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以西安为新起点
2015-02-13刘文洁
刘文洁
(阿坝师范学院,四川阿坝623002)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以西安为新起点
刘文洁
(阿坝师范学院,四川阿坝623002)
[摘要]当前,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概念提出以后,引发各地对这条“新经济引擎”起点的争夺。而其中西安作为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在历史传承、文化底蕴、产业基础等方面有着其他地区无法相提并论的优势。本文从将西安作为经济带起点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对西安进行六个中心打造的战略目标和相关的具体做法,从而发挥西安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西安;战略目标
公元前139年,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一条东起长安、西达罗马的“古丝绸之路”,也打开了中外之间友好交流的大门。他的得名,主要是因为由这条路运送的货物中以丝绸制品的影响为最大。丝绸之路历史上就是横贯欧亚大陆的贸易枢纽,曾经促进了欧亚非各国和中国的商业贸易与多元文化交融。这一词最早来自德国地理学家费迪南·冯·李希霍芬,由其1877年在出版的《中国——我的旅行成果》的著作中最早提出。1959年,联合国亚太经济社会委员会提出了“横贯亚洲铁路计划”,计划当中有四条干线铁路,其中的北方走廊基本沿着丝绸之路的轨迹。中哈铁路在1992年正式投入运营,对于中国和哈萨克斯坦,从经济文化政治社会各个角度的交流与贸易而言都是一次质的飞跃,给我们带来了一条全新的丝绸之路。当前,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进一步开发“古丝绸之路”,可以促进中国同欧亚各国的友好发展,从而造福沿途各国人民,实现各方互惠共赢。
一、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提出
中国中央国家总书记习近平同志首次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伟大战略构想,是2013年9月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题为《弘扬人民友谊共创美好未来》的重要演讲中特别提出的。这也是中国政府首次就洲际经济合作一体化进程问题提出具体的理论构想。一旦形成,可以使欧亚各国政治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发展空间更加提升,自此欧亚区域大合作的局面会被彻底打开。从地域上而言,东起西太平洋海域,一直延伸到波罗的海,在世界版图上横跨了亚欧大陆,非常广阔。从结构上而言,它一点带动整体,从一条线路带动整个片区,为沿途各国都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随着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的提出,西安作为承接丝绸之路终端各国面向中国开放的新起点有着西部其他沿线地区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成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起点完全有可能。只需要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尽早开启筹备工作,便可以掌握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先机。
二、将西安作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起点的必要性
(一)历史传承
相信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都有一种相同的“长安情节”。西安与雅典、开罗、罗马并称世界四大文明古都。古代中国有13个朝代在这里建都立业,同时,西安仍是我国西北地区的第一大城市。无论从历史和今天看,都可以说西安市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和中华文化的代表。张骞出使西域之后,西安作为汉唐时代古丝绸之路的起点,也表明西安具有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传统优势。与首都北京五百多年的建成历史相比,西安有着七千多年悠久的历史,汉唐兴盛和繁荣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是西安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的重要筹码。新中国成立以来,世界上已有二百多位国家首脑来访问过古都西安,包括英国、美国、德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等。从这个程度上说,西安的国际知名度并不会亚于上海、北京。如果以西安为起点建立新丝绸之路连通中国西部和中亚、南亚、西亚、东欧、西欧发展区域经济,则可以把中国建成亚欧合作的战略高地。西安的悠久历史、文化气息以及地理优势不仅可以很好地达成新丝绸之路的目标,而且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中华文明和我们的文化气息。
我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带,其中以长江经济带和亚欧大陆桥经济带最为突出。上海是长江经济带的核心,依然为龙头带动其他区域。丝绸之路实际上是古亚欧大陆桥,西安是当时亚欧合作交流的中心,西安处在我国版图的中心,古时的丝绸之路的开端也是以西安作为起点,在整个亚欧大陆桥经济带中,西安可以称得上是非常重要的中心城市。上海作为长江经济带的核心而成为国际化大都市,西安作为亚欧大陆桥经济带的心脏在某种程度上也具备这样的发展潜力,逐步形成名副其实的国际化大都市也是志在必得。所以,把西安作为新丝绸之路的起点,无论是从历史的沿袭、区位优势还是对我们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发扬上来说,都是相当必要的。
(二)现实基础
西安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重要的交通枢纽。西安与资源丰富的西部和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都有良好的通达性,在铁路、公路、航空等交通方式上都是连接东西部的重要枢纽。从具体方面讲,西安是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通往西部地区的门户城市和重要枢纽。目前,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已经向西与霍尔果斯、阿拉山口,向东与上海港、天津港、连云港等口岸开展了合作,公路、铁路与水路之间已经实现无缝对接。再加上咸阳国际机场和西咸新区空港新城,西安可以充分发挥连接东西、贯通欧亚的区位优势。通航产业是西安的优势产业,完全有能力发展成全国的龙头行业。
