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TCO测试的正负面反拨效应的根源
2015-02-13倪筱燕
倪筱燕
(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江西 南昌 330088)
一、PRETCO测试与反拨效应
语言测试是用来测量语言能力、语言运用或语言学能的工具。反拨效应是指测试对教学所产生的影响。国外对语言测试的反拨效应理论研究中较有影响的二个理论框架:Alderson&Walls反拨效应假设和PPP(参与者一过程一结果)反拨效应模式。前者由Alderson&Walls在1993年提出,针对测试与教学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十五个反拨效应假设,但是并未涉及反拨效应的工作机理。后者由Huges在1996年提出,其核心是测试能够影响参与者对教学的理解和态度;反之,他们的理解和态度也会影响参与者完成任务的过程,最终影响学习的结果。国内对语言测试的反拨效应研究,理论引介性论述占据较大比重,比较关注语言测试领域的反拨效应的工作机理、性质以及制约因素等内容的研究,而基于实证数据研究的比例偏低。从研究内容上看,大多集中在对大学英语四、六级等全国性大规模考试的探讨上,而对其他较小规模或层面的测试关注不够。
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PRETCO)是目前高职高专领域教育部唯一批准实施的一项国家级标准化语言测试。该测试作为促进学生英语水平提升的手段,充分体现出高职英语教学的需要,达到“使学习者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的教学目标。与此同时,作为衡量高职生英语技能水平的工具,该测试能够起到调整教学使其尽量达到测试要求的作用。因此,PRETCO测试会对高职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培养产生非常强的反拨效应。为了填补我国PRETCO测试反拨效应实证性研究的空白,本课题组拟开展一系列调查研究。本文作为该系列研究成果的一部分,揭示高职生对PRETCO测试的态度、参加测试的动机,及对于测试的熟悉程度,目的在于分析PRETCO测试对于高职生产生反拨效应的根源,最大限度地发挥该测试对教学和学习的正面促进作用,降低其负面影响。
二、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于2014年1月进行,考虑到时间、人力以及资源等方面的限制,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仅限为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2012级非英语专业普通高职第三学期的学生,分别涉及三个不同专业的8个自然班级共350名学生,他们刚刚加完2013年12月举行的PRETCO测试(B级)考试。这些随机抽样所选取的学生都是通过高考录取的普通高职生,年龄在18至20岁之间,对准备考试和参加考试的过程记忆犹新。
三、调查方法
依据反拨效应的理论框架和专家同行的见解与建议,本调查设计的测量工具为自编调查问卷,包括多项选择题以及开放性问题等类型,采用匿名方式。该问卷涉及所研究的问题的各个方面,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 PRETCO测试的认识;(2)对 PRETCO测试所持的态度;(3)参加PRETCO测试的动机;(4)PRETCO测试对学生的影响;(5)对备考训练的看法。为了保证调查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课题组在正式调查以前选择20名学生进行了一次预先测试,并根据预测后同学们的反馈意见,对问卷的内容、措辞和指令等做了适当调整,最后该调查问卷包括16个问题。2014年1月,也就是在2013年12月PRETCO测试(B级)举行之后,对参加完此次考试的350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在学生们的积极配合下,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50份,回收问卷350份,经检查336份问卷有效。
四、调查结果
1.学生对于PRETCO测试的熟悉程度
调查结果显示,对于PRETCO的测试方法和测试内容,绝大部分同学(77.1%)表示能够清楚了解,只有14.6%和8.3%的同学表示不清楚或从未了解过。
2.学生对于PRETCO测试的态度
在参与调查的受访者中,有58.4%的同学对于PRETCO测试持赞成态度,18.3%的同学表示无所谓,此外,令人关注的是还有高达23.2%的同学持反对态度。
3.学生参加PRETCO的动机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参加调查的学生中,有48.5%的学生表示参加考试是为了提高英语运用的能力,30.6%的同学表示是为了增加求职砝码,4.8%的同学表示是为了实现自身价值,还有16.1%的同学表示参加考试只是为了获得毕业资格
4.PRETCO测试对于学生的影响
从调查的反馈数据可以看出:有85.2%同学认为PRETCO测试有助于他们的英语学习,其中31%认为有极大的帮助;但是也有14.8%的同学认为PRETCO测试不仅对于英语学生没有帮助,其中8.2%的同学甚至认为会产生不利作用。
5.学生对于备考训练的看法
调查数据显示,高达85%的同学都认为任课教师有责任帮助他们进行备考训练,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仅有1.2%的同学表示不需要教师在备考方面的指导。
五、分析与讨论
科学的测试可以将英语学习引向良性发展;而不科学的测试,则会极大地破坏学习效果。根据上述的调查结果,我们可以得知大部分的受调查学生对PRETCO测试持赞成态度,认为该项测试对于自身的英语学习有帮助。因此,PRETCO测试的正面反拨作用主要体现在促进检验效果和激发学习动力两方面。作为一项国家级标准化语言测试,它是检验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其内容和要求覆盖了《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所规定要掌握的语言知识。学生可以根据考试的结果来及时准确地了解自身的问题与不足,以便在今后的学习中有的放矢。而且,科学的英语考试等级能给用人单位提供客观的参考。在选拔机制的激励下,英语学习更为受到同学们重视,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都得到了提高。
