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来华留学生学校归属感的培养

2015-02-13莫永东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10期
关键词:归属感留学生学校

莫永东

(长江大学,湖北 荆州 434023)

试论来华留学生学校归属感的培养

莫永东

(长江大学,湖北 荆州 434023)

我国来华留学生规模逐年扩大,管理问题不断增多,研究来华留学生学校归属感成为必要。基于学校归属感有关研究,本文分析了高校来华留学生的特征,阐释了影响学校归属感的主要因素,从政策和制度、教与学机制、制度化管理、精神文化活动和心理辅导系统等五个方面提出培养来华留学生学校归属感的建议。

学校归属感;高校;来华留学生

近年来,来华留学生规模逐年扩大,部分留学生违法违纪、对抗管理、逃课旷课、退学转学甚至抑郁自杀等问题不断出现,高校普遍认为留学生日常管理压力大。这些问题已引起教育管理部门和留学生管理工作者的重视,纷纷发表文章探讨加强留学生日常管理、教学管理和跨文化适应等课题,但来华留学生学校归属感的文章在知网检索结果为零。据教育部统计,2014年共有377054名各类来华留学生来我国学习,比2013年增加20555人。面对不断增多的来华留学生,如何提高和改善管理,培养一大批知华友华人才,研究来华留学生学校归属感成为必要。

一、有关学校归属感的研究

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Maslow)认为,人都有一种归属于一定群体的情感,归属感的缺失会影响一个人的情绪,从而导致工作或学习动力和效率降低。古德诺(Goodenow)认为学校归属感对提高在校学生的成绩和减少辍学等问题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校生的归属感与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价值观高度相关。安德曼(Anderman)发现女生的学校归属感比男生高,学校归属感与积极情感(如乐观)、学业成就、自我概念有显著的正相关,与消极情感(抑郁、被排斥感)呈显著的负相关。国内学者包克冰、徐琴美定义学校归属感是学生对自己所就读的学校在思想上、感情上和心理上的认同和投入,愿意承担作为学校一员的各项责任和义务,及乐于参与学校活动。

二、来华留学生的特征

1.特殊化的身份

来华留学生是指持外国护照在我国高校注册接受学历教育或非学历教育的外国公民。此定义包含了留学生的身份特殊性:一是外国人,二是学生。作为外国人,来华留学生不能享有“国民待遇”,需要办理来华签证、居留许可,了解和遵守涉外法律法规等。作为学生,来华留学生与中国学生走在一起、学在一起,接受中国高校教学,遵守校纪校规。

2.差异化的教育背景

高校来华留学生生源国发展水平不平衡,其教育体制存在差异,教学内容与形式纷繁复杂,留学生个人学习态度和知识掌握程度不一。因此,我国高校招收的来华留学生教育背景多种多样,同一专业、同一批次招收多个国家或地区的留学生,其教育教学面临的这个特征尤为明显。

3.多样化的人格

来华留学生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差异化家庭教育、思想意识、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形成不同的人格,生活方式、年龄、性别等因素也影响着其人格。成年来华留学生来到我国高校学习和生活,面对新鲜的环境与陌生的文化,他们人格多样化的特征显而易见。

4.多元化的文化背景

不同国家或同一国家的不同民族存在各自特有的文化,文化影响一个人的思维和行为。来华留学生无疑带着迥异的异域文化背景。当前,我国高校既努力扩大规模,又力争优化结构,包括生源洲别、国别。一个高校留学生的国家可成立一个小型“联合国”,活跃的留学生为校园营造了多元化的文化氛围。

三、影响留学生学校归属感的主要因素

1.文化差异

来华留学生和留管人员都会感到彼此文化上的差异,或被动,或主动“迎击”文化冲突。譬如,在笔者工作的高校,部分留学生违纪后与留管人员面对面谈话避重就轻,反而指责管理制度存在问题,少数穆斯林留学生周五下午宁可按时去清真寺祷告而不入教室上课。因文化差异,中外学生的着装、饮食、起居习惯、校园活动以及管理制度等不尽相同,留学生面对各种差异时会产生巨大的压力和困惑,心理层面存在不被理解、不被接受、难融入、被隔离的感觉,留管人员面对文化冲突也会产生不被尊重、无可奈何之感。

2.交流障碍

汉语与其他语种在音、形、义上差异很大,留学生常感叹汉语难学。当前,高校相继推出英语授课专业或课程,备受留学生欢迎。此举降低了汉语学习动机,减少使用几率,部分中国师生、普通民众无法以英语或其他外语与他们顺畅交流,这形成最大障碍——语言沟通困难。一般情况下,留学生甚少主动了解我国高校教育教学机制、管理制度等,因问题难以得到及时解决,要求难以获准答复,他们感到不适从、受挫折,这影响其参与学校管理、第二课堂活动的意愿和投入。此外,因人格、信仰等方面的不同,留学生的日常习惯、空闲话题不易被中国师生理解和接受,双方交流难以广泛而深入。

3.差异对待

国内高校奉行“外事无小事”的涉外工作观念,强调留学生工作的涉外性和政治性,采取内外有别的管理模式,留学生在校园内和社会上受到特殊的对待和照顾。差异化的留学生管理,不仅在生活、学习、校园活动、社会实践等方面给予特殊的、灵活的“照顾”,而且在入学要求、费用交纳、住宿条件、奖惩制度、培养模式等方面也存在明显差异。