从人才方面来看,西安是我国西部高等教育以及科研院所较为密集的城市,也是全国高校密集度以及受教育人数最多的城市,是中国五大教育、科研中心之一,人才优势凸显。
从产业方面来看,现在西安具备先进制造业加工产品仍然可以大量销往大西北及中亚、西亚国家,然后进口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原材料,重开现代丝绸之路。西安已建成了以机械设备、交通、电子、航天、生物医药、食品、化工为主的齐全的工业体系,培育了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旅游业、文化产业、服务业等五大主导产业,形成了八大发展平台,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曲江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氵产灞生态区、阎良国家航空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沣渭新区、国际港务区。
所以说,西安在交通、人才、产业等方面还是较强的,这也就为它能作为新丝绸之路起点提供了一个坚实的现实基础。
(三)制度支持
2009年经国务院批复通过,关中—天水城市圈,从交通上依托欧亚大陆桥,连接连霍高速公路,将西部中心城市有效衔接聚集,与经济带商圈相呼应。西安作为新丝绸之路的起点正好与关中—天水城市圈相呼应,相互完善、同步建设、相互促进,共同担起西部崛起、连通欧亚的战略目标。同时,国家对西安的重视程度也是不言而喻的,具体体现在将欧亚经济论坛的永久会址设置在西安,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为西安作为新丝绸之路核心埋下伏笔。
三、将西安作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起点的战略目标
要把西安建成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起点,必须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全面调整西安的发展方向,将西安建成国际现代化大都市,加强西安与丝路沿线城市和国家的合作与交流。为此,需要着力打造六大中心:欧亚大陆桥经济带金融中心、中国东西部商贸会展中心、西部地区科教中心、中国历史文化旅游中心、大西北先进制造业中心,使得西安成为我国内陆最大的交通物流中心。
(一)亚欧大陆桥金融中心
就目前而言,西北若干省份当中,西安的经济发展已位于前列,在整个西北地区的地位不容忽视。“一带一路”构想的提出,以及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建,对西安打造亚欧大陆桥金融中心无疑是最大的一次契机。在整个过程当中,西安应当解放思路发展生产力,加强交流合作,吸引金融机构和外资,扩大贸易产业,不断创新开发。
(二)中国东西部商贸物流中心
西安地处亚欧大陆桥的中心和中国东西接合部,是中国东西部合作与交流的最佳平台。西安要成为亚欧合作的国际化大都市,还应大力发展交通物流、贸易集散地,地上空中双管齐下,在高铁时代紧密顺应潮流并发挥最大优势,高速路建设网状发射,联系大小商贸圈;空中物资运输则降低成本、合理规划、规范制度,将西安打造为中国东西部商贸物流中心。
(三)西部地区科技教育中心
从现有的实力出发,西安是有潜力成为中国的创新科技城、西部地区的科技教育中心的。西安作为文明古都,历史底蕴不言而喻,中国传统文化的保留相对完整,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位于西部城市前列,大学城的建立、网络中心的建立使得西安具备输出教育和技能的能力与技术。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中,可以做到不断扩大中国在海外的影响力。
(四)西北地区先进制造业中心
西安目前有四区一港两基地的开发区,可以说前期建设模式较为合理。在这些开发区中,有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生产基地、制造业中心,不断地为西部开发输送着先进的技术装备和各类消费品。西安企业应当向中西亚国家输出自产商品,同时不断加深技术、提高产量,借助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输送技术与物资进入中亚、西亚等国。逐渐开拓国际市场,投资开发,创新并举,不断增强物流产品贸易往来,同时加强与欧盟等国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加快发展方式和产业规模转型提升。
(五)中国历史文化旅游中心
西安是我国少有的十三朝古都,历史沉淀优厚。强大的历史文化背景和文化沉淀都使得西安成为中国历史文化旅游中心的有力保障。皇城根下,兵马俑中,秦始皇陵上,这些都是西安的文化品牌,如果成立皇城区,落实皇城复兴计划,那么西安的历史文化品牌将更加提升。打造中国历史文化旅游中心,也不单是纸上谈兵。
(六)我国内陆最大的交通通信中心
从地理位置而言,西安地处中心地带,贯穿东西南北走向,公路、高速路、铁路形成巨大的交汇网络,空中航线也已提升至国际标准,再加上通信光纤等威力,因此要着手建立内陆最大的交通通信中心,使得亚欧大陆桥铁路高铁化、高速公路网络化,不断深化机场扩建改造和高铁站点建设,早一步让西安成为我国内陆最大的交通通信中心。
四、西安作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起点的具体做法
1.争取享受深圳前海现代服务业试验区的政策,在西安建设富有丝路沿线国家传统文化风格商品街区和国际化城市板块,同时设立一流高等院校、基础设施和其他公共部门等,加快搭建合作平台,促进各国文化相互融合。
2.模仿上海自贸试验区、深圳前海服务业试验区,申报“丝绸之路经济带”西安自由贸易试验区,加快建设陆空通道,打造海陆空无缝对接,打造“西安国际中转枢纽港”。
3.建设好国家批准的领事馆街区和“欧亚经济论坛综合园区”,积极争取丝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率先在西安开设领事馆。
4.支持和鼓励大学生走出去,与沿线国家开展交流,切实开展好交换生的工作,让更多外国学生走进来。
5.联合丝路周边沿线省区,开通通往欧亚的丝绸之路国际货运专列、国际旅游专列。
6.和沿线各省市加强交流合作,共同开展工作,真正做到西部各省市同村化。
7.在金融服务方面做到同步,建立跨国合作银行,让外企更加方便,从而进一步促进商贸的发展,尽快达成新丝绸之路的目标。
8.争取由中国社科院和西安市政府设立国家“丝绸之路研究院”,为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管清友.西安可以成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起点和枢纽[EB/OL][2014-03-21].凤凰财经,2014http://finance. ifeng.com/a/20140302/11781878_0.shtml.
[2]胡波.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三大原则[J].中国经济周刊,2013(37).
[3]李忠民等.中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报告[R].关中天水经济区蓝皮书,2011.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046(2015)6-016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