Huges曾经说过,“如果一项考试被视为是重要的,那么备考就可能主导所有的学习活动。如果学习目标以考试内容和考试技巧为中心,那么很有能产生有害的反拨效应。”调查中同学们的反对意见也恰好表明,PRETCO测试的负面反拨作用主要体现在应试教育倾向和产生焦虑情绪两个方面。很多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把考试内容当做学习内容,以应试为主要目的,急功近利,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自主学习的意识薄弱。对于一部分心理素质较差的学生,PRETCO测试会增加他们对考试的焦虑感和心理压力,影响到他们真正水平的正常发挥,继而容易产生挫败感,以至于对学习失去信心。
综上所述,PRETCO测试立足高职教育的实际而设计,结合目前高职英语教与学的现状,关于该测试产生正负面反拨效应的根源,课题组认为主要是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
1.教学定位
语言测试与语言教学被Hughes客观地定义为“伙伴关系”,它们彼此联系、相互影响。PRETCO测试的题型体现出其注重考查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特点,因此实现高职英语教学的定位显得必要而又急切。为了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高职英语教学应当根据高职生的实际,把“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言能力”作为重点,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交际能力打下基础。
2.教学模式
语言测试可以验证教学效果和教学目标,语言测试的后效也必然要通过教学来实现。教师的教学模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方式,以传授知识点为主的传统英语教学模式会阻碍了学生素质的发展。我们应该利用考试反馈的信息来优化高职英语教学模式,从注重知识转向注重技能,从注重教师的教转向注重学生的学,培养学生运用英语开展交际的能力。
3.评价体系
对于英语课程的教与学,教学评价是其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现学习目标的重要保障。语言测试是检验学生语言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然而,传统的评价体系只是单就测试结果这一项来评价学生的语言水平,阻碍了对学生发展的全面综合评价。我们提倡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形式的多样化,体现高职英语教育的特点,注重学生个体差异,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体系,结果与过程并重,使评价的结果更加科学客观。
4.自主学习
目前,大多数高职学生只重视卷面成绩,在英语学习方面已养成了课堂上被动接受的习惯,亦步亦趋地跟随老师的讲授计划和教学要求,课外自主学习性差。任课教师一方面应该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语言知识和应试技巧,另一方面还应该根据PRETCO测试的特点,成为课堂的管理者,注重学生学习策略的逐步形成,引导学生自主地学,不断提高其学习自主性和自主学习能力。
5.考务管理
PRETCO测试引起的正负面反拨作用与其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紧密相关,测试本身是内部因素,而测试的实施和社会期望等属于外部因素。该测试的管理部门应该改革考试内容和形式,增加产出性运用试题的比重,将口语测试设置为必考形式。还必须改进成绩报告方式,用成绩报告单取代原先单一的考试证书形式,让考试结果的使用更加合理,可以较好地反映出学生语言能力的真实现状。
PRETCO就是为了检验高职高专学生是否达到所规定的教学要求而设置的考试。自2000年正式实施以来,所产生的反拨效应是有目共睹的。通过课题组的调查,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目前PRETCO测试与高职英语教和学之间还存在着诸多不协调之处,影响其反拨效应的因素也相当复杂。PRETCO测试与英语教学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导致PRETCO测试产生反拨效应的根源,努力让该测试产生正面的反拨效应,协调好测试与教、学的三位一体关系,才能促进高职英语教学效果,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1]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刘润清,韩宝成.语言测试和它的方法(修订版)[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3]舒运祥.外语测试的理论与方法[M].上海: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
[4]Alderson C,WallD.Does Washback Exist?[J].Applied Linguistics,1993(2).
[5]HughesA.Testing for Language Teachers[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6]徐小贞等.高职英语教育理论与方法[M].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