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就业生”在校现状及应对策略
2015-02-13程世利
程世利
(嘉兴学院,浙江 嘉兴 314000)
就业问题是学生和高校十分重视的问题,高校专门开设就业指导课、职业生涯规划课等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从就业心理、自我认知、自我定位、简历制作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教育,确保高校就业率,以此获得学生、家长和社会认可。但学生在找到工作后高校在就业指导方面的角色戛然而止,几乎没有高校再开设相关课程对“就业生”(即已就业在校大学生)进行职场方面的教育和培训。高校似乎理所当然地认为职场适应、职场教育应属于用人单位本身,将责任推给用人单位,而用人单位对学生职场适应力差的原因归咎于高校,希望新人入职前就接受初步的职场教育和管理,再加上学生本人多数无意识和兴趣去学习和补充相关的职场知识,高校和用人单位在对“已就业”的在校生在职场教育上形成了“真空层”。
一、高校“就业生”在校存在的现状
(一)处境尴尬
迫于“就业率”的压迫,高校在学生就业教育方面的教育仅仅集中在如何去寻找工作方面,而用人单位往往在考生取得毕业证、学位证后才正式进行入职前的岗位培训,因此在“真空层”中“就业生”几乎得不到任何有关职场知识的专业培养,有部分学生会前往单位实习,但因实习前无专业培训和教育,会出现种种不适,也无法快速适应。如工作适应不顺利会使求职者自信心受打击,动摇就业信念,而用人单位也会对求职者缺乏耐心,使毕业生处境尴尬,在心理上“就业生”存在一定的担忧和压力。
(二)难以管理和约束
考虑到毕业生实习和写毕业论文的需要,一般高校对毕业生开设课程较少,在毕业学年下半学期基本不设置课程,对毕业生考试形式主要以考查为主,毕业生面对的上课压力骤然减轻,加上毕业生本身叛逆性和自主性的增强,“就业生”对自己的要求开始放松,高校对毕业生的管理也开始疲软,而“就业生”更是假借单位实习、找更好的工作为由拒不返校,即使返校也行踪不定,辅导员、班主任很难掌握该群体的动向,很多“就业生”换掉通讯方式也不及时主动和班主任、辅导员联系,导致很多重要信息无法及时传达,比如信息采集、招聘信息、论文修改、缓考、补考等造成管理混乱。
(三)自我放纵,养成惰性
课程较少,造成空闲时间较多,多数学生约束力较小,降低了自我要求,学生容易散漫。加上“就业生”已经找到工作,自我感觉没有后顾之忧,找工作中一直处于高压状态,突然的无压状态容易使学生自身放纵。全天呆在寝室,沉迷于网络,白天黑夜颠倒,甚至在宿舍聚众赌博,将学校的管理规章抛在脑后,使整个毕业前的状态都是松松垮垮、无精打采。毕业后长长的假期中也是这种松散的状态,一旦走进工作岗位无法短期内恢复,松垮、懒散的形象就会让用人单位对就业者感到失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就业者的形象和前途。
(四)安全隐患大,突发意外事故多
毕业季也是安全意外事故、突发事件的高发季。在校内很多毕业生信息不畅、准备不足没能通过考试,有学生在校内外因打架、斗殴,有学生考试中迫于压力铤而走险去作弊,因违反校纪校规受处分不能如期毕业,不能获得毕业证或学位证进而失去工作。在校外“就业生”经常沉迷网络、外出旅游、访友等,安全隐患变大,交通事故、误入传销组织等,这些事件不仅使学生失去工作,而且会使其生命、财产受到威胁。
(五)思想、政治教育有待进一步加强
大学生主流是好的,在政治上相对比较成熟,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但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一些领域中存在不正之风和社会分配不公。社会经商热又冲击着大学,长期封闭式的书斋生活,加之“政治深化”,很少有一个严肃的政治锻炼的机会。很多学生抱有坐等学位、混个文凭,对班级、学校的集体活动毫不关心参与,在思想上不求上进,这种毫无上进的思想会影响到在校学生,对学校的学风、校风都带来负面影响。在个人职业选择上没有任何责任和担当,仅仅把即将从事的工作作为自己的谋生手段,也欠缺一个长久的规划,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就业生”思政教育是高校思政教育的最后“一道闸门”,这个关口教育的好坏影响重大。
二、对“就业生”的教育、管理和引导
(一)高校应扮演好“教育者”角色
