代私家藏书概略》、项士安《浙江藏书家考略》、吴晗《江浙藏书家史略》、杨立诚、金步瀛《中国藏书家考略》诸作问世。潘美月的《宋代藏书家考》,[6]参据上述诸书加以补充订讹,复广征史传郡志、回忆文集、笔记、杂说及公私簿录,辑为是书,反映了80年代宋代私人藏书研究最新成果。本书共收录宋代藏书家126人,依时代先后分为五代入宋、北宋承平、南北宋之际、南宋中兴、南宋末期五个阶段,各叙其生卒年代、籍贯仕履、收藏情形、学术活动等。

80年代的一些图书馆史料汇编,有时候还作为文化事业资料的一种,与舞蹈、电影、教育、报刊发行等史料罗列在一起,作为文化资料的一部分存在,这反映出当时图书馆史研究与图书馆史料独立的学术价值还没有为大家充分理解。广西全区图书馆史料的编辑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1987年,《广西通志·文化志》第二编辑室编辑出版的《广西文化志资料汇编》第1辑、第2辑中,分别包含麦群忠、夏士卿合编的《广西图书馆史料辑略》(一)、《辑略》(二),其中非常系统详细地汇集了自1920年直至1980年广西图书馆的重要史料。

麦群忠、夏士卿合编的《广西图书馆史料辑略》,是在1980年代国家提倡修建地方史志的大背景下,作为地方文化史料的一部分存在的,这种类似的情形在当时很常见,类似的还有:1987年浙江省湖州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辑出版的《湖州文史》(第6辑·文化艺术史料专辑),包含《皕宋楼》(姚粟周著)、《湖州的公共图书馆事业》(吕乐谋著)等湖州图书馆

史料;1987年大连市艺术研究室编选的《大连文化艺术史料》(第3辑)包含《满铁大连图书馆》(杨力生著)、《大连早期的公共图书馆》(林家著)等重要的图书馆史料;1987年湘潭市地方志编纂办公室编的《湘潭修志有关史料汇编(之一)》(清末·民国时期),其中包含《有关图书馆地址》等史料。这种以地方文化志形式存在的图书馆史料,在1990年以后直到21世纪的20多年里,数量更多,成为了图书馆史料重要的存在形式。

1980年,这种以地方志形式存在的图书馆史料,另一个重要意义在于,将区域性的图书馆史料整理,引入了中国图书馆史的学术视野,推动着国内图书馆史料的整理逐渐走向深入。

3 1990 年以来的图书馆史料汇编

(1)90年代出版的有关中国古代藏书的史料。20世纪90年代出版的有关中国古代藏书的史料著作有不少,其中,值得注意的有:徐雁、王燕均主编的《中国历史藏书论著读本》(四川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袁咏秋、曾季光主编的《中国历代图书著录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和《中国历代国家藏书机构及名家藏读叙传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等。尤其《中国历代国家藏书机构及名家藏读叙传选》有许多内容,堪称典型的近代图书馆史料,显示出近代中国图书馆的发展轨迹,这些史料的编选一定程度上使中国古代至现代图书馆发展的历代重大资料臻于连续完整,因此,极具学术意义。

1996年,书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从藏书楼到图书馆》(吴晞著),“旨在论述我国图书馆——或近代图书馆——萌芽、产生和最后形成的历史。”[7]并提出了一些颇受学界争议的有关中国古代藏书楼和西方图书馆基本性质的观点,但此书从图书馆史料学来讲,也具有较大价值。此书正文共有160页,而后面附录的有关古代藏书楼与近代图书馆史料就达73页,包括《上海格致书院藏书楼书目序》《上海格致书院藏书楼藏书规和观书约》等较重要的史料26条。尽管这些史料本身并无多少新意,但是作为论著的支撑材料,集中而密集地搜集在一起,对于彰显史料的基础性地位和强调史料的实证价值而言,还是颇有启发意义的。

(2)1990年后,中国图书馆史料编纂的新进展。1990年后,中国图书馆史料编纂与新中国成立后的40年间相比,一个突出的变化在于,越来越多对单个图书馆历史人物史料、单个图书馆史料、某一地域图书馆史料的搜集占据了主导地位。也就是说,相对于前40年的综合性全国性图书馆史料整理,在1990年后的图书馆史料整理更强调个案区域性。这反映了图书馆史料整理变得更为细化、更为深入,也是图书馆学术研究与图书馆史研究不断发展、逐步走向成熟的客观表现。这方面的史料收集,也代表了1990年以来中国图书馆史料系统整理方面的最高成就。

4 1990 年以来图书馆史料汇编特点

4.1图书馆历史人物史料

1990年3月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蔡元培李大钊与中国大学图书馆》(李树权编著),书中前半部分是对蔡元培李大钊有关图书馆方面的论述,后半部分是有关蔡元培李大钊的图书馆史料,包括《蔡元培谈大学图书馆》(资料)、《李大钊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史料》等内容。尤其是《李大钊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史料》,是有关他这方面言行摘录,主要取材于《北京大学日刊》(1918-1922年)。以编年的形式将李大钊1918年(中华民国7年)1月初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直到1922年(中华民国11年)卸任图书馆主任止,5年间的图书馆活动与思想,逐条列出,翔实清晰,颇见功力,具有很高的学术性和实用性。

