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河南省银发市场的发展
2015-02-13高燕飞
高燕飞
(铁道警察学院,河南 郑州 450053)
河南省作为全国人口大省,解决好养老问题不仅直接关系着每个家庭的切身利益,也是响应党的十八大号召(积极应对老龄化)的积极举措。同时河南省老龄化及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具有很强的示范性。
一、河南省银发市场的发展现状
1.养老产业政策
河南省历来十分重视养老服务市场的成长,2001年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对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策,坚持政府导向、社会开办相结合的养老产业发展趋势,逐步建立比较完善、涵盖老年人生活服务方方面面的服务体系。2006年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意见的颁布,将会极大地促使河南省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
2.养老保险
2009年《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的颁布,意味着农村居民可以像城镇居民一样领取养老金,这使得我国农民有了养老保障。2010年河南省将开封通许县、长葛市、辉县、西峡县等21个县市相继纳入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2011年登封、宝丰等22个县(市、区)又被纳入河南省养老保险试点当中,河南省参加养老保险人数逐年增多。2014年,河南省公布建立了统一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办法,得到了百姓的广泛认可。养老保险制度的不断推进,对解决河南农村养老有着巨大的意义。
3.养老服务
2006年河南省就把“加强农村敬老院建设,提高集中供养率”作为河南省“十项民生工程”重点建设工程之一;十二五期间,发改委和民政部又逐步加大力度对河南公办示范养老机构扶助。就河南省养老机构而言,已经形成了一种福利性、公益性、效益性兼顾的养老服务体系,以满足不同层次老年人的养老需求。
虽然河南省养老产业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河南省养老服务内容不全面、养老服务产业人才短缺、老年人生活方式的亟待调整、市场缺乏后续力和竞争力等仍是制约河南省养老银发市场发展的瓶颈问题。如何正确处理这些制约因素,对于河南省银发市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河南省银发市场的发展方向
老年产业的发展要以老年人为对象,依托养老服务,以满足老年人需求为宗旨,通过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来推动养老资源的合理配置,以产业化理念来推动河南省养老服务事业。随着河南省老年人口总量的增多与占总人口比例的提高,老年服务产业的发展将会迎来更大的空间。
1.政府导向
银发行业面向夕阳群体,利润较低、风险较大,需要发挥政府在养老服务产业的带头引领示范作用。养老事业市场化、产业化理念是一把双刃剑,政府是防止“市场失灵”的最后一道防线。
一方面,政府要出台养老产业相关政策,扶持银发市场的开发。政府要规范银发市场秩序,放宽市场准入,严格养老服务产业的设置审批,统筹安排调配资源。不断完善养老服务产业的监督管理机制,切实加强养老服务事业的行业管理,对养老服务事业的服务范围、服务标准、服务质量进行监督检查,使养老服务产业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另一方面,政府要加强舆论宣传。通过电视、报刊、网络媒体及政府平台,采取灵活多样、喜闻乐道的方式,及时向社会公布养老服务产业相关情况及兴办养老服务产业的重要意义,提高社会关注度,使社会大众了解政府的政策、扶持等相关举措,积极引导和支持社会力量投资兴办养老服务相关产业。
2.企业引进
养老产业“前期投资大、回报周期长”这一特征,对于企业的建立和培养是较大的挑战。目前河南省养老服务产业并没有得到企业过多的青睐,企业对养老产业的关注偏小,也不愿意对养老产业进行过多的投资与开发。
一方面,政府应采取多种措施鼓励企业进入养老服务产,对养老产业的企业进行一定的税收优惠、降低收费、财政补贴、供地优先制、项目扶持、水电减免、用工等优惠措施,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同时可以推动高校与企业合作,开发满足老年人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另一方面,企业应积极发挥自身优势,与政府建立互惠双赢的合作关系,获得政府信任,做活养老服务市场。其它文化、娱乐、医疗等服务场所积极向老年人市场投放,提高养老服务档次和服务质量,利用公共服务设施兴办养老服务产业,力争纳入省级养老扶持项目,积极争取政府资金和政策支持,建立一套适合养老产业发展的商业运营模式。
三、银发市场的细化与拓展
