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传统,创新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路径的思考
2015-02-13孙大志通化师范学院长白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协同创新中心吉林通化134002
孙大志(通化师范学院 长白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协同创新中心,吉林 通化 134002)
守望传统,创新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路径的思考
孙大志
(通化师范学院长白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协同创新中心,吉林通化134002)
该文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危机在于其与传统的断裂。挽救危机的关键是寻找并重建传统,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性传承。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方面要注重保护,一方面更要强化传承,同时还要深化理论研究,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传统遗产保护、传承人创作、科研机构提炼加工进而形成研究体系三条线同时进行,以达到保护传统,创新传承的目的。这样一来在恢复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文化防线也得到巩固,避免创新取代遗产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内部瓦解。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断裂;寻找;创新传承;思路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政府部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越来越重视,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得以迅猛发展。但在非遗市场繁荣的同时,一些始料未及的现象和问题也相继出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究竟要怎样保护,怎样传承,怎样市场化?怎样正确处理文化遗产与创新的关系?这些基本问题摆在了政府决策者和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相关人员面前。
客观地说,我们国家提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日益感受到其强烈的现实迫切性,是与西方的文化殖民的文化语境密不可分的,它是我们抵御西方文化殖民的策略之一。提到抵御文化殖民,很容易让人想到文化民族主义论调。文化民族主义是建立在坚信本民族文化的优越性基础上的,本文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看做是抵御文化殖民的最后一道防线时,没有这种文化优越感,反倒有对本民族文化濒临消失的忧虑。这种忧虑来源于本人2014年11月13日参加的济南舜耕会展中心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上的感受。这次展会汇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700余个非遗参展项目,更有许多大师级的非遗传承人到会。整个展会琳琅满目,人头攒动。然而,在这热闹的展会中,我们也看到这样的现象:剪纸、刺绣越来越精细,画幅越来越大,线条越来越繁复;泥人的造型,生活像过分追求逼真,神仙像则细腻刻画裙带、服饰;秸秆画更加逼近羽毛画那样的工艺美术作品。作为非遗展会,出现这种现象,不能不令人深思。
一、“传统”的断裂
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自民间,来自乡村,是民间文化精神的物质外壳;工艺美术来自庙堂,代表的是贵族阶层的审美趣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变成工艺美术展,虽然是在迎合现代生活品味、爱好和习惯,但是现代人的这些品味、爱好和习惯却又很大程度上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和干预。这种趋势继续下去的话,非物质文化遗产还会有多少民族民间的东西残留呢?
不可否认的是,工艺美术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如世代相传的首饰制作、玉石雕刻等手艺。然而绝大多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间手工艺人甚至是普通百姓的生活技艺。即使是专业的工艺美术大师,如果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的话,也应该有与其他流派或艺人迥然不同的风格。在展会上只有少数展品保留着憨厚朴实的民间风格,多数作品由于追求繁复和逼真,风格已经趋同,不要说作者的风格,就是地域风格都很难找到。这种趋同中我们明显可以感受到西方泊来的现实主义对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写意的浪漫主义传统的入侵。
如果说追求“真实”,追求“像”,有可能是泥人、剪纸、刺绣等民间艺术发展方向的话,那么另一个现象就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那就是黑陶、木雕等民间艺术形式中表现出来的西方现代主义因素,并且这种现代主义因素还有蔓延的趋势。带有极简主义风格的花瓶,立体主义的剪纸作品,可以看出艺术家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以及可贵的探索,但是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角度来说,这种断裂传统纯发展性的保护无异于自我阉割。它将使我们失去保住民族文化特点的最后一道防线。
经过从五四运动到文化大革命,一次又一次的洗礼,中国传统文化因素在现在的人们生活中已经很难看到了。“传统”这个词已不再用来形容一个有活力、有生命的精神要素,它讲述的是一个已经中断的过去曾经存在过的精神境界。然而技艺还在,虽然失去了“传统”这个精神约束,但是技艺还是被当做生存手段或者娱乐方式保留了下来。没有“传统”精神统领的技艺是无约束的,它随时可能转化成面目全非的东西。现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像一位农村来的女孩,她朴实美丽,散发着特有的魅力,但是她的精神是单纯的,缺乏底蕴的,因为她与“传统”的联系,仅是断裂之后的一种隐约的归属感。这个女孩很容易就会在利益面前迷失、堕落,她不像她的祖辈那样有着强有力的“传统”的约束。
从这个层面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它的 “传统”的精神联系,已经是我们这个民族和祖先仅有的一丝联系了。如果这一点联系也没有,我们和祖先的联系就彻底断绝了。以后我们只有在保存下来的诗词歌赋、文章野史中,用现代思维去想象祖先的生活和思想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特别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在创新的同时必须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1]。这个看起来有些模糊的句子,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际操作中却是明确的。什么是认同感,它只能是民族的认同感,是对民族个性的要求;历史感,也就是传承性,是历史血脉的个性传承。这句话要求我们在衡量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创新改造之后是否还是遗产:首先看它是否还具有民族特点,其次看它是否保留了传承人家族特点。如果没有这两个特点,即使是公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大师创作的作品,也不应该被视作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就涉及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根本问题,保护什么?传承什么?怎样保护?怎样传承?