《李大钊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史料》一书,实际上还反映了1990年前后,较为盛行的以年谱或人物志形式编订图书馆人物史料的一种史料编纂方式。目前国内的图书馆学人年谱,单行本比较少,大多以传记附录的形式存在。这种图书馆人物年谱,以王子舟在《杜定友和中国图书馆学》一书中所编杜定友年谱和程焕文在《中国图书馆学教育之父——沈祖荣评传》一书中所编沈祖荣年谱成就最突出,两者都以考证严密、史料丰富见长。2008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程焕文编著的《裘开明年谱》,此书共1000余页,约160万字,不仅材料繁富,提供了一些不为人知或者难得一见的重要史料,而且体大思精,考证谨严,堪称典范。总之,“编写年谱是历史人物研究的一项重要工作,需广征博引,仔细考订,相当程度上反映人物研究的水平,图书馆学人年谱数量少、精品少的现实就说明当前图书馆学人研究的深度还远远不够,亟待提高。”[8]

4.2重要图书馆的史料汇编

1992年10月,书目文献出版社出版了《北京图书馆馆史资料汇编(1909-1949)》(上下二册)(以

下简称《汇编》),这是由北京图书馆业务研究委员会编写的有关北京图书馆解放前的史料,共110万字,1390页。《汇编》内容粗分为历年馆务活动资料、重要章则及规定、统计资料、参考资料和工作人员名录等五部分,各部分再按编年顺序编排。《汇编》的资料大部分来自北京图书馆原始档案,少部分资料取自当时公开出版的报刊。为了尽可能保持众多宝贵资料的原貌,《汇编》力求在篇幅允许的情况下,采取原件影印方式,最大限度保持了档案原貌,目的是为国内外研究中国近现代文化史或图书馆史提供一本内容真实、集中和系统的原始资料。《汇编》体例严谨、资料翔实、内容丰富,不仅是研究北京图书馆史与中国图书馆史的重要资料,而且堪称新中国成立后单个图书馆史料汇编的典范之作。

此后,北京图书馆还继续组织人力由周和平主持编写了《北京图书馆馆史资料汇编(1949-1966)》(二)(上下两册),该书约142万字,共1769页,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8月出版。《汇编》(二)基本沿用《汇编(1909-1949》的编辑体例,整体看,比《汇编(1909-1949)》内容更为充实丰富,但在材料取舍上略显粗糙和芜杂,学术影响不如《汇编(1909-1949)》大。

2009年8月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了李致忠主编的《中国国家图书馆馆史资料长编》(上中下三册)(以下简称《长编》)。国家图书馆是北京图书馆1998年更名而来。因此,《长编》实际上是《汇编》及其《汇编(二)》基础上的进一步补充和系统化。《长编》不仅继承了《汇编(1909-1949》资料翔实、体例严谨的优点,而且内容的时间跨度更大。它以中国国家图书馆历史为主线,资料收集上起1909年9月京师图书馆成立之前的舆论准备,下止国家图书馆二期工程暨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即将竣工的2008年2月,历史跨度近百年,在对材料的取舍和整体编排上也更加合理,同时也更具有前沿性与时代性。为反映现代图书馆特点,自第十章起增加了计算机系统与自动化、数字图书馆等内容。《长编》不仅是国家图书馆史料整理的集大成之作,同时代表了目前我国图书馆史料整理的最高水平。

在1990年以后的20余年里,与《北京图书馆馆史资料汇编》《中国国家图书馆馆史资料长编》性质相似或相近的个案馆史料汇编还有一批,如《北京大学图书馆九十年记略》(吴梋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出版)、《浙江图书馆新馆建设资料选编》(应长兴、林祖藻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从古越藏书楼到绍兴图书馆》(龚天力主编,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出版)、《秦皇岛图书馆资料汇编》(秦皇岛图书馆编2002年出版)、《山东省图书馆新馆建设资料汇编》(王运堂主编,南海出版公司2003年出版)等,但这些个案馆史料汇编,无论从史料内容的历史跨度、丰富翔实程度,还是从史料选择与编排的学术水平上,都与《北京图书馆馆史资料汇编》《中国国家图书馆馆史资料长编》有明显差距,学术价值与影响相对较小。

重要图书馆的馆刊汇编,也属于重要的图书馆史料。馆刊内容常常直接记录了某一具体图书馆的发生背景与发展演变历程,是对图书馆史研究的第一手宝贵资料,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1991年,书目文献出版社(即今北京图书馆出版社)曾将《国立北平图书馆馆刊》整理影印出版,深受学术界欢迎。2003年、2005~2006年,北京图书馆出版社通过努力,先后整理出版了《近代著名图书馆馆刊荟萃》(全二十册)、[9]《近代著名图书馆馆刊荟萃续编》(全二十册)、[10]《近代著名图书馆馆刊荟萃三编》(全二十二册)。[11]这三部汇编收纳了当今能见到的大多数重要近代图书馆馆刊,如《北京图书馆月刊》《江苏省立苏州图书馆年刊》《浙江图书馆报》《奉天图书馆季刊》等,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

