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周恩来如何搞调研

2015-02-13春紫

中华魂 2015年1期
关键词:食堂调研

文/春紫

周恩来如何搞调研

文/春紫

周恩来重视调研,主张只要有机会有可能便亲自直接深入第一线,取得最可靠最真实的第一手材料。总之,贵在求真务实。正如他在1962年2月3日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所重申的:要“说真话,鼓真劲,做实事,收实效”。周恩来轻车简从、深入基层、实事求是、心系群众、平等待人的作风,在人民心中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也给今天的各级领导干部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1958年9月,周恩来视察开滦煤矿和采煤工人亲切交谈

“要了解真实情况,就要与老百姓平等相待”

在调查中,周恩来坚持既听喜也听忧,而且还特别注意“求真”,防止“别人把我们封锁起来”。

在尊重地方同志意见的同时,周恩来常常采用“突然袭击”的办法,到那些事先没有得到通知安排、没有做过手脚的地方去调查,从中发现问题。

周恩来说:“你要想摸到真实情况,就不要老是围着别人挑好的地方转,要多到那些事先没有得到通知的地方走一走,在那里你才会看到、听到最为真实的情况。”

周恩来指出:“调查研究不能成灾,事前应当有准备,应当写好提纲;还要自带粮票,注意节约。”“要了解真实情况,就要与老百姓平等相待。”他特别强调,领导干部不能搞特殊化,与群众区别对待和隔离起来,要杜绝那种事先安排、前呼后拥的调研方式。在调查中,他总是轻车简从,不要迎送,反对戒备森严。他曾严厉批评过那种把众人拦住为领导车辆让路的封建官僚做法。他说,到处设卡,连自己的人民群众都信不过,还谈什么为人民服务。

1958年,周恩来带领有关部门领导和专家视察三峡地区,对三峡工程进行调查研究。周恩来一行实地考察,风尘仆仆,又连夜召开三峡工程技术讨论会。

讨论会结束时已是深夜,周恩来不顾劳累,铺开规划和设计图仔细研究。天亮以后,他的秘书告诉有关负责人说:“总理发现里面的数据有错误。”后经复查,证明数据确实不对。这种深入细致的工作作风,让大家十分感动。

1958年至1961年,周恩来曾三赴三门峡水利工程现场调研,下到工地向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们了解具体施工情况,并亲自主持召开现场会,详细听取各方面意见,还与水电部、沿黄晋陕豫三省、黄河水利委员会、三门峡工程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商讨解决黄河泥沙的问题。由于缺乏经验,三门峡水利工程建成蓄水后,库区的淤积程度严重超出预计。周恩来一面主动承担责任,一面总结教训,认真谋划可行的补救方

案。在周恩来的主持下,批准实施“两洞四管”的改建方案,挽救了一座接近失败的水利工程。

在调研过程中,周恩来完全把自己融于群众之中。在工厂、农村、工地上,他常常同工人一起排队买饭,与农民同吃一锅饭,和民工一起席地而坐,一口白开水一口干粮。周恩来经常采用“直呼其名”的方式,主动拉近与谈话对象之间的心理距离。

当群众不敢讲真话时,周恩来总是从闲聊入手,营造轻松和谐的气氛,因势利导,进行思想沟通和交流。

1964年,周恩来到邯郸调查纺织女工福利待遇问题,大家谁也不肯讲困难。看到大家很拘谨,周恩来便同两年前见过面的劳动模范李秀芹拉起家常来,从她的婚姻谈到她的“菜篮子”、再到她的工资……人们渐渐不再拘束,大家围绕着福利待遇问题,谈了许多情况。

赞赏真话

自1958年开展“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后,高指标和“共产风”盛行,经济失衡、市场紧张等问题不断暴露出来,加之许多地区发生严重的自然灾害,到60年代初,我国国民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严重困难。与此同时,一些地方干部的作风也存在严重的问题。对此,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邓小平等一致意识到,原来的许多认识并不符合客观实际,当务之急是正确认识客观实际并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这样的背景下,毛泽东三次号召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中央主要领导同志则率先垂范,经过周密而又系统的调查研究,制订出一系列具体的工作条例。1961年,堪称调查研究之年。

为摸清农业情况并制订“农业六十条”,中央领导分赴各地调查。

1961年4月28日至5月14日,周恩来到河北邯郸地区武安县伯延公社就公共食堂问题进行调查研究。

在武安县伯延村,周恩来走访了几十户贫下中农家庭,了解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视察集体食堂,查看社员伙食,并与群众同吃玉米面糊,召开社队干部、社员代表、农技人员等参加的座谈会。

当时,社员群众最关心食堂问题,但都不敢说食堂不好。村民张二廷率直地向周恩来说了真话,反映了食堂存在的问题以及一些干部的作风问题。周恩来很赞赏,主动与张二廷交朋友,亲自到张家看望,在炕沿上与他促膝交谈。

经过多方面调查了解,周恩来发现“十二条”和“六十条”草案中关于开办食堂和保持部分供给制的规定,并不符合农村实际情况,是广大农村干部和社员群众意见比较集中、反映比较强烈的两个问题。他认为不宜继续实行大食堂供给制。周恩来如实地向中央作了汇报,提出人民公社存在的四个主要问题。

