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专业英语听说课程3S行动导向教学探索
2015-02-13张琦
张 琦
(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成都 610041)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金融的国际化,国内金融机构积极到海外拓展业务,同时大量外资银行也涌入中国市场。金融业的发展不再只是要求金融从业人员要有过硬的金融专业知识和良好的英语交际能力,而是还需要由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者整合的可持续发展的职业能力。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服务为宗旨,能力为本位”的教育,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因此,在高职英语教学中,采用能够让学生在行动中学习、在学习中发展,从而全面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行动导向教学也成为了必然的趋势。
一、行动导向教学的内涵和特点
行动导向的教学方式借鉴了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经验,强调学习是在对应的典型工作过程中展开,学生的行动过程即是学习过程。行动导向的教学方式遵循“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这一完整的行动过程序列。学生在典型的职业工作情景中,由教师引导,以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方式实现师生及学生之间的合作,独立地获取信息,独立地制订计划,独立地实施计划,独立地评估计划,从而习得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
行动导向教学有以下两大特点:
第一,行动导向教学的课程内容按照工作过程串行编排。传统的学科体系下课程教学内容是按照平行结构展开的,主要传授学生陈述性知识(显性知识),这种人为构建的非自然的学科顺序不利于学生在学习中自我建构十分重要的过程性知识(隐形知识)。行动体系下的课程教学内容是按照学生专业所对应的典型职业工作的先后顺序来排列,帮助学生更好地将陈述性知识和过程性知识、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做”中“学”,在行动中自我发展,不仅要知道“是什么”、“为什么”,更要知道“怎么做”和“怎样做更好”。
第二,行动导向教学以职业情景中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整合后形成的行动能力为目标。专业能力是指从事某一职业所需具备专业知识和应掌握的专门技能。方法能力是指具备从事某一职业所需具备的工作方法及学习方法。社会能力是指从事某一职业所需要的行为规范及价值观念,要会做人、会与人相处。专业能力代表的是学生的生存能力,方法和社会能力则代表了学生的发展能力。传统的教学只看重学生的专业能力,忽视了对学生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行动导向教学强调同时培养学生的三种能力,帮助学生习得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而且能够采用恰当的方法主动获取新的知识和技能,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来发展自己,与他人和谐相处,从而能够更好地成为满足社会和市场需要的人才。
二、在金融专业的英语听说课程中运用行动导向教学的必要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1世纪展望中提出了职业教育的基本理念“四个学会”,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和“学会与人共处”,这四者体现了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对培养学生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的重视。但是现在金融专业的英语课程的教学现状是,仍然有一些高职院校的教师对行动体系认识不够,采用传统学科体系的知识传授型模式来进行教学。这种重知识、轻方法的教学模式达不到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目标。
同时《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明确提出了高职英语教学分为基础英语与行业英语两个阶段。基础阶段的教学内容可与行业阶段的教学内容自然衔接,或将行业英语教学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现在有不少高职院校已经开始尝试在金融专业大二年级的行业英语阶段采用基于金融行业典型工作工程的行动导向教学,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大一年级的基础英语课程却和其他专业使用同样的讲授英语语言知识的教材,教学内容和金融行动完全不挂钩,这样就无法培养学生用英语处理与未来职业相关业务的能力。而且,大一年级的教学内容和大二年级的脱节,无法为学生大二年级学习行业英语做好铺垫。
因此,我们应该创新教学方法、重新设置课程内容,按照金融行业的典型工作过程串行编排基础英语的教学内容,把行业英语有机地渗透到基础英语当中,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给学生提供在课堂独立用英语来从事和金融相关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行动中构建知识和经验体系,提高职业能力。