4.3区域图书馆史料汇编

1990年以来,随着地方文化研究热的兴起,区域图书馆史的研究和史料的整理也颇为可观。其间出现的代表性区域图书馆史料汇集有: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年出版的《当代湖南高等学校图书馆事业》(张白影主编)、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出版的《四川高校图书馆100年》(李秉严主编)、长征出版社2001年出版的《云南图书馆历史现状研究》(李先绪、宋绮主编)、山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出版的《山西省图书馆史料汇编》(山西省图书馆编)。

其中,《当代湖南高等学校图书馆事业》力求全面系统地总结解放后至1992年43年间湖南省高等学校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力求准确反映各馆历史及现实状况,力求详尽记录下这个事业领域方方面面的成就,但重点在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15年。此书对于总结40多年来湖南高等学校图书馆事业的沧桑巨变,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四川高校图书馆100年》是以记述四川高校图书馆1896年至1996年100年间的发生发展史,除了原始的史料外,较多的属于介绍综述性资料(二手史料),系统地记述了四川省(包括直辖前的重庆)高校图书馆百年来的历程,全面反映了四川省高校图书馆百年来在馆舍、藏书、人员、设备、经费、管理体制、文献建设、读者服务、协作协调、学术研究、对外交流等各方面的发展变化,简明地介绍了四川省各普通高校图书馆的基本情况。整体而言,是一本内容较为翔实的区域图书馆史料汇集。

《云南图书馆历史现状研究》内容覆盖全云南省各公共、高校、党校、重点中学、科研单位的262所图书馆以及近一个世纪以来云南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历史概况,特别是以云南图书馆近一个世纪以来的发展历史为背景,对云南图书馆建筑文化的历史变迁的描述,具有鲜明的地方民族个性,颇引人注目。

《山西省图书馆史料汇编》,内容由原始资料和当时的报刊相关报道组成,按时间分类编排,是一本典型的区域图书馆史料汇编。内容包括清代奏折,有关政府机构的公文、函件,本馆章程、工作计划、总结、日志及启事,各时期报纸杂志的相关报道、评论等。时间跨度上,自清宣统元年(1909)山西巡抚《创设图书馆折》始至1960年新建独立建制的“山西省图书馆”开馆及1965年“文化大革命”前为止。该书编校精工:对原件篇幅过大,而涉及山西省图书馆内容很少的资料进行了仔细甄别选择;对于原件为照片、铅印、油印、墨稿等形式,且字迹不清,给阅读带来很大困难的资料,编者将之全部录入电脑,并进行了编辑、排版、校对;最有代表性的原件,仍以影印件形式插在书中。这些努力,无疑大大提高了《山西省图书馆史料汇编》的史料价值与学术意义,值得后来者借鉴。

[参考文献]

[1]朱天俊.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1957年科学讨论会上关于“什么是图书馆学”一文的讨论情况[J].北京大学学报,1957(3):102-105.

[2]张静庐.编例[M]//张静庐.中国近现代出版史料:近代初编.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1.

[3]程焕文.建国以来晚清图书馆学术史研究综述[J].图书馆学研究,2003(11):2-12.

[4]李希泌.编辑说明[M]//李希泌,张椒华.中国古代藏书与近代图书馆史料(春秋至五四前后).北京:中华书局,1982:1.

[5]南耕.评《中国近现代图书馆事业大事记》[J].江苏图书馆学报,1990(1):48-49.

[6]潘美月.宋代藏书家考[M].台北:学海出版社, 1980.

[7]吴晞.从藏书楼到图书馆[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6:1.

[8]顾烨青.中国近现代图书馆学人史料建设:现状与展望[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0(3):5-14.

[9]国家图书馆编.近代著名图书馆馆刊荟萃(全二十册)[C].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

[10]北京图书馆出版社编.近代著名图书馆馆刊荟萃续编(全二十册)[C].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

[11]北京图书馆出版社编.近代著名图书馆馆刊荟萃三编(全二十二册)[C].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6.

[收稿日期]2014-04-11 [责任编辑]李金瓯

[作者简介]原小平(1973-),男,博士,河南师范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主要从事图书馆史研究。

[文章编号]1005-8214(2015)02-0062-05

[文献标志码]A

[中图分类号]G259.29

猜你喜欢

当代史料整理
五代墓志所见辽代史料考
美育史料·“八·一三专号”
史料二则
例谈数据史料的辨伪与解读
关于当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和发展分析
论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及其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当代》文学拉力赛”2016年第五站读者来信选登
高一零碎知识整理
《当代》背后的当代
整理“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