说到底,认同感和历史感,其实就是对传统的理解和继承,只有把握住传统,我们才不会迷失方向,才能够找到适合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道路。
二、寻找传统
西方文化的强势不仅仅是由于经济的优越,更在于西方哲学与价值观的一脉相承。中国文化长期处于劣势地位也不仅仅是因为积贫积弱,而是哲学和世界观混乱与断裂。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哲学支柱是儒、释、道,它们构成传统的规则和信念。而这些东西在反封建的洪流中无法强调和坚守下去,于是传统中断了。精神纽带的中断直接导致创造力的枯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力停滞了。现在我们看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几乎都是复制和再现,很难看到新的东西,即使有新的东西,也会像前面我们提到的那样被现代化、工艺化、西方化了,因为现代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已经被西方化了,创作自然也会沿着这个思路走下去。
断裂已经存在,没有必要做无谓的唏嘘。找回传统并不意味着重回儒、释、道的哲学中去,而是要经过仔细的研究和探索,最大可能地恢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传统断裂之前的原貌。我们可以通过对这种恢复了的传统的研究找到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髓,找到它的创意节点。一种技艺能够长期传承经久不衰,必然有它不同凡响之处。如长白山地区的柳编技艺,用柳条编织出来的器皿经过特殊加工竟然可以用来盛水;长白山皮毛基本制做工艺在皮革厂中应用着,但许多独门鞣革技艺在民间艺人的手中仍然发挥着神秘的功效。与这些纯粹的技艺相比,长白山剪纸、刺绣等带有创意性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统恢复工作更为重要,因为它可以指引那些奇特的造型的想象力来源。
恢复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是非遗保护的前提,只有尽可能地恢复原貌才有可能了解需要保护的是什么,接下来才可能探讨怎样保护,然后才是怎样创新的问题。如果传统是什么都没有弄清,无法全面展现,就会落入盲目开发、误入歧途的尴尬境地。
传统恢复之后需要以展馆展示、培养新人的方式,让它成为从业人员的基本功和资料库,通过与传统的近距离接触和把玩,熟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要素,掌握其精华。在这种修养达到之后,传承人的创作中自然而然地会把要素和精华保留下来,只有这种创造和更新才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性开发。由于传承人对传统有了深刻的认识和感情,外来文化要侵入其作品并占据主导地位就绝非易事,文化底线则得以保留。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原有的样式原封不动地保存下来,另一方面传承人的创新和改革以个性的方式展示出来,观众才可以在传统与革新的对照中品味传承人的个性创意水平的高低。
现在的传承人创新与传统工艺展示无法区分,观众只能接受经过改革的作品。而这些作品又有多少是传统,有多少是创新,除传承人之外无人知晓。作品中的现代元素过多,就会造成观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产生怀疑,这不仅不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简直就是一种伤害。如当下热炒的赵本山与二人转话题就比较有代表性。赵本山推出的二人转是经过改造的二人转,他的身份又是传承人,于是经他改造过的二人转就被许多人当做二人转原貌来看待,来臧否,而真正的传统二人转却被遮蔽了。
三、创新的传承
传统恢复之后,传承便会提到日程上来。传承,就是既要承前又要启后,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任务。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呈现的是一种孤立传承的状态。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发现的偶然性,和非遗传承人对项目的排他心理等因素,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以一个传承线索,一个或少数几个传承人为主脉进行保护和传承。这种传承的弊端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一家独大,以专家自居,干扰科学研究和合理传承。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就出现过正宗之争,发放采访许可证、选择性接受媒体或科研机构参加其非遗活动等现象。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不仅仅是个人行为,还是一个国家和民族遗产继承的举措。非遗中的技艺和创意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因而对传承人应该有严格的评价审查机制。通过审核的传承人可以借鉴文史馆员制度将他们保护起来,赋予权利并承担义务,建立奖惩机制,避免干涉科研影响传承的事件发生。