教书育人是高校的基本职责,对“就业生”来讲,高校更应该扮演好“教育者”的角色,确保从高校输出的毕业生能够直接被用人单位认可和接纳。高校针对“就业生”也应该成立领导小组,调查毕业生中已经考取研究生、公务员、教师、出国留学等状况,包括具体录用单位、具体岗位、上岗时间、是否专业一致等。在掌握了“毕业生”基本信息后,可对“毕业生”进行调研,从调研中了解学生需要培训的周期和学生期望。同时在了解“就业生”需求后,可按需要或就业方向性质分班。为确保最大范围内的普及,可分月逐个批次进行,教育学生职场人际关系、职场适应、职场礼仪、敬业精神和团队意识等,甚至也可开设针对性较强的“职场生涯规划”指导课程,这样更切合学生的实际。这些课程的设置能确保学生更快更好地适应环境,使“就业生”和将来走向岗位的毕业生能够受到企业欢迎,而“就业生”在实习时出色的表现也会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使高校获得良好的口碑和长效的用人合作机制。
(二)政府应扮演好“管理者”角色
政府是一个国家的管理者,应该做好企事业单位与高校之间的管理和协调,明确用人单位和高校对“就业者”应尽的义务与权力,避免高校和用人单位之间的“真空层”。政府应引导高校开设相关的课程并确保开设课程应有的规范和要求,使培训“就业生”具体化,与企业合作加强“就业生”的岗前实习、实践,协调企事业提供实践基地,安排相关人员进高校演讲,指导开展教学。政府可协助高校引进专家、名人进行价值观、就业抉择、职场人际等相关主题的讲座、座谈会。政府还应该引导企业去承担一定的“教育者”角色,只有在政府的管理、协调下,用人单位和高校更多地合作、沟通,真空层才会消失。
(三)用人单位应扮演好“引导者”角色
用人单位不应该把培养“就业生”的任务和责任全部推给高校而做一个旁观者,也不应该以过于苛刻的标准要求“就业生”,用人单位要主动承担引导准“就业生”学习和适应岗位的角色,可在新人正式入职前有一段时间的试用、学习期,从心理上、角色上、身份上、岗前专业上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引导。只有当学生有了一定的实习感悟后,在参加正式岗位培训时才能够更高效、更有针对性地吸纳和反思。
(四)导师、辅导员应扮演好学生“良师益友”的角色
导师制由来已久,早在19世纪,牛津大学就实行了导师制,其最大特点是师生关系密切,导师不仅要指导他们的学习,还要指导他们的生活。导师一直担任学生论文指导教师,并且也密切关注学生生活、学习,导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敬畏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和引导。导师的辅导课能防止学生步入歧途追随那些毫无价值的思路,还能帮助他避免受到那些赫赫大名及业已成文的东西的过度影响,导师制教学会教导学生要查验根据并自我思考。
辅导员扮演着教育者、服务者和管理者的多重角色,是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辅导员伴随学生整个大学学习生涯,是学生接触最多的教师,教师应掌握学生的就业状况、心理变化等动态信息,发现问题后及时沟通和教育。
三、正确管理、教育和引导“就业生”带来的益处
(一)学生的自我觉醒和积极行动
高校和用人单位对“就业生”的教育、管理和引导,尤其是在就业心理、职场人际和职场适应方面,会促使学生本人思考将要面临的环境,注意自己身份和角色的变化,使学生认真地对自己的特长、兴趣、性格、爱好、身体素质等进行全面的评估,重新定位自己是否喜欢、能否胜任该项工作,让因“跟风”仓促做出的就业选择的学生重新思考。学生本人在行动上也会努力完成毕业前所需的一切手续和要求,认真书写毕业论文,自觉诚信考试,遵守校纪校规,以确保自己能顺利毕业和走向自己喜欢的工作岗位。
(二)对企事业单位、高校和政府带来的积极影响
高校的针对性教育使毕业生迎合了用人单位的需要,获得了单位的认可,使学校的知名度、名誉和地位得到了提高,有利于教学实践的进一部完善和发展,充分发挥育人功能。用人单位的积极引导能使学生快速高效地适应新岗位,提高工作效率,承担一定的育人角色,对企业的名誉、地位也有一定的积极影响。而政府的科学管理、调节充分体现了为人民服务的本质,充分发挥了管理者的本质功能,更好地促进了高校、企业的发展,在培养国家合格建设者的同时也有利于社会安全稳定。
因高校就业率压力和用人单位成本考虑,用人单位与高校沟通不畅,职场教育定位不准确,导致“真空层”出现,使“就业生”处境尴尬,自我放纵,突发事故多。但只要政府充分发挥管理引导作用,使高校充分发挥育人功能,使用人单位强化引导作用,就能最大程度地促使学生自我觉醒,从而在政府、用人单位和高校的三方共同努力下成为为国家合格的建设者。
[1]刘群.当代大学生毕业教育与就业指导的理论与实践[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4.
[2]詹碧澄.当代中国新闻教育改革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9:94.
[3](英)大卫·帕尔菲曼.高等教育何以为“高”牛津导师制教学反思[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