四、培养留学生学校归属感的建议

1.制定和完善留学生管理政策和制度

国力强盛、政治稳定、社情和谐、教育发达是选择留学目的地时考虑的首要因素,相关政策也是重要因素,包括奖学金政策、签证政策、勤工俭学政策等。德国一直是留学首选目的地之一,除了一流的教育外,外国留学生可以享受与德国当地大学生同样的各项福利,可以获得合法打工机会。作为全球主要留学目的国之一,我国尝试逐步调整外国留学生教育政策,教育部门、其他相关部门以及高校需研究和执行实施细则和有关制度。譬如,在有效监管下,留学生可以持卡合法打工;鼓励趋同化管理,留学生可以选择与中国学生相同住宿,同等申报大学生科研项目,同等享有学分制等。调整的政策和规定应促使来华留学生不是学校教育旁观者而是共享者,在更大程度上让留学生萌发亲近的情感和投入的动机。

2.建立教与学良性互动机制

来华留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其基础教育参差不齐,思维方式迥然不同,短时间难适应国内高校的教学模式,高校需要在留学生教育上研究新情况,采取新举措。首先,中国教师与留学生应尽快建立信任、相互了解。有信任才有有效的持续沟通,才有彼此的深入了解,教与学才能持续“并驾齐驱”。没有信任,教学不被认可,失去学习原动力,留学生宁可选择转学,不愿像中国学生那样被动承受。其次,设立留学生对教学反馈机制,收集整理留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传达任课教师,协助其针对性地修改教学准备或开展相应的教研活动。良性互动的教学是留学生学得好、留得下的关键,是维持其留学动机、学习兴趣的良药。

3.采取制度化管理办法

留学生管理可分人情化管理和制度化管理。人情化管理优点是令留学生感到幸福、温暖,愿意主动遵从学院管理安排,缺点是少数留学生视“关照”为理所当然,视其为钻空子违反规章的理由。随着招生规模增大,管理工作问题增多,必然要求制度化管理。管理制度化是指招生、入学手续、缴费、住宿、学籍、考试、校园活动、出行、毕业、涉外证件办理、奖惩等各个方面程序化、规范化。首先,与时俱进制定留学生管理手册。重视入学教育,要求留学生耳熟能详细则。管理工作有章可依,有章必依,对留学生一视同仁,决不歧视。另外,据实制定和完善关于校内职能部门之间、归口管理部门与教学单位之间职责的制度和条文,形成协同联动机制,避免较大或复杂问题出现时,单一部门独自作战,其他部门袖手旁观,留学生一脸茫然。

4.开展丰富的精神文化活动

成年留学生的基础教育已将其本土文化根植在心田,人格已趋稳定。求学过程中对中国传统和现代文化拥有好奇感的同时,也会经历对异国文化的陌生感和对本土文化的疏远感。文化冲突、原有文化圈的缺失和语言障碍让他们时感焦虑甚至抑郁。学校精神文化与学生归属感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高校需重视中外文化活动的开展,一方面设置中国语言文化课程,组织参观当地名胜和人文景观,了解国情、社会风情、本地民俗和学校校园文化,培养他们知华、友华情感;另一方面支持并资助设立校园国际文化交流节,展演异域文化;建立外国文化讲坛,各国留学生代表通过这个平台推介本国文化;或成立单一特色文化协会,来自某一特定洲别或地区留学生拥有群体交流的渠道。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增进中外学生之间的了解,加深感情,缔结友谊,促使留学生乐于学习、乐于投入、乐于归属异乡。

5.建立留学生心理辅导系统

来华留学生对选择高校存在心理预期值,当现实校园环境、教学和住宿条件与期望值偏离,会萌生失落感;学习过程中,部分英语授课教师口音较重,讲解艰涩难懂,会令留学生产生些许纠结感,甚至陷入反复思考现在怎么学习、未来学得怎么样的漩涡。此外,中国处在经济快速发展、不断变革的时代,微博、微信、QQ等社交软件影响着日常沟通,留学生也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鉴于此,高校除了尽量改善教学和住宿硬条件外,更要将留学生纳入心理健康辅导服务对象,建立英语心理咨询辅导系统,包括提供专门的场所、英语较好的心理辅导队伍。当留学生遇到学习上的困惑、生活上的困难或情感上的烦恼时,他们有可信任的渠道去倾诉、去建议、去听取或得到迅速和合理的指导。高校英语心理辅导系统应包括针对留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心理咨询服务日等,帮助留学生处理好环境适应、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

[1]Goodenow C.School Motivation,Engagement,and Sense of Belonging among Urban Adolescent Students[J].Academic Achievement,1992(31).

[2]包克冰,徐琴美.学校归属感与学生发展的探索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6(2).

[3]彭正霞,蒲伟.校园文化满意度对学生归属感的影响分析[J].理工高教研究,2007(6).

G45

A

1673-0046(2015)10-0067-02

猜你喜欢

归属感留学生学校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蒋佩琪 在大陆打拼更有归属感
留学生的“捡”生活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总量增加,平均收入上涨,城镇归属感较稳定——这代农民工,就是不一样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