此外,现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许多都涉及技艺,这些技艺在“传统”时期大都有行业协会,有“行规”约束。现在由于传承下来的人极少,传承人又多数希望独占该项目,所以行业交流和管控几乎没有。这种管控机制也应该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相互协商建立起来,通过行业交流,以专题展会等方式进行“行业比武”。一来可以激发传承人的创作积极性,二来可以避免济南非遗展会那种趋同现象的发生。试想各省剪纸大师剪的孔雀放在一起,大同小异,传承人会作何感想?我想他们首先感觉的是对不起师傅师爷,丢了本门的特点。而最具民族特色、本家族特色的作品获奖,大师们又会作何感想?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工作的导向作用,可以借此发挥出来。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应该是在保护的基础上传承,传承人的主要工作不应该是直接插手衍生品的产业化,而应该是享受知识产权带来的收益。衍生品是科研机构应该做的事情,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持一定距离的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在于它的纯洁性,而科研机构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提炼和加工,提炼出非遗项目中的民族、家族元素,形成与现代社会相结合的创意产品,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将其市场化,在收益中分出一部分用于支付传承人的创意咨询费。这样就形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原样保留展示,传承人创意展品独立展示,科研机构市场化衍生品展示三种模式,三条线索同时进行才是非遗传承的可行之路。科研机构还可以组织学员向传承人学习传统技艺,同样,学员的作品也是与传统制品、传承人制品分开的学员创意作品。经过这样区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在不同的环节进行行业交流,如传统技艺展、传承人比武大赛、学员创意大赛、衍生品创意比赛等等。这种比赛让普通百姓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原貌、创新、衍生等不同阶段、不同层面的关系,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会更加深刻,独立判断也成为可能。只有经过这样的细化才能够保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文化阵地,守住中国文化传承的最后一道防线,将文化入侵挡在衍生品或者传承人创作两道防线之外。
由于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近距离接触到这种名字很新内容很旧的事物,笔者深深地感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历史责任感。这些传统艺术品由祖辈的粗糙的手创作出来,带着笨拙的气质,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喜悦与悲伤,厚重的污渍默默地诉说着中国人自己的家长里短、柴米油盐。这种历史的厚重感和我在展会上看到的大相径庭,我似乎看到一个浓妆艳抹的、面目全非的农村姑娘站在展会中无助地四望。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仅是一个时髦的概念,更是我们的民族文化底线,是最后一道防线。守住它是我们的义务,也是我们父辈祖辈赋予我们的责任。
[1]赵丽娜.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方法与措施[J].艺术科技,2013(8):110.
(责任编辑:章永林)
Keeping Watch Tradition and Innovating Inheritance:Inheritance Path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SUN Da-zhi
(Changbai Mountai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Tonghua Normal University,Tonghua,Jilin 134002,China)
The inheritance crisis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lies in its fracture with tradition.The key of saving the crisis is to look for and reconstruct the tradition,on this basis carry on innovative heritage.On the one hand,we should notice to protect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on the other hand,even more to strengthen the inheritance and deepen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Through traditional heritage protection,inheritors'creation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to protect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nd realize the innovation.In this way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s restored,at the same time,cultural defense is also strengthened,avoiding the internal collaps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tradition;fracture;looking for;innovating inheritance;thinking
G124
A
1008—7974(2015)01—0044—04
2014-04-26
2011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作中心项目成果。
孙大志,吉林四平人,文学博士。通化师范学院长白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