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民国时期的书法

2015-02-13崔小琴

天工 2015年4期
关键词:碑学傅山书法艺术

文 崔小琴

山西民国时期的书法

文 崔小琴

清代以前的书法创作更多的是倾向于继承色彩,但民国时期的书法创作却更多的是一些个性化成分。一些书法创作的艺术价值在民国时期并没有得到社会的认可。然而,却是他们共同造就了山西民国时期这个时代所独有的书法风貌。

民国书法;书法潮流;艺术价值

一、 山西民国时期书法的特征

对“书法是什么”这个问题,如果有了可接受性的确切的先导观念,便会直接影响书法家的行为取舍与价值取向,它所带来的笼罩性作用,直接决定一批书法家,往大说,更可能决定的是一个时代。科学技术在民国时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人的思想观念也在发生着改变,所学也在不拘于一格。进入民国以后,书家既写碑也写帖,清末扬碑抑帖的局面已经不复存在。可是山西却还是以碑学为主,它继承的是清末时候以碑为主的风格。

山西民国时期的书法继承的是清代的余热。“清代书法是个十分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书法发展出现了高潮,书法家们借鉴和取法的领域更加宽广,历代书法家的名碑佳帖,都是他们学习的楷模。他们凭借自己的才智对这些进行吸收,依照自己的审美理想建构属于自己的书法风格。”纵观这一历史时期,对山西具有影响的书法家进行分析,再依据山西书法发展的趋势,我们能够看出山西书法显示出的是它雄伟、壮阔、豪放、浑穆阳刚一路的风格,具有雄性之美。当时很多书法家都在尝试着碑帖融合,进而形成自己的风格。虽然风格迥异,但总体是以金石碑刻气为主流。

二、 以傅山为中心形成一个书法潮流

傅山一生崇尚气节,铁骨铮铮。康熙特赠他中书舍人虚衔,他甚至拒绝谢恩,表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学问博大精深,熔铸百家,这些都为他的书法艺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的书法继承的是书法艺术的优良传统,并且创造了崭新的时代风格,呈现出独特的风貌。顾亭林称颂他“萧然物外,自得天机”,这既是傅山为人的写照,也是他书法艺术的写照。他提出了“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这一著名的书法艺术创作原则。他说:“作字先做人,人奇字自古。”只有不断提高思想水平和文化素养,写出的字才能不断变化出新。他说:“写字不到变化处不妙。然变化亦何可易言,不自正入,不能变出。”他反复赞美真卿的人品、气质,“未习鲁公书,先观鲁公诂。平原气在中,毛颖足吞俘” 。

傅山诸体皆精妙,而行草是他最为擅长的,由于他在政治上不事清室,鄙视贰臣,在书法上颇重骨气和书品,具有坚毅刚正之气。创造了“连绵草”,结字迂曲环转,雄奇宕逸,质朴中蕴含秀美。傅山的书法创作是其理论的具体阐发,显示出天真自然的趣味。傅山对后世碑学也有很大的影响。他的书法已经不是纯粹的帖学,甚至有人称他为碑学先锋。山西书家已经不自觉地受到了傅山的影响。像当时的卫俊秀老先生就深受影响,尤其是傅山的做人治学方面对卫老先生的影响尤为深远,傅山先生的书法更是成为其多年心摹手追的楷模。卫老先生在考入太原国民师范后,收到著名书法家常赞春、田润霖诸先生的教导,书兴大浓,而且太原又是傅山的家乡,爱其人又爱其书法,初认识到做人和作字的关系。在当时写字成了全班的风气,同学之间相互奋勉。

三、尊碑尚碑的时代风格

山西民国书法乘着清代的书学余烈,但又有新的发展。清代是中国书法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时期,学术气氛浓厚。朴学、金石学的兴盛达到了高潮。书法家们个人都依照自己的审美理想建造着属于自己的艺术风格。书法在清朝方面一直都呈现着多姿多彩发展的景象。民国时期的书法虽然只是经历了短短的38年,但是也出现了一些有影响的书法家。“临汾陈凤标功力超绝,笔力雄厚,广有影响。榆次的常赞春辨证金石书画最称博赡,篆书、隶书、正书、行书俱臻胜境。篆书宗李斯、杨笃,正、行书师褚遂良、张穆诸家,并少参北碑笔意,俱到精到,自成一家。太谷的赵昌燮最为书界的翘楚,非但学识渊博,篆书、隶书、正书、行书、草书诸体书法亦极精工,识者谓为张穆、杨笃之后山西第一人。康有为评价其书法为‘大江以北,无出其右’。”临汾的卫俊秀先生也是一位闻名遐迩的书法大师。他除了治学便是作书,80年矢志不移,从不懈怠。他一生临习名家碑帖之多,含纳和发挥历代名家优秀成果的睿智和天分也是十分惊人的。他“与古为徒”,却不与古为奴的创造精神使他登上了书法艺术的又一座高峰。

清代书法的总体特征是在传统书法的基础上继承、整理、研究和崇尚而来的,并且清代中晚期的书坛是以碑学为主。书坛“尊碑”成为主流,书法家崇尚的是浑厚质朴的“金石气”,北碑、篆、隶的风气大盛,书法家也多以此来练习。

书法风格一般有狭义和广义两个含义。广义的书法风格包含的是一个历史时期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一群书法家的表现体系,概括的是某一时期书法艺术的共性;狭义的书法风格则是指某一个书法家在创作过程中的“表现”。书法家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时代精神、社会风尚、文化传统,以至于生活习惯等等,都会对他们的思想感情、气度、个性等产生一定的影响,会烙下这样那样的印记。因此,一个具体的社会环境是书法家们根本逃脱不了的;一个人的书法风格及其风格的形成,也就不可避免地带有社会的痕迹。

“风格即人”,我们如果仔细考察民国时期具有个性的书法家,就能把他的书风与其独特的人生经历和性格联系起来。书法家的风格是体现在作品中的书法家的思想感情、气度的反映,但因为书法家生活在一个具体的社会环境之中,个人的思想、情感以至于个性都摆脱不了社会的影响,必然会带着时代的烙印,因此,书法风格的形成过程其实是这样的:一是书法家的主观意识要使自己的个性表现在作品之中;二是书法家个性的形成无不受到客观社会环境的影响,其个性的表现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客观社会环境的一种产物,或者说是主观意识与客观环境的协调与统一的产物。

[1]柴建国.山西书法通鉴[M].山西人民出版社,1999.

[2]孙洵.民国书法史[M].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

[3]林鹏.丹崖书论[M].山西人民出版社,2003.

[4]白谦慎.傅山的世界[M].三联书社,1994.

[5]白谦慎.傅山的交往和应酬:艺术社会史的一项个案研究[M].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

[作者单位]
崔小琴,晋城技师学院。

J292

A

2095-7556(2015)04-0032-02

猜你喜欢

碑学傅山书法艺术
傅山的“四宁四毋”
张红春书法艺术欣赏
从学碑到“碑学”
心与形:帖学与碑学
清代碑学兴起并不仅因为文字狱
碑学·形学
马伟书法艺术欣赏
所谓书法艺术
清·傅山论书句
傅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