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中小学生基督教信仰的叙事研究

2015-02-13杨学良,李艳红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基督徒基督教信仰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351(2015)03-0092-06

收稿日期:2015-03-05

作者简介:杨学良(1976-),男,甘肃清水人,天水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西部农村基督教文教传播策略及其影响研究”(11XJA880005)阶段性成果

基督教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已成为当今世界上传播最广,信徒最多,影响最大的宗教。据1977年《大英百科全书年鉴》统计,“信仰基督教及其宗派(包括天主教、东正教、新教)约19亿,占当时世界人口的一半,是居于第二位的穆斯林信仰人数的四倍。” [1]随着国家制度的变迁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落实,基督教在我国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恢复和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基督教在农村传播迅猛,基督教文化在农村渐成体系,基督教徒人数在农村急剧增长。建国初期,我国的基督教徒约100多万,80年代约为1000多万。2010年8月1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发布了2010年宗教蓝皮书——《中国宗教报告(2010)》。《宗教蓝皮书》指出,近年来,我国基督教徒数量在大部分地区增长较快。据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现有基督徒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8%,总体估计为2305万人。

近几年来,我国的青少年基督徒,尤其是农村中小学生基督徒人数增长态势愈加明显,已引起学术界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他们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既具有很强烈的自我意识,关注自身内心的体验,在乎他人的评价,又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心,易于接受新鲜的事物和新的思想。与此同时,他们涉世不深,负载着家长的期盼,背负着社会的期待,面临着生存的危机和生活的压力,很容易接受外界的新鲜事物和新思想,尤其是宗教的影响。本文主要以甘肃省T市两区两所教堂青少年基督徒为研究对象,以个案研究和叙事研究为主要方法,通过实地考察基督教堂,走访青少年基督徒等方式,了解基督教在T市农村中小学生群体中传播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而分析原因,提出有效引导农村中小学生理性看待基督教,信仰基督教的对策,为规范基督教在我国农村中小学生中的传播与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有价值的启示。

一、农村中小学生信仰基督教有关研究的综述

在我国,学术界已关注到青少年信仰基督教的状况,事实上对青少年信仰基督教的研究,尤其是实证研究尚不多见。杨宝琰在《信仰的根源——乡村基督教青少年的宗教性、宗教压力及宗教应对研究》中借用人类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学科的方法和经验,对青少年信仰基督教的动因、现状和应对策略等进行了田野研究。研究发现,基督教青少年的宗教信仰出现了分化,一部分青少年脱离了宗教,另一部分青少年则依然保持宗教信仰,分化在男性基督徒的身上表现的更为明显,在信仰和不信仰者内部也表现出信仰的不同的分化状态,出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罪感”、基督教宗教风俗与民间宗教民俗以及基督教宗教文化与社会和学校所倡导的主流文化之间矛盾和冲突是基督教青少年的日常生活中源自宗教环境的压力源;宗教行为应对是基督教青少年主要宗教应对模式,宗教应对目标表现出功利性的特点,是和他们的现实生活实际需求联系在一起的,信仰在基督教青少年的心目中就是一种能够帮助解决问题或缓解压力的资本。闫玉峰在《青少年基督教信仰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父母、同伴和社区》中运用社会学、心理学和宗教学的方法和经验,采用量化与质化相结合的方法,从父母、同伴和社区的角度出发,对青少年基督教信仰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索。研究发现,父母对青少年基督教信仰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信仰确立的初期,随着青少年的成长和认知的发展,父母的影响逐渐减弱;基督徒青少年首选同信仰的同伴,对于不同信仰同伴选择,体现其传教的目的和信仰的虔诚;青少年基督徒与父母基督徒对社区宗教环境的感知是相同的,青少年更期待和不同宗教信仰者做朋友,而父母更期望不同,希望不同宗教信仰者皈依基督教。杨宝琰、万明钢在《中国西北农村基督教青少年宗教性研究——以甘肃W村基督教群体为例》一文中对甘肃W村的120名基督教青少年进行了问卷调查,且对其中的20名青少年进行了深度访谈。通过对资料的整理和分析,归纳出宗教性的八种类型,据此建构了宗教性模型。杨宝琰、万明钢在《乡村中学生基督徒的文化冲突与文化适应——基于甘肃W村的田野调查》一文中通过对甘肃省一个基督徒较为集中的村庄的田野研究,探讨了乡村中学生基督徒在日常生活和社会化过程中,由于同时接触中国传统文化、基督教文化和科学文化而经历的文化冲突和由此引发的文化适应问题。研究发现,宗教风俗的冲突给中学生基督徒带来的文化冲突较为普遍,不过,中国人集体主义取向的应对模式,“人情”大于“神情”的宗教观,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消解这些冲突;对中学生基督徒来说,初中时期是一个转折期,学校主导的科学知识得到更多的认可,对宗教知识产生了疑问,随之信仰产生了分化。

