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院校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革新中教与学的研究*
2015-02-12白红武
白红武,朱 锐
(西安财经学院,西安 710061)
财经院校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革新中教与学的研究*
白红武,朱 锐
(西安财经学院,西安 710061)
新形势下受新技术发展的影响,地方财经院校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革新中教学形式的创新研究成为当务之急,其中教与学的研究在其中占有着重要的位置,以基础教育理论作为基础,远程多媒体教育及校企合作为途径,对当前地方财经院校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教、学需求,教、学矛盾及教、学协调发展的途径进行深入研究,提出适应形势发展的继续教育教学方法,以提升地方财经院校继续教育可持续、健康发展的能力。
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远程多媒体教育
一、继续教育教学者方法革新
(一)继续教育有关教学者的思考
当前形势下,一方面国家要大力发展继续教育,另一方面社会大众也有接受终身教育的需求,而长期以来,受理念、资金、师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高等继续教育培养出的人才却存在着社会适应性较低的问题,继续教育本身也面临学历文凭国家认可,但社会认可度低的尴尬局面。因此关于如何协调好传统教学与创新发展的关系,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财经类人才,利用远程多媒体的先天优势解决人才培养模式变革中的教、学需求,教、学矛盾及教、学协调发展的途径等问题的研究,已在各类院校引起广泛关注。大量的研究数据表明:
(二)继续教育教学者革新途径
1.突出办学特色
财经类高校继续教育必须特色培养,可以引伸出“特色”的三层基本涵义:一是“人无我有”,即独特性或个别性;二是“人有我优”,即杰出性或优质性;三是“人优我新”,即开拓性或创新性。抓住国际金融、区域经济的重点发展方向 ,突出为地方经济服务的特色,依托学校优质教育资源和本校的专业品牌特色,最大限度地继续开办好原有的成人继续教育、以及其他各类社会考试培训项目,就西安财经学院而言,统计和财政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优势专业。
2.创新办学模式
财经类院校继续教育在经济管理工作多元化的新常态背景下,只有坚持因才适教、因势发展的战略眼光才可能在办学模式创新中有所建树。目前,部属院校以开办高级管理人才培训、国外高校预科班、国际从业资格考试培训业务等高端项目扩展办学模式,地方财经院校则可针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开展各级各类继续教育项目,以有效拓展自身办学的市场份额,通过成人高等学历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网络教育、开放式教育、各级各类社会考试培训乃至国际合作办学共同构建继续教育多元化的新局面,积极建设一个不同形式、相同层次的成绩互认、横向贯通、纵向衔接的教育体系,将社会人才就业培训与继续教育学历培训相结合,在硬件条件不变的前提下,通过新的人才战略,逐步实现考试培训等相互支撑、立体交叉的继续教育办学格局。
(三)办学模式上引入校企合作模式
接受高等继续教育的学生,其学习的目的除了能够实现在专业知识上的快速成长,还企图获得更好的工作和发展机会。从这个目标出发,教学者就必须在改善办学条件的基础上,整合社会资源,将学习者的需求与企业需求挂钩,使得学校成为学生工作能力提升、劳动性质转换的平台,将学校塑造成为企业的人才培养基地,把企业变成了学校办学功能的延伸,把企业有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整合为师资,把企业的生产性场地整合为实验实训基地,以企业生产和经济管理工作要求为标准,提升教学者办学质量的提升及学习者社会适应性的提高。
(四)教学方式、方法上引入远程多媒体技术
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当前各类院校继续教育办学普遍呈现“重视远程化教学管理改革,力求提升办学水平,保持自身在继续教育市场上的占有份额,树立教育品牌”的态势。因此,财经类院校继续教育也应该逐步向远程教育过渡,依托学校现有的教务管理平台进行教学和管理,进行多模式经济管理常态下的互动教育平台建设,在实现部分课程的远程教学运行后,逐步搭建以学生为主体的不知识更新平台,实现知识更新快,教学方式灵活的碎片化教学辅导。
二、继续教育学习者学习活动定位与学习技巧创新
(一)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
长期以来,传统的教育观一直把教师视为知识的拥有者和传播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由于继续教育的学生大多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这种以教师为主体和中心的教学方式显然不能适应成教学生的特点。教师要变“教学”为“导学”,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消极的接受过程,而更应该是积极的吸收和创造的过程。与企业和社会紧密结合,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思维的启发和引导作用,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尤其是行业适应性甚至是对具体企业的熟悉程度,缩短学生适岗时间。在该模式下,企业成为真正的办学主体,整个教学标准与企业用人标准保持一致,避免了教学内容与实际需求脱节,同时实现学生的全程参与。
(二)通过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
