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络环境下的高校英语教学资源融合与创新发展
2015-02-13赵丹
赵 丹
(华中农业大学楚天学院商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
一、我国高校英语教学资源整合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
高校英语教学资源的整合工作要从三方面做起,即硬件、软件以及人力资源。目前高等教育已经意识到教育资源整合以及共享的重要性,各大高校都在进行积极的整合建设。但是由于我国高校分布较为分散,要想实现大范围的资源整合还是存在一定难度的。
1.高校英语教学资源整合范围小,共享效率比较低,还需要积极进行整合发展建设
目前虽然各大高校的英语资源整合工作已经有所成效,而且也迫切需要大量教学资源的支持,但是在基础建设方面仍然存在欠缺,使得已整合和已共享的内容没有在大范围内展开,因而这部分内容应用率并不高。除此之外,高校教学资源的整合以及共享基本都是免费的,所以学校方面对于自身资源还是比较保守的,缺少积极性。在教学资源的整合及共享过程中,也缺少专门的政策完善,使得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也就是说缺少一个统一的资源整合平台。
2.网络环境下教学资源整合平台的建设投入不足
网络技术的发展可以说为高校英语教学资源整合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校园网络资源平台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技术,显示层技术、数据库技术以及服务器技术。显示层技术主要是网页制作,通过HTML或其他网页形式以可视化的形式提供资源内容,是教学资源平台的人机交互接口;服务器技术主要是应用大型数据存储教学资源,并且要为用户提供一个高效的检索功能,教学资源种类众多,需要与多个高校进行整合,所以需要一个承载力很强的数据库进行支持;服务器技术主要是应用Javascript或者JSP进行服务器业务实现,连接数据库、处理请求信息、返回网页信息等都需要服务器提供支持。除了技术外,最重要的还是硬件建设,需要学校投入一定的资金,但是目前教学资源网络整合缺少相关机制的调节,所以高校在这方面普遍受到投入不足的限制。
3.网络资源整合还没有被教育工作者接受,传统观念也存在一定的束缚
高校在网络教育资源整合建设上缺少相关的长远规划,一方面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另一方面也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限制,过分关注自身的发展情况,而忽略了整合最关键的合作。现阶段高校对于网络资源整合工作没有一个统一的管理体制,网络平台也迟迟建立不起来,使得高校想要实现资源的共享缺少分工和合作,整体资源的使用情况并不理想。同时,每个学校在建设过程中缺少沟通,按照自身的发展需求进行建设,因而导致不同的标准,使得不同标准下的资源很难进行统一整合,成为目前网络教学资源整合最严重的障碍。
二、高校教育资源整合的重要意义
1.信息时代的需求
信息时代的到来让信息技术迅速发展,新时期教育工作也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也在不断更新,实现了重要的教育突破,教育内容和方法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在信息时代,我们仍需要新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来指导新的教学体系。所以在网络环境下,高校英语教学资源的整合工作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2.教育技术发展的需求
网络环境下教育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新课程标准中,要求英语教学资源要丰富,能够满足更加灵活的教学的需求。教学方式上,不断突出学生的重要性,交流和沟通成为主要的教学手段,师生关系呈现出更强的多元性,教育资源的整合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学习。
3.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课堂教学效率
教师的备课工作非常繁重,既要保证教学质量,还要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长时间的备课工作让教师承担着较大的压力,而且一个人的智慧总是有限的,课堂教学的进步也受到一定的限制。如果实现了网络教育资源的整合和共享,教师备课工作则有更多的可参考内容,可以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在提供大量教学资源的同时,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和效率。
4.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英语教育资源的整合最大的优势就是丰富科学系统的内容,让学生有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网络环境下将优秀的教育资源融合于一体,充分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要。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搜集相关的资料,并进行相关的学习,利用整合资源发挥主体优势,再根据自身特点进行提升,从而更快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这样的教学方式,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同时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培养了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有利于实现探究式和协作式教学