在我国,目前对青少年,尤其是农村青少年信仰基督教的研究成果并不多,上述研究者却以西北地区某农村青少年基督徒为对象,以个案研究为方法,通过实际考察、问卷调查、跟踪访谈等方式,深入探讨农村青少年信仰基督教的有关问题,很大程度上为研究农村中小学生宗教信仰问题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独特的视域。我国疆域辽阔,风土民情迥异,对某一个民族或地区青少年信仰基督教的研究并不适用于全国青少年信仰基督教的整体状况,加之宏观整体上研究的缺乏和微观层面实证研究缺失,致使在引导我国青少年选择人生信仰,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方面,既缺乏科学有效的指导,又未能形成持续性的帮扶机制。所以说,只有借鉴国内外的各类研究成果,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大力开展既涵盖宏观又兼具微观层面的全方位、多层次的研究工作,才能更深入地了解农村中小学生信仰基督教的真正根源、客观状况及其现实特点,这对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宗教观、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具有毋庸置疑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二、农村中小学生信仰基督教的特点

近年来,农村中小学生基督徒人数急剧增加,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在农村中小学生基督徒中,中小学生信教者发展尤为迅猛,比重大幅度提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但由于农村中小学生基督徒受所处文化环境的影响,加之认知能力的有限,他们在信教中形成了与其他信教群体不同的特点。

(一)盲目性

农村中小学生正处于道德意识和价值观念发展的关键期,他们的道德和价值标准主要来自于父母、同辈群体、老师和成年人对他们的看法。对于自幼生活在基督教氛围比较浓厚的家庭的农村中小学生来说,他们更容易受到父母及家庭其他成员潜移默化的影响,盲目地接受甚至信仰基督教,而不是从自身实际需要出发。随着他们身体的变化和性的成熟,加之社会交往空间的扩大和活动范围的扩展,他们的道德和价值标准受到同辈和社会的影响逐渐大于来自父母的影响。当他们与父母发生冲突时,往往会出现摆脱家庭束缚的倾向,甚至发生认知上的偏差。但由于父母及家庭其他成员影响的根深蒂固,他们会排除同辈群体、老师和成年人的影响以及周围环境的压力,重新对原先的道德标准及自己的价值和能力做出的评价,进而形成一个稳定的信仰体系。

(二)两难性

农村中小学生基督徒正处于自我意识迅猛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崇尚自我,追求个性,要求独立、自由、自信和自尊等的愿望日益变得强烈,但由于在实际生活中缺乏磨练,致使他们应对危机和压力的实际能力不足。一方面,他们力求实现自我同一性,要求获得独立感、自由感、自信心和自尊心,另一方面,他们对传统观念和道德缺乏积极认同,无力应对自身面临的困惑与危机。在这种两难情境下,农村中小学生基督徒往往会把信仰基督教作为解决人生两难问题、摆脱危机、消除困惑的最佳方式和有效手段,进而使理想的我逐步接近现实的我,使自我意识达到积极的统一。

(三)随意性

农村中小学生基督徒正处于生理和心理迅速发育的时期,他们认知旺盛,兴趣广泛,思维独立,情感丰富,思想活跃,视野开阔,接受新事物快,富于想象,具有批判精神,善于追求新鲜、刺激、新奇,加之又正处于反抗期,当他们对社会地位需求不满时或者遇到观念的“碰撞”时,他们往往不能自控情绪上的波动和青春期的烦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们虽然信仰了基督教,但由于他们自身年龄和心理的特征,往往会反感束缚、训诫、灌输,表现出情感比较强烈,遇事容易激动,情绪不稳定等心理特征,进而在信教中容易出现随意性。

(四)冲突性

农村中小学生基督徒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在接受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世界观的同时,又在接受着基督教教义的影响。伴随着他们身体和心理的发展,总会在人生成长与发展中遇到困惑与危机。在上述两种不同世界观的影响下,他们遇事很难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进而有效化解自身面临的困惑与危机。当他们无力克服或解决时,他们必须适应发展中的新自我,同时还必须适应别人对于他的新形象所表现出的反应。然而,由于他们身心成长与发展的不平衡。因此他们在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方面容易产生不稳定的现象,主要体现在“幼稚”与“成熟”的尺度上会有大幅度的徘徊。

