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门炮战硝烟背后

2015-02-13黄金生

领导文萃 2015年4期
关键词:北戴河领海金门

黄金生

1954年夏天,毛泽东第一次来到北戴河避暑。据李银桥回忆,一次,在海边毛泽东望着天水相连的地平线。忽然与警卫谈起了洋流。他说:“世界大洋中有两条重要的暖流。一条是墨西哥湾暖流,再一条就是台湾暖流。”这时,他又久久地遥望大海。忽然抬起一只手指向遥远的远方,说:“台湾,我们还没有解放台湾……”

北戴河与台湾,命运就这样被连在了一起。

“中国人民一定要解放台湾”

1954年,朝鲜南北分裂已成定局,印度支那停战的结局又是越南的南北划界,美国正在纠集英法澳等国,准备签订以“遏制中国”为目标的《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企图将台海两岸的分裂局面固定化。这样, 台湾问题再次突出地提到了中共领导人的议事日程上。为了打破台海的沉寂局面, 使台海问题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1954年7月23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一定要解放台湾》的社论,表达一定要解放台湾不可动摇的决心。7月26日,毛泽东来到北戴河海滨开始暑期的办公。此时,每天都下海同海浪搏击的毛泽东,心里一定在盘算如何解决海峡那边的台湾问题。两个朝鲜、两个越南出现了,而海峡两边绝不能再出现“两个中国”。

“解放台湾”口号的提出,主要是出于打破美国以台湾海峡为界分裂中国的阴谋以及对国内人民进行政治动员等政治因素的考虑,并不表明中共中央准备改变朝鲜停战后暂不进行大规模的渡海作战的决定。正如彭德怀在讨论中所说的:此时解放台湾是不现实的,解放台湾需要卧薪尝胆的长期准备,操之过急,会适得其反。

毛泽东在北戴河苦心思索后,把这次东南沿海作战打击的实际目标定在了浙东群岛。1954年9月,人民解放军发起在浙东沿海作战的同时炮轰金门,这一军事行动一度使得台湾的国民党当局和美国政府都非常紧张,出现了所谓的“台海危机”。

这次的炮击金门在军事上是试探性的、威慑性的, 在计划和实施过程中并没有夺取金门并进攻台湾的相关军事部署。但通过这种方式却又有力地重申了解放台湾的任务, 表达了为捍卫主权和领土的完整不惜一战的决心。

震撼世界的“八二三”炮击

1958年8月21日,毛泽东在北戴河1号楼召开了一个小范围的军事会议,听取刚刚奉命从福建前线到达的叶飞关于炮击金门的部署和准备工作汇报。8 月 23 日下午 3 时许,毛泽东再次召开了小型军事会议,又进一步听取了各方面的汇报。到下午3点半左右,毛泽东最终下决心把时间定在17 时 30 分,此时距实施炮击只有两个小时。

17 时 30 分,刹那间,厦门、莲河和围头的炮兵群发出了震耳欲聋的炮声,2600 余发炮弹从不同方向落到金门北太武山国民党军的阵地。顷刻间,山摇地动,金门岛立刻陷入火海和烟雾之中。

“八二三”炮击金门,震撼了台湾,也震撼了世界。8月24日,全球各著名新闻社、大报,均作为最重要消息予以播报刊发。而新华社仅发表了一条简短的措辞亦不十分尖刻激烈的消息,在各报并不显著的位置刊出。8 月 25 日下午,毛泽东刚刚从海里游泳上岸,穿上睡衣就在海浴场的休息室主持召开政治局常委会议,参加会议的除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外,还有彭德怀、王尚荣、叶飞、胡乔木和吴冷西。毛泽东一开始就说:我们在这里避暑,美国人却紧张得不得了。从这几天的反应看,美国人很怕我们不仅要登陆金门、马祖,而且准备解放台湾。其实,我们向金门打了几万发炮弹,是火力侦察。我们不说一定登陆金门,也不说不登陆。我们伺机行事,慎之又慎、三思而行。因为登陆金门不是一件小事,而是关系重大。问题不在于那里有 95000 蒋军,这个好办,而在于美国政府的态度。美国同国民党订了共同防御条约,防御范围是否包括金门、马祖在内,没有明确规定。美国人是否把这个包袱也背上,还得观察。打炮的主要目的不是要侦察蒋军的防御,而是侦察美国人的决心,考验美国人的决心。

毛泽东在北戴河用特殊的方式表达了“只有一个中国”的心愿。

毛泽东亲定12海里领海宽度

1958年9月3日,从北戴河回到北京的毛泽东提出,福建前线自9月4日起停止炮击3天,对观各方行动。9月4日,解放军福建前线的炮兵暂时沉寂下来,同日清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宣布领海线的声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海宽度为 12 海里。这项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领土,包括中国大陆及其沿海岛屿……

在这个时候停止炮击并提出领海界线,是在毛泽东深思熟虑后提出的一项重大的战略决策。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央政府就开始研究国家的领海线问题,随着朝鲜战争的爆发,这个问题暂时被搁置。1958年毛泽东在北戴河考虑炮轰金门,也将提出领海线问题作为其中的一项因素。在8月23日大举炮击金门后,毛泽东在北戴河亲自召集各方面人士研究我国的领海问题,并征求了两位熟悉国际法的专家学者的意见。据原总参作战部副部长雷英夫回忆:

毛主席召集这个会议,主要想在做出重大决策之前,再听听各方面意见,尤其在国际法方面,不要有大的纰漏。他说:“我是军事大学战争系毕业的,不大懂法律,今天请来了专家,希望畅所欲言。”我汇报领海线论证过程和结论。乔冠华对待发的新闻用稿做了说明。两位老先生是大学问家,对各种国际法特别是海牙协议了如指掌、滚瓜烂熟。他们引经据典,坚决主张领海线为 3 海里,理由就是一条,不能搞得太宽,如果宣布 12 海里,搞得不好要打仗。

最后,毛主席作总结,他说:“老先生们的意见很好,很可贵,使我们从另外的角度多想一想。但是,研究来研究去,海牙协议不是圣旨,还是不能按海牙协议办,我们的领海线还是扩大一点有利。从各方面判断,仗一时半会打不起来,我们不愿打,帝国主义就那么想打?我看未必。一定要打,我们也不怕,在朝鲜已经较量过了,不过如此,要有这个准备。”

在这次讨论结束后,毛泽东从北戴河回到北京并正式宣布我国的领海线主张并停止炮击3天。毛已预料到美国和西方国家不会同意中国公布的领海线,因此暂时3天不打炮,观察一下外国特别是美国的反应。

不出所料,中国政府的声明发表后仅几个小时,美国政府发言人就宣称:“美国认为依照国际法领海界线为3海里,遵守3海里界线的国家依照国际法没有义务承认一个更大区域的主张。”随后,英国、日本也都发表声明表示不承认中国的领海线主张。

英美这种口头上的反对态度,本在预想之中,但在实际行动上他们并没有什么激烈反应,这表明事实上得到了世界各国的确认。正如美方在一次谈判中所说的那样:你们宣布的12海里的领海,我们是不会承认的,但我们的军舰也决不会进入12海里。(摘自《国家人文历史》)

猜你喜欢

北戴河领海金门
随手拍
日向中方询问海警船进九州“领海”意图
赵学敏书法作品《浪淘沙?北戴河》
魅力北戴河
赴会北戴河有感
国家海洋局印发《领海基点保护范围选划与保护办法》
炮击金门时的两次海战
炮击金门时的两次海战 下篇:九·一海战
1954年人民解放军两次炮击金门
难忘的金门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