继续教育人才培养的任务不仅是传授知识,更应该是“教”给学生“学”的方法,启发引导学生自己去“钻研”问题、“发现”规律,培养学生获得知识、运用知识的创新能力。采用“问题情景式”教学,对学生从各方面进行启发和引导,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注重考核成教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减少死记硬背的内容,有利于发挥成教学生的创造性。总之,对成教学生的考核评价,必须遵循客观性、整体性、科学性和发展性的原则,要既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又有利于促进成教学生全面发展。
(三)通过实际案例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于继续教育学院学生大多数是在职人员,实践经验丰富而理论知识不足,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用理论来指导实践,教师应结合学生所从事职业的实际,多方收集资料,精选精练,丰富教学内容,将理论教学融入案例分析当中,使学生在案例的引导下,不断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四)与时俱进的教学工具,实现时间碎片化学习
现代化的多媒体在财经类教学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提高教学质量。现代的多媒体教学具有视听直观的特点 ,它给人们提供生动、直观的视觉形象,对学生大脑刺激强度增强,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记忆都会大大的提高 。第二, 提高教学效率。运用电脑、幻灯片、投影等多媒体设备 ,可以节省教师课堂的板书讲解的时间, 尤其是在财经类教学中通过制作课件(事先制作好所需要的各种图表 、格式和计算), 有助于直观准确地讲清楚抽象的概念和复杂的公式推导和计算置和批改项目化作业,制订考核标准,组织考试考核并给出考核结果,出色的完成了全部教学活动,新开发的APP手机客户端软件可以充分提升学生的碎片化学习效率,将业务时间利用起来,实现随时随地学习,随时随地提升。
[1]胡佳倩.信息科技课堂中培养学生高级思维能力的实践研究[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05).
[2]程家超.促进高阶思维发展的计算机基础方案设计实践[J].滁州学院学报,2010,(05).
[3]王窈惠.基于群件技术的远程开放教育课程教学团队协同模式[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06).
[4]钟志贤.教学设计的宗旨:促进学习者高阶能力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04,(11).
[5]钟志贤.促进学习者高阶思维发展的教学设计假设[J].电化教育研究,2004,(12).
[6]刘志华,蒋志诚.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中面临的问题及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5,(04).
[7]唐夏芸.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反思[J].闽江学院学报,2006,(05).
Research on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Innovation of Talent Cultivation in Continuing Education at Financial and Economic Universities
BAI Hong-wu, ZHU Rui
(Xi’anUniversityofFinanceandEconomics,Xi’an, 710061)
great challenges have been posed for local financial and economic universities to make reform and innovation on teaching and cultivation of talents in continuing education, against the new backdrop when new technology is developed. Research on teaching and learning plays an important part. Fundamental education theories are used as the basis to further understand the teaching-learning requirements, contradiction, and ways for harmonious development. Remote multimedia education and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are adopted. A teaching method is proposed which follows the trends to move forward the continuing education at local financial and economic universities on a sustainable and healthy track.
continuing education; talent cultivation method; remote multimedia education
2015-09-11
白红武(1970-),男,汉族,硕士,陕西合阳人,西安财经学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高校教育管理;朱锐(1974-),男,汉族,硕士,陕西华阴人,西安财经学院,工程师,研究方向:网络教育。
G712
A
1673-582X(2015)11-0094-03
*2013年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13J20-财经院校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创新