三、农村中小学生信仰基督教的动因及其影响

宗教是人们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的一种探索,是人类对自身生存的宇宙、自然、社会的一种认识。基督教对农村中小学生既有积极作用,也存在消极影响。

(一)农村中小学生信仰基督教的动因

农村中小学生信仰基督教,既有外部社会环境原因,也有信徒个人因素,还与基督教自身的特点有关。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到农村中小学生信仰基督教的原因主要有:

1.经济社会发展的滞后

在我国农村,由于经济社会发展较为缓慢,基础设施有限甚至短缺,文化教育跟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教育投入不足及其投资体系难以运转的现象依然将长期存在,勉强成体系的农村基础教育体系质量不高的状况很难在短期内扭转等原因,农村中小学生很难像发达地区青少年一样,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满足自身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致使他们求学改变命运的愿望不迫切,扎根农村致富不肯出力,人生的态度和目的不明确,精神世界较为空虚,很容易将自己的前途和命运都寄托在信仰基督教上,希冀通过信奉基督教来减轻自己的痛苦和不幸。

2.朋辈的影响

朋辈在农村中小学生成长中起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基督教的传播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调查中发现,农村中小学生新教徒越来越多,值得注意的是为数众多的农村中小学生开始信教。他们信仰基督教具有很大的盲从性,主要是受家人和同辈的影响走进教堂。在朋辈的影响中,家庭成员是最主要的。在这一点上,可以说很多信徒由于生长在基督教家庭,或者自己最亲密的人是基督徒,从小受其影响,最后自己长大后也自然而然地皈依了基督教,成为一名真正的基督徒。一旦家庭中父母信教,子女则会在父母游说下把基督教作为人生的追求,以便让自己能够得到神的眷顾,以及将来死后能够与自己朝夕相处的父母在天堂相聚。同时,对于没有信仰基督教或者遇到生存危机的农村中小学生来说,他们很容易受到传教者,尤其是中年女性传教者的影响。在传教中,大多数传教者会讲到信仰基督教的诸多好处,在长期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他们则带着功利性的目的走进教堂。另外,“在农村的信教群体中,一般是老年人、中年妇女多,他们识字不多,记忆力又不好,抄写圣经、赞美诗的任务便落在这些青少年学生的身上,还要他们一遍一遍的教唱。青少年在抄写和教唱过程中受到基督教潜移默化的影响,走上了信奉基督教的道路。” [2]

3.教育引导的缺失

农村中小学生正处于“群己观”觉醒时期,他们容易在凸显个体意识的同时,更注意维护旧有的人际关系。一旦关系出现缺裂或中止,他们便会面临着自我价值的危机和压力。另外,在实际生活中,农村中小学生时不时会遇到自己经过努力难以有效解决的现实问题,如与不同的权威看法出现冲突或矛盾、以往被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被更改、向往和追随的权威人物有重大过失而导致自己的心理落差、父母离异,挚爱病亡等意外变故或突发事件。此时,如果主管部门宣传、治理、引导和教育的力度不够,很容易使他们的人生坐标发生偏移和移位,情感上又难以接受,进而改变原有信仰,寻求传教者的帮助,以抚慰心灵上和情感上的创伤。

(二)基督教对农村中小学生的积极作用

1.树立群体生活意识

斯特朗认为:“宗教为社会提供了整合和维护作用的力量。首先,宗教归属使人获得一种认同感和归属感。宗教在社会生活中的第二个作用是宗教帮助建立了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关系的体系,宗教在社会中的第三个作用是它具有把社会与超越社会的价值联系起来的力量。” [3]农村中小学生信仰基督教,一般是在朋辈的影响下而参加基督教组织的。在这种由朋辈组成的稳定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关系体系中,存在着共同的认同感、归属感、世界观和宗教礼仪规则,农村中小学生一旦生活在这一群体中,自然而然会受到这些观念和规则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约束,进而接受并参加基督教组织和活动。在参加基督教组织和活动的过程中,形成了共同的世界观,适应了各种宗教礼仪,进而凝聚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群体,同时也逐渐地学会和适应了群体生活。

