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生活活动中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三探索*
2015-02-13福州市儿童学园陈巧晏
福州市儿童学园 陈巧晏
中班生活活动中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三探索*
福州市儿童学园 陈巧晏
*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立项课题“寓幼儿学习与发展于生活活动的实践探索”(立项批准号:FJJKXB13-009)研究成果之一。
生活活动是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行为品质以及活泼开朗性格的重要途径,为幼儿在园参加各种学习活动、促进身心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组织开展好中班生活活动、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班“健康领域”的子领域“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各项目标引领下,针对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的生活自理能力,我们在课题研究中进行了如下三个方面探索。
一、善于捕捉教育契机
幼儿园的生活活动不仅能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还能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及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这些功能的有效发挥,需要教师善于在看似琐碎的生活活动中捕捉各种有利于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教育契机。
以中班盥洗活动为例。中班幼儿虽然初步掌握了洗手方法,但还未养成认真洗手、洗手中不浪费水的良好习惯,而这正是对幼儿进行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节约用水习惯的养成教育的契机。《纲要》把“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列为“健康领域”的教育内容与要求,“盥洗”明确纳入其中;但《指南》在“健康领域”的目标中未明确提及盥洗,只在“教育建议”中提到学习掌握洗手洗脸的正确方法。因此我们根据已积累的经验,明确列出中班盥洗环节的目标要求。中班的盥洗目标包括会认真正确洗手、养成不浪费水的良好习惯。教师抓住幼儿一日生活中每次洗手的契机,有意识地在盥洗环节中促进幼儿良好盥洗习惯的养成。
饮食是幼儿一日生活中最重要的内容,也是幼儿身体健康发展的物质平台,更是丰富幼儿生活认知、发展幼儿生活能力的教育契机。《指南》要求中班幼儿养成“不偏食、挑食,不暴饮暴食。喜欢吃瓜果、蔬菜等新鲜食品”的良好习惯。我们利用进餐契机,开展报餐活动,引导幼儿认识蔬菜、水果、水产等,丰富幼儿的认知经验。我们又利用区域活动契机,在生活区中投放材料,让幼儿学习剥毛豆、摘菜、刨瓜皮、削萝卜等生活技能。这些生活活动不仅激发了幼儿好奇心和爱动手的兴趣,培养了幼儿动手操作能力,还丰富了幼儿的生活经验。在娃娃餐厅里,我们引导幼儿参与学习制订食谱,进一步熟悉各种食品,了解食品的搭配和营养平衡,培养了幼儿的主人翁意识。我们有效地利用了活动的契机,为幼儿提供了教育的机会,促进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此外我们还抓住生活环节的教育契机,促进幼儿品德行为的学习与发展。例如,引导幼儿在生活环节中学会适度等待;学习轮流、谦让、分享;能约束自己,不干扰、影响他人;会在有困难的时候寻求帮助,同时理解、谅解、帮助他人;有礼貌地与人交往;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等等。
二、精于创设教育环境
儿童发展心理学理论认为:儿童是在与环境互动中学习与发展的。我们在实践中积极创设生活活动的良好环境,精心投放各种材料,做到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让每个幼儿在与生活环境及材料的有效互动中大胆地探索、充分地表达,获得各种有益的经验,从而激发幼儿主动活动的积极情感。因此,从幼儿入园的礼貌用语到进餐前的卫生习惯,从学穿衣裤到学穿鞋袜,从认识自己的身体到保护自己的身体,在这些生活活动中创设“会说话”的生活教育环境,直观易学,对幼儿行为起着提醒或暗示的作用,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满足他们多方面的发展需要。
例如,我们在中班活动室、盥洗间、寝室里创设了“生活小天地”和“生活坊”区域环境,提供了各种幼儿小时候的衣服、裤子、袜子、鞋子、晾衣架、洗澡盆等物品,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做爸爸妈妈为娃娃穿衣服、洗晒晾衣物的过程。这不仅让幼儿的家庭生活经验得以拓展和整合,还锻炼了手部小肌肉群。幼儿和教师讨论并设计了洗手步骤与要求的图示标志、使用手纸及便后整理(束裤、冲水、洗手)的步骤演示图,这些图示标志被醒目地张贴在“生活小天地”,引导幼儿主动遵守洗手规则,做到不玩水、洗手后及时关水龙头、正确使用手纸等,养成爱护环境、节约用水、节约用纸的良好的行为习惯。
“会说话”的中班幼儿生活教育环境,能诉说教育活动的程序与要求,让生活活动行为规范落到实处,对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有重要意义。
三、巧于引导幼儿互动
生活活动中教师要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必须巧于引导幼儿学会积极互动——与环境材料操作互动,与同伴友好合作互动,与教师双向互动。互动中,教师对主动性强的幼儿要培养其自觉发起互动意识和自我服务意识;对主动性一般的幼儿可以略为降低要求,在教师的鼓励、帮助下学会主动回应教师、同伴的互动,并敢于发起互动;对于依赖性较强的幼儿则需要更多的耐心与鼓励,让其学会回应教师、同伴的互动,慢慢地在回应中发展主动互动的能力。
例如进餐活动,它是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最重要的生活活动之一,也是引导幼儿多向互动的重要平台。
1.餐前准备环节。首先,以柔美的音乐欣赏、教师亲切的导语来营造轻松、愉快的环境氛围,让幼儿在与这样的环境互动中保持愉快进餐的心情;其次,以值日生报餐辅以多媒体课件,展示形象生动的食谱,引发幼儿互动,丰富幼儿认知经验,同时激发幼儿的进餐欲望和喜爱进餐的情感,进一步为进餐活动的顺利进行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最后,让值日生对幼儿发起良好进餐行为的提醒式互动,教师再将主要进餐技能对幼儿做补充性的互动。这个简短的多向互动环节,分三个连贯的步骤,一气呵成,引导幼儿为进餐活动做足了心理、认知和习惯、技能等方面的准备,并锻炼了值日生报餐本领和进行提醒性服务的能力。
2.幼儿开始进餐。幼儿在各自的座位上高高兴兴地进食,与餐点互动。教师随机向个别幼儿发起互动。例如教师发现有个幼儿偏食挑食,马上走到他面前,先用行为予以帮助式互动,舀了口面片汤给他喝,帮助他剥掉剩余的虾壳;再用语言予以提醒式(指导性)互动,亲切地提醒“慢点吃,虾壳要都剥干净,吃起来才安全”;接着辅以帮助、提醒的综合性互动,边夹起玉米花卷递给他边说:“面片和玉米花卷配着吃,再夹些花菜,这样才有营养。”多数幼儿吃完午餐后会整理好餐具,自觉地去盥洗间漱口,然后到走廊上看书、休息。整个进餐过程,教师尊重幼儿自主进餐的积极性,及时对个别幼儿进餐中的问题随机发起各种方式的行为与语言互动,予以指导或纠正,让幼儿吃好、吃饱、吃干净,这就达成了午餐活动目标,促进了幼儿进餐能力与习惯的发展。
生活环节中的有效多向互动,要求教师要从幼儿的需求与原有水平出发,找到幼儿发展真正的增长点,及时运用多种方法引导,才能让多向互动发挥出应有的功能,把生活活动中的教育价值最大化,进而有效地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3]虞永平等.生活与幼儿教育[M].合肥: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2011.
(责任编辑:吴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