银发市场是一个上万亿元的市场大蛋糕,是当今经济复苏企业投资的一大热门领域,养老产业涵盖面广,它的繁荣能带动近百个行业的发展。
1.老年本位市场
老年本位市场是为了满足老年人生活、照看、护理等基本刚性需求所涉及的产业,主要包括老年医疗、老年用品、老年家政等。
(1)老年医疗
随着老年人身体技能的不断下降,老年人各种疾病也不断涌现,所以应不断完善目前的老年医疗产业。老年医疗市场空间大,据统计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约有一半以上的时间处于各种慢性病的状态,而且人们对医疗的支出与年龄之间存在着一条“浴盆曲线”,即婴幼儿期医疗支出高,中青年期医药支出相对较少,老年期医疗支出又高。根据我国2012年发布的慢性病统计中,慢性病确诊患者在老年人中人数已达到2.6亿。2012年全国老龄办发布的城乡老年人口追踪调查情况显示,仅用了10年的时间,我国城镇地区对老年人开展的上门护理服务上升了近4个百分点,上门做家务等服务增长了近1倍。因此,医疗护理、预防、疾病治疗、康复、心机功能恢复、送药上门等老年医疗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将会有着巨大的市场空间。
(2)老年用品
老年用品与老年人生活息息相关,作为特殊的消费群体,老年人对老年用品有着更多的要求。为此,老年用品市场的开发要充分考虑老年人的消费习惯和生活方式,对不同层次的老年人进行较为科学的市场划分,积极开发适合老年人消费的产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根据不同地区老年人的数量和消费层次适当设置老年人用品专柜,销售老年服装、老龄拐杖、成人尿布、防滑器具、座椅式便桶、升降式轮椅或床等日常消费用品,注重开发老年人电子呼叫设备、电子定位设备、康复设备等老年人特殊需求的产品,同时积极拓展老年人饮食、健身、娱乐等方面的服务产品,着力打造一批老年人知名品牌。
2.老年相关市场
老年相关市场主要建设面对老年人休闲文娱享受型的产业,主要包括老年旅游、老年文化等。
(1)老年旅游
老年人在度过了忙碌的职业生活以后,希冀晚年生活可以过得轻松、舒畅,尽享旅游之乐成为许多老年人的休闲选择。随着老年人经济能力的提升,老年人的出游愿望愈来愈高,出游形式的选择趋向多样化,同时老年人逐步倾向于疗养型的休闲旅游。基于目前老年人旅游市场产品种类单一、旅游质量较低、旅游市场专门化弱的现象,未来老年人旅游产业的发展要结合老年人的特点,打造老年人特色的旅游服务产业,积极推出金婚纪念旅游、家庭旅游、宗教朝觐等旅游项目。在强调旅游观光的同时,注重突出休闲、疗养、陶冶情操等复合型的旅游项目,拓宽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方式,全面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生活目标。
(2)老年文化
老年人伴随着身体和生理机能的下降,普遍会产生一种孤独、无助的心理,对丧偶老年人而言,这种心理不适感尤为强烈。老年人心理和精神上的需要会相应地拓宽老年文化产业的成长领域,所以应利用老年大学和有关机构,充分施展老年人的智慧和作用。通过开设老年舞蹈班、老年电脑班、手工艺制作培训班等机构,组织和指导老年人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文化项目。通过参加这些文化项目,不仅能使老年人在轻松的氛围中发展兴趣爱好,增进了解,还可以满足其精神文化需求。为此,以老年人的需求为导向,培育服务品牌,形成老年文化一系列主题活动,丰富老年文化内涵,形成老年文化特色,找到老年文化产业发展的市场空间和盈利点。
3.老年衍生市场
伴随老年人社会保障制度的推广和覆盖面的不断扩大,老年人的经济状况有了很大的提高,部分有着理财概念的老年人会购买少许金融产品,如储蓄、保险、证券投资等。这些为了满足老年人需求所衍生出的、涵盖老年储蓄、老年保险、证券投资等方面的老年金融产品,会给商业银行、证券业、保险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1]河南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河南统计年鉴2014[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
[2]王佳.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养老服务产业发展对策研究——以河南省为例[D].武汉科技大学,2011.
[3]民政部全国老龄办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全国养老服务基本情况汇编[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
[4]董红亚.养老服务社会化“嵊州模式”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55.
[5]隋牧蓉.我国发展养老服务产业的对策研究[D].辽宁大学,2009.
[6]郭晖艳.吉林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完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