2.具有道德劝诫作用

《圣经·约翰》中说:“要爱你们的仇敌,为那逼迫你们的祷告(《新约·马太福音》第5章第44节)……因为他叫日头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新约·马太福音》第5章第45节)。”耶稣一生的讲道与践行都在向人们启示这种无条件、无分别、化恨为爱的爱。这种爱是基督教文化中最有价值的一部分,并铸造了一种相当普遍的信念和实践态度,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态度和处事智慧。在这种观念和思想的影响下,人要自觉做到谦卑,爱人,爱神,即限制人的自我中心,使人超越自我,关爱他人。同时,基督教宣传主与每一位信徒同在,“上帝会看到一切,会惩罚一切、奖赏一切”,使基督徒一方面心灵上得到安慰,另一方面对神产生畏惧,不得不按照基督教的戒律和要求做事。“当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神所赐你的地上得以长久(《旧约·出埃及记》第20章12节)。”从宗教自身的特点来看,它承载着道德教化的社会职能,即把宗教教义的要求神话为神的意志,并通过这种信仰化的道德来规范现实世界中每一个人的行为举止。就基督教而言,它也是让不同信徒接受“平等”的观念和“爱”的思想,进而弃恶从善。对农村中小学生基督徒而言,就是要求他们去践行这种思想和观念,如孝敬父母,“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作假见证陷害人,不可贪恋人的房屋;也不可贪恋人的妻子、仆婢、牛驴,并他一切所有的”(《旧约·出埃及记》第20章13至17节),并在其灵魂深处留下根深蒂固的影响,即便长大成人,这种思想和观念也会时不时地影响到他们自身的言行举止,这也是一般社会、学校、家庭教育所起不到的作用。

3.帮助解除人生困惑

“宗教教义极力地宣扬上帝是公正的、仁爱的,他治病救人,拯救全世界上的被遗弃者;宣称人类万物都是上帝的子民,都是被救赎的对象,都为上帝所庇佑。也正是基于这种论调,宗教将其目光投向现实中的很多问题,关注为人所忽视的各种问题,特别是在对弱势群体的关爱上。” [4]农村中小学生基督徒正处于自身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由于知识、经验缺乏,加之阅历的肤浅,他们往往会面临共有的属世的困境,甚至是不可名状的危机,如病痛、意外、朋友背叛、家庭破裂、升学不顺等等,这些问题给他们带来了无奈与痛苦,使他们在精神上得不到依靠而陷入迷茫之中。面对困境和危机时,农村中小学生基督徒则会将摆脱困境和危机的希望寄托于上帝,从而缓释自身的压力而求得心灵的抚慰。

(三)基督教对农村中小学生的负面影响

1.灌输了宿命论的思想

马克思在《黑格尔哲学批判导言》里提出:“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正像它是没有精神的制度精神一样,宗教是人民的鸦片。” [5]基督教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同样会对农村中小学生基督徒产生麻醉作用。一方面,由于朋辈信教的长期影响,加之青少年未形成自身特有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宗教有神论的影响,从而从内心深处相信在人的世界之外存在着上帝的世界,盲目地走入了神学的殿堂;另一方面,由于传教徒对宗教教旨和教义的错误理解,加之功利性的宣传入教动机,极易使青少年产生宿命论思想,甚至会把自己的幸福归因于神的恩赐,主动放弃生活打拼的勇气,尤其是当自身面临突如其来的天灾人祸而无力改变时,他们更容易自暴自弃,认命服输,求神恩赐,这不但给宗教活动提供了生存空间,也对农村中小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产生负面作用。

2.阻碍着农村教育的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5年9月1日)规定:“国家实行教育与宗教相分离。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近年来,由于主管部门对宗教工作重视不够,对宗教政策和法规学习理解不透彻,对宗教活动合法和非法的界限分不清,致使教徒队伍扩展迅速,尤其是青少年教徒异军突起,所占信教人数的比重也逐年增高,加之人民群众的整体文化水平还不高和传教人员功利性的传教动机,诱使青少年失学和辍学的现象时有发生,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农村中小学生受教育的机会,也必然会影响到农村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3.制约着创造力的形成

恩格斯指出:“一切能够影响群众的精神手段中第一个和最重要的手段依然是宗教”。 [6]对于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尤其是中小学来说,由于鉴别真伪是非能力的欠缺,心理承受能力的脆弱,他们很容易受到基督教思想的影响,进而把自己的前途命运寄托于基督教信仰上,安于现状,不求进取,甚至失去在生活学习中竞争的勇气与动力,这种虚幻不现实的做法容易让青少年形成错误的世界观和消极的人生观,这不仅阻碍了青少年对于先进的文化科学知识的吸收,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学校教育教学的效能大打折扣,限制了青少年优良品质的形成以及文化科学素养的提高,进而也影响到青少年创造能力的培养。