在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同志进行的这些调查的基础上,中共中央于5月21日至6月12日在北京召开中央工作会议,讨论和修改《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形成了《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其中,最重要的修改:一是取消供给制;二是规定办不办食堂,“完全由社员讨论决定”,“实行自愿参加、自由结合、自己管理、自负开销和自由退出的原则”。这样,中央和国务院在农村政策上改变了前期的做法,满足农村群众的要求,解决食堂问题,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继农业之后,中央领导同志将调查研究和调整工作的重点转到工业上。

为解决工业生产出现的严重问题,扭转东北以至全国的工业生产状况,周恩来分赴东北和华东两地调研工业情况。2月下旬专程到沈阳做调查研究,听取中共中央东北局汇报煤炭工业生产等情况。这次调研回京后,他又找国务院各相关工业部门的负责人了解工业和交通状况。7月中下旬他到上海就钢铁工业等问题进行调查。他提出:上海生产有潜力,有条件可以多出口一些商品;所需原材料,自己不能解决时,中央可以帮助。他把主要精力放在对国防工业和尖端科学技术的规划上,在调研的基础上8月12日提出了中国原子能工业的发展要求:科学研究、尖端技术,要循序而进,不可能一步登天,要在一定的基础上逐步往上攀,要有步骤和秩序。在他的提议下,中央成立了国防工业办公室,加强对国防工业的统一领导。

在工业调查基础上,八、九月中央工作会议讨论通过了“工业七十条”。会后下发试行,对整顿工业企业,恢复和建立正常的生产秩序,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这次系统的调查研究,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一些干部中存在的“共产风”、浮夸风、命令风、特殊风和生产瞎指挥风。毛泽东的号召和中央领导同志的带头作用,使广大干部的思想和作风重新回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的轨道上来,并根据各地的实际,作出科学决策。

尽可能多地深入基层实地考察细致调研

周总理日理万机,但在分管冶金工业期间,鞍钢、武钢、包钢、太钢、首钢、重钢、上海各钢厂、天津各钢厂,他都亲自去视察过,几乎跑遍了当时所有的重点钢铁企业,还实地考察了邯郸、麻城等一大批小钢铁厂。他是以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态度,去了解情况,解决问题的。

他到基层,总是深入生产第一线,到矿井下、炉台上、轧机旁,详细观察和询问具体的生产技术情况。

1956年7月,他在上钢一厂视察时,亲自来到职工食堂排队买饭,和工人一起边吃边谈。彼此间距离顿消,像朋友一样在一起拉家常,从而听到了群众的心里话。

1957年2月,周总理视察重钢,在平炉炉台上拿起一些不同的铁合金,逐一询问化学成分、物理性能和冶炼过程中的作用。车间负责同志一时答不上来,有些紧张。陪同视察的贺龙笑言说:你问得那么细,谁答得上来,看你把人家考倒了。周总理亲切而严肃地说:“不懂就学嘛,要变成内行啊!”周总理的指示对这位车间负责人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从此,他狠钻技术很快成了行家。7月,他到上钢一厂二转炉车间,登上五号行车对驾驶员徐金庚说:“徐师傅,我要拜你为师”,并且在徐师傅的指点下驾驶了行车。

1958年,他和陈毅在湖北麻城凤凰窝钢铁厂,和职工一起挥舞铁锤打铁、锻钢。在实践中,他深切体会小钢铁厂缺乏技术人员,技术水平低,他就指示冶金部调派大批技术人员到各地的小钢铁厂去,帮助提高技术和产品质量。11月,他到武钢视察。登上高炉平台,手拿风口镜,仔细观察了八号风口的情况。当他发现风口里面并不像炉前工报告的那种颜色时,便亲切地对陪同他的一号高炉炉前总技师李凤恩同志说:“是不是炉温低了?”李凤恩一看,果然如此,立即作了处理。

1961年5月4日,周恩来在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县伯延人民公社进行农业调查。图为周恩来在伯延人民公社和社员肖书义谈话

“一定要实事求是,要有科学态度”

1963年5月1日,周恩来得悉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艘万吨货轮“跃进号”不幸在首航日本途中沉没,当即指示海军迅速派军舰前往营救。当时还不清楚沉没原因,外电议论纷纷,被救回来的船员也众说不一。周恩来决定先查明情况再作处理。他指示新华社待情况弄清后再发表正式声明,并立即成立专门小组调查此事。周恩来先后四次主持召开专家、船员会议,向事件亲历者、专家、技术人员和有关负责人反复调查了解情况。

5月12日,周恩来在上海听取东海舰队和上海海难救助打捞局关于出海调查准备工作的汇报后指出:“我们在调查‘跃进号’沉没的原因时,一定要实事求是,要有科学态度。”他还向东海舰队领导人提出:“对于重大问题,我们主要领导干部,一定要亲自出马。这要成为一条规矩。”

后来,经过进一步的调查发现,“跃进号”出航前班子组建仓促,试航训练的时间很短,对航线、海域、暗流等情况不熟悉,很可能是偏离航线造成触礁沉没。

为进一步摸清事实真相,取得物证,周恩来决定派人出海进行现场调查。

出海编队克服重重困难,拍下了现场有关照片,取回了航海日志和其他实物,以确凿的物证证明“跃进号”是偏离航向触礁沉没的。新华社随即发表声明,平息了外国的猜测和议论,外电转而赞扬中国的务实态度。

猜你喜欢

食堂调研
学珍食堂
“互助孝老食堂”值得推广
南方周末读者调研
食堂
联合调研备足询问“粮草”
“三注重”扎实做好调研工作
人大到基层调研应做到“三不”
肉,回锅里了
调研“四贴近” 履职增实效
高校食堂的奇葩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