英语教学资源的整合,将英语教师的经验进行有效的沟通,根据英语学习的特点组合出更加实用的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资源整合的过程中,分享自身的教学经验,吸取他人的教学结论,取长补短发展更新教学模式。同时也可以在整合过程中,与其他教师进行沟通交流,共同进行教学模式的研究。
6.有利于教学材料的开发
教学材料的研究和开发还需要大量的教学经验,而网络环境下高校进行英语教学资源的整合,提供了大量的参考资料。从课程安排、知识结构以及教学内容等相关要素出发,不断优化和补充,根据新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形成新的教学课程体系,更加适合教学工作。
7.利于学生的自我提升
学生除了在课堂上进行学习外,还可以在课余时间根据自身的兴趣进行主动的探究。在课堂上没有解决的知识,可以在课外时间进行扩展性的阅读;对于课堂上没有掌握的知识,也可以进行额外的巩固和联系。网络环境下的教育资源整合,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学习材料,学生也可以通过更加多样化的学习方法进行自我的提升。
三、高校英语教学资源的网络整合原则
1.工程化原则
英语教学资源的网络整合工作,要从工程角度进行开发和建设,需要一个完整的专业化教育团队支持。教育团队要包括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教学设计者以及相关的程序设计人员。建设团队要包括所有的方面,各司其职,共同组成一个相互支持的开发团队,这样才能保证整合工作的具体效果,尽快地完成整合建设工作。
2.教育性和适用性原则
教育资源的整合主要是为了教学工作而服务的,所以不管从内容方面还是从功能方面,都要从教学使用需求出发进行设计。首先是要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内容上要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学习信息,让学生可以在课外时间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进行自主学习;而功能方面也要满足学生的需求,比如线上的测试以及答疑平台,为了方便学生使用设计具体的功能。其次要满足教师的需求,教师可以掌握大量的教学科研信息,以及教学经验,同时自身的经验也应当能够进行分享和交流。
3.合作共享原则
目前高校英语教学整合工作最大的问题就是规模小,没有实现大范围的合作共享,这极大地限制了资源整合的效果。高校之间首先要进行观念的统一,相互合作共同推行一个资源标准,并在此基础上整合和分享教学资源以及教学经验。合作的方式可以增加共享资源的总量,将更多零散的教学信息整合到一起,统一的共享规则也让这些教学资源的使用率更高,避免共享资源被浪费。
四、云计算在高校网络教学资源整合中的应用
网络环境下,高校想要进行教学资源的整合和共享,但是受到技术或者设备的限制,仍然存在一些不理想的地方。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学资源的整合也要跟上脚步,积极学习云计算相关技术,实现新时期的创新发展。
1.云技术概述
云技术主要采用分布式处理和网格计算,依托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将大量的信息通过网络进行分布存储,使得个人计算机通过简单的操作即能获得大量的信息。在高校网络教育资源的整合建设中,云计算正好能够满足海量教育信息的存储和传输要求,是网络环境下高校英语教育资源整合的创新途径。
2.云计算的主要优势
规模庞大:能够分布式地存储海量的教育信息,在网络中可以是近乎无限的信息量。
安全可靠:网络分布式存储以逻辑结构存储海量信息,避免大量信息集中于同一设备而受到损害的危险。
虚拟化:教育资源的整合通过云计算只是虚拟地集中在一起,实际上各大高校只需要提供一个地址,就可以不受限制地进行资源的取用,极大地增强了高校英语教学资源整合建设的设计范围。
经济性:学校可能限于硬件设备的投入而无法实现教育信息的整合和共享,但是云计算提供了性能优良的数据服务器,只需要支付一定的运行和维护费用就可以实现整合和共享。
3.基于云技术的高校英语教学资源整合
根据云平台的特点,首先可以建立起基于云服务器的资源平台。在云体系中,Iaas层主要提供了资源共享的开发环境,云服务器可以合理地分配各类教学资源的存储。PaaS层向各个学校提供了功能接口,方便学校在IaaS的基础上开发应用功能,比如管理、互动、在线测试等。SaaS层则主要面向学校的教师和学生,通过流量器或者移动客户端,访问云平台中的教育资源。
高校在进行教学资源的整合以及共享时,运用云计算的思想,可以构建属于自身的私有云服务,将外网的公共云中的信息,整合到自身的资源池中。私有资源的控制更加自由,学校可以进行全面的管理和控制。公共云资源由各大高校共同构建,具有统一的管理规范,而高校自身也可以形成符合自身需求的私有云,全面管理的同时提供个性化的功能,让教育资源针对自身的发展方向进行整合。
网络环境下,高校英语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只有在合作共享的关系中,高校才能取长补短,发挥创新优势进行发展。对于学生和教师来说,高校英语教学资源的整合也是非常必要的,教师需要通过分享和交流提升教学水平,学生也需要通过大量的学习资源进行提升。所以说,网络环境下高校的资源整合要紧跟时代的步伐,通过先进的网络技术搭建起满足教育发展的信息平台。
[1]文蓉.浅谈高校英语教学网络资源建设[J].电子制作,2014(20).
[2]吴妍.电大外语教学网上资源的构建[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8).
[3]徐金鸿.浅谈英语网络教学资源的路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21).
[4]门斌.大学英语多媒体网络教学资源库的建设[J].电化教育研究,2009(7).
[5]祁姝一.谈高校英语教学网络资源建设[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