四、农村中小学生信仰危机和迷失问题解决的策略

农村中小学生是未来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和生力军,他们生活状况如何关乎他们今后的幸福和农村和谐社会的建设。毋庸置疑的是,农村中小学生信教现象愈演愈烈。如果对其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和科学的指导,那么就会严重妨碍到其今后的幸福生活。

(一)加强党的宗教政策的宣传和教育

党的宗教政策是农村地区做好宗教工作的重要依据。加强对农村中小学生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宣传教育,有利于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进而把自己的主要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幸福美好的新生活创建上,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为社会服务,为他人做贡献。为此,农村党和团的基层组织既要从农村的实际出发,加强党的宗教政策的宣传教育,组织农村中小学生努力学习党的宗教政策、科学文化知识和技术,努力提高他们抗挫和有效应对人生危机的能力,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理念;同时要加强自身建设,发挥自身在凝聚人心、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作用,把农村中小学生信教工作做深做细做准做实,正确引导农村中小学生积极参与农村的社会生产和生活,为当地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建功立业。

(二)大力推进思想政治教育

中小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未来的发展方向存在着诸多可能性。如果缺乏正确的引导和良好环境的熏陶,他们就会偏移人生坐标,甚至走向堕落和犯罪的道路。所以,大力推进农村中小学生无神论思想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特别是对农村中小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迫在眉睫。为此,学校要加大科学世界观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有效引导学生将主要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学习中,为自己今后幸福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朋辈要从农村中小学生的实际出发,力避有神论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为孩子健康成长和良好发展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支持。社会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从源头上抓好青少年素质教育,努力营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优良氛围,为农村中小学生今后参与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三)加强农村文化和基础文化设施建设

农村文化和基础文化设施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物质保证,农村文化活跃与否,基础文化设施的完备与否,直接影响到农村中小学生的精神文化水平和生活质量。加强农村文化和基础文化设施建设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要站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加大对农村基础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帮助农村建设一批基础公共文化设施,如图书室、农村致富信息服务中心、文体和娱乐活动中心等,为农村中小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精神生活环境;另一方面,要根据农村中小学生自身的需求和特点,积极开展和活跃农村文化活动,充实广大农村中小学生的业余的精神生活,不断消除青少年的宿命论和宗教迷信化支撑点,为农村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四)加强规范宗教团体自身建设

部分宗教团体和传教者的非法传教活动是农村中小学生接受基督教的重要原因。为此,要加强规范宗教团体自身建设,就必须做到:一是依据党的宗教政策,主动帮助宗教团体建立健全规范化、法制化和系统化的规章制度,规范其自身管理行为,使其在引导农村中小学生基督徒中发挥正确的导向作用。二是要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视角来发现并运用宗教文化的积极因素,逐步改革与社会主义社会不相适应的宗教制度以及与新农村建设不相适应的教义、教规和陈旧礼仪,夯实中国神学思想建设,这对于帮助农村中小学生基督徒树立正确的宗教观,利用宗教教义、教规中积极因素发展自己,认清邪教本质、抵御境外渗透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三是必须采取多种途径和方式,加大对宗教界人士、教牧员和传道员的普遍经常性的培训,不断提升他们自身的素质修养和宗教理论修养,使他们成为引导农村中小学生教徒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主要力量,从而铲除异端邪教在农村中小学生基督徒中产生和传播的途径。

总之,农村中小学生信仰基督教人数呈显著增长趋势。信教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他们树立了群体意识,培养了道德意识,消解了人生困惑,但在很大程度上灌输了宿命论的思想、剥夺了受教育的机会和制约了创造力的形成。只有立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不断加强党的宗教政策的宣传和教育,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大力改善农村文化和基础文化设施,努力加强宗教团体自身建设,才能更好地规范基督教在我国农村中小学生中的传播与发展,为农村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和农村和谐社会的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

猜你喜欢

基督徒基督教信仰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基督教中国化的神学思考与实践
明确路向,践行基督教中国化——以福建基督教为例
论信仰
铁的信仰
圣诞的中国往事
种类型的“基督教哲学”
我们的老板
基督教伦理与现代社会工作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