三、在金融专业的英语听说课程中以3S为中心运用行动导向教学
金融专业的英语听说课是为金融专业学生在大一年级下学期开设的公共基础英语课程,学习的方式以英语听说为主。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语言和金融知识,培养学生在金融职业情景中的听说语言技能,还要着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个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以满足社会和学生的需要。因此,把行动导向运用到金融专业的英语听说课程教学中,要以3S为中心,即以社会需求为中心(society-centered)、以工作情景为中心(situation-centered)和以学生为中心(student-centered)。
(一)在行动导向教学中以社会需求为中心
在行动导向教学中以社会需求为中心,就是要以社会需求为动力。社会需要的金融人才需要具备在未来工作中能综合运用英语及金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能力,以及完成工作任务的职业行动能力。他们不仅仅要懂专业,能用英语进行有效的交际,还要具有很强的自我发展能力,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笔者根据市场、社会需要和工作任务的过程来选择课程内容,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重置,旨在把知识学科本位的教学转变为职业能力本位的教学。
笔者选择了金融机构的典型代表——银行作为大的工作环境,把英语听说教学和银行大厅的场景结合起来,设置了六个主要的项目,内容和大二年级要学习的行业英语既有联系,又能区别开来,即求职面试(到银行工作前的准备)(job interview)、银行大厅储蓄业务咨询(consultancy for saving service)、银行大厅代理业务咨询(consultancy for agency service)、银行大厅信贷业务咨询(consultancy for credit business)、投诉咨询(consultancy for complaints)、突发事件处理(processingof emergency)。这样的课程内容设置可以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语音知识,能熟练运用英语日常用语和简单的金融专业英语来独立进行银行大厅接待、交际和解决突发问题的能力。
(二)在行动导向教学中以工作情景为中心
在行动导向教学中以工作情景为中心,就是要以工作情景为载体。在教学中要坚持以情境性原则为主,科学性原则为辅。教师在英语听说课堂中设置出模拟学生今后要从事的金融工作的环境,将学习情境职场化,学生在教师为其创设的英语化的职业工作情景中实践,以获得知识和经验。
根据银行大厅的工作任务和行动过程,笔者把上述已设置的六个项目细分为以下工作情景:(1)求职面试(到银行工作前的准备):递交简历、打电话确认面试时间和地点、自我介绍(学习经历、工作经历、兴趣爱好、获奖情况等)、回答面试官的提问、打电话确认面试结果。(2)银行大厅储蓄业务咨询:跟客户打招呼、欢迎客户前来、简要介绍储蓄业务、送别客户、对客户表达感谢。(3)银行大厅代理业务咨询:跟客户打招呼、欢迎客户前来、简要介绍代理业务、送别客户、对客户表达感谢。(4)银行大厅信贷业务咨询:跟客户打招呼、欢迎客户前来、简要介绍信贷业务、送别客户、对客户表达感谢。(5)投诉咨询。在银行大厅接待前来投诉的顾客:跟客户打招呼、欢迎客户前来、向客户了解并说明情况、向客户致歉、送别客户;接听顾客打来的投诉电话:接听客户电话、向客户了解并说明情况、向客户致歉。(6)突发事件处理。在银行大厅处理顾客紧急情况(如客户突然生病):询问病情、打120急救电话、安抚病人、安抚其他客户;在银行大厅处理危机事件(如违法事件):拨打110报警电话、拖延时间。
在模拟工作情景的行动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够被充分调动起来,工作性行为取代了单纯的学习性行为。同时学生动态地获取知识和技能,构建自己的经验和策略体系。
(三)在行动导向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
在行动导向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就是要以学生为主体。在任务驱动的行动教学中,一切活动都围绕学生展开,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专业知识水平、与他人交际合作的能力以及学习和发展的能力。教师则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合作者。
总而言之,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满足生产、服务和管理一线需要的人才。为了从大一年级基础英语阶段开始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职业能力,金融专业的英语听说课程应该采用以就业为导向、以社会需求为动力、以工作情景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的行动导向教学,让学生在行动中成长和发展起来,成为社会实用的人才。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王国庆.职业教育课程教学设计的“五化原则”[J].教育与职业,2011(30).
[3]汪卫芳.行动导向教学在高职银行柜面口语教学中的应用[J].咸宁学院学报,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